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官家 作者:不信天上掉馅饼(完结) >

第838部分

官家 作者:不信天上掉馅饼(完结)-第838部分

小说: 官家 作者:不信天上掉馅饼(完结)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很多的机密文件。那么展开对他的秘密调查,会不会有很大的难度?”

董伟已经逐渐从震惊中缓过神来,开始认真思考刘伟鸿的言语。尽管刘伟鸿已经一再说明只是“假设”,但董伟却基本上能断定,刘伟鸿这个话,肯定是意有所指,并且是指向特定的某人。听听,此人身居将军高位,就在总部工作,已经退休等等,符合这种条件的人,虽然不止一个,但范围已经非常的小了。甚至不用查资料,董伟只要在脑子里一过,那几位符合条件的退休将军的模样,便一一在他的眼前呈现出来。

只是,董伟也有很多不确定的地方。

第一个,真的有这么一个变节者存在吗?或许,只是老刘家的一个“敌对者”,刘伟鸿想要借国安的手,把这颗钉子拔掉?

这念头只在董伟的脑海里一闪即逝,随即便自己否定了。

不可能!

真要是有这么一个老刘家的“敌对者”,刘家也会用其他的方式去对付他。政治斗争,动用到了情报部门的力量,那是极大的忌讳,几乎会被所有的高层大佬同时关注。这样的先例,是不能随便开的。不然,就没有底线了,必将人人自危。同样,情报部门如果参与了这样的斗争,本身也非常危险。任谁都知道,做“枪”的下场会怎样。最先被抛出去顶罪的,必定是这杆“枪”。

何况刘伟鸿都已经明说,那人退休了。在政治上,除了少数大人物,退而不休,其他官员,退休了就等于没什么杀伤力了,老刘家更加没有必要动用情报部门的力量去对付一个已退休的“对手”。

这样,第二个疑问又来了:难道真有一个将军级别的军官叛变?这消息,刘伟鸿是怎么知道的?

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董伟不怀疑刘伟鸿那里确实是有重大情报。

“二哥,这个,如果有特定的对象,暗里先调查一下,倒也是可以的,有这个技术手段。”

董伟迟疑着说道,言辞还是很隐晦。

“嗯。”

刘伟鸿点了点头,没有再说下去。

这就足够了。他的话已经说得非常明白了,就差没有直接点名。估计董伟现在脑子里都已经把那几个符合“条件”的退休将军过了一遍。范围就那么小,技术手段一上去,要是还不能锁定目标,董伟和他的同事,真的可以回家卖红薯去了。

等刘伟鸿和董伟从书房里出来的时候,《春节联播晚会》已经开始,正播放一个小品,沙发里婆媳母女三人看得津津有味,刘华英更是哈哈大笑,开心得很。

刘伟鸿和董伟便走了过去,分别坐下,一起看晚会。

刘华英眼睛一瞥一瞥的,似乎很想问一下董伟,到底谈了些什么,不过最后还是忍住了,很快又被小品吸引了过去。

第966章 古都商业广场

大年初三,京华市张灯结彩的,大街上也是一片喜庆的气氛。但街面上的行人,明显多了起来。根据我国的传统,大年初一,是一家团聚,相互拜年问好。大年初二,给岳父岳母拜年。初三之后,就是走亲访友,一直持续好些日子。

三台挂着军用和警用牌照的小车,相跟着开进了京华市古都商业广场的地下停车场。刘成家一家人从车里走了出来,搭乘电梯上了一楼。另一台车上,则走下几名精干的年轻男子,分散在四周,若即若离个跟随着刘成家等人的步伐。

看得出来,刘司令一家今儿是来逛大街的,俱皆穿着便服。

本来年初三不是逛街的好时机,不过考虑到刘家的实际情况,也只能选择这一天来逛街了。明天,刘伟鸿和云雨裳就要回首都去,给老太太,大伯,大姑和小姑一家拜年。而董伟和刘华英,则要飞南方市,去给董朝阳老两口拜年。董伟的哥哥,就在南方市工作,也要去拜会一下。

刘成家刘伟鸿爷俩,对逛街都没有什么兴趣,主要是陪着媳妇出门。真正对逛街兴趣最为浓厚的,是林美茹和刘华英母女两个。尤其是林美茹,别看成了大军区司令的夫人,按照古代说法,乃是“一品诰命”,这个逛街的爱好,却一直不曾落下。

既然婆婆有这个爱好,云雨裳自然是极力支持,一家六口,便逛街来了。军区保卫部门照例出动了保卫力量。

刘伟鸿的几个“贴身卫士”,王兆崧、李强与何敏,都放假了。刘伟鸿可不觉得住在军区司令部大院,安全还没有保障。趁着这个机会,让王兆崧等人都回家去看看,与亲人团聚一番,也是好事。其实久安严打已经结束,刘伟鸿私底里觉着。有李强这个司机就够了,王兆崧与何敏,不必再跟着他。再说,刘书记可也不是任人拿捏的面瓜。抱着这么个心思,刘伟鸿和云雨裳商量了一下,云雨裳坚决不干,还振振有词,说正是因为久安的严打结束了。所以才更要注意人身安全。

“你不知道你在久安得罪了多少人吗?这些家伙可都是亡命之徒。听说还有一个大流氓头子跑掉了,那就更加不能掉以轻心。”

这是云雨裳的原话。

在云雨裳想来,王兆崧和何敏。从今往后就跟着刘伟鸿好了,除非他们自己提出来要走,不然压根就没有“辞退”的必要。不就是付两个人的工资吗?这点钱在云主席眼里,啥都不是。

十五号别墅里。多两个人,也不至于太冷清。

在家里,云主席是领导,刘书记是群众,群众只能服从领导的安排了。

古都商业中心,是前两年刚刚建起来的,京华市最大的商业广场。据说是由江口那边的一个置业公司投资搞的。占地极其广阔,配置非常齐全。有点类似后世“mall”的意思了。广场内,各种商铺,游乐场。饭店,购物街,一应俱全。建成之日,便成了整个京华市最繁华的所在,镇日价人员川流不息,热闹至极。

就算今天是年初三,商业广场内,亦是人山人海。购物逛街的人熙熙攘攘,摩肩接踵。

云雨裳对逛街。其实也还是有爱好,不过云主席逛街的关注点。明显跟林美茹刘华英不同,不住地打量着广场的全貌,微微点头,自言自语地说道:“还不错……”

刘华英便笑嘻嘻地凑过来,说道:“嫂子,我听说这个商业广场,是江口那边的老板搞起来的,这个大老板,不会是你吧?”

这本是句玩笑话,不料云雨裳便直承其事,微笑说道:“有我一份吧。”

刘华英顿时便瞪大了眼睛,圆溜溜的,像是不认识似的上下打量起云雨裳来,稍顷,压低了声音惊叫道:“哇,嫂子,你可真是大老板……”

嫂子有钱,刘华英知道。但对于她而言,有钱是一个很模糊的概念。她刚刚从学校毕业参加工作没多久,工资谈不上多高。云雨裳平日里给她零用钱,也是一千两千的,对刘华英就是大数目了。在她心目中,几百万或者一千万的家产,就是非常非常有钱。

九十年代初期的百万富翁,是个什么概念。

但现在,云雨裳却告诉她,这个巨大的商业广场,云雨裳有一份。

这又是个什么概念?

刘华英完全不能想象。

云雨裳揉了揉她的脑袋,笑着说道:“华英,没有那么玄乎。就是几个人一起搞了个置业公司,在国内开发这些项目。我是股东之一,当然就有一份了。具体的业务,我不插手的。”

刘华英便有点失望,说道:“这样啊,我还琢磨着,我要是报出你的名字,他们都会给我打折呢……”

这就是个孩子话。

云雨裳笑道:“我们就是管把这个卖场建起来,里面经营的这些商户,我们可管不着。要不这样吧,我给你办张贵宾卡。我刚才看到了,这个卖场里,有好几家名牌店,应该是可以用贵宾卡的。你去买衣服,他们肯定给你打折。”

“好啊好啊……”

刘华英马上又变得兴高采烈了。

林美茹便嗔道:“华英,老大不小了,别跟个小孩子一样。雨裳啊,你也不能太惯着她了。”

说是嗔怪,语气之中,可着实透出溺爱。

云雨裳微笑说道:“妈,没关系的,我就这一个妹妹呢。”

刘伟鸿便在一旁笑着说道:“这么说,倒还是咱妈不对了,早知道这样,就该多给咱们生几个妹妹,好好让你疼一疼。”

一句话说得大家都笑了起来。

林美茹便瞪了儿子一眼,佯怒道:“这孩子,没大没小的,这都政法委书记了,怎么说话还是那么不注意?”

云雨裳便抿嘴一笑,说道:“妈,这个事,您还真的得好好教育教育他。这人,有时候就是跟个小孩子一样,喜欢乱说话,长不大。”

刘书记不由大为尴尬。

不管他多么的努力表现得成熟稳健,却原来在云姐姐眼里,他永远都是当年那个跟在云姐姐屁股后面要糖吃的小屁孩,永远长不大。

林美茹却借题发挥,说道:“雨裳啊,你也要多管着他一点。我看要等他做了爸爸,才能真的长大了。”

昨晚上,林美茹偷偷问过儿媳,得知云雨裳暂时还没有什么“动静”,林美茹便很是失望。得便时候,肯定要旧话重提。

云雨裳冷不防挨了一“闷棍”,也闹了个红脸,东张西望了一下,便上前挽住林美茹的胳膊,笑着说道:“妈,咱们去前面的店子里瞧瞧,买件衣服。”

总是被婆婆催着要抱孙子,云雨裳也有点招架不住,只好王顾左右而言他,想要用新衣服来堵住林美茹的嘴。

林美茹便兴高采烈的,在儿媳和女儿的簇拥下,向服装店走了进去。

刘成家双手背在身后,不紧不慢地跟着。到了公众场合,刘司令自然又恢复了沉默寡言的习惯。对于刘成家而言,今天陪着妻子逛街,就是尽义务而已。刘伟鸿和董伟当然是陪着老爸了,这叫分工合作。

三个女人在服装店里流连忘返,东挑西拣,买了好几套衣服,这才心满意足地出了店子,继续“扫荡”商业广场。

“呀,这里有好多好玩的东西……”

一家子慢慢转悠着,来到了商业广场的另一边,情形又为之一变。这里摆了很多地摊,小玩具,小手工艺品,小零食之类的,不一而足。刘华英顿时大为惊喜,马上就被吸引住了。

云雨裳轻轻摇头,说道:“怎么还会有摆地摊的?”

刚刚一路走过来,整个卖场俱皆秩序井然,显得非常的高档。转到这边,却忽然钻出了很多地摊,显得非常的突兀。古都商业中心的投资方,那个置业公司,是云雨裳和国内几个大公司一起合股开办的,当初就定下了开发高档商业社区的宗旨,走高端路线。眼下,国内改革开放的势头越来越猛,先富起来的人群也逐渐扩大,走高端路线,正符合“暴发户”的潮流。

刘伟鸿微笑说道:“估计是因为今儿初三,大家过来赶个集吧。也没什么。”

云雨裳点了点头。

她只是略微感慨一下,自然不是对这些摆地摊的有什么意见。随着改革开放是深入,先富起来的确实不少,但贫富分化也逐渐开始显现。很多最底层的民众,生活还是非常艰难。若不是为生计所迫,谁愿意大年初三就出门摆地摊?

刘华英蹲下身子,拿着几个小小的手工艺品反复打量,很是欢喜的样子。

“媳妇,你看,那边还有卖泥人的,咱们过去瞧瞧?”

这种泥人,刘伟鸿小时候在天桥那块,经常看到,挺好玩的,在这里碰到,也算是他乡遇故知了,不由勾起了刘书记对童年的怀念。

云雨裳微笑点头。

两个人正要过去,那边却起了争执,几名衣着时髦的年轻男女,大步走了过来,似乎想要驱赶这些摆地摊的,其中一位年轻女子不知为什么,忽然一个趔趄,差点摔个马趴,弄得很是狼狈,顿时便大声叫骂起来。

ps:第三更,为胡说八道的盟主贺!凌晨有更!

第967章 他乡遇故人

那名年轻女午,衣着时鬃,长相不俗,骂人也是用的京华方言,自古称为“吴侬软语,”照理是很好听的。只是无论多么好听的语言,用来骂人的话,自然也就不美了。

刘伟鸿等人面面相觑,却是听不明白。

刘华英在京华工作了一段时间,年轻人学习能力强,京华方言也能听懂一些,但那女子骂人的时候,情绪激动,语调尖锐,想要全部挺清楚,自然难能,刘华英也只能听个大概。

“那些人是这里店铺的老板,嫌摆地摊的碍事,影响了他们的生意……”

刘华英便自动充当翻译,简单解释了几句。

云雨裳皱眉道:“大过年的,人家摆个摊卖点东西帮补一下,也不要紧吧?”

严格来说,那些店铺老板也并未做错,他们在这里经营,是出了租金的,还需要缴纳其他许多的费用,成本很高,被摆地摊的影响了生意,心里生气很正常。只是少了几分同情之心。年初三就出门做生意,说起来也不容易。

先前那个差点摔一跤的女子,态度最为激烈,一边大骂,一边伸出穿着小红皮鞋的脚,去踢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