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中国企业之殇 >

第35部分

中国企业之殇-第35部分

小说: 中国企业之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厂抱怨华为的报道,但也没有他们乐于为华为拼命的评论。)第十二,不搞独占,不以大吃小。(华为对港湾的残酷竞底,说明任正非的行事完全与此相悖。)第十三,精通规模经济。(同样,任正非精于此道。)第十四,重视企业文化。(任正非尤其长于此道,尽管对什么是企业文化,可能与王永庆有非常不同的理解。)竞底者的眼光一般要做成功的竞底者,除了有强大的竞底精神外,必须拥有两个最大的长处:一是眼光要长远、要精准;二是下手要快速、要狠劲。其中眼光要准是下手要狠的前提,没有准确精到的判断,一个稍有头脑的人,做事都会有正常的畏首畏尾,这时就不可能下手要狠。在此我们讨论眼光要准,而下手要狠,则在后面的竞底战略中分析。一个优秀的竞底者必然拥有独到的眼光,这种眼光最大的作用,是能帮助他发现适合于自己的竞底空间。平庸的小说家在构思小说时,常常为人物先行还是故事先行的文学理论而困扰不已;而平庸的竞底者在制定战略时,也必然会烦恼一个问题:是根据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来选择机会呢?还是利用机会,去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第206节:二、竞底者
据此,传统的战略管理理论发展出两种说法:1。战略应该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为基础,人们称之为战略核心竞争力学派。2。战略应集中于发动企业外部的资源,以获得竞争杠杆的机会,而较少集中于企业的内部能力,人们称之为战略杠杆学派。实际上,真正走出理论窠臼的小说家知道:人物和故事是在构思中,相互交织着成长的。没有故事,人物站在哪里?而没有人物,那又是写谁的故事?同样,在制定战略时,自身资源和外部机会,也是在不断的战略构思和选择过程中,逐渐明晰和显现出来的。没有定向寻找机会的意图,资源不过是一堆杂乱无章的客观存在。而没有基础的种子资源,机会不过是痴人说梦。从本质上说,战略核心竞争力学派和战略杠杆学派这两种说法,都是有关如何使用企业资源的,不过一个重点在内部资源,而另一个重点在外部资源,这种分别是没有必要的。用不同于对手的独特方法,有效地运用外部资源,本身就是企业的核心资源。为了培养独特和远大的眼光,竞底者不仅要以望远镜,扫视全球范围内的机会和资源,也要以显微镜,审视自己内部的资源和机会。然后在进行分析时,不断对自己发问:这个行业、这个产品的底线,由哪些条件组成的?我有足够的资源往哪个方向,突破哪一条底线?如果暂时没有,到哪里去寻找资源?如何去积累资源?另外在中国,由于信息的严重不对称性,眼光准确的一个前提是:能获得独到的信息。因此竞底者通常会编织盘根错节的关系网,既提前得到第一手的关键决策信息,又赢得必要的软实力。案例:独特眼光,发现竞底产品小灵通1996年,徐福新在担任浙江移动通信公司总经理时,发现日本有一种phs技术,可以使普通市话变成移动通信,但这种技术由于有较多弊端,在日本正走下坡路。
第207节:二、竞底者
是否应该将这种落后技术引入中国呢?中国的通信界的争议很多。但当时电信行业的情况是:固定电话有1亿左右的装机容量,实装率不高,缺乏新的业务增长点;而移动通信生意虽然火暴,公民却对高昂的双向收费,牢骚满腹。徐福新经过考虑,将这项技术方案交给ut斯达康公司,使他们看到了这项技术在应用中的价值,从而决定进一步研发并投入市场。很快,以中国移动收费高昂的手机作为竞底目标的小灵通推向市场。尽管它刚开始不能漫游,通话质量较差,但有一个重要的特点,满足了中国消费者的竞底爱好:便宜不仅手机便宜,而且通话费和市话一样,接听电话不要钱。就靠这一特点,小灵通像野火一样燎原开来。此时,如果中国移动将手机和通话费相应下调,一定能扼杀小灵通的竞底空间,但当时的gsm手机还是由一些海外大公司生产,价格无法下降;而中国移动因为在海外上市,为了保证外国投资者的利益,通话费也无法下调,因此只有眼睁睁地忍受小灵通的竞底。徐福新独到的眼光使其力排众议,催生了小灵通这一产品。而ut斯达康也因为小灵通的成功,于2000年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并被《福布斯》杂志评为全球最成功的前20名小企业之一。但由于后来没有找对新的竞底目标,ut斯达康从2005年起严重亏损,这也正说明了单纯依靠竞底,一个企业必然遇到难以逾越的瓶颈。竞底者的想象力想象力是创新的强大工具,竞底者虽然算不上是真正的创新者,倒也同样需要高超的想象力。竞底是一种游走在悬崖边缘的高风险工作,它不允许人们常常使用试错法,来探测哪里是底线,哪里是安全地带。因此,竞底者必须在自己的头脑实验室中,想象各种可能发生的竞底场景,将这些想象的场景和现实结合起来,去分析、揣摩、判断一切相关因素的底线:供应商能承受的价格底线在哪里?
第208节:二、竞底者
供应商的账期底线在哪里?员工能承受的工资底线、加班底线在哪里?客户对低品质的承受底线在哪里?对延期交货的容忍底线在哪里?避税的底线在哪里?……优秀的竞底谈判者,也都善于先在想象中找出对手的底线,然后在谈判过程中求证,并一鼓将其打到底线。但有时,竞底者的想象力会超常发挥,越过底线,这就可能产生严重的后果。如2008年9月中国爆发的毒奶粉事件中,蒙牛、伊利、光明等奶业巨头,都想象自己添加的三聚氰胺,能控制在安全的底线内,确实,他们几乎成功了。但更加疯狂的三鹿,击碎了他们的幻想,终于将大家一起绑在历史的耻辱柱上。显然,想象力是一种有力的工具,但也是一把双面刃,如果将它用在不良的方向,将使花样翻新的罪恶不断出现,那样最终收获的果实,一定是被打到底线。竞底者的思维盲点中国人历来缺少批斗精神,他们从襁褓时代起,就没有被训练过:在确定什么是有意义的之前,人们不应当被动顺从地、不加批判地全盘接收他们所学的东西。他们从小到大,都处在被灌输的状态。当他们中的某些人成为竞底者之后,又开始把前人灌输到他们脑袋里的东西,有目的、有选择地灌输给其他被竞底者,并要求他们全盘接受。竞底者们很难做到公正思考,即对所有观点都一视同仁,不考虑个人感受,自身利益,或其朋友、公司、团体、国家的感受和利益。因为公正思考需要参照理性标准,而竞底者容易对他人的观点进行主观臆断,简单地划分为与自己意见一致的,及与自己意见相反的。因为质疑竞底者的观点,在他们看来就是质疑他们本人,这种强烈的内心恐惧和反感,将成为他们思想中的障碍,阻碍他们进行正确的思考。竞底者的下属们通常会觉得,要和竞底者研讨与他们习惯思维相左的观点,是困难重重的。任正非就有这种思维倾向,由于他认识到这种倾向带来的不利影响,因此在讨论问题时,尽量不透露自己的观点,以期广开言路。但实际上,在竞底文化的氛围中,下属还是千方百计想揣摩出他的想法,争取和他保持一致,博得他的赏识,而决不敢畅所欲言。
第209节:二、竞底者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著名行政决策研究者郝伯特·西蒙说:高层管理人员所遇到的决策问题,大多属于非经常的、没有既定程序化的,唯有依靠决策者的经验、判断力、直觉和创造力去找寻答案。更有学者认为:身为领导人的条件,就是设计、构思的能力,除此无他。但中国人普遍缺少科学精神,因而缺乏设计构思的能力。这种设计与构思能力涉及:企业制度的建立、企业文化的培养、企业战略方向的选择,以及人性化的企业战略执行细则。正因为如此,竞底企业家们不得不用竞底,来取代宝贵的设计与构思能力。竞底者通常是理性的自我中心主义者,对待他人的不同意见所依据的标准,与对待自己的个人意见有很大差异。他们通常有着理性的傲慢,缺乏对自身局限性的认识,对于自己的自欺行为,以及个人观点的局限性缺少深刻了解,但他们通常声称自己对自己了解很多,并为此自鸣得意,即使有部分人看上去非常谦恭,故作时髦的渺小和低调。竞底者可能导致错误学习的思考习惯,如在获得有限的信息时,就急于从中归纳、总结。竞底者通常缺乏理性的勇气,他们不愿意挑战自己熟知的理念。相反,他们拥有理性的懦弱,即本能地对与自己不同的观点感到恐惧、紧张、反感。因此,竞底者们不得不承受身心的痛苦、忍耐和煎熬,因为他们不能通过创新,形成一种竞优的局面。由于竞底者的自我中心主义,尽管他们常常要求被竞底者换位思考,但实际上他们自己却很难做到这一点,甚至不屑去做换位思考的尝试。同样,竞底者缺乏理性的真诚,他们很难以要求他人的标准,来要求自己;以要求对手的严格证据和证明,来同样要求自己。他们更多的是理性的伪善,这种伪善常常隐含在他们空洞的说教和宏大的口号中。一个典型的现象是,竞底者通常要求员工努力加班,认真奉献,但他们却不会要求自己的孩子、亲友,也生存在这样的底线状态。
第210节:二、竞底者
竞底者通常缺乏理性的执著,他们在肉体上比精神上更有执著性。他们喜欢说,没有痛苦就没有收获,这种痛苦通常是指肉体上的,因为竞底者面临复杂的、令人沮丧的理性问题时,绝大多数会轻易放弃,由于他们不能忍受精神上的磨难和痛苦,因此不得不长时间地忍受身体上的不方便和生活质量的低劣。竞底者也不愿意坚持理性上的执著,他们习惯性地拒绝思考深刻的问题,因为这样一来就可以避免自己理性上的挫败。他们很少深入追究生命的意义,更难以想到人类的命运。对他们来说,有钱赚,过好现在的日子,就已经足够让他们的精神充实了。案例:政府应该帮企业做什么事?企业应该帮员工做什么事?据说,天津有位副市长访问华为时,曾向任正非讨教:为了帮助企业发展,你认为政府应该做些什么?任正非回答道:政府对企业最大的帮助就是什么也不要做,只要将城市的路修好,公园和道路旁边的花草种好,这就是对企业最大的帮助!任正非可能没想到,他的这个态度,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伟大的思想家哈耶克早在1944年出版的《通往奴役之路》一书中,就写得清清楚楚:强制力量的控制者是否应该将自己限制于笼统地创造条件,以便最充分地发挥每个人的知识和创造力,使他们能成功地作出计划,或者为了合理地利用资源,我们是否必须根据某些有意识构造的蓝图,对我们的一切活动加以集中的管理和组织……经济自由主义反对以协调个人努力的低级方法去代替竞争。它将竞争视作优越的,这不仅因为它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是人们所知的最有效的办法,而更因为它是使我们的活动在没有当局的强制和武断的干预时能相互协调的唯一方法。哈耶克所说的强制力量的控制者,实质上就是竞底者。对企业来说,政府就是竞底者之一;而对员工来说,老板是当然的竞底者。任正非希望市长只把治安绿化搞好,也就是希望竞底者将自己限制于笼统地创造条件,而使华为的活动在没有当局的强制和武断的干预时能相互协调。
第211节:二、竞底者
但他有没有想过,自己作为竞底者,也应该将自己限制于为员工笼统地创造条件,而不是以协调个人努力的低级方法去代替竞争。比如,管理规则细化到提前午餐一分钟,就永久降薪500元等,就是协调个人努力的低级方法。在低级方法还能管用的时候,竞底者是很难主动反思的,否则他们就不是竞底者了。这,也许是竞底者的另一个思维盲点。案例:郭台铭搞电影郭台铭曾这样规划过自己的人生,25~45岁,为钱做事;45~65岁,为理想做事;65岁退休后,为兴趣做事。这是一个很好的人生规划,但在外人眼里,郭台铭的前两个阶段,都是作为竞底者在为钱做事。富士康做成世界代工之王,其最大目的和最终目的,至少在目前看来,就是为了赚最多的钱。除了要保持在电子加工业的竞底地位外,富士康还将触角伸入了汽车产业。郭台铭能在汽车产业获得像电子制造业一样的成功吗?应该说,如果他继续秉持以往的竞底精神,那么通过足够长时间的竞底,富士康将成为中国最大的汽车制造厂。当然,他造的车将集中在中低档车型。另外,郭台铭还想进入电影行业,这也许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