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顺明 >

第557部分

顺明-第557部分

小说: 顺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没有李孟的历史。临清州在满清关之后被攻破城池满城平民被屠。史书上记载。被杀百万。是极大的惨剧。可在这个时空。这件事根本没有发生。居民也谈不上什么感恩之心。

在清军厅中讲述的这名信使很是会调动人的情绪。先不说到底发生了什么。而是说临清州对胶州营的态度。

下面的军将已经有怒火加上才吃酒。脑子不太灵光。已经有人低声骂了出来。那信使很是满意这效果。这才是进入了正题。

临清州内有户姓景的大户人家。家中三代单传这一1来的子景大少爷那真是被当成了宝物一般的供奉。娇生惯养自然不必说百依百顺也是理所应当。

这景大少爷和平常人倒

|。别人喜欢酒色。他喜欢修仙。家里的银子也不知|尚道士骗去了多少。也不去打理家中的生意。也不去传宗接代。到了十六岁的时候。活活的把自己的父母气死了。

没了父母管束。这景大少爷更是无法无天。偏生是运气不错。家中的几个管事账房又算是谨实诚。家没有被败下去。反倒是做大了不少。这一来二去。也不道谁和大少说的。说是大'爷之所以如此幸运。那是佛子转世。神灵庇护。这才是一切顺利。平平安安的。

佛子降世。这可不是正经的寺庙讲的东西。说这个的。也就是罗教。世人俗称的白莲教。山东这一支则是被叫做弥勒教。这些教门都是蛊惑愚民村妇耗尽家产。要不就是乱起事妄想着天下的邪教。

山东各处。村镇之有护庄队。;池之中是武装盐丁。再不济还有各的驻军。暗的里又有清查司的密探。层层叠叠。根本不可能有邪教生存的空间。也就是在东昌和兖州两府还有存在的可能。

景大少爷这种有钱有信教的。自然是最好不过的目标。到了崇祯十二年的时候。景大少爷经是弥勒教副教主了。弥勒教的教主圣女这类的人物。自以|到了大金主。可以把这个景大少爷玩弄于股掌之上。

谁想到这位大'爷也是有手段的。也不知道是看书看糊涂了。还是看聪明了。讲究个人心不可测。讲究什么杀伐决断。一晚上。请那弥勒教的上下头目吃酒。埋下些早就联系好的山寨强人。在喝多的时候。进去全都砍翻了。撞在|袋里埋在自家的后花园中当料。

这次之后。景大'爷就成了堂堂正正的弥勒教主。大家都是恭敬的叫一声景教主。因为这设宴之事。更被人称为有成大事的能耐。有王者之气。高深莫测。非真是佛子世等等的说法

偶尔有些狠手段。并不说明这人是何的大才。不过景教主此次却把周围的人全给吓住了。弥勒教不过些装神弄鬼想要求财的神棍。本来想控制住这景教主混个吃喝。谁想到缺遭了别人的手段。

这景大少爷坐了这样的事情。又上了教主。心中已经膨胀的厉害。他家中豪富。又有弥勒教的的下网络。一时间居然在临清州甚至是东昌府的的下世界之中王称霸。这让不少混不下江湖强人。破落的锦衣卫。被李孟打压逃窜的盐枭们主动过来投奔。一时间势力也是滚雪球一般的越来越大

佛子转世。那是要当皇帝的。罗供奉无生老母。可也经常是用佛子诞世来忽悠人。景教主把那颠三倒的弥勒教义看多了。自己的脑子也就糊涂起来。觉的自己可以当皇帝了。而且这山东大好基业。偏偏那李孟治理的天怒人怨。如果自己起事。想必是万民景从。夺了这基业。自己来取天下当皇。

的确是脑子糊了。身边的人都是仇恨李孟和山东各项政策的失意者。还有些原来山东锦衣卫的破落户。这都是和李孟不共戴天的人。自然不会在他的面说什么李孟好话。每日间恨不的把李孟抽筋拔骨。

景教主开始琢;着么把山东的天翻过来。自己来做这个江山。他这一举旗号。更多盗破落士绅官吏亡命之徒过来投奔。

也不知道是他运气好还是山东盐无能。弥勒教的那些锦衣卫出身的教徒。对如何对盐帮的清剿和官府的盘查都有系统的一套。加上的下教门秘密传教多的经验。居然就这么避开官和清查司的监视发展了起来。

不过也就是在东昌一的还有些规模。每次到其他的方。总是会被连根拔起。如果不是景教主心狠。及时舍弃了些卒子。恐怕早就是被发现了。

这次李孟率大军出山东。去和河南的闯王决战。消息隐藏的很好。可军队调动瞒过本的百却很难。被这弥勒教知道了消息。他们也会盘算。山东几万兵。流贼几十万兵。就算是山东兵强。也要打上几个月。相持的时间之中。山东防御空虚。不正是起事的大好时机。个打算倒也是合理。

一切准备就绪。就在胶州营在川围攻贺锦的那天。晚上三更时分。弥勒教的教徒点燃景家在城内的一个宅院。

那宅院里面堆满了燥的柴草。并且在屋内浇上了火油。点上火之后。火光冲天而起。顿时是惊动各处。;中着火。非容易蔓延。这边一着火。各处的居民都是要过来救援。一下子乱了。

趁着这纷乱的时机。在城内的各处准备多弥勒教徒立刻是发动。拿着兵器一边造成更大的混乱。一边是朝着城内的盐丁驻的武库和知州衙门杀去。富庶繁华的临清州突然间乱的不可|拾。

而此时。在城内的高武官只是一名守备。这人却是李孟的熟人。自称南山先生。大都叫他南山贼的张承业。

乱起的时候。业在青楼睡的香。

  第五百一十六章 归程 回家

孟还是参将的时候,这张承业已经是胶州营的一名千如今李孟已经是齐国公,手下将军、总兵的都有近十个,这张承业不过是个守备。

鞑虏入寇山东的时候,张承业曾经是立下大功,颜知府夫妇平安,可就是他的功劳,可今日间他却仅仅是个守备,而且还是负责地方治安的守备,这实在是让人无言。

用烂泥扶不上墙来形容这位张南山实在是太贴切了,别人在胶州营这个体系中都是图个前程奋进,所以对这个体系严明的军纪和艰苦的训练都能接受,可张承业在造反的时候就是个贪财好色之徒。

人一喜欢享受,怎么也提不起精神头来奋进了,贪生怕死自然不必说,胶州营的行军速度保持者一直是张承业。

当年多尔衮领兵入山东,鞑子的前锋距离张承业的驻地很近,这位张南山知道消息还算是晚了,可知道消息之后,亡命奔逃,鞑虏骑兵追之不及,也创下了胶州营部队行军的新纪录。

本来当年误打误撞的救了颜知府夫妇,李孟酬功,准备提拔他做个游击,可大本营的任免命令还没有发出,那边张承业贪墨军饷,吃空额的消息就被报到了李孟的桌面上。

吃空额喝兵血,这是大明兵马的积弊,在山东是极为避讳的事情,张承业犯了这样的错误,那当然不会被提拔。

张承业的部队是直属济南大营统辖的,李孟看见这文告直接是下令亲兵营缉拿,准备审问后斩首。

这南山贼消息倒也是灵通,知道这事情之后,吓得魂飞魄散,一边是把克扣的军饷还有部队的空额补齐,一边是涕泪交流的求到了颜知府的门上,好歹是救命的恩人,又是把钱补上,颜知府也是替他求告了几句。

当时这事情并没有传播广,补齐了钱,又算是有功之人,李孟把张承业的职位直接是贬到了把总上去。

经过这件事情之后。张承业也发现这胶州营尽管看着银子到处地流淌。可能钻空子捞钱地地方实在是不多。而且从前他所了解地那些大明官兵中地种种钻营贪墨地门道都完全用不上了。

张承业心里面对这胶州营之中地前程心思也就淡了。他本来造反作乱地时候。手里面就剩了不少地银钱。尽管混得不得意。可毕竟是胶州营地军将。很多人还要卖几分面子。有关系有本钱。又是东昌府这等繁华地方。张承业做些南北货物地生意。几年下来。也变成了富家翁。

尽管胶州营各部变动。但张承业这个人已经是被打入冷宫了。各军地主官考虑要提拔地人。这张承业也都是不被考虑在其中。

但山东有个规矩。每县每州按照规矩要有一名武官常驻。这武官未必是带着驻军。而是名义上在该处统领该处一切非驻军地武装。像是屯田田庄地护庄队和武装盐丁等等。一县设一名千总。州则是守备。而每一府有一名都司。这个设置。实际上是为了安置那些从胶州营退下来。或者是被招降无处排地军将。本来是个闲职。很多地方都是空置。

张承业这事情不太一样。尽管他被贬成了一名把总。手底下地三百人还是当年跟着地老弟兄。在野战军这么熬着已经是意思不大。索性又是求人。把自己这支人马转成了武装盐丁编制。

别看他张南山在胶州营不被大家待见。可毕竟是老资格。还是能把请求直接送到李孟案头地。

三百多人,也就是武装盐丁一个中队的规模,地方治安的部队,李孟索性就给他转了,并且特意安排到临清州那边去,因为临清州是大城池,应该放两个中队其中,有另外一个牵制监视也是放心。

别看在军队之中做地一塌糊涂,可作为武装盐丁却倒是风声水起,这张承业本来就是个地头蛇出身,自己又有不小的买卖。整个地方上有什么风吹草动,小偷小摸的事情,很难是瞒过他去,更别说城外那些走私货,贩运私盐的事情,这么下来,张承业居然是在武装盐丁这个位置上积攒了不少的功劳。

让张承业继续高升,或者是掌管一府地武装盐丁,没有人放心,索性是让他补上了那个临清州守备的虚职,名义上管理这一州的兵马,实际上掌握地力量还是那三百来人,地位还高了,这也算是皆大欢喜。

得了这个职位的张承业也明白自己地仕途怕是到头了,他已经是快要四十岁,又是赚的家财万贯,倒也没什么不满足地,有这个身份做保护伞,安心做买卖享受富贵,人生也没什么遗憾了。

每日间声色犬马,奢侈享受,这就成了张承业的日常生活,弥勒教起事的这一天晚上,他正在城中最大的青楼内胡天胡地睡得正熟。

听到外面人马喧哗的闹将起来,才把张承业从美梦中警醒,他这般草莽出身的武人,对这等事情极为的敏感,听到外面兵慌马乱,还有人乱喊什么“弥勒降世、佛子降世”“杀了李孟得太平”之类的话,也就明白怎么一回事了。

他那身平时穿着到处乱晃的守备袍服,自然是不敢穿出去,这要是出去,肯定会被人乱刀砍死。

这张承业也的确是光棍,直接拿着刀去了别的房间,逼着别的嫖客把衣服脱下来换给他,然后偷偷摸摸的跑了出去。

尽管胶州营体系下的各支军事力量整天的励兵秣马,每日整训不休,可住在山东的百姓官员都有一种安全感,没有人会认为出什么事情,都觉得在胶州营的庇护治下,山东处处肯定是安全无比的。

在这样的麻痹心态下,乱子一起,局面一下子就不好控制了,那知州衙门一下子就被攻了进去,好在知州等人跑的快,逃进了附近一个院子里,一帮衙役家丁拿着棍棒刀剑在墙头顶住,和那些人僵持了起来。

武装盐丁和城内的小武器库是在一起,他这边的表现甚至还不如知州衙

哨的卫兵被几名教徒给解决,等暗哨发出消息的时候穷凶极恶的强人,明军溃卒组成的教徒前锋已经是冲进了营中。

不过这营地也是有些固定地布置,比如说在敌人打进来的时候,可以临时构筑一条防线来支撑。

偏生城内的这支武装盐丁是张承业地队伍,军纪松懈了点,各项规定执行的也不是那么充份,结果种种布置都没有用上,反倒是这么被人一直冲杀了进来,死伤惨重。

好在这专业地士兵还要比外面那些盲目冲打的教徒要好些,到最后的时候勉强结成了阵势,退到武库那边苦苦的支撑。

这位景教主毕竟不是真正的佛子,夜晚起事,有不少必须要做的东西,他都没有做,比如说是控制城门,一身平民服装的张承业到了城门那边直接是亮出身份,让在那里紧张万分的守城士卒开门。

那边看见守备来了,好歹也是一个主心骨,连忙听令开门,城内地平民百姓未必敢上街逃出城池,只敢战战兢兢的呆在家里,可那知州被围的时候派出的使者,还有这张承业却是趁乱狂奔而出。

那边知州和武装盐丁两处被围攻的很快就是稳住了局面,一方面在那里竭力的抵抗,弥勒教那些教徒地气也就失去,尽管是一方被围攻一方在抵抗,可也是僵持住了,而那景教主这时候不是继续调派人手攻打,而是搞了身黄袍,去那知州衙门登基做皇帝去了,并且是用什么皇帝的“玉玺”盖印一封封的“诏书”发了出来,心想各处的百姓官吏看见这诏书肯定是万民景从。

这就是邪教的荒谬和可笑,那景教主正在知州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