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书香世家 >

第135部分

书香世家-第135部分

小说: 书香世家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无论书睿怎么说,大伯都固执地认为种茶之路不可行,确切的说,是开发梨山的事情绝对不可行。

五伯是个急性子,被大伯逼得急了,忍不住对其怒目相向:“你算哪根葱?你既非北沈家的当家,又非沈家的大组长你有什么资格说这条路不行?你别以为我不知道你心里那点小道道你不就是想着族长的位置嘛我告诉你,就凭你这个酸秀才的那点本事,族长的位置想都别想”

大伯被人当着这么多面戳着脊梁骨骂,心中亦是早已气得不行他腾地站起来,指着五伯一字一句咬牙道:“一码归一码,我们现在是在商谈茶叶的事情,你少扯到其他事情上转移视线我告诉你,就算你把所有的脏水都泼到我身上,我都绝不会同意这个种茶的计划我虽然不是什么当家族长,当我好歹也是这一辈里的老大,只要我不点头,你们休想动梨山的一块石头”

“迂腐顽固不化,你没救了”五伯见到三叔公的脸色不善,还有些污秽字眼到了嘴边,又被生生咽了回去。

一直没说话的三伯站出来说话了,口气比较和善:“大堂哥,咱们这不是还在商量么?你是我们这一辈里年纪最长的,平日里我们兄弟几个对你也是相当敬重的,说句良心话,虽然咱们南北分家,但咱们哥儿几个可是一直都把你当做亲兄弟看待眼下睿倌儿找到了一条赚钱的路子,目的也就是为了帮助族里多赚点钱,让咱们沈家越来越兴旺,这是好事嘛,你又何必把话说得那么绝呢。”

大伯的脸色缓了缓,等到怒气稍稍平静了些,方才说道:“睿倌儿的确是好意,年轻人想要有一番作为也可以理解,但是种茶之事非同小可,而且风险未定,怎可说几句话就能将此事定下来?再者,梨山是沈家祖产,其地契一直放在海清家中,如今应该传给了才倌儿,你们连问也不问他,就贸贸然地说要开发梨山,是不是太过草率了?”

三叔公点点头:“你说得也有理,这件事情非同小可,必须要通知全族的人,问过大家的意见之后才能做决定。至于才倌儿那边,也的确需要去征询一下意见,只是他现在人在汴京,书信传达又太费时间……”

感觉到众人的目光都在这边聚拢,书华立刻扬起干巴巴的笑容,小心翼翼地说道:“我只是个小丫头,什么事儿都不懂,这么大的事情我可做不了主。”关于二哥计划在梨山建宅子的事情,书华并没有说出来,以免到时候将事情搅得更加麻烦,弄得两头都不是人。

书睿却是轻轻一笑:“你家现在只有你和书才两人,书才只比你大一岁,你若是个不懂事的小丫头,那他又算是什么呢?”

这人真难应付书华本能地生出了几分厌恶感,脸上的笑容也越来越僵硬:“我二哥是见过世面的人,头脑聪明,做事周全,自然远比我这个窝在规格中不谙世事的小丫头要强得多了”

“呵呵,你太自谦了”书睿脸上挂着自信从容的浅笑,看着他的眼睛,会让人误以为所有的一切都在他的计算之中,“我去过汴京几趟,曾经听闻你在雪阳楼里与才女王姑娘比试的事迹,虽然人言不可尽信,但我相信,这件事情必定不是空穴来风。”

不等书华辩解,书睿又忽然提高几分声调,慢悠悠地说道:“忘记说了,那位才女王姑娘就是曾经的太子妃、如今的皇后娘娘”

居然掀人老底书华忍住心中的不快,装作不甚在意的样子:“我的确是与皇后娘娘比试过,但那场比试最后是我输了,我的学识太低,自认为技不如人,输了也是应该的。四堂哥,这事儿都已经过去那么久了,又何必翻出来让我丢面子呢。”

书睿轻轻一笑:“这哪里是什么丢面子的事情?五堂妹,你那时当众攻击儒家的言论,可真叫人拍手称快我虽然不曾亲眼目睹,但也从一些朋友口中打听到了一些,非常之精彩呐”

这人到底是要干什么?书华被他的态度弄得有些莫名其妙:“胡言乱语而已,纯粹只是糊口乱绉,千万别当真。”

“我本来是不想当真,但如今陛下刚一登基,就对儒家颇多意见,不但刻意打压儒官,还大肆宣传其他学派学说,这种行为不正是与你当初的言论不谋而合么?”

立时,书华被吓出一身冷汗,面上却要强作镇定:“这个……我不明白你的意思……”

书睿并未察觉到她的紧张,又道:“我没什么意思,只觉得这件事情挺巧的,你要是个男子,按照你的那个思想,肯定能得到当今陛下的重要。”

仔细观察了他的神色,见他并未表露出什么异样,书华这才稍稍安了心:“纯属巧合,四堂哥就别再取笑我了。”她心里暗自感慨,她要是个男子,说了那么多的诛心之言,肯定要被推出去凌迟处死。

“我哪敢笑你?”书睿笑得有些无奈,“书才平日里忙于朝廷之事,开国公府里只剩下你和书画两人,书画只是个庶出,能够管事的人就只有你一个,想来当家主事的人应该一直都是你,对么?”

书华很想否认,但看见书睿那张自信从容的脸,一下子又没了底气,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书睿又道:“这几年来,开国公府被你打理得井井有条,如此看来,书才对你应该是极为信任的。梨山的事情也不一定要你拿个主意,就是让你说句话而已,给我们些参考的意见。毕竟,你也是沈家的人,你现在代表了书才,你的意见是很有必要的。”

书华悄悄扫了其他人一眼,见到大家现在都在看着自己,虽然目光都各不相同,那看那样子都是不打算轻易让自己蒙混过关的了。眼下被逼得赶鸭子上架,书华心中叫苦不迭,这屋里都是些资历丰富的长辈,他们深谙做人之道,倘若自己一个不小心说错了话,还不得被人鄙视到死去?

她小心地吞了口唾沫,低声地说道:“茶叶一直都是沈家主要营生的产业,能够将其发展壮大的确是件大好事,只是……二哥来信说了,京里现在局势不稳,谁也说不准将来会发生什么事。万一发生了什么不该发生的大事儿,生意砸了事小,赔上沈家的百年基业可就是事大了……”

三叔公这些年一直呆在苏州,鲜少外出,对京里的事情不甚了解。眼下听到书华这么一说,心中不由生出几分担忧,他看向书睿:“睿倌儿,你这几年一直在外地做官,消息应该比我们灵通些,京里现在的局势怎么样了?”

提起这件事儿,书睿的眉间也生出几分郁结:“这事儿说不准,陛下新登基,根基未稳,以丞相府为首的儒官们又虎视眈眈,再加上太皇太后一直不愿意直接表明态度,局势确实不太明朗。”

三叔公知道朝廷里的事情不简单,一时半会儿也说不清个所以然来,但书华说得不无道理,眼下是个敏感时期,倘若沈家贸贸然地出头,不慎猜中了谁埋下的引线,到时候必定会引火烧身,惹来大麻烦。

“既然如此,茶叶的事情就暂且往后押一押,等到风头过去了再说。”

五伯对他的这个决定有些不大满意,脱口而出道:“等等等就知道等你们到底知不知道?商机不等人眼下的局势越是乱,别人就越不敢乱动,这个时候不正是我们出手的好机会吗?老是像你们这样畏首畏尾,估计这辈子都别想赚到什么大钱”

书华不由暗笑,这五伯要是放到现代,必定是个极有眼光与胆魄的奸商。

三叔公示意他不要再乱说话:“如今沈家不比从前,家里有三个人在朝廷做官,尤其是才倌儿,眼下正是陛下身边的红人。树大招风,现在还不知道有多少双眼睛在暗地里盯着咱们,倘若一步走错,不仅仅是才倌儿与睿倌儿几个遭殃,连带着整个沈家都会倒霉我身为沈家的代理大族长,绝对不能拿沈家的百年基业来做冒险”

五伯还想说些什么,但见到三叔公不愿再多言的表情,只得悻悻地闭上嘴巴。

书睿见到局面已定,便不再在茶叶的事情上纠缠,而是再度提起了种茶的事情:“茶叶的事情可以往后押,但种茶的事情还是可以考虑的,就算咱们自己不卖茶叶,也可以卖给别的商户,算得上是一个可观的收入项目。等到将来沈家决定要扩展茶叶生意的时候,这些茶叶立刻就能派上用上,免得到时候再手忙脚乱。”

说来说去,他还是在打梨山的主意。

第96章新仇加旧恨

大伯执意反对种茶一事,惹得五伯愈发不满,你一言我一语,两个人吵得不可开交。三叔公则一直保持沉默,既不反对也不支持,态度不明。

五伯想来是个急性子,说话从来不经大脑,都是有什么就说什么,再加上他平日里喜欢与一些狐朋狗友混在一起,言行身甚为粗俗。眼下被逼得急了,脏话也被逼了出来,最后差点要指着大伯的鼻子骂他爹娘了

大伯也是个倔强性子,认定了的事情绝不轻易妥协,眼下见到五伯竟敢对自己粗言相向,胸口也不免憋了一口气。但他自诩读书人,自然不会放下身份与之对骂,只管一口咬定了自己不会答应这件事情。

新仇加旧恨,两个人都像是吃了火药一般,谁也不肯后退一步。

最后还是二伯看不下去了,拉住了大伯,好言相劝:“这个主意是睿倌儿提出来的,你跟五堂弟置什么气啊?种茶一事事关重大,并不是只言片语就能决定了的,三叔公刚才就说了,这事儿要跟全族人商量,到时候看族里人怎么想,咱们再怎么办。没人说要现在就去挖山种茶,这件事情得从长计议,你先冷静一下,别让晚辈们看了笑话。”

“是啊,二堂哥说得没错,”四伯也开口了,“睿倌儿也只是给大伙儿提个意见,成与不成还在于族里人的商量,现在你们就是吵翻了天也没用,还平白伤了一家人的和气。再者,梨山这么些年来一直都荒废着,没人知道它到底是个什么土质,能不能适合种茶,这些事情都还没确定下来,咱们在这儿争论些有的没有干什么?”

三伯也跟着附和了两句:“大堂哥,我三弟那个脾气你又不是不知道,你跟他较什么真?这事儿还是再商量商量吧。”

这个时候,三叔公方才缓缓说道:“这几天我会派人把种茶的事情通知下去,看看族里面是个什么反应,倘若他们都同意睿倌儿的方案,咱们到时候就这件事情具体商量看看。”

他抬起皱皱的眼皮,扫视了一圈,又道:“你们觉得这样可行么?”

二伯、三伯和四伯全都点了点头,书华与书睿自然也是跟着点头,五伯狠狠瞪了大伯一眼后,也跟着点下头。大伯见到大家伙儿全都同意了,一时也不好再拗下去,只得硬着头皮勉强点头:“那就依照三叔公的意思,先问问族里人再说。”

种茶的事情算是告一段落了,书华跟着二伯与颜氏回博园,路上的时候,颜氏还不忘问书华:“你今早上不是还急着找你二伯么?眼下见到了,有什么事儿就说吧。”

书华随口扯了件无关痛痒的事情蒙混了过去,至于梨山建宅的时候,她始终是没敢在这个时候说出口。

到了德馨居,书华写了封回信给二哥,心中提到了梨山种茶的事情,问他关于建宅子的事情是不是要重新考虑一下……

她托人将信件带去了汴京,然后就开始缩在屋里头查阅二哥上次托人送过来的生意账目,他先是说要将生意转过来,后来又说要在梨山建宅子,看样子是打算长期住下去的。眼下二哥远在汴京,这边就只能先靠着她来打理,务必要赶在二哥回来之前,将生意和宅子的事情都处理妥当。

用了一天的时间,她将账目粗略地看了一遍,又将二哥送过来的银票清点了一遍,数目足有十几万两。另外还附赠了一块样式繁复精巧的雕花镂空菱形玉佩,和一张富通钱庄的存款单据,这张单据详细记载了开国公府这些年来的存取项目,目前的余存大概有二十万两。书华不由暗自咂舌,这个开国公府表面上看来非常一般,没想到还藏了这么多的钱?果然是人不可貌相。

之前还没注意,现在只要一想到有这么多钱在这屋里放着,书华就忍不住心惊胆战,万一出个什么意外,让人把这些钱给偷了,她该怎么跟二哥交代?

今后可得小心地顾着点儿,可别让人给顺手牵羊了去,她将钱仔细收好了,然后开始琢磨生意的事情。

沈家主要经营的是茶叶与卖书,目前茶叶的生意一直还处在尴尬的境地中,为了不触及到任何一方的怒意,暂且还是不要提茶叶的事情比较好。至于卖书……书华另有想法。

她打理过书斋的生意,知道卖书并不是个特别赚钱的项目,家里留着它只不过是为了一种精神上的象征,说穿了,家里主张卖书其实就是为了维持脸上那张面子。

如果仅仅只是为了面子问题,书华觉得,倒不如将书斋改成图书馆,一方面可以为那些买不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