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官家 作者:不信天上掉馅饼(完结) >

第105部分

官家 作者:不信天上掉馅饼(完结)-第105部分

小说: 官家 作者:不信天上掉馅饼(完结)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化文微笑着说道,口口声声叫着“伟鸿主任”,很是亲切。

这个安排,本就是冲着“县委一秘”的身份去的。以前的县委一秘,只分管秘书组,基本上还是个挂名。王化文又给刘伟鸿增加了一个政工组,算是给足了刘伟鸿面子。

朱建国微微颔,似乎对这个安排还比较满意,便扭头望向刘伟鸿:“伟鸿,你的意见呢?”

刘伟鸿微笑道:“我完全服从书记和王主任的安排,没有意见。”

自重生以来,刘伟鸿对于这几个月的“走势”比较满意,基本上都按照自己的设想在走。入了党、提了副科级、又正式到了县委办公室上班,一切都堪称顺利。尤其要紧的是,他取得了朱建国完全的信任。这对于他迅在基层站稳脚跟,获得经验是非常有益的。

等基层工作经历积累到了一定的程度,再谋求更进一步的展,就顺理成章了。到时候只要老刘家在上面做个安排,一切都会水到渠成。

“那好,那就先这样定下来。老王,麻烦你给邓县长打个电话,请他过来一趟,我有些工作上的事情,要和他交流一下。”

朱建国一挥手,很果断地说道。

照说县委书记和县长,级别上是一样的,只是党内分工不同。朱建国要请邓仲和过来谈工作,最好是亲自打电话,假手王化文,就有点摆架子的“嫌疑”了。不过朱建国刚到,这样做倒也说得过去。

王化文自是奉命唯谨,去到办公桌那边,给邓仲和打电话,用词自然也是极其谨慎的,语气也很是恭谨,似乎还略略有些不安。

刘伟鸿冷眼旁观,见王化文脸上闪过了一抹尴尬的神情。

刘伟鸿心里便明镜似的,看来邓仲和那边肯定表示了某种不悦。这也很好理解。确定朱建国要出任林庆县委书记,刘伟鸿已经在收集林庆县委班子主要成员的资料。这位邓县长,据说是全地区最年轻的县长,今年三十八岁。由此可见,此人也是个有本事的。康书记忽然出了车祸,邓仲和不可能没有想法。但是现在,却是朱建国过来了。邓仲和不免有些失落。

如果朱建国是“老”领导干部,久历地方,经验丰富,也就罢了。偏偏又不是。朱建国以前压根就没有主政地方的工作经历,能出任林庆县委书记,无非是沾了陆大勇的光。既然如此,那你老朱就该谦虚一点,姿态放低些。却一来就摆“一哥”的架子,未免倨傲。

邓仲和心中不悦,就是肯定的了。

刘伟鸿便望了朱建国一眼,朱建国气定神闲,朝刘伟鸿轻轻点了点头,刘伟鸿嘴角便浮起一丝笑意。

看来朱建国也是有意为之。

朱建国大约是想通过这种“强势”的表现来快树立自己的权威。

没错,我老朱是没有主政地方的工作经验,但我有尚方宝剑啊!我就摆架子了,不服气还是怎么的?不服气你就跳出来,试试我的手段!

朱建国刚刚莅任,县委班子任何一个成员,如果不好好配合他的工作,使绊子的话,怎么说都是朱建国占理。

“刚到”这两个字,就是最好的挡箭牌。

陆大勇和地委,必定会全力支持朱建国,真有出幺蛾子的,随时有可能被搬掉!

总不能地委任命一个县委书记,刚到你们林庆,你们就对着干吧?那不是直接打地委和陆大勇的脸么?

当然,朱建国也可以低调处事,好好向邓仲和以及其他县委班子成员虚心请教。不过那样一来,树立威望的周期就太长了。

朱建国可没有那个耐心。

'150'第151章 三个问题

王化文给刘伟鸿安排了个两室一厅的小套间。

刘伟鸿自然也没怎么反对。以为县委办的干部,都是这么个待遇。后来才知道,他住的那个房子,是新建的,套间形式。县委大院里,还有好些老式的筒子楼,县委县政府普通的工作人员,就住在筒子楼里面,和地区农业局所在的钉子厂,没有太大的差别。

刘伟鸿未婚,参加工作不到两年,说起来是不够资格分配两室一厅小套间的。之所以如此安排,完全在于他的职务——县委办公室副主任。

县委办原先一共有一正三副四位副主任,其中一位副主任是正科级。加上刘伟鸿,就变四位副主任了。其他三位副主任,都是住这样的套间,王化文也不能单单让刘伟鸿去住单身宿舍。

你在这样的事情上头和小刘主任讲原则,关键时刻,小刘主任也会在朱书记面前跟你讲原则。

安排好住宿之后,王化文又亲自领着刘伟鸿去了秘书组。这个秘书组的办公室,就在朱建国办公室隔壁不远,很大的一间房子,里面摆了十来张办公桌。

原本四楼全都是工作人员办公的所在,县委书记和副书记们,集中在三楼办公。如今朱建国一到四楼办公,整个四楼的气氛都变得紧张起来。

刘伟鸿的办公桌,安排在最里面,占的地儿也别一般的秘书人员要大,办公桌椅都是新购置的。这两天,王化文都呆在浩阳,必定是电话通知这边给安排好了。为刘伟鸿一个下级都考虑得这般周全,果然是个八面玲珑的人物,不怪他以前能获得康书记的信任。

当下,王化文召集办公室所有组的负责人开了个见面会,将刘伟鸿介绍给大家认识,宣布了县委对刘伟鸿的任命。

县委办公室的工作人员之中,有许多“老”人,多数是三四十岁的中年人,四十几岁甚至五十几岁的也有不少。当大家听说坐在主席台上的这位年轻人,竟然是新来的办公室副主任时,都是吃惊非小。

这是怎么弄的?

看来是朱书记的什么亲戚了,不然,能升这么快?

刘伟鸿倒是很低调谦虚,王化文请他讲话的时候,客客气气的说了几句套话,请大家对他多批评多帮助。论到在基层机关的工作经验,这里的每一个人,都比他丰富。

要想做好朱建国的秘书,可不是仅仅帮着他出谋划策那么简单。还得有充足的“消息来源”。刘伟鸿刚到林庆,两眼一抹黑,消息从何而来?自然只能指望秘书组和政工组的这些直接下属了。和他们搞好关系,很有必要。

有了顺畅的消息渠道,才能更好的给朱建国做好参谋。

开完见面会,刘伟鸿便召集秘书组和政工组的同志,在秘书组办公室开了个小会。秘书组七八个人,政工组三四个人,加上他刘副主任,他的“嫡系部队”就是这十来位老中青相结合的办公人员了。

整个办公室开见面会的时候,刘伟鸿很低调谦虚,直接面对自己的下属,就不能那么随意了。刘伟鸿正襟危坐,脸上带着淡淡的笑容,却也透出淡淡的威严。

很多人都以为,要想迅和部属们搞好关系,就是要和他们打成一片,不分彼此。其实这种想法不是那么正确。在一个官本位的国家,上级就要有上级的样子。所谓打成一片,那是在下班时间。如果上班时间也是嘻嘻哈哈,没有一个正形,到时候,下属们和你亲热倒是亲热了,那威望却也不用想啦。

刘伟鸿牢牢把握着会议的进程,一一听取秘书组和政工组的成员的汇报。刘伟鸿需要知道,每个人的工作职责是什么,手头正有些什么工作在忙。原也知道,机关工作无非就是弄弄文件,写写言稿,开开党小组会,过一下组织生活。但刘伟鸿还是不能走过场。在汇报与听取之间,不知不觉的,距离一点点产生,威望也就一点点建立起来了。

而且,尽管只是例行的汇报,刘伟鸿也希望能从每个人的言当中,大致地了解一下这些人的性格和行事作风。不过这个难度不小。都是在机关厮混的人,谁没有几分城府,等闲又怎么会将自己的心思表露出来?

这个会开的时间比较长,下面的人已经开始东张西望。但刘伟鸿始终正襟危坐,听得十分认真,还不时点点头,表示对汇报内容的肯定,没有露出丝毫不耐烦的神色。每当有人不安于座的时候,刘伟鸿的目光便会有意无意的扫过去。那人便讪讪地一笑,情不自禁地端正了坐姿。差不多开了两个小时的会议,会场秩序竟然一直比较良好,没有人中间退席,也很少有人交头接耳。

一些人便暗暗警惕起来:这个年轻上司,不简单!

当然,刘伟鸿也知道,仅仅凭一次会议,就想真的树立威信,不过是痴人说梦罢了。这些老官油子,心里头的主意可是拿得定定的,没有点真家伙,才不会当真对你佩服。

此事不能急,只能徐徐图之。

会议结束,堪堪就到了饭口,秘书组长便笑着提议,大家为了欢迎刘主任莅任,在林庆宾馆略备薄酒,为刘主任接风。

这样的宴请,自然是不能推脱的,刘伟鸿本就有意要请大家一起吃个饭。

饭桌上的气氛不错,大家轮流端着杯子给刘伟鸿敬酒,场面比较热烈。不过吃完饭,刘伟鸿坚持要自己付账。秘书组长便脸带微笑,转弯抹角地提醒刘主任,这个费用是可以报销的。办公室有招待费这项支出,为了给新任副主任接风洗尘,吃个两三百块钱,怎么也不算过分,王主任一定会批的。

“公是公私是私!”

刘伟鸿淡然说道,脸上笑容不减,语气却是不容置疑,随即掏出钱包,拿出三张百元大钞,把账付了。

秘书组长微微一愣,也就不敢多言。看来刘主任虽然年轻,行事却是十分谨慎,轻易不肯授人以柄。至于刘伟鸿所言的“公私分明”,秘书组长当然是不相信的。这不过是刚来罢了,等熟悉了情况,站稳了脚跟,小刘主任还能这样立场坚定?

别看你是副主任,职务不低,但你参加工作才多久,能有多少积蓄?你那荷包能扛得住一波又一波的饭局?

第二天,刘伟鸿就正式上班了,第一件事就是来到朱建国的办公室。

照例,作为朱建国事实上的秘书,刘伟鸿应该一早去朱建国的住处候着,接朱书记一起上班。但刘伟鸿没有这么干,先到了秘书组办公室,然后才去的朱建国那里。

他这个秘书,和一般的秘书是有所区别的。严格来说,他应该是朱建国的军师。外人也绝对想象不到,他和朱建国是如何相处的。

刘伟鸿很麻利地给朱建国泡了一杯茶水,摆放在朱建国面前,随口问道:“书记,昨天跟邓县长沟通的情况怎么样?”

这就压根不是秘书该问的,也不是秘书该有的语气。

朱建国却觉得十分正常,在农业局,他早就习惯这样和刘伟鸿说话了。

有什么事,商量着办。

“嗯,还算不错吧。小邓这个人,对情况还是比较熟悉的。”

朱建国端起茶杯喝了一口,也是很随意地答道,开口就叫人家县长“小邓”。要说朱建国今年五十岁,身份证年龄是四十八岁,邓仲和三十八岁,整整比朱建国小了十岁,这声“小邓”倒也叫得,只是邓仲和如果听到,却不知该有多郁闷了。

一句“小邓”,就将一二把手的距离拉开了不小。

刘伟鸿淡然一笑,说道:“他做两年的县长,也不知道对情况是真熟悉还是假熟悉。”

朱建国就笑,伸手指了指他,说道:“你这个同志,这个态度可不好啊。邓仲和可是老林庆,在林庆工作了十来年,副县长、县长都干过,你还怀疑人家不熟悉情况啊?”

刘伟鸿笑笑,不吭声。

他可是听说过,邓仲和走的是上层路线。三十八岁,县长就做了两年。除非邓仲和有很了得的后台,不然,单纯凭政绩,在现下的大环境中,想要升迁如此之快,几乎是不可能的。眼下浩阳地区一市四县,党政一把手四十岁以下的,就这么一位。朱建国这个年龄,都算是年富力强的。五十几岁将近六十岁的县委书记县长并不是个别现象。

邓仲和不走上层路线,压根就到不了这个位置。

朱建国笑了一下,随即正色说道:“邓县长昨天过来,主要和我谈了三个方面的问题。第一个,就是全县经济今后三年的总体展规划。第二个,就是林庆的宗族势力。第三个,则是广大农村,尤其是偏远山区的社会治安问题。呶,这是县政府做出来的总体展规划草案,你看一下吧。”

朱建国说着,将一摞厚厚的文件递到了刘伟鸿面前。

'151'第152章 问题严重

一看标题,是林庆县政府关于今后三年全县经济展的总体规划。

打印件!

怕不有十几页。

朱建国将展规划递给刘伟鸿,便即坐在皮转椅内,拿起一张报纸,就着多气腾腾的香茶,看了起来。刘伟鸿要看完那个规划书,也得有点时间,朱建国不愿意催他。

以他的眼光来看,邓仲和这个总体规划,还是像模像样的,提出来的方案,似乎也比较切实可行,不仅仅是官样文章。

不过朱建国也知道自己的弱项在什么地方。如果说管人,他还是有经验的,以前在部队,后来转业到地方,都是做领导,管人算是得心应手。但具体到地方的经济建设,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