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布衣官道 >

第921部分

布衣官道-第921部分

小说: 布衣官道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青云摇摇头,道:“吸烟哪里能像你那般紧张?你这样吸烟,不咳嗽才怪呢?”
袁圣楚笑笑,道:“这个事情我一直没学会,每次想尝试都搞得很狼狈啊!”
张青云不说话,自顾吸了一口烟,缓缓的吐出。烟雾缭绕,盘旋升腾,张青云的思绪也如青烟:般四散射开去。
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江南这一班岗站到现在这个时候,终于到了换岗的时候了。从张青云内心深处来说,他很乐意继续呆在江南享福几年。
江南现在形势好啊,张青云在江南担任书记也是游刃有余,他有信心,在下一届换届的时候,江南会有一个全新的面貌,那个时候,张青云足可以问心无愧享受胜利果实了。
可惜,张青云注定了是个不能安逸的人,组织上好像也没想过让他安逸,江南无忧了,又有新的岗位等着他。他注定了要拼搏劳累。
纵观张青云的仕途,这一路走来,他几乎步步都是在披荆斩棘,哪里的困难大,往往他就出现在哪里。一个地方顺当了,他又会被调往一个新的困难的地方接受新的考验。
这一路坎坷,张青云步步惊心,步步如履薄冰,不得不说,他的仕途是坎坷惊险的,也许走错一步,他就可能会滑尽无底的深渊。
所幸这么多年,张青云凭借小心和智慧一路走过来没犯大错,他敢于拼搏的xìng格,背后是极度的细心和极度的谨慎。
张青云能走到这一步,除了他个人的主观努力,运气肯定也是占了极大的比重的,实际上,张青云从最低一级的官员,现在跨进了省部级高官的行业,这本身就是一个奇迹。
创造奇迹就肯定有很多偶然xìng,而这些偶然xìng的因素却又不是张青云能够掌控的了。
离开江南,张青云马上就栗一头扎进那深不可测的京城,京畿重地,共和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在那样的地方当父母官,可以说聚焦了全国乃至世界的目光。
尤其是在这个非常时刻,京城正在动dang的时候,张青云过去上任,这面临的第一次考验就是非常艰巨,非常不好把控的。
京城的水有多深,恐怕没有人能够说得清楚,而张青云这次去京城就要处在这个政治大漩涡的中心位置。他做得了这个中流砥柱吗?
缓缓从椅子上站起身来,张青云一手将手上的烟头掐灭,自顾开始在房间里面踱步。
一旁的袁圣楚保持沉默,作为海派的重要人物,京城的事情他不可能不知道,他不仅知道,可能知道得比张青云还要多一些。
张青云要离开江南,力圣楚是媳妇熬成婆,他大展才华的时候到了。
但是不知为什么,在此时此刻,袁圣楚心中的情绪却是极度复杂的,他和张青云共事搭档的时间并不长,其中磕磕绊绊也常有,但是有一点他必须承认。
张青云工作是绝对的无私,对江南他的那种从骨子里面焕出来的热爱,让任何人都从内心折服!!~!

第一千二百一十一章 最后的决定(求月票)
第一千二百一十一章最后的决定(求月票)
房间里面很安静,张青云和袁圣楚相对而坐,两人都沉默!
张青云要调离江南的消息虽然有很多人开始议论了,但是这些议论仅仅局限于京城某个层面上,在较低层面,江南这个层面,基本还没有人知道这个消息。
实际上,像这样的消息,事先肯定都有严格保密的,一省省委书记的调动不是小事,可以说是关乎一方的稳定,所以,事先肯定不会放出风声,避免政局动dang。
但是今天晚上,张青云和袁圣楚之间的谈话,谈的却是后张青云时代,江南的工作应该要注意的问题。
张青云走了,江南势必会留下很大的权利真空,这个真空凭袁圣楚目前的威望和实力,他还没有能力完全接手过来。
这是张青云非常担心的事情,也是袁圣楚不得不仔细考量的问题。
这个问题对袁圣楚来说很尴尬,他在江南担任省长不是一天两天了,但是实际上,他除了在政fǔ那一块有作为外,其余党委工作方面,他基本没有什么权威。
从省长进一步到省委书记,这本身应该是最自然的过渡过程,但是对袁圣楚来说,他却是倍感压力。尽管他内心深处不愿意承认,但是张青云对江南的完全掌控他却是没法否定的。
而且张青云离开后,像陈晓这一帮人,他还真没信心降服,这是袁圣楚内心的担忧。
“书记,江南此时正是出成绩的时候,这个时候您离开江南,江南这一摊子工作谁有信心完全接手?不瞒您说,我就感觉到很大的压力,工作做不好,辜负了您给我们创造的好条件,整个江南展度受阻,我有何面目面对江南的父老乡亲?更没有面目面对您!”袁圣楚忽然开口道,语气难得的恭谨客气。
张青云调京城,虽然位置还没定,但能进京这都是很了不得的事情。以前就有外省省委书记调京城担任市长的例子,张青云这次进京也是担任市长吗?
这一点袁圣楚不太清楚,但是京城市市委书记地位太重要,一般都需要高配的政治局委员兼任。张青云现在肯定进不了政治局,他能够担任京城市市委书记吗?
未知的因素很多,但是这并不妨碍袁圣楚对张青云的恭谨。江南的事情要搞好,江南要在袁圣楚手中继续高歌猛进,袁圣楚必须还得要张青云的帮助。
不仅是现在需要张青云帮他镇场子,哪怕是张青云进京了,也需要他在京城声援,只有那样,袁圣楚才有可能用最小的代价,把手头上的工作做好。
面对袁圣楚的恭维和客气,张青云只是淡淡的笑,江南的好条件留给袁圣楚,这无疑对袁圣楚来说是个很好捞政绩的机会。
政治上的妥协无处不在,张青云隐隐就从这次人事变动中,看到了京津系和海派之间的博弈和妥协。苟诚作为京津一系的高官,他倒台了。
张青云作为京津一系最年轻的悍将进京,算是给京津留了面子。但同时,张青云却将创造的好条件拱手让给了袁圣楚来摘桃子,双方的这个妥协谁占了便宜,还真难说。
袁圣楚是个聪明人,他就知道这个桃子这个桃子不好摘,所以粘住张青云不松手,高帽子一顶一顶的往张青云脑袋上扣。
“老袁,目前这个消息要保密,任何人不得透露!最近这段时间,党委这边的工作你要多关注一下,做到心中有底,一朝任命下来,我希望江南不要受到什么影响。”张青云道。
“那是自然,那是自然!”袁圣楚连连点头,脸上笑容多了起来。张青云讲这话,无疑是个积极信号,袁圣楚对自己对江南的把控信心有多了一分。
他停了一会儿,继续道:“正式任命下来,您的欢送会可要隆重cao办。这些年您在江南成绩有目共睹。江南这个1uan摊子,到现在中原最有活力的省,这一切都是您的功劳啊!”
张青云摇头,道:“不要搞个人英雄主义,要我说江南能有今天,大家都有功劳!我去京城不是什么大喜事,没有必要搞什么隆重的欢送会。
再说,老袁呐!你说现在上上下下有多少双眼睛在盯着我?在这样关键的时刻不应该低调一点吗?我看就应该低调一点,越低调越好!”
袁圣楚讪讪一笑,想开口再说几句客气话却怎么也说不出口了。
……
夜已经很深了,袁圣楚早已经离去,张青云却全无睡意,一个人挑灯夜读到很晚。
《曾文正公家书》,这本书张青云一直带在身边十几年了,而且这个本子还是当年赵老将军的那个本子,书中还有老将军亲笔注释。
不得不说,这本书很神奇,张青云这一路走来,不知读多少遍了,但是每一次读感受都不同!
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丰富,地位的升高,张青云看书的视角也不知不觉的生了变化。以前张青云看这本书,关注的重心是曾国藩为人处世的智慧和艺术。
现在张青云却是欣赏曾国藩那种举重若轻,工作和家庭两不误的心境。
高处不胜寒,随着地位越来越高,张青云现在越来越觉得自己是孤家寡人了。尤其是繁忙的工作让他对家庭生活时有疏淡,有时候一个人静一静,心中也尽是愧疚。
曾国藩百年以前的人,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可以说是位极人臣。在最盛的时候,整个清政fǔ三分之二的军队都在他的掌控之下,权倾朝野。
但就是这样一个人,他却能够数十年的不中断家书,不中断普通人平凡的家庭生活。大人物生活中有小乐趣,能和普通人一般享受天伦之乐,这的确是非常难得的,张青云觉得自己需要的恰就是这种智慧。
初的夜微微有些凉意,外面淅淅沥沥的一场雨落下,却让整个意境有了非同一般的升华。
加入时空再往回拨二十年,那个时候张青云正是少年时,想这样的夜晚,他也喜欢挑灯夜读。2o多岁刚大学毕业的张青云,那个时候他挑灯夜读《曾文正公家书》的心境又岂能和今日相似?
年轻人的积极向上,年轻人的心比天高,年轻人对未来美好的憧憬,在读书的时候最容易流露出来。而年轻人对现实的无奈和对未来的mí茫,这只有在读书的时候能够得到解脱。
张青云回想自己2o年前的心境,不由得唏嘘感叹,2o年的人生路走得坎坷崎岖,路上充满了艰辛和困难,但终究是颤颤巍巍,一路走过来了。
从普通的一名公务员,成长为现在的省委书记,张青云走了一条堪称传奇的路。无疑,他这一路走来,是收获良多的,在外人的眼中,张青云就是一个传奇,就是一个奇迹。
但是生活却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在这样夜深人静的夜晚,张青云静静的读着书,品着茶,忆着过去的峥嵘岁月,心中却觉得自己这些年失去的东西太多了……
马上,张青云就要离开江南走到新的工作岗位上,也许这一步迈出去,位置就会更高,工作随之而来的就会更忙,以后恐怕连像今天这样闲适的机会都很少了。
走得太快,停一停,回头看一看,也许这对张青云来说都是奢望吧!
……
中央政治局会议在中南海举行,中央政治局全体委员与会,今天的会议主要是为马上要召开的中央委员会第十九届三次全体会议做准备。
这样的会议,本来是不太受人关注的,因为在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之前开会,大家的视线都在接下来的三中全会上,一般大家不会太关注政治局会议。
但是这一次却是例外,共和国的各方势力,大家对这次政治局会议表现出了极高的关注。
会议上午十点召开,共和国的方方面面的巨头陆陆续续的向中南海聚集,会议还没有正式开始,紧张严肃的气氛却一下起来了。
今天的政治局会议,会讨论并通过京城市委班子调整的具体方案,京城的人事变动,将由今天这次会议来决定。而这一点恰恰就是各方势力关注的焦点,京畿的人事变动,每一个动作都是了不得的大事,都是受特别关注的,更何况现在京城的市委书记刚刚倒台,这次会议要决定京城重量级领导的人选。
晚上九点五十许,中南海院子陆续有几辆红旗车进来,早已经恭候多时的工作人员迅过去迎接。第一辆车车门打开,一个熟悉的老者含笑下车,赫然是前任中央委员会总书记叶总。
而从第二辆车上下来的赫然是前任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杜总……
前一任的国家领导人驾临,让中南海的气氛更显严肃,而今天会议要讨论的问题则更显重要。这样情况只有每临大事的时候,才会出现,单此一点,就可以看出中央对这次会议的重视。
京畿无小事,尤其是京城市委的脑人物的人选更不是小事,由不得中央不谨慎重视……

第一千二百一十二章 正式任命(求月票)
第一千二百一十二章正式任命(求月票)
中央政治局会议,座次排位梁总书记下一位就是叶总,叶总后面是凌总,叶总作为上一任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在党内享有崇高的威望和地位,即使退下来了,依旧有很大的影响力。
今天会议议题比较关键,梁总和叶总两人频频jiao头接耳jiao换意见,两人神色自若,面带微笑,一方说话时,另一方总是仔细的侧耳倾听,边听边点头,而周围的人却不知道两人说话的内容。
这一幕落在众人的眼中,让大家的言谨慎慎重了很多,因为现在局面不明朗,大家谁也不清楚几大常委和几名老常委的意见,更重要的是梁总和叶总的态度还不明朗,这样的境况下,谁也不愿意过早的把自己的意见先暴露出来。
中央政治局会议,会场布置成两个环形,**下坐在外面,从他这个位置,可以轻松的将整个会场的情况一览无余。
从会场的气氛来看,**下能够清晰的感受到大家对张青云的质疑,虽然目前局面极度不明朗,很多人的言都很慎重,但是这些慎重的言,字里行间都有求稳方面的意见。
张青云太年轻,资历还不够,尤其是和一些老同志比,虽然政绩斐然,但锋芒外露,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