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顺明 >

第294部分

顺明-第294部分

小说: 顺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传庭,让他核实检查。

别看这大明的农业在很多地方是近乎半崩溃的状态,但在江南和京师,商业却有一种畸形的繁荣。作为物流主干线地运河。自然是日出斗金。

当然,这还是这仅仅在济宁段收钱地缘故,若是在扬州、镇江甚至是苏州设卡,所得还要远远超过。

不过,即便是这样,几个月的厘金收入还是让孙传庭喜上眉梢,连带着几名税丁的帐房也都是跟着笑容满面。

李孟坐在另一边,尽管看不到孙传庭的表情,可还是能感觉到他的那种高兴劲。这样的表现让李孟心中很是高兴,这说明孙传庭愈发的融入胶州营这个团体。

听着楼下有车夫吆喝着停马的响动,一名在楼下的卫士扬声吆喝道:

“老爷,孔老板来了。”

“快请孔老板上来。”

李孟回答了一声,身后一名亲卫走到那几名帐房面前,低声说了几句,那些帐房留下一名,其他地人都是跟着走下楼,楼上除了一名亲卫之外,其余的人也都是跟着下去。孙传庭冲着这边点点头,自己拿起账本仔细看起来。

听着楼梯的木板吱嘎声响,动静比方才众人下楼的时候还要大些。没一会,这孔老板孔三德已经出现在楼梯口这边。

看这孔三德的模样,貌似比上一次见他还要胖了些,不过脸上却没有了那种意气风发的感觉。

这人一上楼,看见李孟坐在正当面,态度很是恭谨,扑通一声跪在楼板上,孔三德这一跪,声势当真不小,整个酒楼都好像是颤了下。李孟嘴角禁不住挂上了一丝笑意,开口调侃说道:

“三德,这才几日不见,看着可又是胖了不少啊!”

顿了顿又是继续说道:

“你我的交情,就不必搞这样的虚礼,今后私下见面,不要这样了。把孔老板扶起来!”

身后那名亲卫连忙上前搀扶。孔三德磕了几个头问安之后,这才是在那亲卫帮助下喘着粗气站了起来。别看礼行的周到,话却说的很随便:

“大帅,快别寒碜我孔三德了,小地被府里从管事的位置上拿了下来,天天闲在家里,不愿意出门,变着法的吃,还能不胖吗?”

说这话地时候,孔三德脸色可比方才要亮了不少,全是欢欣喜意,李孟如今的地位他是明白的,却跟自己这么随便的说话。

而且孔三德也明白,对方这么说话并没有什么别的意思,完全就是和一个相熟交好朋友的交谈,以李孟这样的地位,在山东有几个人能被如此对待,就算是整个天下又能有几个人有这样的待遇。

心中明白,嘴上说话虽然放得开,可实际上也是很注意这分寸,孔三德又是笑着说道:

“三德这么胖,出门不太方便,大帅升镇东将军,纳妾这几件大事,三德都没有去参加,听说是盛况惊人啊,没看到真是遗憾,不过等大帅想必就要封爵,这美貌的小女子想必也不缺,等大帅接下来的升官,纳妾,三德一定过去捧场。”

孔三德也是孔府中地异数,他们府上的子弟人人道貌岸然,满嘴的之乎者也,只有他完全是个商人的模样。

这说话办事也都是圆滑异常,让人听着也感觉到舒服,尽管你也知道他是在奉承讨好,李孟哈哈的笑起来,伸手指了指这个大胖子。

方才这番话说的风趣,又是善祷善祝,听着让人高兴,也没有失却分寸,那边低头看着账本的孙传庭也是转头看了这孔三德一眼。

做商人真要有八面玲珑地本事,孙传庭地动作立刻被孔三德察觉到,他本就是半边屁股坐在椅子上,连忙站起来问好道:

“这位就是公孙先生吧,今日初见,幸会幸会。”

带着面具的孙传庭脸上也看不出什么表情,只是冲他点点头,孔三德这等和胶州营关系密切地大豪,对胶州营之中的动向也是了解的很清楚,自然知道在去年年末的时候,李孟身边突然多了一个带着铁面具的亲随,地位极高,隐约有军师的地位。

这次见面,孔三德自然也不敢怠慢。抓住这个机会问了句好。他正在这边八面玲珑呢。却听到李孟在身后说道:

“三德,在家闲了半年吧,估计你休息也休够了,将来有什么打算?”

听到李孟的询问,孔三德朝着椅子里面靠了靠,把屋子地气氛调动起来,人人哄地高兴,而且李孟的态度又是对待朋友的态度,让他也是轻松不少。略有些懒散的回答道:

“不怕大帅笑话,先前管着个偌大的商行,整天操心忙碌,也闲不下来,这段日子过的别提多舒服了,家里面三十多个美貌婆娘养着,几辈子花用不尽的钱财,宁阳和泗水的大庄子,还要什么啊!”

他描述的这个日子还真是豪商地奢靡生活,在楼上的孙传庭和李孟身后的那名侍卫心中都想:这胖子过的真是舒服。李大人(我家大帅)过的可是比这个清苦太多了。

那孔三德说的惬意,李孟却笑着反问道:

“少说这个胡弄,我是明白的。你这等忙惯了的人突然闲住,恐怕是身上难受,心里也不舒服,跟我唱什么高调!”

“……大帅英明……这文如商行小的接到手中的时候还只有五间铺子,就在济宁城、滋阳城和曲阜三个地方,就是为了给府里置办采买精细东西地,到了小的手里,这才一步步的折腾到今天,这几年托大帅地福,做到了今天的地步。可府内的那些人,不过是因为小的说了几句公道话……毕竟是小的也是孔府的人,还能怎么样?”

孔三德说这番话的时候,有几次都是忍不住想要骂,不过好歹没有出口,想必这些话憋在心中很久,却一直没有地方说。也只有在李孟这边才方便开口。说完之后,脸上全是萧索。

但这真实情绪短暂的发泄出来之后。孔三德马上又是换了副笑脸,嘻嘻笑着说道:

“从前忙碌的时候,就盼着能闲下来几天,现在闲下来才知道真舒服,小的有钱有田,又有大帅做朋友,在这山东太平到老,估计是不愁地。”

说道这“朋友”两个字的时候,孙传庭抬起头来看了他一眼,这种话未免有些失礼,很难想像是孔三德这种八面玲珑的人口中说出来,不过发现孔三德正在偷着看李孟的神色,禁不住无声的一笑。

这孔三德想借这句话和李孟再拉近些关系,尽管双方的目前也是联系紧密,老实说孔三德这话说的有些过,但目前闲居在家,自然不如当日身居高位那种进退从容地心态,有些事情着了痕迹也是正常。

出乎孙传庭意料地事情还不是这一件,李孟的回答更是让人惊讶,在上首地他淡然说道:

“三德,咱们不是朋友……”

这话说完,不光是孙传庭侧目,那孔三德更是呆坐在哪里,什么圆滑如意的本事全没有了,估计此时是手脚冰凉,现在李孟就是这山东的主宰,一言可决生死,这话说出来,孔三德当然是全身冰寒。

屋中尴尬的安静,李孟看到孔三德的那种慌张模样,忍不住呵呵的笑了起来,被这胖子插科打诨了半天,自己心情大好,也想开个玩笑,不过玩笑的效果并不好,好像是还把人吓坏了。

“上下怎能为友,你我若是为友,这岂不是没了体统规矩……”

话越说越是不对,孔三德战战兢兢的从椅子上这站起来,心中冰凉一片,完全不知道自己到底做错了什么。

李孟摇摇头,笑着说道:

“运河上收取厘金的事务,我这边是由灵山商行在济宁的商号操办起来的,他们的格局小,现在就已经顾不过来,我手下其余人各有差事,懂这经济买卖之事的人也少,所以准备把这河上的税卡,税丁还有一应人等,单独成立个衙门,在我幕府之下,叫做厘金局的,让你来管,你看,你若是做了这个厘金局的督办,见我面要恭恭敬敬的问安行礼,怎么能做朋友呢?”

一番话说完,孔三德脸上表情变化的十分精彩,从开始的惊惧到不可思议到狂喜道感激涕零,这时候才是真情流露,完全的愣住了。

李孟笑着转头对孙传庭说道:

“公孙先生,这孔三德你见了一面,观感如何?”

“倒是商人本色,但人有些坚持,即便是孔府负他,却不出恶言,知道自己本分所在,是个有担当的,可用。”

孙传庭说的言简意赅,李孟点点头,对面前的孔三德说道:

“三德,从明日起你就是我山东漕运厘金局的督办了,等下让张掌柜领你去袁主簿那边,细则他给你交代。”

话说到这里,那孔三德终于是反应了过来,朝前一步直接跪在了地上,这二楼又是稍微有些颤动,孔三德连连磕头,几次想要说话,却都是哽咽着说不出话来。

勉强的挤出来几句“多谢大帅的恩典”“小的……小的……”

他是济宁城的巨商,自然知道在这漕运设卡抽钱是个会有多少银钱收入的差事,自己这文如商行的生意做的虽然大,但比起这个来,实在是不值一提了,而且比起商人身份来,这厘金局的督办当真是威风八面,李孟居然这么交给自己。

想想前些年自己好像是赌博一般的下注在李孟的身上,并且一直是坚持不变,没想到居然有这等的回报,而且还是在自己如此落魄的时候,真是雪中送炭,用感激涕零来形容他的状态都有些不够了。

“这漕运厘金可是我胶州营的财源,三德,你要把你的本事都给我用上,让这差事长久兴旺的办下去,能做到吗?”

“即便是粉身碎骨、肝脑涂地,小的也要把大人交给的差事办好!!”

听到李孟的询问,孔三德终于是大声流畅的回答了出来。

但李孟这次来济宁,却不是为了见孔三德交待差事而来……

  第三百四十二章 某人 秘密 盛京

厘金局督办这个职位是新职位,厘金是个崭新的事物,督办这个名目也是古来未有,厘金局初设了几个月,但那滚滚财源却让无数人瞠目结舌。

孔三德从商多年,又是这济宁州一带的有力豪强,长期经营水陆贸易,自然知道在济宁这样的枢纽之处设卡收钱,到底能有多大的进项。

不过他对这厘金局没有什么痴心妄想,这次他来这酒楼的想法,无非就是和李孟套套近乎,自己现在钱财,夸张一点说是多如山积,他又是个实用主义者,花钱享受,都是些看得见摸得着的,真真是穷奢极欲,却不像很多富豪糜费在那些斗富布施虚文之类的虚无之物上,就算像现在这样穷奢极欲的奢靡,几辈子都是花用不尽。

他不是个有大志向的,也不会去“既得陇,复望蜀,人心苦不知足”,他现在所缺的,只是要有个有力之人保他平安,能安安稳稳的做个富家翁,也就足够。

当然,在山东地面,这有力人士除了李孟还能有谁,孔三德觉得自己这十年来做的最英明决断的事情就是提前和李孟交好。

所以即便是被孔府剥夺了文如商行主事人的职位,他积攒的万贯家财也没有人敢打主意。知道,人失势之后,墙倒众人推才是常态,要是衍圣公或者族中那几位有力的长辈,口风里流出一星半点对他不利的的话,甚或是在跟人相争时候没有帮他的,那自然会有许多觊觎他财产的人,像是苍蝇见血一样涌过来叮咬,这家财荡无存还是好事,这阖家的性命不保才是大事

但眼目下人人知道孔三德和镇东将军交好,把他赶下主事人的位置之后,却也不敢进一步的肆意妄为。

不过这孔三德说是要在家中安享富贵,但他这些年在文如商行那种一呼百诺。威风八面的日子,突然间却变成如今饱食终日无所事事,甚至连搂着小娘睡觉都没有兴致地清闲。那种心里落差和寂寥,也只是自己能够体会。

在西方很久以前就有一句话,说是“权力和地位是真正的长生不老灵药”。此话在东西方都是应验的,大明朝地几百年传承,那些身居高位者都是有同龄人所不及的活力。

孔三德来到这酒楼。插科打诨,圆转如意。可实际上心中并不好受。当然今天更让他猝不及防的是李孟给他“厘金局督办”地位置,这句话落在他的耳中,如同惊雷炸响,甚至比当日听到李孟偷袭刘泽清的事情还要惊骇。他本来觉得自己认识李孟这么多年,定力已经是大增。就算衍圣公亲自来,抱着他痛哭,说自己才是三德子地亲爹,要三德继承爵位,也不会有什么惊吓。可这李孟,却总是有那出人意表,吓人于无形的本事。

自己掌管厘金局,天下南北商人都要看自己地眼色行事,这是个什么样的地位。原来的文如商行大掌柜的名号。跟这个一比,实在是算不上什么。也就是相当于手指头捏到的一只小臭虫而已。

感激涕零过后,坐在那里地孔三德怎么也坐不住,静静细想,越想越是心潮澎湃,至于坐在这个位置上,那些可能的后果,会成为天下商人的公敌,会被天下士人攻讦,或者还可能被孔府开革出家门,这些都不重要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