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鲁迅卷7 >

第41部分

鲁迅卷7-第41部分

小说: 鲁迅卷7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诗中“请君”应作“请公”。
 《近代木刻选集》(2)附记〔1〕本集中的十二幅木刻大都是从英国的《TheW
                 oodcut
  of To-day》《The Studio》,《The Smaller Beasts》〔2〕中选取的,这里也一并摘录几句解说。
  格斯金(Arthur J。Gaskin),英国人。他不是一个始简单后精细的艺术家。他早懂得立体的黑色之浓淡关系。这幅《大雪》的凄凉和小屋底景致是很动人的。雪景可以这样比其他种种方法更有力地表现,这是木刻艺术的新发见。《童话》也具有和《大雪》同样的风格。
 杰平(RobertGibbings)早是英国木刻家中一个最丰富而多方面的作
  家。他对于黑白的观念常是意味深长而且独创的。E。Powys Mathers〔3〕的《红的智慧》插画在光耀的黑白相对中有东方的艳丽和精巧的白线底律动。他的令人快乐的《闲坐》,显示他在有意味的形式里黑白对照的气质。
  达格力秀(EricFitchDaglish)在我们的《近代木刻选集》(1
  )里已曾叙述了。《伯劳》见J。H。Fabre的《Animal
  Life in Field and Garden》〔4〕中。《海狸》见达格力秀
   自撰的AnimalinBlackandWhite〔5〕丛书第二卷《T
  he Smaller Beasts》中。
  凯亥勒(E′mile Charles Carle′gle)原籍瑞士,现入法国籍。木刻于他是种直接的表现的媒介物,如绘画,蚀铜之于他人。他配列光和影,指明颜色的浓淡;他的作品颤动着生命。
  他没有什么美学理论,他以为凡是有趣味的东西能使生命美丽。
  奥力克(Emil Orlik)是最早将日本的木刻方法传到德国去的人。但他却将他自己本国的种种方法融合起来刻木的。
  陀蒲晋司基(M。Dobuzinski)的《窗》,我们可以想像无论何人站在那里,如那个人站着的,张望外面的雨天,想念将要遇见些什么。俄国人是很想到站在这个窗下的人的。
  左拉舒(William Zorach)是俄国种的美国人。他注意于有趣的在黑底子上的白块,不斤斤于用意的深奥。《游泳的女人》由游泳的眼光看来,是有些眩目的。这看去像油漆布雕刻〔6〕,不大像木刻。游泳是美国木刻家所好的题材,各人用各人的手法创造不同的风格。
  永濑义郎,曾在日本东京美术学校学过雕塑,后来颇尽力于版画,著《给学版画的人》一卷。《沉钟》便是其中的插画之一,算作“木口雕刻”的作例,更经有名的刻手菊地武嗣复刻的。现在又经复制,但还可推见黑白配列的妙处。
  〔1〕 本篇最初印入一九二九年三月出版的《近代木刻选集》(2)。
  〔2〕 《The Smaller Beasts》,即《小动物》。
  〔3〕 E。Powys Mathers 包伊斯g马瑟斯(1892—1939)?⒐骷摇⒎爰摇?
  〔4〕 J。H。Fabre 法布耳(1823—1915),法国昆虫学家,著有《昆虫记》等。《Animal Life in Field and Garden》,《田野和公园里的动物生活》。一九二一年美国纽约出版。
  〔5〕 Animal in Black and White 黑白画中的动物。
  〔6〕 油漆布雕刻 即麻胶版画。
  《比亚兹莱画选》小引〔1〕比亚兹莱(AubreyBeardsley187
  2—1898)生存只有二十六年,他是死于肺病的。生命虽然如此短促,却没有一个艺术家,作黑白画的艺术家,获得比他更为普遍的名誉;也没有一个艺术家影响现代艺术如他这样的广阔。比亚兹莱少时的生活底第一个影响是音乐,他真正的嗜好是文学。除了在美术学校两月之外,他没有艺术的训练。他的成功完全是由自习获得的。
  以《阿赛王之死》〔2〕的插画他才涉足文坛。随后他为《The
  Studio》作插画,又为《黄书》(《The Yellow Book》)〔3〕的艺术编辑。他是由《黄书》而来,由《The Savoy》〔4〕而去的。无可避免地,时代要他活在世上。这九十年代就是世人所称的世纪末(fin de sie′cle)。他是这年代底独特的情调底唯一的表现者。九十年代底不安的,好考究的,傲慢的情调呼他出来的。
  比亚兹莱是个讽刺家,他只能如Baudelaire〔5〕描写地狱,没有指出一点现代的天堂底反映。这是因为他爱美而美的堕落才困制他;这是因为他如此极端地自觉美德而败德才有取得之理由。有时他的作品达到纯粹的美,但这是恶魔的美,而常有罪恶底自觉,罪恶首受美而变形又复被美所暴露。
  视为一个纯然的装饰艺术家,比亚兹莱是无匹的。他把世上一切不一致的事物聚在一堆,以他自己的模型来使他们织成一致。但比亚兹莱不是一个插画家。没有一本书的插画至于最好的地步——不是因为较伟大而是不相称,甚且不相干。他失败于插画者,因为他的艺术是抽象的装饰;它缺乏关系性底律动——恰如他自身缺乏在他前后十年间底关系性。他埋葬在他的时期里有如他的画吸收在它自己的坚定的线里。
  比亚兹莱不是印象主义〔6〕者,如Manet或Renoir〔7〕,画他所“看见”的事物;他不是幻想家,如William Blake〔8〕,画他所“梦想”的事物;他是个有理智的人,如George FredFerick Watts〔9〕,画他?八枷搿钡氖挛铩K淙晃奕詹缓鸵┞椋鼓芗萦窬颓楦小K睦碇鞘侨绱说那拷?
  比亚兹莱受他人影响却也不少,不过这影响于他是吸收而不是被吸收。他时时能受影响,这也是他独特的地方之一。
 Burne-Jones〔10〕有助于他在他作《阿赛王之死》的插画的时候;日本
  的艺术,尤其是英泉〔11〕的作品,助成他脱离在《The
RapeoftheLock》底Eisen和Saint-Aubin〔12〕所显示
  给他的影响。但Burne-Jones底狂喜的疲弱的灵性变为怪诞的睥睨的肉欲——若有疲弱的,罪恶的疲弱的话。日本底凝冻的实在性变为西方的热情底焦灼的影像表现在黑白底锐利而清楚的影和曲线中,暗示即在彩虹的东方也未曾梦想到的色调。
  他的作品,因为翻印了《Salome′》〔13〕的插画,还因为我们本国时行艺术家的摘取,似乎连风韵也颇为一般所熟识了。
  但他的装饰画,却未经诚实地介绍过。现在就选印这十二幅,略供爱好比亚兹莱者看看他未经撕剥的遗容,并摘取Arthur
  Symons和Holbrook Jackson〔14〕的话,算作说明他的特色的小引。
  一九二九年四月二十日,朝花社〔15〕识。
  〔1〕 本篇最初印入一九二九年四月出版的《比亚兹莱画选》。
  《比亚兹莱画选》,朝花社编印的《艺苑朝华》第一期第四辑。内收比亚兹莱的作品十二幅。
  〔2〕 《阿赛王之死》 现译《亚瑟王之死》,英国托麦斯g玛洛里(?—1471?┳鳎萦⒐惺兰筒涣械哐巧鹾退氖鲈沧榔锸康拇婀适滦闯伞?
  〔3〕 《黄书》(《The Yellow Book》) 又译《黄皮书》,英国文学季刊,一八九四年创刊于伦敦。比亚兹莱于同年担任该刊美术编辑。
  〔4〕 《The Savoy》 《沙沃伊》,英国文学季刊。比亚兹莱自一八七五年起专为该刊作插画,直至去世。
  〔5〕 Baudelaire 波特莱尔(1821—1867),法国诗人。他的作品充满厌世的颓废情调,著有诗集《恶之华》等。
  〔6〕 印象主义 即印象派。它在绘画技法上探求光与色的表现效果,强调瞬间印象,漠视作品的主题思想。印象派对欧洲绘画技法的改进起了一定的作用,但它的艺术倾向导致了后来各种形式主义流派的泛滥。
  〔7〕 Manet 马奈(1832—1883),法国画家。他的画风一度受到印象派的影响。作品有《左拉肖像》等。Renoir,雷诺阿(1841—1919),法国画家,印象派代表人物之一。作品有《包厢》、《舞会》等。
  〔8〕 William Blake 威廉g布莱克(1757—1827),英国?恕婊摇W髌酚惺琛短煺嬷琛贰婊斗ü锩返取?
   〔9〕GeorgeFrederickWatts乔治g弗里德里克g瓦兹(
  1817—1904),英国画家、雕刻家。作品有《希望》等。
  〔10〕 Burne-Jones 勃恩g琼斯(1833—1898),英国油画?摇⒆笆位摇W髌酚小洞丛熘铡贰ⅰ段伤沟木底印返取?
  〔11〕 英泉 即菊川英泉(1790—1848),日本“浮世绘”画家。
  〔12〕 《The Rape of the Lock》 《卷发的掠夺》。英国诗人亚历山大g蒲柏(1688—1744)所作的讽刺长诗。Eisen,埃森(172?啊保罚罚福ü逋蓟摇#樱幔椋睿簦粒酰猓椋睿欧邦(1736—1809),法国版画家。
  〔13〕 《Salome′》 《沙乐美》,英国作家王尔德(1854—1900)所作的独幕剧。
  〔14〕 Arthur Symons 亚瑟g西蒙兹(1865—1945),英?恕⑽囊掌缆奂摇>N痘剖椤吩又咀濉R话司帕耆巍渡澄忠痢吩又镜闹鞅啵潜
  妊亲壤车呐笥押屯隆V小段难е械南笳髦饕逶硕泛褪堵锥刂埂返取#龋铮欤猓
  颍铮铮搿。剩幔悖耄螅铮睿囟悸晨薵杰克逊(1874—?),英国作家和杂志编辑,著有《书的印刷》等。
  〔15〕 朝花社 鲁迅、柔石、王方仁等组织的文艺团体。一九二八年十一月成立于上海,至一九三○年春解体,曾出版《朝花》周刊、《朝花》旬刊、《近代世界短篇小说选》和《艺苑朝华》画集等。
                 一九三○年
              《新俄画选》小引〔1〕
  大约三十年前,丹麦批评家乔治g勃兰兑斯(Georg Brandes)〔2〕游?壑贫砉鳌队∠蠹恰罚昂谕痢薄9唬墓鄄熘な盗恕4诱狻昂谕痢敝校叫び宋幕钠婊ê颓悄荆刮髋啡耸空鹁紫任难Ш鸵衾郑院笫俏璧福褂谢婊?
  但在十九世纪末,俄国的绘画是还在西欧美术的影响之下的,一味追随,很少独创,然而握美术界的霸权,是为学院派(Academismus)〔3〕。至九十年代,“移动展览会派”〔4〕出现了,对于学院派的古典主义,力加掊击,斥模仿,崇独立,终至收美术于自己的掌中,以鼓吹其见解和理想。然而排外则易倾于慕古,慕古必不免于退婴,所以后来,艺术遂见衰落,而祖述法国色彩画家绥珊的一派(Cezannist)〔5〕兴。
  同时,西南欧的立体派和未来派〔6〕,也传入而且盛行于俄国。
  十月革命时,是左派(立体派及未来派)全盛的时代,因为在破坏旧制——革命这一点上,和社会革命者是相同的,但问所向的目的,这两派却并无答案。尤其致命的是虽属新奇,而为民众所不解,所以当破坏之后,渐入建设,要求有益于劳农大众的平民易解的美术时,这两派就不得不被排斥了。其时所需要的是写实一流,于是右派遂起而占了暂时的胜利。
  但保守之徒,新力是究竟没有的,所以不多久,就又以自己的作品证明了自己的破灭。
  这时候,是对于美术和社会底建设相结合的要求,左右两派,同归失败,但左翼中实已先就起了分崩,离合之后,别生一派曰“产业派”〔7〕,以产业主义和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