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财色 >

第788部分

财色-第788部分

小说: 财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仅仅在过去的五个月当中,江南省的钢铁企业的。产量就翻了一番,带动了下游的各种加工业的迅猛发展,也使得江南省的财政收入开始大踏步的提升,更重要的是为江南省即将开始的家用轿车制造业的奠基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作为国内钢材市场风向标的宝钢涨价,直接就导。致了钢铁行业的销售额集体上涨,也就是说江南省的重点企业突然之间就坐上了快速发展的便车,从一开始就享受巨额的利润。
  自然,随着钢材市场的走强,铁矿石市场也是要。抬头的,但是由于范无病在澳洲投资铁矿石矿山的因素,力拓和必和必拓两家公司并没有立刻就提高国际铁矿石出口价格,而是选择了比较谨慎的观望态度。
  而江南省之前。听从了范无病的建议,跟力拓及必和必拓签订有五千万吨的铁矿石供应合同,可以保证在一年半到两年之内的需求不受价格上涨因素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之下,获得的回报是极为丰厚的。
  所以当范亨听到宝钢涨价的时候,不但没有忧虑,反而有些轻松,原因就是钢材价格的上涨,对于江南省正在发展之中的钢铁行业,不啻就是一支强心剂。
  但是坏处也是显而易见的,钢材价格的快速上涨,必然导致各种基建项目的成本上升,使得物价重新进入新一轮的攀升,这对于全局而言是非常不利的,这个大单是要全体中国人去支付的。
  范亨想了一会儿,就知道范无病的忧心了,不过他也对儿子说道,“导致物价上涨的因素很多,钢材市场的上涨只是其中一项,这个我们是无能为力的,所幸江南省有了一定量的储备,才不至于手忙脚乱。”
  范无病心中所想到的,却是另外一件事情。
  目前国内的钢材市场火爆,价格上涨,那么自己在澳洲那边儿的布局,此时也可以大规模地展开了,毕竟准备了多时的范氏铁矿石投资公司,也该闪亮登场了。
  宝钢的涨价果然就是一个引子,第二天,力拓和必和必拓宣布铁矿石价格上涨百分之四十,也就是从原来的吨价十八美元,上涨到现在的吨价二十五美元。
  假使不是范无病让江南省事先签订了订购大单的话,五千万吨铁矿石,按照原先的吨价十八美元计算,现在上涨到二十四美元,就需要多支付三亿五千万美元,折合人民币差不多就三十个亿了。
  三十多个亿的人民币虽然在大资本的面前不够看,但是在一九九八年的时候,足以救活江南省的十几个大企业了,这还是一笔很大的资金的。如此一来一去,就让范亨的手头上宽裕了很多。
  西澳这边儿依然是风轻云淡,范氏铁矿石投资公司正在调集大批的工人修建通向外海的港口,以及连接港口和矿区的铁路运输线。
  每公里造价高达两百万澳元的铁路线,是范氏投资集团重点建设的项目,目前也只是建造了三分之一左右,三百公里的铁路,直接投资就达到了六亿澳元,再加上其他方面的投资,总计会投入二十亿澳元的样子,这笔钱看起来还是比较恐怖的,尤其是对于一家铁矿石生产商而言,要赚回这笔钱,就意味着需要卖出两亿吨以上的铁矿石。
  但是范无病也考虑到一个物价上涨的因素,所以就希望通过资本市场来解决这个问题,这样的话,通过资本市场募集来的钱很快就可以用来建造工厂和铁路线和港口等,但是物价上涨的幅度过快,则会化解自己的还款压力。
  不过要想这么做的话,也需要给投资人一个信心,就是你的公司确实能够保证盈利能力和生产能力同样出色,这个信心是比较难于建立的。
  “可是,现在这个机会就来了。”范无病笑着对范亨说道,“我们在西澳的范氏铁矿石投资公司,会和江南省签订一个两千万吨的供货合同,价格按照铁矿石现价的百分之七十来计算。”
  范亨愣了一下,不知道范无病是什么意思,但是如果按照现价的百分之七十来计算的话,也就相当于江南省可以用涨价前的价格拿到两千万吨铁矿石了,这就是十几个亿的人民币被节省出来了。
  “你这么做的话,损失是不是太大了点儿?”范亨停了许久之后才问道。
  虽然儿子的做法有什么目的,他不是很清楚,但是这实实在在的让利确实再也清楚不过的,这么大的一笔生意,只会让江南省跟其他省份比较起来显得更加特殊,更加有能力。
  范无病就说道,“这个价格是秘而不宣的,但是订货量一旦确定下来,范氏铁矿石投资公司在西澳就算是站稳了脚跟了。”
  对于外国人而言,合同就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一旦你的公司获得了巨额订单,那么投资者们就会感兴趣地蜂拥而至,现在西澳的范氏铁矿石投资公司正在酝酿着在澳洲上市融资,此时突然签订下这么大的订单的话,绝对会使得上市的过程变得非常简单。
  这就算是一种空手套白狼的手法,只需要在先期投入少量的资金来发动整个工程,然后就借助订单的力量吸引广大的投资者,通过发行股票的方式来筹集后期建设的资金,化解自己在这个工程项目上的投资风险。
  可以说,范无病在这个项目上的投资不会超过三亿澳元,而如果运作得当的话,公司通过发行股票的方式,就可以筹集到数十亿澳元来维持后续的工程,也就是说,一旦公司上市融资成功的话,就已经立于不败之地了。
  哪怕是直接将公司给转让,也足以让范无病轻松地收入数十亿澳元,或者更多。
  范亨被儿子的这一套资本运作手法给弄得有点儿头晕脑胀,虽然他已经在非常用心地学习经济方面的知识了,但是在这种高超的资本运作手段面前,还是有点儿搞不清楚里面的门道儿。
  不过范无病也是没有多少兴趣给他详细解说的,因为这其中的过程说起来简单,操作起来还是有很多的技巧的尤其是对于时机的把握,对于投资者心理的把握,都是非常重要的。
  没有很深厚的资本运作功底的人,是玩不了这么大的生意的,这也是虽然资本市场上的游戏者很多,但是能够扬名立万最终成事的人却很少,股神也就是一个巴菲特,金融巨鳄也就是一个索罗斯而已,道理是一样的。
  “嗯,反正有一件事情我是弄清楚了。”最后范亨**着下巴对儿子说道,“江南省签订这个购货合同,可以节省十亿人民币,就算是将铁矿石卖给别人,也是赚钱的。但是你们也不会吃亏,反而会因为获得了海外的大笔订单而获得投资者的追捧,从资本市场上获得丰厚的回报?是这样吧?”
  范无病点了点头回答道,“没错儿,差不多就是这个意思了。”
  “那我们应该怎么样配合一下呢?”范亨一想到又一项大政绩要落到自己的头上了,而且对于儿子的事业也有很大的帮助,心里面有些跃跃*试,便虚心求教道。
  “此事仍需从长计议,最重要的就是之前不能透露出半点儿风声,时机一到,我们再将这份合同给抛出来,否则早了晚了都达不到我们的目的。”范无病回答道。
  范亨点了点头,深以为然,保密自然是第一要务,这不仅在国际商务中是必须的,在国内的商业活动中也是至关重要的。

第五百五十四章 涨价风波
  宝钢的涨价,以及国际铁矿石的提价,还是让国内的专家学者们议论了一阵子的。
  对于宝钢提前,很多人也认为是合理的,理由就是当宝钢**地发觉国际铁矿石价格有提高的趋势,那么为了提前消化这一不利消息,涨价势在必行,否则就不足以抵消因为原材料上涨带来的经济损失。
  “作为自主盈亏的企业,宝钢的这一做法是符合经济规律的。”在国务院召开的经济专家研讨会上,有人这么为宝钢辩护道。
  朱老板不动声色地听着,他在上海有过时间不短的任职经历,从感情上是希望宝钢做出这样的提价决定,是有合理的原因的,但是此时从会场的气氛来看,似乎专家们对此意见也不统一。
  尤其是国内比较激进的经济专家杨旭升则大声驳斥对方说法,“作为自主盈亏的企业,固然是可以有决定提价的自由的,但是也要考虑到我们的国情,毕竟我们的经济体制和人家是不同的,宝钢再怎么说也是国有资本占多数,不能想怎么干酒怎么干,也要顾全到大局。他那么一提价没有什么,国内的经济形势因此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们好不容易平稳下来的通货膨胀,很有可能又要回头了。”
  两边儿的人各抒己见,总而。言之大家谁都认为自己的意见是正确的。
  范无病应朱老板的邀请,倒是来。旁听了,说实在话,听这些专家们辩论,倒是也挺有意思的,假使你在之前对此事并不了解,而且也没有身处其境的感受的话,绝对分辨不出来他们到底谁说的是正确的。
  但是如果像范无病这样的了。解前台内幕一些细节问题的人听了他们的话之后,很容易就可以感受到,现在的这些专家学者们,从事实上已经在为某些利益集团代言了。
  这倒是必然中的事情,就好像是一句老话,科学史。无国界的,但是科学家是有祖国的,这些专家们也是一样,大家既然都不是生活在真空中的人,那么柴米油盐酱醋茶这些问题都是需要有人来帮助他们解决的,否则光靠自己的那么点儿**工资,怎么能够支撑得起一个知名学者或者著名专家的牌坊呢?
  有道是拿人的手短,吃人的嘴软,既然得了人家的。好处,就需要替人家美言的,所以专家们的想法经常就是非常怪异的,在大多数情况下,并不能够代表大众的利益,这也是意料中的事情,不足为奇。
  朱老板听得有点儿头疼,看了范无病一眼,就发。现范总正笑眯眯地坐在那里裂开大嘴,貌似心情很好的样子,不由得有些好奇,于是就点了范无病的名字,让他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范无病正在那。里跟端茶倒水的年轻女服务员说笑话呢,冷不防朱老板点他名,倒是有点儿不好意思,心道又被朱老板给发现了自己不能够认真对待这种严肃的会议了。
  不过范无病的脸皮早就厚实多了,被朱老板点名之后,也就是站了起来,嘿嘿地朝周围笑着点头示意,然后才说道,“刚才听了诸位前辈的发言,晚辈还是很有收获的,各位前辈目光高远,高屋建瓴,智珠在握,胸怀乾坤,实在是令人佩服啊!毕竟专家就是专家,学者就是学者,这个理论上的水平实在是飞机上挂暖壶,水平很高啊!”
  听范无病在这边儿白话儿,众人都有些面面相觑,大家基本上都是认识范无病的,也知道这位就是进了股市就是股神,进了商场就是商神,搞起实体来就是经营之神,就算是上了擂台也是P之神的少年英雄范无病,大家对这样的人物倒是从来不敢小看的,甚至很多人也在研究范无病的发家史,想搞清楚他为什么能够成***?
  但是今天范无病东拉西扯地说了这么一大通儿废话,就让众人有些不解了。
  毕竟这是国务院总理举办的经济研讨会呀,可不是咱们老少爷们儿没事儿闲得无聊的时候坐在大槐树底下唠嗑儿,这么信口开河信马由缰地胡撇乱侃,实在是太不负责任了。
  范总您好歹讲点儿有意义的东西吧?这么说话实在是有**份啊!不少人都这么想道。
  首先听不下去的人,却是朱老板,他看范无病还在那里卖弄嘴皮子,就皱着眉头敲了敲桌子说道,“范总,言归正传,讲点儿有意义的话,又不是让你来天桥说书的!”
  听朱老板这么一说,大家都有点儿忍俊不禁,心道这也就是朱老板跟范无病的关系密切,而且又是在这种非正式的交流会上,否则朱老板断然不会这么说话的,大家看惯了他的铁面无情,此时忽然插了这么一个小插曲,倒是让有点儿紧张的气氛给松弛了下来。
  范无病嘿嘿一笑,挠了挠头道,“不好意思,最近经常去天桥看说书,受感染了。”接着范无病脸色一正道,“刚才听了几位专家的意见,说的都很有道理,我个人的意见是,大家都没错儿。”
  “这话时什么意思?什么叫大家都没有错儿,既然有两种不同的意见,自然就要有一个是非对错嘛。”很多老专家们就表示不满了。
  有利益纠纷时不错的,但是也不能排除很多专家们在为利益集团代言的同时,也能够稍微地坚持一下原则,比如说在真理的辩驳上,就是不能够妥协的,自己是对的,那么别人就是错的,反之亦然。
  两边儿都没有错的话,岂不是说各打五十大板,两边儿都想讨好,却把两边儿的人都给得罪了吗?专家们的眼睛里面可是不揉沙子的,绝对不会因为你没有支持他也没有反对他就对你有所好感,这是最忌讳的一件事情。
  在专家们的眼睛里面,一就是一,二就是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