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远征欧洲 >

第537部分

远征欧洲-第537部分

小说: 远征欧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整个院子里一片狼藉。

以苗若男他们躲的那个房间门口为中心倒着一圈尸体,粗略扫一眼估计有十几具,一名咬着头发的女青年正拼命往屋里拽一个生死不知的半大孩子,看到有特战队员冲进来,看到熟悉的四色迷彩,女青年又惊又喜的跌坐在地,眼泪狂涌而出,喊出来的是:“快救人!”

马上就有特战队员冲过来,一名特战队员小心翼翼为秦牧做检查,一名特战队员把苗若男拉倒墙边坐下,最后一名特战队员冲进屋子,等出来的时候脸色就特别难看。

肯定难看啊,想想看,面对穷凶极恶的暴徒,一个半大孩子和一个女人在拼死抵抗,屋里却躲着两个大男人,任谁都不会给那两个男人好脸色。

所以秦牧和那个受伤的男青年被抬上车,苗若男也被扶上来,那两个男的就无人问津,哪怕那个头上受伤的绷带扎得很难看,也没人帮他处理伤口。

得到报告的叶正青脸色也难看,他把秦牧小心翼翼的放在最后一排座椅上,再把那把抢回来的双头军刺放在秦牧手边,哪怕是还在昏迷中,秦牧也马上紧紧握住,再也不放开——

“我们今天早上本来也是要去办事处的,陈易松说他的设计还没完成,我们就来圣诞教堂写生,刚走到这边,就碰到了一群人,那些人看我们是华人,就围着我们说些情绪很激动的话,还有人对我拉拉扯扯,李漫山刚推开一个拉我的家伙,就被人捅了肚子,然后我们就躲到那个院子里——”回去的路上,苗若男断断续续的交代了事情的整个过程。

当说完秦牧的刚猛之后,叶正青真的感觉喉咙有点发堵,同车的一名男青年已经羞愧难当的把头埋在膝盖里。

倒是杰西·法拉第说了句好话聊作安慰:“别在意,别在意,你们都是平民,哪见识过这种场面,这种反应很正常,人之常情嘛——”

叶正青声音冰冷:“这孩子叫秦牧?他也是平民——”

所谓的“平民”只是个借口,面对危险的时候,懦弱的人会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只有坚强的人才会选择想办法自救,这和身份无关,只和个人本身的血性有关。

接受过高等教育,并不代表着各方面都高人一等,秀才造反是三年不成还是十年不成来着——

“秦牧是童子军嘛,和普通平民不一样的——我儿子也在童子军里,每年放假回来之后都是和你们一起训练的,和你们比也差不了多少吧。”杰西·法拉第马上就与有荣焉,虽然秦牧不是杰西·法拉第的儿子,但杰西·法拉第还是觉得脸上有光彩。

“陛下重视童子军果然有道理,秦牧这样的,就算是加入军队也肯定是个好兵——刚才秦牧动了手,院里躺了多少人来着?”情况危急,叶正青也没顾上数,现在才想起来。

“十一个!整整十一个,全部是秦牧用刀干掉的——”副驾驶上一名陆战队员数的清,看向苗若男的目光充满欣赏:“要不是这位小姐及时冲出来,估计秦牧也回不来,这位小姐也厉害,五枪击毙两个——”

好吧,被特战队员踢半死的那个也算是苗若男的功劳。

不管是男人还是女人,只要面对危险时表现出血性,都值得尊敬,特别是舍己为人那种。

“上报,上报,秦牧的表现可以被树为典型,让那帮整天看不起童子军的人也知道知道童子军的厉害。”杰西·法拉第觉悟高,马上意识到这件事有很大的操作空间。

于是回到办事处之后,秦牧的事马上就被发回兰芳。

其实前段时间,兰芳各界为童子军慷慨解囊捐款的事,很多人虽然嘴上不说,心里是不以为然的。

现在的世界和曾经二十一世纪的世界不一样,别说是在全世界范围内,就算是在兰芳国内,生活贫困的大有人在,这些人多半是新移民,刚刚分到土地,还没有到收获的季节,仍然需要社会力量援助。

如果把目光放远一点,民国内生活贫困的华人更多,兰芳华人的根就在民国,所以兰芳人对民国有一份很特殊的感情,而童子军内有相当一部分人是西方人,所以有人就认为,有那个力量救助这些西方孩子,不如拿出来周济民国的贫民。

这种思想很有市场,兰芳有几个专门的基金会,他们固定从社会上筹集钱粮送往民国,一方面移民更多的人,另一方面也略尽绵薄之力。

秦牧的事当然是一个悲剧,但发生在这个时间节点,真是个为“童子军”正名最好的典型。

于是《每日新闻》马上跟进,用整整一个版面介绍了“圣诞教堂事件”。

宣传的效果很好,从第二天开始,兰芳再次掀起为童子军捐款的高潮,三天之内就超过五亿兰芳元,而且有越来越多的趋势。

一名还未成年的童子军,在面对危险的时候挺身而出,保护了四个年龄比他还要大的成年人,秦牧的那句“只要我还活着,我就会保护你们”真的是掷地有声,令所有看到这篇报道的人热血沸腾。

谁说童子军们没用来着?

他们就是兰芳人民的守护神!

身为当事人,秦牧本人被授予“国家英雄”称号,同时被授予子爵爵位,这是童子军中的第一个“国家英雄”称号获得者,也是童子军走出来的第一位“爵爷”,而且还是勋爵,真是万众侧目。

与此同时,苗若男和受伤的李漫山也受到嘉奖,李漫山康复之后被《每日新闻》破格录取,成为一名战地记者。苗若男则进入教育部,开始了她的第一份工作——全国巡回演讲。

至于最后的两名当事人,他们没有因为自己的懦弱受到惩罚,但也没有在这次轰动兰芳的事件中获得任何收益,这也算是造化弄人。

就在兰芳人大肆宣传这件事的时候,巴勒斯坦方面突然提出要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要求,理由是在“圣诞教堂事件”中,兰芳驻耶路撒冷办事处工作人员的行为超出了安保人员的职责范围,不仅在耶路撒冷开着军车横冲直撞,而且在处理“圣诞教堂事件”中开了枪,这严重违反了《国际法》中关于外交人员的行为规范,必须要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对于巴勒斯坦人的要求,兰芳外交部坚决拒绝,兰芳军部的反应更加激烈,在给所有参与处理这件事的陆战队员们一个集体嘉奖的同时,宣布要加强驻耶路撒冷办事处的安保力量,从一个班的战斗人员提升到一个连。

巴勒斯坦人还没有来得及做出反应,耶路撒冷天主教会宣布,为了保证天主教会场所和教民的安全,梵蒂冈决定从全世界范围内雇佣一支军队进驻耶路撒冷。

其实所有人都知道,“世界范围”这就是个说辞,兰芳军部在月亮湾集结了两个师的部队,正在等待进入巴勒斯坦的机会。

果然,就在梵蒂冈宣布要雇佣军队的同一天,耶路撒冷天主教会宣布丛兰芳雇佣一支部队进驻耶路撒冷,目前雇佣的军队已经登船,一天后即将抵达耶路撒冷。

其实月亮湾距离耶路撒冷并不近,一天后抵达耶路撒冷,这说明这支军队在耶路撒冷天主教会宣布这个决定的时候已经登船,而且都已经走到了半道上,这压根就是先上车后买票。

依照惯例,巴勒斯坦方面向兰芳和他梵蒂冈提出抗议,并表示巴勒斯坦有能力控制局势,同时巴勒斯坦方面对于在耶路撒冷流传的“流言”终于做出了澄清。

这时候才澄清,未免有点太晚了,而且那似乎并不是“流言”,毕竟兰芳的军队已经登船,马上就要抵达耶路撒冷,这时候才出来澄清,当别人都是傻子吗?

其实巴勒斯坦人很清楚,他们的抗议没有丝毫作用,兰芳现在就像是一个蛮不讲理的莽夫,不管你说什么,我就是这么做了,你爱咋地咋地。

问题就在于,巴勒斯坦还真“咋地”不了兰芳,连强大的德国人都打不过兰芳军队,指望巴勒斯坦那些“马木留克”骑兵?

洗洗睡吧。

在这个问题上,真正关键的是英国人的态度,而英国人罕见的没有发声,这让巴勒斯坦人实在是失望至极。

英国人能说什么呢?

现在已经调查清楚,之前突袭哈那索尔的那支骑兵就是来自巴勒斯坦,英国殖民地的军队突袭了英国殖民地,这特么还是英国殖民地吗?

好端端的殖民地愣是让英国人完成了绕口令。

第856章 屈才

世界大战后,为了解决犹太人的问题,英国开放了巴勒斯坦,允许欧洲的犹太人向巴勒斯坦移民。

实际上在这个时间段,因为没有纳粹的威胁,犹太人的生存环境并不算恶劣,所以向巴勒斯坦移民的犹太人并不多。而总会有些有眼光的犹太人能够从英国人的这个决定中发现某些潜在利益,所以英国人现在已经后悔这个决定,但迫于某些压力,英国人不能反悔。

世界大战虽然给英国造成了很大伤害,但英国人的实力还是很强大,如果考虑到这个世界上那个国家的犹太人最多,于是到底英国人的压力从何而来也就呼之欲出。

在这个背景下,兰芳和天主教也想在巴勒斯坦插一手,英国人真的并不在意。

反正巴勒斯坦已经够乱了不是吗?

在等待援军到来的这段时间里,杰西·法拉第和叶正青并没有闲着,“圣诞教堂事件”虽然已经过去,但有些收尾工作还要做,既要应付耶路撒冷政府的责难,又要应付那些遇难家属的骚扰。

好在见识了兰芳人的冷酷和暴烈,那些暴徒还不至于冲击办事处,来的都是些妇孺,不打不骂的就在那哭泣,要么就是静坐,他们也知道自己没理,只希望兰芳方面能处于人道主义考虑给予一定补偿。

杰西·法拉第这次的态度坚决,不管是责难还是乞求,杰西·法拉第一概拒绝,秦牧已经被授予“子爵”爵位,那么也就代表着兰芳方面在“圣诞教堂事件”中有一位爵爷受伤,至今还昏迷不醒,杰西·法拉第有足够拒绝赔偿的理由。

当然了,至于这个时间上的先后关系,没人在意这个,就像叶正青说的那样,仅仅是一个借口而已。

兰芳不是民国,受到委屈的时候不会忍气吞声,兰芳应该是让别人忍气吞声才对。

其实巴勒斯坦政府考虑过使用强制手段让兰芳赔偿,但在英国人不给巴勒斯坦人撑腰的情况下,巴勒斯坦人不敢,如果用强制手段对付办事处里的那几十个人,确实是能达到目的,但兰芳随之而来的报复会让巴勒斯坦政府不寒而栗,巴勒斯坦政府无法承受这个后果。

于是所有的交涉仅仅停留在口头层次上。

白纸黑字都没用,嘴炮更没用。

就在来回的扯皮中,天主教会雇佣的“安保人员”终于抵达耶路撒冷。

杰西·法拉第作为办事处主任,肯定是要出面迎接的,陪同杰西·法拉第一起的是奥尔巴赫。

眼看“圣城”即将回归,奥尔巴赫按耐不住激动地心情,三天前就来到耶路撒冷,准备亲眼见证“圣城”的回归。

好像是要故意恶心巴勒斯坦人一样,这些名义上的“安保部队”居然还穿着兰芳的制式军装,没有丝毫要掩盖一下的意思。

作为“侵略者”,杰西·法拉第看在眼里还有点尴尬,但在奥尔巴赫看来就无比自豪。

东西方对于“侵略”的定义真的不太一样。

带队前来的军官不是别人,正是从马达加斯加归来的黄励,这家伙在马达加斯加双手沾满血腥,还没回到兰芳就被军部派到耶路撒冷来,看来是准备让黄励咋殖民主义的道路上一条道走到黑。

黄励对此倒是没有什么抵触心理,见到杰西·法拉第热情洋溢,顺便连奥尔巴赫都获得了黄励的一个拥抱。

你一个将军拥抱一位红衣大主教,这画面也真是令人沉醉。

简单寒暄之后,黄励马上就进入工作状态:“我们的营地在哪儿?是时候开始工作?”

杰西·法拉第耸耸肩,把主导权交给奥尔巴赫这个大金主。

奥尔巴赫不客气,一挥手马上就有一群白袍过来:“跟他们走,你们将负责防守耶路撒冷的所有教堂,最好兵力分配的多一点,最近的形势很紧张。”

“放心吧主教大人,我们会保护教堂的安全,顺便也会保护所有的教民,那些波斯人不是经常说我们是‘异教徒’吗?这一次我会让他们见识一下异教徒的可恶!”黄励的大刀已经饥渴难耐。

“那就太好了,我告诉你,放手去做,不要犹豫、不要仁慈,我们要的是这座城市,而不是这里的人。”奥尔巴赫的声音很低,旁边的杰西·法拉第都有点听不清楚。

宗教之间的战争是这个世界上最残酷的战争,用亡国灭种形容也不为过,是真正的那种灭种。

在天主教的记载中,曾经的圣殿骑士团东征失败后,留在耶路撒冷没有来得及撤走的那些信仰基督教的女性被侮辱,留下的骑士们被赶进总部的教堂活活烧死。

听上去有点残酷,实际上圣殿骑士团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