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书香世家 >

第126部分

书香世家-第126部分

小说: 书香世家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听她这话,倒像是要给翔倌儿做媒。刺史夫人又将她看了看,印象中的她好似只有一个儿子,膝下并无女儿,怎会忽然起了这么个念头?刺史夫人亦做出烦恼的样子:“我家翔倌儿的婚事一直都是我的心头大事儿,他二哥倒是已经看中了一个不错的女儿家,正准备上门提亲了。只是翔倌儿的要求却有些高了,托媒人寻了好些人家,都说不合眼,以至于到了现在还是没有着落,着实让我这个做娘的操心了一把。”

“可怜天下父母心,哪个对儿女不都是这般的操心?”颜氏宛若感同身受,亦跟着感叹了一番,“我大嫂一家如今也是在烦恼这个,生了两个宝贝女儿,大的嫁出去了,小的也到了谈婚论嫁的时候,却一直寻不到合适的人家,大嫂着实为此费了不少的心思。”

刺史夫人似是来了些兴趣,顺势问道:“不知你那个小侄女儿芳龄几何?性情怎样?”

“与华姐儿同年,今年正好十六。”颜氏顿了顿,脸上泛起无奈的笑,,“她对父母极是孝顺,人又聪慧,待人也很热情,平日里与姐妹之间相处得非常融洽。只是这个孩子性子有点直,说话不大会转弯,大嫂也就是为这个一直烦恼不已,唉。”

“呵呵,性子直也没什么不好的,至少不会耍那些花花肠子,也让人省了不少的心思。”

一听这话,颜氏就知道这门亲事还有门路,当即又与刺史夫人在两家儿女的婚事上谈了许久。

莫氏一直安静地坐在原处,看着众人殷勤地与书华搭话,余光有时候会扫过颜氏与刺史夫人。听她们说了这么多,莫氏自然是明白了颜氏的意思,知道她是在为大伯家的书雪说亲,却也不捅破。反正刺史家的这门婚事她本就不甚上心,如今特意过来看看,也不过是想多个选择,眼下见到颜氏这么主动地为书雪拉红线,想来是何氏很希望这门亲事能成,她就当是给个顺水人情,成全他们罢了。

比起颜氏那边的情况,莫氏倒是更加关心这边的书华,她注意到书华几乎快要笑僵了的脸,知道书华是快要撑不住了,扭头与身旁的书静说道:“我瞧着今天外头的天气不错,你们也别一直闷在这里了,都出去玩一玩吧。”

书静自小就是个聪慧的人,最会猜人心思。她当即会意,点头道:“多谢母亲。”

言罢,她就带着书婷起身,顺带叫上书华:“方才在来的路上,瞧见有一处的池塘里养了许多锦鲤,很是好看,一起去瞧瞧吧。”

书华赶紧顺着台阶下,忙不迭地点头应下,她起身与她们一块出了亭子。

还有些夫人不死心地想要跟上去,却被莫氏笑着喊住:“年轻人自然是有年轻人喜欢干的事情,就让她们自个儿去透透气吧。”

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那些个夫人哪里还好意思再跟上去,有几个带了女儿来的夫人想要让女儿们一块跟过去凑凑热闹,可是书华几个走得特别快,等到她们将女儿们推出来的时候,书华三姐妹早就不见了踪影。

书华跟着书静和书婷来到一处水池旁边,这里面果真养了许多锦鲤,或红或白,在碧绿的水中灵活地游来游去,煞是好看。水池的旁边有一处假山,介于假山和水中的中间是一些大块的势头,这些石头都是经过特意打磨加工过的,光泽很亮,表面也很平整。

她们几个来到这些石头上面,书华掏出手帕垫在一块大石头上面,小心地坐了上去,看着水池里灵动的锦鲤,静静感受仰面吹来的清风,当真是舒服极了。

这个时候,书婷终于忍不住发起了牢骚,嘟着个小嘴说道:“这一回倒是便宜了那个书雪”

书静看了书华一眼,见到她并无异样,这才笑着笑劝慰她:“左右不过是个刺史家的公子,母亲未必就会看得上他家,你又何必自降身份,委屈了自己?”

四伯自己本就是进士出身,身居官学教授,且其子书睿亦是都转运使,再加上莫氏本就出身官宦之家,错综复杂的关系背景参杂在一起,远非一个初来乍到的刺史府可以相比的。诚如书静所言,在莫氏与四伯的心底,未必就能看得上人家刺史府。

可书婷还是有些忿忿不平,明明同样是二伯母的侄女儿,怎么她就那么偏心,非得帮着大伯家的书雪?一想到这里,书婷不免又小声嘟囔:“我就不信了,我还比不上书雪那个没规没距的野丫头”

“你也说她是野丫头,又何必与她置气?她到底是个什么样子,我们大家心里都清楚,”书静似乎是想到了什么,不由露出好笑的表情,“纸包不住火,等到刺史夫人要求亲自见六堂妹的时候,我还想看看六堂妹想要怎么蒙混过关。”

听到她这么说,书婷收起不忿,忍不住露出不屑的轻笑:“爬得那么高,小心摔死她”

安抚完书婷之后,书静又看了默不作声的书华一眼:“五堂妹,你在想什么呢?一直盯着这池里的锦鲤,也不说话。”

书华抬眼看向书静,见书静一脸的微笑,似乎并未因为方才说的话而表示任何的不妥。她不禁在心中生出警惕之心,书静故意当着她的面说那些话,必然是认定了她不会跟书雪打小报告,这根本就是在变相地将她拉入了她们的阵营,连决绝的机会都不曾给她。

一不小心就上了贼船,她无奈地叹了口气:“天气这么好,池里的鱼又长得那么肥,惹得我都想钓鱼了。”

书静轻轻一笑,走到她身边坐下:“这里的锦鲤可不能钓,就算钓上来也不好吃,倘若你真想要钓鱼的话,我倒是知道有个好地方。”

书华来了兴趣:“哪儿?”

“距离回雁园不远的地方,有个阳春湖,那儿有很多的鱼,平日里去那儿垂钓的人不少,你要不要去玩玩?”

“就我们俩?”

“也可以叫上其他的姐妹,反正这几日的天气应该都不错,大家一块去那儿玩一玩,全当是郊游,应该是件很惬意的事情。”

书华点点头:“待会儿我回去与二伯母说一说,看她怎么说。”

书静不可置否地笑了笑,三人又歇了一会儿,见到时间还早,就想到附近随便转一转。就在此时,有两个女人的声音从假山那边传了过来,听声音挺耳熟的,应该是方才在茶话会上见到的人。

“没想到沈家还能出一个那么厉害的人,不但得到了先皇的青睐,如今还成了太子爷面前的大红人。听说他今年也才十七,正好与我家的莲姐儿很相配。”

“你就少打他的主意了,他现在人在汴京城,必然是要娶京里的小姐,哪里还会回到这个小地方来娶媳妇儿?”她顿了顿,忽然压低了声音,“我听到昨日刚从汴京回来的亲戚说,太子爷给他看中了一门亲事,这原本是天大的荣耀,可你猜怎么着?”

“怎么着?”

她们的声音很低,书华必须要竖起耳朵,仔细地听。连带着旁边的书静与书婷也屏住了呼吸,专心地听起了墙角。

“那沈书才直接就给拒绝了,说是身上带着重孝,孝期一日未到,他就绝不谈婚嫁之事。你想想看,他连太子爷的恩赐都敢拒绝,还能看得上你家那个莲姐儿?”

听到这话,书华不由自主地松了口气,倘若真应了景安赏赐的婚事,二哥必定就要被家室所累,将来再想要脱身的话,可就要难上加难了。只是这样驳了景安的面子,也不知道二哥能有什么办法应对。

就在此时,那两个女人又将话锋一转,转到了书华的身上,说她真是三生有幸,有这么一个厉害的兄长。只可惜她已经订了亲,不然自己的侄儿还是有机会的。

“这个……也说不定呐。”

“……什么意思?”

那个女人的声音再次低下去,害得书华就快要贴到假山的石头上去了。

第83章听天由命

  “听说庆远侯在边疆吃了败战,为了支援他,那小侯爷主动请缨,带兵直赴边关,估计现在正与辽人打得热火朝天呢”

  “那是好事啊,这个小侯爷自小就随父出征,要是这回能在边疆立下一功,必定是风光无比呐”

  “你知道什么?我家里那位是县尉,专门负责训练兵丁,前儿个就得了消息,说是朝廷要特别增收兵丁。你想想看,不就是个辽人嘛,前些年也不是没来过,结果还不全都被庆远侯给打跑了?可如今倒好,不仅连最厉害的庆远侯都栽了,朝廷还要大肆招收新兵,这事儿肯定不简单,就凭那个初出茅庐的小侯爷,能顶个什么用?指不定这趟就是有去无回……”

  “嘘——这话可别乱说,被人抓住了可就完了”

  一听到有去无回四个字,书华的脑子就像是被人猛地敲了一下,轰地响了一下,空白一片。

  旁边的书静看了看书华渐渐泛白的脸色,不仅也陷入沉思之中,书婷却是有些被吓住了,她下意识地张大嘴巴,然后盯着书华满脸诧异。

  “这话我也就是跟你说一说,你可不能随便跟人家说,要不然惹出祸端来,咱两可都有份子”

  “晓得了,我还能害你不成?”

  “呵呵,这下子你可知道了吧,你家的侄儿还是有机会的,待会儿趁机再与那沈家的五姑娘套套近乎,反正现在她兄长也不在,只要与她打好了关系,然后再与她家的叔伯关系都打通了,这事儿肯定不难,日后成就了好事,你可不能忘了我”

  “得了,得了,哪能啊?”

  她俩又说了些闲话,后来似乎听到有人往这边走来了,就收住了话头,很快就离开了。

  等她们走后,书婷这才敢说出声来:“五堂姐,她们说的……该不会是真的吧?”

  “书婷”书静不满地扫了她一眼,随即拍了拍书华的肩膀,轻轻劝慰,“只是她们的猜想而已,这事儿是不是真的还指不定,你可别在这里自己吓自己。等下回去了,我就去问一问父亲,他也是朝廷官员,品阶比那个县尉高多了,知道的消息肯定也要灵通得多。”

  书华没想到自己才离开汴京城半个月,那里就发生了这么多的事情,一下子又是打战,一下子又是婚事,她现在不由开始纠结,自己选在这个时候回到苏州,到底是对是错?

  她们这下子也没什么心情再闲逛下去了,一起回到了亭阁,见到书华再度出现,果真有几个夫人又凑过来套近乎。书华听着她们说话的声音,很快就认出了那个在假山后面说八卦的夫人,但她却不能当面问她那些事情是不是真的。她只能憋住心里的担忧,尽量让自己看起来自然些,然后继续硬着头皮与她们周旋。

  半天功夫过去了,茶话会终于结束了,众人离开之时,刺史夫人还特意送了诸位小姐们一些礼物,说是留着做个纪念。其中书华收到了一只精巧的正方形小锦盒,宽度不过两寸半,是所有人收到的礼物里面体积最小的。

  回去的路上,颜氏与莫氏乘坐的是一条船,书华自然也是与她们一起。书婷迫不及待地就打开了自己的礼盒,里面是一套质量上乘的胭脂水粉,粉质细腻,香味清新淡雅,向来用惯了这些东西的书婷,立刻就知道了它们产自扬州的谢馥春。看她那副惊喜的样子,就能猜到这些脂粉的价格肯定不菲。

  在书婷的怂恿下,书静也拆开了自己的礼盒,是一对珍珠嵌红珊瑚的金钗,做工精巧,款式别致,上头的珍珠颗颗圆润细腻,大小也是一般,就连红珊瑚也是经过精雕细琢过后特别做出来的桃花样式,最是适合书静这个年纪佩戴。

  莫氏见到书静眼中的满意,不由叹道:“这个刺史夫人真是个有心的,每件礼物都费了不少心思。”

  众人纷纷将目光落到了书华手里拿个不起眼的小盒子上,猜测里面会是个什么东西。书华不似书婷和书静,常年住在苏州,想要打听她们的喜好很容易。书华来到这儿没几天,人生地不熟的,没几个人能知道她的喜好。但依照书婷和书静收到的礼物来看,应该也不会太让人失望才对。

  瞅见她们好奇的视线,书华只好遂了她们的意,当着她们的面将锦盒打开,却见里面竟然是一颗直径约莫两寸的夜明珠

  夜明珠在北周并不常见,是为极为珍贵的一种宝物,一个拇指大的夜明珠就足以价值千两,更别说这么大的一颗再加上它的色泽非常莹润,质地也是极为细腻,触手清凉,表面光滑,明眼人只稍一眼,就能估出它的价值。

  这一下子,不仅仅是书华,就连颜氏和莫氏也有些呆了。

  方才在刺史府,也没见到刺史夫人对书华有多热情,怎么会在她离开的时候特别送出这么贵重的礼物?

  书婷见到那颗昂贵的夜明珠,再看到自己手上的脂粉,心里忽然生出一股怒意。同样都是做客,凭什么书华收到的礼物就那么珍贵,而她却只能收到廉价的脂粉?她越想越不平衡,连着看向书华的目光也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