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书香世家 >

第75部分

书香世家-第75部分

小说: 书香世家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皇后坐在太后的下首,她的模样很是清秀温婉,看人的样子不似太后与华阳公主那般充满了威仪,而是带着淡淡的温和与亲切,举止大方,仪态优美,却也叫人不敢忽视。

而坐在她下面的乐姬则是明艳如牡丹花,衣着华丽,明眸皓齿,顾盼之间媚态横生,却是个艳丽的大美人。相比之下,而在她下面的方美人,却是个不怎么惹人注目的人,个子娇小,眉目如画,一如那江南水乡的清秀佳人,透着清新可人的气息。

至此,一屋子的女人都坐下了,唯独书华一个人还站在屋子中央,任由那些目光在自己身上来回徘徊,直到乐姬开口说了话:“你就是那个今日与景安走得特别近的沈书华?”

音调较高,语气淡薄,显然是来者不善。

为什么全世界都这么认为自己与那块牛皮糖是一伙的?书华暗自叫屈,面上却不得不谦卑地答道:“端王爷乃千金之躯,书华不敢高攀。王爷前日送函来沈家,不过是因着与书华二哥的交情,与书华却是没有半点关系的。”

第8章太后的恩典

“我这可什么都还没说,你做什么急着为自己洗脱?”这乐姬可当真不是善茬儿,句句带刺。

书华被平白摆了一道,心中立时警醒了几分:“书华只是实话实说,并无他意。”

“我又说过你有其他的意思了吗?”乐姬扭身看向太后,掩嘴轻笑,目录不屑,“这丫头还真是个有心思的,臣妾不过随便问了句话,这就引发了那么多的想法,当真不可小觑。”

当即皇上子嗣并不昌盛,许多都在幼年时候就夭折了,以至于太子之位至今仍旧悬空。这个乐姬前段时间刚巧生了个皇子,正是得宠的时候,难免有点恃宠而骄,对膝下无子的皇后都不怎么放在眼里。

“是吗?”太后的神色很淡,似乎并不以为意。

“这书华可是咱们从小看着长大的,打小便是个实诚且乖巧的好孩子,你凭地用自己那花花肠子曲解了她的意思”华阳公主说话还是那般直白,一句话直接就将乐姬给堵得脸色发白。

不等乐姬辩白,太后就开了口:“书华,你明年就该及笄了,也是个大孩子了。只可惜你母亲早亡,父亲也殁了,原本哀家还以为你会意志消沉,却没想到你方才言行举止都很有大家风范,不愧嫡女,该有这么气度的。”话说,自己进来之后说过的话用一只手就能数清,之间除了下跪低头站在原地不动以外,书华也不曾觉得自己有做过什么能表现大家风范的举动。

只不过,太后都发话了,再有人不满也得全部咽回去,不停地附和着地点头称好,倒是把乐姬给气得皱紧了眉,但也不敢再多加造次。

这就是宫廷,现实表现得比外面更加尖锐。

华阳公主也说道:“本宫方才瞧着也是如此,这孩子虽然还是那般不爱说话,但可比从前看起来要灵活得多,光那双眼睛就让人喜欢得紧”

她说的很欢快,如此热情的人,倘若忘记她是杜知秋的夫人这一事实,书华还真会把她当成一个不错的阿姨看待。

华阳公主又朝那皇后说道:“皇嫂,您看看这孩子,生得当真是水灵,若与景安放在一起,可当真是一对璧人”

看吧,才刚刚想夸她,这一会子就原形毕露了。

景安的母妃早亡,自小就养在东宫,皇后算得上他的半个生母。眼下一提到景安,自然就免不了问一问人家养母的意见了。

对于这个皇后,书华的印象并不深,只知她乃前任宰相的嫡女,出身教养都是极好的。眼下她被点了名,也只是温和一笑:“确实是个不错的孩子,母后瞧着她好那自然就是好的。”

书华只觉得头发发麻,现在的自己不像是个来请安的,倒更像是个来见未来婆婆的,这一屋子的女人老老少少凑在一起,当真除了这点事情就不会再说点其他的了吗?

奈何她人微言轻,即便觉着不满,也只能忍气吞声站在原地任由她们指指点点。

就在此时,又一尊大Boss来了

咱们北周伟大的德帝,领着景安与另外两个皇子就大摇大摆地走进了暖阁。他的身上还穿着朝服,显然是刚下了朝就赶了过来,他一进门,书华就赶紧跟这众人屈膝跪地,高呼万岁。

她发现自己今早上啥都没干,除了走就是站,除了站就是跪,这双腿再这么折腾下去非得废了去一时间,她忽然理解了还珠嘎嘎发明“跪的容易”是一件多么伟大的壮举。

皇帝见着太后也是要行礼的,他身后那群奴才侍从什么的自然也要跟着下跪,这一会子,整间暖阁就剩下太后还是岿然不动地坐在远处,其他人都将脑袋贴到了地上。

看吧,太后果然是这个宫里地位最高的人,皇帝见着了还得见礼,她绝对是全天下权利最高的女人。

等到皇帝起身坐下,其他人才纷纷站了起来,或是落座,或是站到一边。等到全都各归各位的时候,就剩下书华一个人还老实站在屋中央。

没办法,谁叫她地位低下,座位没得她的份儿,两边站着的又都是奴才侍婢,哪儿都不是她的位置。

因着皇帝驾到,这一屋子的女人不管刚才如何,脸上此刻已然换上了各式各样的笑容,或是慈祥或是温柔亦或者含情脉脉,反正没一个人还记得孤零零站在大殿中央的沈书华童鞋。

被这么多人无视,她内心表示既欣慰又难受,欣慰的是终于没有人将她里三层外三层的解剖了,落得个清净自在;难受的是没人叫她退下去,可怜她两条小细腿都快支撑不住了。

当然,这屋里也不是完全没人注意到她的存在,坐在皇后下边的景安此刻正盯着她贼笑,他好似看穿了书华此刻的窘迫,却也不说话,就这么笑眯眯地瞅着她,悠哉悠哉的模样很是让人抽他两耳刮子。

这群人折腾来折腾去,互相把对方近三天的境况都问完了之后,那位被众多女人包围的皇帝陛下总算是将视线落在了书华身上。他的年纪不过三十来岁,面容白净,留着一字青须,身材不胖不瘦,显是保养得很好,他的目光有种不容忽视的威严,带着一种睥睨天下的姿态,看得人不由自主就想要低下头,不敢直视。

“你就是沈家的三丫头?”

书华赶紧答道:“回陛下,民女正是。”

“你兄长也来了,此刻正在殿外候着,他担心你一个人不识路,说是要等你一块回去。”

“多谢陛下提醒,民女记下了。”

“书才那孩子也来了?”太后似有诧异,“怎地不让他进来?哀家许多年都没见到他了,该是进来让哀家瞧瞧才是。”

“他说是外臣不得随意入后宫,若非朕特意准许他进到这清仁宫,否则他这会子估计还在宣德前杵着。”

太后无奈地笑了:“这孩子一向是个守礼的,你让人去传他,就说哀家特许他进来。难得来这么一回,总不能连面都不让哀家瞧上一眼吧”

皇帝立时唤人去传沈书才,不时,沈书才就走进了暖阁,他缓步走到书华身边,撩起下摆屈膝跪地:“下官沈书才拜见陛下、太后、皇后,华阳公主。”

“起来吧,抬起头来可得让哀家好生瞧瞧你。”

沈书才老实站起身,抬起头来,只那双眼睛却还是没有直视前方,下颌也一直保持着微微收起的姿势。一旁的书华看得自愧不如,方才自己被华阳公主拉住说话的时候,她不但偷瞄而且还与她靠得那般亲近,要真按照宫中礼节追究起来,自己都不知翻了多少次规了。

果然,姜还是老的辣,她还得继续锻炼。

太后虽然看不大清楚,但脸上显然也是很开心的:“你这孩子竟是长得这么高了,今年要十六了吧?”

“回太后,是十六了。”

太后微微一笑:“十六了……该是谈婚论嫁的时候了,你家里有没有为你定亲?”

“回太后,暂时还没有。”

“那可否有心仪的姑娘?”

“回太后,没有。”

太后扭头看向皇帝:“这孩子如今没了爹娘,家里也没个能替他操心的人,看着怪可怜的。虽说他如今尚在丧期之间,但确是个好孩子,可不能误了他这一生的幸福。你以后要是见着合适的,就为他留心一下,下道圣旨为他赐个婚,也算是全了雅梅临终前的遗愿。”

皇帝点头:“母后放心,朕会留心的。”

沈书才赶紧下跪磕头:“下官拜谢陛下、太后恩典。”

“快起来吧,凭地老是跪来跪去的,晃得哀家这头晕。”

沈书才应声起身,依旧老实地垂眸低头,目不斜视,即便是站在他神旁的书华也不曾见到他有他有过半点小动作,那么标准的姿势的确让人有些汗颜呐。

“你们两个也是哀家打小看着长大的,这情分是一直在的,有什么难处就直接与哀家讲。眼下你们家接连倒了两个支柱,哀家这心里也为你们难受,但人死不能复生,你们该是好生过自己的日子,等到日后自己成了家,这日子自然也就好了。”

书华与书才俱是低头答道:“多谢太后提点,民女(下官)记住了。”

“好了,让你们这些个年轻人一直呆在这里陪着哀家,定是无聊了。景安,你与景平、景宁三兄弟带着沈家兄妹先下去,四处逛逛什么的,等到用午膳的时候再领着他们到玉华园去,哀家瞧着今儿个天气不错,打算在玉华园摆个家常宴,大家都留下来用了午膳再走。”

书华与书才二人再次道谢,方才跟着景安三兄弟离开了暖阁。

其实那三兄弟年纪都不大,除了景安十七岁了,另外两个看起来都不过八九岁的样子,虽然长得都挺可爱的,但那副神情都学足了德帝的样子,走起路来目不斜视,说话也是一本正经,只可惜那尚且带着娃娃音的语调完全破坏了他们想要营造的威仪气度。

明明还是两个奶娃娃,却还是要装出一副小大人的模样,与书华说话时候还不忘绷紧了脸:“你就是十一哥最近看上的那个女人?”

书华懒得去管在旁笑得一脸狡黠的景安,蹲下身与他们保持平视:“殿下,可别听人胡说,那些都是别人乱嚼舌根的,你们凭地轻信了。”

第9章谁也别说谁

可能是因着书华蹲下来这个举动让他们觉得很满意,他们之后看向书华的眼光也变得和善了些,一路上,一行人倒也相处得很是和乐。

景安带着他们在清仁宫附近转了转,尽着地主之谊为他们讲解。不知道是不是书华的错觉,不管她走到哪儿,自己与景安之间都会隔着个二哥。也因这个,景安倒是收敛了许多,这着实让书华清净了不少。

等到午时,他们便去到了玉华园,太后他们还没到,他们几个人便在玉华园里到处转了转。这里种了各式各样的花草树木,看得人眼花缭乱,因着此刻正是初春时候,许多花儿冒了尖,那点点新鲜的颜色,更是让人觉得欣喜。

难得进宫一趟,书华虽不至于到处乱走,却也忍不住四处张望,等到那边说太后等人来了的时候,方才恋恋不舍地收回视线。

又是一番见礼,不过这回不需要下跪了,只是躬身做了个揖便了事了。

所谓家常宴,其实也就是一群人围在一只大桌子上吃饭,只不过比起平常人家的宴会,这个皇家的家宴就明显要富贵得多。满桌子尽是山珍海味,色香味俱全,光是看一眼就让人觉得食指大开。

相比之下,饭桌上队伍气氛就有待商酌了。虽然有华阳公主在逗太后开心,但其他人脸上的表情却总有那么几分耐人寻味,再加上皇家那些繁复的规矩,这饭桌上的气氛是怎么都和乐不起来的。

除了华阳公主一个人在说话,其他人都是静静吃着饭,偶尔能听到轻微的碗筷碰撞声。在这么个压抑的环境下,书华的食欲基本都被消磨殆尽了,但她只不过是个小角色,导演不喊停她决不能独自罢演,只能硬着头皮将这顿饭慢慢悠悠地吃完了。

等到用完了膳,书才就提出了告辞,太后估摸着也是有些乏了,当即就应了他,并且差了人送他们出清仁宫。

正好景安也要出宫回王府,说是顺带为他们引路,当下也辞了行,与书华兄妹一道离开了清仁宫。

走在前往宣德门的路上,景安领这个侍从走在最前面,书华兄妹则安静走在后面,三人皆是不说话,气氛忽地变得有些诡异了。

其实景安一直都在故意放慢脚步,但是书才也随之故意压慢了自己与妹妹的步伐,硬是与他保持了正好一丈远的距离。到了最后,景安干脆停下脚步,不等他俩后退就大步走到他们身边,幸而书才也是个反应快的人,当即将书华拉到自己的左手边,将自己整个隔在妹妹与景安的中间。

书华显得有些无语,但也不好说什么,只能当做什么都不知道,一双眼睛趁机四处乱转,将这一路上的景色尽收眼底。这北周皇宫与她想象的还是有些差距的,它不似一般电视剧中那样气势恢宏,同样是红墙绿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