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官家 作者:不信天上掉馅饼(完结) >

第114部分

官家 作者:不信天上掉馅饼(完结)-第114部分

小说: 官家 作者:不信天上掉馅饼(完结)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伟鸿可不乐意当真给人倒茶拎包。

这种事情,就不是刘二哥该干的。

上辜子潦倒半生,也没干过这样的活计。

朱建国倒也并不介意。他也没将刘伟鸿当做是普通的秘书来使用。秘书好找,刘伟鸿这样的智囊,那就不容易碰到了。

“书记,有空不?”

见朱建国正在看一个文件,刘伟鸿随口问道。

他如今进出朱建国的办公室,几乎都不用打什么招呼了,就好像他本来也在这个办公室上班一样的。两个人都“习惯成自然”。

朱建国抬起头来,征询似的望着他。

“这上面有篇文章,请你看看。”

刘伟鸿便将《号角》递到朱建国的面前,自然是打开了的,直接翻到了刊登那篇文章的页面。

朱建国接了过去。 ( )

刘伟鸿便自己倒了一杯茶水,就在朱建国办公桌前落座。

大约几分钟之后,朱建国看完了文章,微微点了点头,说道:“这篇文章写得很有道理。”

刘伟鸿笑了笑说道:“是很有道理,我觉得他这个思路是很不错的。咱们可以借鉴一下。把基层党组织的建设好好抓起来。”

春节过后不久,贺竞强便如期外放,去东南某省担任了县委书记职务。根据刘伟鸿的分析,贺竞强和朱建国一样,没有地方工作的经验,经济建设的工作,不是他的强项。贺竞强肯定要扬长避短,在自己熟悉的宣传领域和党建工作上多花力气了贺竞强和普通的县委书记是完全不同的,此番下放镀金的性质非常明显。作为老贺家明定的第三代接班人,贺竞强的成长,会得到老贺家的高度关注。他要做什么动作,老贺家自然要全力支持。贺竞强在县里大张旗鼓搞党建,不久之后,高层必定会有配合的文件出台,将他的经验总结出来,树立为典型。

很多所谓典型其实就是这样制造出来的。某人需要成为典型,以便他升迁,那么他就必定能够成为典型。

官场惯用手,大伙心照不宣罢了。

刘伟鸿此举,却是“盗版“

朱建国在林庆县依样葫芦的来上一招,说不定到时候州好就能与高层的文件精神“暗合”。如果贺竞强真的在东南某省被树立为典型刘伟鸿为何就不能操作一下,让朱建国也成为楚南的典型?

遥相呼应嘛,也显得贺竞强之道不孤。

这叫做借力打力,就算贺竞强有气,也只能憋着。

谁规定党建工作,只有你们那边能搞我们林庆就不能搞?

当然,这一招,别的县委书记恐怕也学不来。没有刘伟鸿这样的“幕后推手”,就算将贺竞强的模式学到了十足十,也不会有多少作用。 ( )上面没人给你撑腰嘛!

又或者刘伟鸿本身是林庆县委书记,也不能用这一招。 ( )

那也太掉份了!

刘二哥不屑于此。

“怂恿“着朱建国这么干倒正好合适。

朱建国显然来了兴趣,坐直了身子说道:“嗯,这个事,确实是可以试一试。党建工作,县委还是要重视起来的。一朱建国这话,要算得是有感而发了。

春节过后不久,朱建国便依照刘伟鸿的建议,亲自去了地区一趟,将那份经济发展规戈,书呈给了陆大勇过目,同时也阑述了自己的看。

陆大勇对此还是比较赞赏的。

且不管朱建国这个方案合不合适,起码这个动作值得肯定。朱建国没有主政地方的经验,那就必须要迎头赶上。虽然说县委书记主要抓党务,但一个完全不懂经济建设的县委书记,也是很难树立绝对权威的。

等到陆大乡仔细看了朱建国的规戈L方案之后,更是欣慰。

这个规划方案,还真是有板有眼,条理分明,逻辑严密,尤其是眼界广博,前瞻性很强。陆大勇正在考虑怎样整合全地区的媒炭资源和其他的矿产资源,以便尽早将浩阳地区津设成真正的能源基地。朱建国这个规划方案,给了他很大的启发。

想不到这个老朱,还真是个人才,在经济建设方面,颇有天赋。

自然,陆大勇不知道,真正的人才,另有其人,朱建国不过是配合刘伟鸿,唱了一出双簧。

但让朱建国意想不到的是,在他觑见陆大勇的同时,邓仲和也拿着自己的方案,魏见了专员曹振起。曹振起对邓伸和的方案,也表示了肯定。

不蒂曹振起是不是真的认同邓仲和的方案,至少邓仲和靠过来这个动作,曹振起是要表示欢迎的。曹振起老于官场,明白“班底”的重要性。

无论如何,邓仲和也是一县之长,虽然不如县委书记那么地位显要,但架不住人家年轻啊,不到四十岁的县长,整个浩阳地区独此一家别无分号。

很有潜力嘛。

邓仲和此举,也要算是‘孤注一掷”,摆在他面前可供选择的道路并不多。朱建国是陆大勇的亲信,邓仲和要想在林庆县做一个‘能说话”的县长,只有一条路可走。那就走向曹振起靠拢,谋求一个硬扎的靠山,才有可能与朱建国抗衡。不然的话,他就只能自动自觉地放弃自己的“主权”,向朱建国“俯首称臣”,做一个低调的二把手。

这却是邓仲和很不乐意的。

邓仲和三十几岁能做到县长,可见骨子里头也是极其强势的一个人,勇往直前。甘心居于人下,做衬托红花的绿叶,不是邓仲和的习惯。

如此一来,局面就变得有点微妙。

一开始,曹振起并不清楚朱建国另外搞了一个方案,后来陆大勇主动和他沟通,曹振起自然就知道了,却还是支持邓仲和那个方案。

这也是必须的。

曹振起如果不支持邓仲和,又如何取得邓仲和的信任?

而且,如果曹振起完全赞同了朱建国的方案,可以预见,陆大勇必定也要在全地区这么干。这就意味着,陆大勇会拿到经济建设的主导权。地委书记管帽子是制度,一旦连经济建设的主导权也拿到了,那曹振起手里,还能剩下些什么?

看似是林庆县一隅之地的“争斗”,已经隐隐变成了地区两大巨头的‘交锋”。

好不容易拿到行署专员这个位置,曹振起可也不想就这么做一个为陆大勇摇旗呐喊的马前卒。

陆大勇就任地委书记不久,资历不比曹振起老,说白了,陆大勇就是占了个“地域优势”,如果他不是原青峰地区的行署专员,那浩阳地区这个书记,到底鹿死谁手,尚未可知。

因此,陆大勇也不能强行“压”曹振起同意朱建国的方案。

几经波折,最后采取了一个折中的办,重新拟定了一份规戈,书,将朱建国和邓仲和的意见都糍合了进去。

国有大型媒炭资源公司,要办。民营资本也不排斥在外。在保证国有大型媒炭资源公司运作良好的基础上,对具备采矿资格的私营企业,也要适当允许进入,不搞一家独大。

面对这样一个结果,朱建国和刘伟鸿都有点无可奈何。

胳膊拗不过大腿!

既然如此,刘伟鸿便退而求其次,向朱建国进言,要牢牢的将国有大型媒炭资源公司的掌舵人选,掌握在自己手头。对媒炭局、国土局、矿产资源局等部门的头头,也要掌控到位。拿住了这几个“人头”,朱建国就能掌握主导权。

对刘伟鸿这个建议,朱建国自是连连点头。

这家伙,年纪轻轻,权谋智术却是十鼻老到。以前在农业局彻底“打垮”陈崇慧叔侄俩,就是明证。

听他的不会错。

如今刘伟鸿又提出要重视党建工作,朱建国也深以为然。

“书记,我认为,在当前形势下狠抓干部队伍建设,狠抓基层支部建设,省里和地区,甚至中央都会赞成的。”

刘伟鸿强调了一句。

朱建国点了点头:“有道理。这个事,我们好好商量一下,拿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案出来。”

纯粹党建工作,倒也不用担心邓仲和又来“捣蛋”。

刘伟鸿点头应诺。

反正这样的任务,必定是要落到他头上的。

就在此时,朱建国办公桌上的电话急促地震响起来,朱建国拿起话筒,不过听了两句,脸色立即就变了,显得很是震惊。

“你说什么?再说一遍!”

明儿周六,放在中午或击下午,凌晨就不更了,说明一下,省得大伙等候!

第158章 宗族械斗

眼见得朱建国脸色大变,刘伟鸿自也知道,发生了极其要进的变故。 ( )

随着朱建国的应答,刘伟鸿马上也就明白了是怎么回事。

很快,朱建国就放下了电话,对刘伟鸿说道:“夹山区发生了大规模的宗族械斗!张姓和马姓开战了!”

到伟鸿的眉头也紧紧皱了起来。

夹山区是林庆县比较偏远的一个区,辖一镇五乡,境内多山地,地涛民贫。张姓和马姓,是夹山区两大姓氏,由于历史原因和地域原因,这两大姓氏的村民一贯不和,时不时会闹些矛盾出来。林庆县民风强悍,民间多有习武之风,很多村子里,都有自己的“演武堂”,请了把式教导村里的年轻后生,习练拳棍。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是强化国民体质,算得是有益的活动。但也正因为如此,农村的斗殴事件,也层出不穷。往往由于一点点纠纷,就会演变成为一场“武斗”。尤其是大宗族聚居的村落,更是组成了类似社团的组织,动不动就和人大打出手。据说前几年,也曾经发生了一次大规模的宗族械斗事件,令得当时县里的领导十分被动,还挨了处分。

没想到朱建国到任不久,就遇上了这么档子事。

碰到这样的紧急事件,朱建国倒是极有决断,马上抓起电话,给县公安局拨了过去:“蒋局长吗?我是朱建国!对是我!夹山区发生了大规模的宗族械斗,你听说了吧?嗯,嗯嗯……这样,你马上组织人手,发动所有公安干警,还有武警中队,马上集结待命!”

挂断公安局蒋局长的电话,朱建国又给县武装部打了个电话,请县武装部配合马上召集基干民兵,准备作为第二梯队进行支援。

碰到这样重大的突发性群体事件武装部那边,一般都是会配合的。

而且从八五年开始,武装部改为地方建制,实行地方和军队的双重领导,工作人员也改成地方干部……县武装部的级别降为副团级,直接接受县委领导。朱建国兼任县武装部党委第一书记算得是武装部的直属上级。 ( )直到九六年因海峡局势紧张,武装部才又重新改为军队序列。级别又调整回正团级。

下达完两道命令之后,朱建国才向陆大勇做了汇报。

汇报的时候,朱建国有一两分钟没有说话,只是倾听,脸色很严肃,也带着几分尴尬之意显见得陆大勇在那边批评了他。

这么严重的群体件还有可能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历来都是地方领导最不愿意见到的。非常容易被上级领导怪罪,也难怪陆大勇很不高兴了。

好不容易,陆大勇做玉斥完毕朱建国才喏喏连声的挂断了电话。

被陆大勇批评了一顿,朱建国心情更加欠佳脸色变得铁青,站在那里,重重“亨”了一声,才再次拨号。这第四个电话,朱建国是打给县长邓仲和。

不料县长办公室却无人接听。

也许邓仲和是下乡去了吧。如果走出差,通常会知会书记一声,也是必须的礼节。至于下乡,那就可以知会,也可以不知会。一般来说,也是会告知的。为了那个经济发展规划案的事,邸仲和与朱建国闹了不愉快,就有可能耍点小性子。

见无人接听,朱建国也不再拖延,将电话一扔,说道:“伟鸿,跟我走!”

随即大步出月

刘伟鸿立即跟了上去,而且很快就超过了朱建国。这会子没手机,刘主任得马上通知司机备车。事态紧急……刻也耽搁不得。至于些许失礼之处,也顾不得了。

朱建国只要呆在县委大院,他那台桑塔纳是随对待命的,司机就在小车班,跟一帮子兄弟磨牙打屁,倒也自得其乐。

见刘伟鸿急匆匆地走过来,一脸严肃,司机小韩也知道出了事,马上就跳起来,一溜小跑地过来问道:“刘主任,有事?”

“嗯,夹山区发生了大规模的宗族械斗,朱书记现在要赶过去处理。 ( ) (817351)”

小韩一听,脸色也变了,一迭声地答应着,跑出去启动了车子。

朱建国上了车,随口吩咐道:“去公安局!”

这样大规模的宗族械斗,光是县委书记赶过去是不顶用的,上千人操着家伙干得正热闹呢,谁去理会你是县委书记还是张三李四王五麻子?

得带着兵去!

公安局和县委大院就是一街之隔,走路都要不了几分钟,车子转眼间就开进了公安局大院。

只见此时的公安局,早已经热闹非凡……片鸡飞狗跳。数十名穿着制服或看着便衣的警察,乱纷纷地从各个办公室跑出来,在院子里挤作一团。有的带了家伙,有的就是空着双手,大家在那里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朱建国的小车一开进来,大家都不说话了,纷纷给桑塔纳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