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书香世家 >

第144部分

书香世家-第144部分

小说: 书香世家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书亦了然,而后便与顾掌柜说道:“你这楼上的房子也卖么?”

顾掌柜等的就是他这句话,立刻就点头笑道:“原本就是打算一起卖的,你们倘若想买,我可以给你们算便宜点。”

第108章两面不是人

顾掌柜出价一百八十两,书华犹豫了一下,只是砍掉了一点尾数,凑了个一百五十两。加上书铺,同共识四百五十两。

面对书华的爽快,顾掌柜开始还有些不适应,他本以为这两个年轻人会跟之前一样,在价钱上纠缠,所以就直接给出了一个公道价,也省得再被他俩说自己欺负人。可见到书华一口就将价格敲下来了,他又开始在心里后悔,早知道这样就该把价格再抬高一点。

书华不知道这里的低价,砍价全凭直觉,但看见书亦的眼神,就知道自己的价格并没有出错。

两方协商过后,价格敲定在四百五十两。三人在前往府衙签字画押的路上,书华旁敲侧击地打听顾掌柜的货源。

顾掌柜在这事上并不吝啬,反正他今后也不打算再做这门生意,告诉她货源对自己也没有害处,顺带还能赚个顺水人情。他详详细细地将自己的进货来源说了一遍,连同熟识的发货人和路线都告诉了她。

书华细细记下,而后还不忘打听了下书铺里那些旧书的来源。直到现在,她仍旧对那几本大文人的文集感到疑惑,为什么在一个快要倒闭的小书铺里,会有那些珍贵的文集?

顾掌柜一听她提起那些旧书,脸色立时变得有些难看,眼神也跟着闪烁不定:“只是些旧书而已,从前有个书生没钱买书,在我这儿赊了账,他后来没钱还账,我便拿了他的这些旧书抵账。你问这些做什么?”

“没什么,只是好奇问问而已。”

瞅见他不愿再在此事上多提的表情,书华也不好再多问,但对于那些旧书,她的疑惑仍未消散。这事儿等回头再去好好查一查……

到了府衙,三人当着师爷的面,签字画押,钱货两清。

顾掌柜说他还有些东西放在书铺上的屋子里,还需要一两天的时间来收拾一下。书华爽快答应,两天之后再来收房。

房子的事情一定下来,书华那颗悬着的心立时就送了不少,在回博园的路上,她揣着两张宝贝地契,眼底的笑意是掩都掩不住的。

书亦的心情似乎也好转了些,时而还会与她说笑。

回到博园,已是正午时分,书华用过了早饭,颜氏那边就有人过来请她过去一趟。

来到沁园见到颜氏,书华这才知道,下午有沈书娇认祖归宗的仪式,她要代表二哥去一趟祠堂。

出门的时候,除了二伯与颜氏、书娇、书亦之外,竟然还有香桃?书华起初并不知道那个病怏怏的柔弱女人就是春桃,后来见到书亦眉头紧皱,还有颜氏脸色发黑的模样,这才隐约猜到的。后来又听见书娇叫她娘亲,书华立刻就反应过来,此人便是那个离开博园八年的春桃。

二伯解释说,春桃身子不好,便带她去医馆看看,正好顺路,就顺带捎她过去。

身子不好不是更加应该在家静养么?再说了,博园有专门的大夫上门服务,哪里需要劳师动众地亲自去医馆求诊这事儿大家心里有数,只是没有人主动捅破这层窗户纸而已。

一路上,气氛非常诡异。

坐在船舱里头,颜氏面目严肃,书亦皱眉不语,二伯闭目养神,只有书娇与香桃两母女时而说些悄悄话,声音很轻很低。书华就坐在书亦与春桃的中间,春桃有时候会扭过头与她说话,轻轻柔柔的语气,与书娇如出一辙。

颜氏就坐在对面,书亦也在旁边沉声咳嗽,书华只能硬着头皮应了春桃几声,一个字也不多说。

这个情况下,说多错多,还不如缄口不语。

春桃似乎是察觉到她的为难,却也没有多加纠缠,随便问候了几句,便不再多言。

船靠岸了,二伯首先跳上岸,他站稳之后,又回头朝颜氏伸出手,将她拉到岸上。颜氏在他身边站定,瞅见他的衣领有些褶皱,便自然地伸手为他抚平:“我瞧着这件衣服的线头有些松了,等下回去就把这衣服换了,我帮你把它再缝一缝。”

二伯自小跟着大伯长大,别的没学会,简朴节约的性子倒是学得有模有样。颜氏跟了他这么多年,自然是晓得他这些习惯的,家中一切用度斗医节俭为主,包括这衣裳,也是能缝则缝,实在穿不了的时候再改成其他的东西,比如说抹布什么的。

这话果然很得二伯的心,他轻轻笑道:“有劳夫人了。”

看着父母的恩爱画面,原本一直绷紧着一张脸的书亦终于缓和了下脸色,终归他们才是上了族谱的结发夫妻,这么多年的生活又岂是别人能够代替的?想通了这一层,他的心也跟着宽慰了些。

他轻快地跳上岸,转身又小心地将书华拉到岸上,最后轮到香桃与书娇上岸的时候,书亦就当做没看见一般,扭头走到他爹身边:“时候也不早了,我们走吧。”

书娇与香桃两人的身子都不太好,站在船头吹了下冷风,纤细的身子开始微微颤抖。她俩望着河岸,犹豫着该怎么上去,而春桃的目光,更是时不时地扫向二伯那边,就等着他扭头注意到自己。

听见书亦招呼大家跟上的时候,书华又看了眼还站在船头犹豫不前的书娇与春桃,今天是书娇正式面见沈家叔伯们的日子,若是她缺席了,等下也不好交代。

她随口招呼了船家一句,便转身走了。

书娇与春桃两人顺着船家的手上了岸,快步跟上前面的人。

路上,二伯让书亦送春桃去医馆,书亦拧着两条眉毛,原本是不大愿意的,但后来转念一想,又顺着二伯的意思答应了。瞅着他的表情,书华直觉他会在路上使绊子。

春桃似乎也看出了书亦的心思,当下婉拒了二伯的好意,执意自己一个人去了医馆。

二伯领着剩下来的人来到祠堂,时候差不多刚刚好,族里的叔伯们也都陆陆续续地到齐了。大家齐聚一堂,由三叔公宣布了这件事情,正式将沈书娇归入沈家人。

然后便是面见各位叔伯,沈书娇必须一个个地下跪磕头,一个个地奉茶行礼。家里的叔伯不算多,但若加上族里其他旁支的长辈们,这人数可就不少了。

这个仪式基本没有书华什么事儿,她完全就是个围观党,跟着一群堂哥堂姐站在旁边凑热闹。等到礼成之后,书梦不屑地轻哼一声:“不过一个庶女,还劳师动众地请了这么多人?真是多此一举”

旁边的书静漫不经心地接上话:“今天并不仅仅是为了给沈书娇举办认亲的仪式,更重要的是和族中诸位长辈商量梨山种茶的事儿。”

闻言,书华原本神游太虚的思绪也跟着飞了回来。梨山的事情她现在还不知道该怎么拿主意,若是坚持二哥的想法,要在梨山盖宅子的话,那么必然要得罪族里的叔伯们;倘若顺着叔伯们的意思,将这梨山让出来给他们种茶的话,二哥那边又不知道该怎么交代。

事情两头乱,她被夹在中间左右为难。

书娇的事儿办完之后,果真轮到了梨山种茶的事情,三叔公当着所有人的面儿,将这件事情简要地说了一遍。当然,关于羊布衣对梨山的占测结果,他老人家也是一字不差地说了。

一听到梨山是块宝地,肯定能发财在场的那些个长辈们纷纷露出诧异的表情,他们没有想到,当初老祖宗留下来的这块地居然还是块风水宝地?当真是可惜了这么多年的荒废。

在这些人当中,唯独大伯一直绷着张脸,在听到三叔公询问大伙儿是否同意种茶之事时,大伯第一个就站出来大声喊道:“我不同意”

简简单单四个字,却让不少人愣住了。

等到众人安静了些,大伯又继续厉声说道:“梨山是我们老祖宗留下来的财产,要是真把它挖了,沈家祖宗泉下有知,也绝对不会同意你们不要为了眼前的一点蝇头小利,就放弃了沈家传了十几代的祖产若是惊动了沈家的列祖列宗,你们在场的人有谁能担待得起?”

“大堂哥你这话可就有点不对了,”四伯拉住准备冲上来准备骂人的五伯,从容地说道,“这种茶的事情是为了沈家全族的人,若是这件事情能够成了,咱们沈家很多人就有了饭碗,不至于挨饿受冻,日子也会好过很多。你看看那个阿牛,不就是因为没事儿干,整天游手好闲才会沦为小混混么?倘若今后能够给他一份稳定的工作,让他自食其力,他今后自然就不会再去干偷鸡摸狗的勾当。大堂哥,这是为全族谋利益的事情,如果列祖列宗泉下有知,想必他们也会为之欣慰的。”

大伯目露不屑:“阿牛偷鸡摸狗,那是因为他打小没了爹娘,缺了管教才会变成现在这副样子你少用没事儿干的理由来糊弄人”

“那你又知道他为什么打小就爹娘吗?她娘亲是因为得了病,没有钱医治,才早早过世。而他的爹,是因为帮她娘赚钱治病,累垮了身子,最后也跟着去了。倘若当初他们能有一份收入不错的工作,每年能得到种茶的分红,何至于连病都治不了?归根结底,这一切悲剧的缘由还不是因为穷?因为没有可以糊口的工作么?”

第109章族长之位

四伯的一番话掷地有声,问得大伯哑口无言。可越是这样,他就更加不能认输,在场这么多的族人都在看着,他要是在这个时候退却了,那他今后在沈家还有什么威信可言?

他咬了咬牙,硬着头皮反驳:“梨山是祖产,不是你们几句话就能动得了的祖上传了这么多代,从未有过人想过要动它,你们如今为了赚钱而不顾先祖遗愿,你们难道就不怕遭报应么?”

四伯这一回是不打算再让步,句句紧逼:“难道就因为害怕报应,就可以让族人遭受贫穷带来的苦难吗?”

大伯啐了一口:“鼠目寸光”

四伯这次却是没有再接话,而是凉凉地看了他一眼。四伯也是经历过官场的人,最懂人心交际,眼下见大伯被逼的快要骂人了,他心里便知道话说到这里就可以了。毕竟是一家人,没必要当真为了这件事情而伤了和气,见好就收这个道理他还是懂的。

三叔公适时站出来圆场:“今天将大伙儿召集起来,也就是为了和大伙儿一起好好商量,若是大伙儿都觉得这事儿可行,那咱们再将种茶的具体事宜继续探讨下去。但你们要是觉得此事不可行,我也不会为难各位的,此事便就此打住,以后都不再提起,如何?”

其他几个辈分较长的老人纷纷点头附和:“三叔公此话很对,大家都是一家人,有什么事儿不能好好说的?先坐下来,心平气和地商量,再有什么争执咱们私下里再解决嘛。现在这么多晚辈都在看着,可别让他们瞧了笑话”

听到大家都这么说,大伯也不好当真拂了长辈们的面子,只得勉力压下胸中那口气,气鼓鼓地坐回到位子上。

四伯本就无意起争执,见到战火熄灭,也就没有再追究下去的意思。

见到两方都卸下了武装气势,众人这才松了口气,又开始继续商讨种茶的事情。后来也不知道是谁,忽然问了个事儿:“请问三叔公,您说要用梨山来种茶,是不是梨山的地契现在就在你手上?”

三叔公一愣:“这……”

被人这么一提醒,大家才忽然想起来,梨山是随着族长之位往下传的。上任组长是沈海清,如今沈海清去了,按理说就该传给他的嫡长子沈书才了,可沈书才现在还在汴京,这事儿要是不经过他的同意就擅自决定,似乎有些说不过去……

三叔公干咳了两声,示意大家安静下来:“这件事情的确是要通知给才倌儿知道,可如今咱们不正是在商量么?等到商量好了再通知他也不迟。”

旁边的书华听到这话,不由地皱起眉毛,都已经商量好了,还要告诉她二哥干什么?走形式么。

这个时候,大伯又忍不住一声重哼:“妄动祖产,才倌儿绝对不会同意此等大逆不道之举”

“这件事情是为了族人的共同利益,想必才倌儿能够谅解的。”

“那要是他不谅解、不同意,你们又能怎么样?别忘了,他才是沈家的现任族长。”

三叔公一时语噎,他倒不是没想到这一层上面来,只是他下意识地把书才当做了晚辈,长幼有序,他说的话书才自然是要听的。但大伯说的也没错,倘若书才用族长的身份来否定掉这件事情,他到时候还真没辄。

瞅见三叔公为难的样子,站在一旁一直没说话的书睿忽然扫了书华一眼,开口说道:“五堂妹,你是书才的嫡亲妹妹,在这件事情上,你应该是在场所有人中最有发言权的。你倒是说说,你在这件事上有什么看法?”

怎么又扯到她身上来了?书华的眉头又皱得更紧了,上一次就是这样,等到场面陷入尴尬的时候,她就成了别人转移目标的手段,她这是招谁惹谁了。

只不过,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