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游戏竞技电子书 > 重生老俩口悠闲红楼生活 >

第117部分

重生老俩口悠闲红楼生活-第117部分

小说: 重生老俩口悠闲红楼生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开始时,自己还在担心,以为婆婆在等着捉自己的错,日日小心,就算是婆婆说要免了自己前去立规矩,自己都不敢大意,还是日日前去。后来丈夫都对自己说了,让自己在娘面前不要那么拘束,娘让她不要去立规矩,那就不要去了,对于长辈的话,听着就要遵从。

    自己那时听着丈夫这样说,心里还很委屈,以为那是婆婆换法子给自己警告,更是小心翼翼。后来日日相处,才发觉,婆婆才不是自己想的那样。婆婆心里想着什么,嘴上就会那么说,不会心里一套面上又是一套。再有,就是,婆婆原来真是个让人省心的人!

    不过,石氏也是个心诚的人,你对她好,她也会更对你好。既然婆婆那样对自己,石氏也就更诚心诚意地孝敬公婆。于是二房这一家,日子过得还是那样的顺心。

    这在别人眼里的好事,让大太太邢氏看了,又是撇着嘴不屑,嘴上还嘀咕着,这老2家的就是个虚伪能糊弄人的,把个老太太也奉承住了,丈夫儿子什么的都捏得死死的,没想到,娶个媳妇也是那一路人。看看,现在着看着其乐融融的,还不知道日后能闹出什么事呢。只是嘴上这样嘀咕也只敢在自己的屋里说,然后旁边那个娇红他们还是迎合奉承自己的。邢氏虽嘴上这样说的,但自己知道自己心里还是犯着酸,看看别人家媳妇对着婆婆是如何的恭敬,再看看自己家的媳妇,唉,果然儿子不是亲生的就不行啊。

    (晚上还有一章)

正文 163 晴雯

    163 晴雯

    每逢佳节倍思亲,这句话一点都没错,特别是对于林黛玉这样多思敏感的姑娘。别人过年都是喜气洋洋的,人前她不好招别人忌讳,也摆出个笑脸来,人后,就是愁眉深锁,眼角湿润,多亏有袭人紫鹃的时时开解,还不至于哭肿了眼睛。不过,好在黛玉身上还带着她娘的孝,所以一些热闹的场面她都不必出来的,对于这个,她倒是大大的松了口气。

    黛玉现在正在碧纱橱内,外面前头正热闹着呢,不过黛玉却避开了,躲在这里垂泪。不过今次的眼泪倒不是悲伤哀愁之类的。今儿个黛玉虽泪水涟涟,却是喜极而泣,因为她今日里接到了父亲林大人的书信,心中词义恳恳,述说思念女儿的心情,也包含期望,望女儿身子康健,平安长大。

    自黛玉进了荣国府后,如海只是按着三节给老太太送礼问候,当然,对府里的大事喜事也是有礼节往来的,但是并未专门单独给黛玉写过书信,往往是在给老太太贾赦贾政等人的信中带过一二,而老太太让人回信时也会把黛玉的近况告知如海。黛玉倒是想过给父亲写信,但是自己已是客居在此,怎可再屡屡生事?所以黛玉想归想,还是把这些个念头压了下去。

    只是子肜忙定下来,想起黛玉如海的事,才出言提醒贾政,让他给林海去了信,因此上,才有了黛玉今次这一幕。黛玉把父亲的信读了又读,还舍不得放下。信中,父亲也提及,是舅舅舅母的想头,让自己父女俩勤写书信以慰思念,自己回信尽可交与二舅母即可,让自己不必担心,也嘱咐自己要视二舅母为母,视表兄表妹为亲兄弟姐妹,好好与人相处等话。再想起往日里外祖母舅舅舅母对自己的疼爱,几位哥哥姐姐妹妹对自己的照顾,心中亦是感动,虽偶尔也曾听到一些无知下人的闲言碎语,但如果因这些话儿存下心思,让真正疼爱关心自己的人操心,那自己就太是不该了。想到这里,黛玉总算是放下一些平时时时刻刻缠绕在心头的多思多忧了。日后,袭人紫鹃这两个时时跟着姑娘的丫鬟姑娘好像有点转了性子,不再为听了一些不上台面的话在啼哭,也不会因为一点点的小事而想上半天。只是姑娘的性子虽在这上头有点改了,但看花开落泪、听细雨忧愁的性子还是没改。

    宝玉这段时间的日子过的是顺风顺水的,舒畅以极。

    在宝玉看来,人家家里都是严父慈母,他们家好像有点不一样,母亲虽宠爱他,但是还是对他定了许多规矩,如果犯着规矩了,也是要领罚的。父亲虽严厉,但也不是像别人家的父亲对孩子老是板着脸,就像是大伯对琏二哥哥那样。父亲会对他笑,会抱他,还会揉他的头,跟他开玩笑。只是大哥,宝玉有点怵,总觉得家里对他管教最严的不是父亲母亲,而是他大哥。小时候大哥也很疼爱他,当然现在大哥也疼爱他,只是大哥给他定的规矩比父母都严,对自己的功课也看得很紧,不光如此,父亲都不给自己加功课,但是大哥会教自己一些稀奇古怪的事,很多事情的说法也和夫子说的不一样,当然,他知道据说父亲当初也是这样教大哥的,只是现在父亲都对自己很纵容,但是大哥。。。咳,他总感觉大哥是把他当作儿子教!

    只是他只道大哥是为了他好,只能硬着头皮学,当然,他有时候也多些懒,但是想到大哥变着法子折腾人的手段,他就头皮发麻。在他看来,犯了错,父母那里还好过些,到了大哥手里就麻烦了。他哥也不骂他也不打他,可比骂他打他还可怕。比如上回,他与人打架,被先生告到家里,母亲只是问了事情的缘由,结果发现错不在他就没有罚他。而大哥知道后,说他犯了几处错,第一,打架被人抓住了,第二,自己有理还让人告上家来,第三,既然有理,为什么没有狠狠的收拾那个小子让那小子以后见了他就怕?等等等等,然后数错并罚,让他在校场站了一刻钟的深蹲马步,这还不算,说是为了他姿势标准,特别用了些小器物,那就是头上顶着碗水,两棵树间拉了根绳子,绳子上拴着许多铃铛,他就站在这绳子下面,铃铛就挨着他的头,他要是动一下或是稍微站起一点,不光铃铛会响,水碗也会掉下来,更绝的是,大哥还让人在他屁/股下面的地上放上了香炉,点了粗香,如果他泄了劲蹲下去,就烫到他的屁/股!末了,还让他一边罚站,一边好好想想,怎么做才能不犯错。

    至于再上回,唉,宝玉都不想再想了。有时候,宝玉也盼望着环儿快些长大,他当然会照旧疼他,但是他也会像大哥管教他一样管教环儿,嗯,大哥把他当儿子一样教,那他就把环儿当儿子教好了,一个管一个,反正他没吃亏,不过,环儿有些亏了,但是,谁让他最小呢。

    现在大哥有了公职,要上衙门,总算是少了些时间管他了,他可算是舒坦多了,这小日子能不舒畅吗?就是有时候很想元春姐姐罢了。

    宝玉这一舒畅,就多出许多事情来。首先,子肜发现宝玉大概是闲着了,把他身边跟着的小丫环尽数的改了名,听听,媚人、可人、秋纹、绮霰、茜雪、碧痕、紫绡、檀云,原先子肜还在想这些人什么时候才冒出来,没想到早就在眼门前了,看看,多齐全!如果贾政还是原来的贾政,光冲着这些名字,就得好好收拾他一顿。

    这还不算完,一日,他在老太太面前玩耍,正赶上一个小丫头给老太太试戴着丫头才做出的摸额,他看着人家的针线就赞叹上了,说是自己屋里的没人比得上,还说着丫环长的好看,有点林妹妹的影子,自己看了心中亲近。老太太一高兴,就把那个小丫头赏了他。而宝玉同志高高兴兴的收了,再一拍手,又把人家的名字改了,就叫做晴雯。

正文 164 教子

    164 教子

    等子肜知道这事时。晴雯已经被宝玉带了回来并安置了。子肜也不想因这事数落宝玉,也就看了宝玉说道:“我竟然不知道,什么时候我的宝玉公子也开始识得针线了?”

    宝玉听娘这一说,也有点不好意思了,不过还在硬撑着,“针线要怎样才算好儿子也说不出个所以然,只是看着丫鬟做出的东西看着比别的精巧细致些。”

    子肜也不说什么,只是那眼看了宝玉。宝玉实在是被娘看的不好意思了,腆着脸凑到子肜面前现殷勤到地说道:“娘啊,儿子我把这丫鬟孝敬给你,您使了就知道我所言不虚了。”

    子肜看宝玉耳朵都有点红了,也就不再逗他了,那手摸着宝玉的大脑袋说道:“得了,难道我还缺个丫鬟使不成?你啊,趁早别在我跟前农这些小戏法的。”

    宝玉嘟着嘴,赖在子肜的怀里腻道,“真是瞒不过娘你,我只是看着小丫鬟长得挺讨巧的,看着喜欢,才变着法宪老太太讨来的。”

    子肜知道自己儿子的德行,语重心长地说道:“你喜欢这个小丫鬟。讨要就讨要了。但你要知道,说话要有个忌讳。娘同你说过,在心里要把你林妹妹当成自己的亲妹妹,但你也要记住,你们毕竟是姑表兄妹,还要讲究个礼数。自古道,男女七岁不同席,你且想想你今年都几岁了,你林妹妹也几岁了,再不能像以前一样没个避讳。你那些个亲近不亲近的话,要是被人传歪了,是不是妨碍你林妹妹的闺誉?你喜欢亲近家里的姐姐妹妹,但是要知道个分寸,你终究是个男孩子。而且那些个丫鬟再怎么玩闹,规矩可不能错了,不能纵得没了上下不知进退。”

    宝玉知道他娘说的话在理,仔细体会了下明白了,郑重地对子肜说道:“您说的我都明白了。我心里要把林妹妹当作自己家里的姐姐妹妹照顾,但是在行动上要尊重守礼。对于媚人他们几个也要让他们懂规矩,不然就是害了他们。”

    子肜看儿子听懂自己话里的含义,也很高兴,母子俩又在说了会子话玩笑了一会儿,子肜才让宝玉回房了。

    子肜等宝玉回去了,还在想着今日里的事。以前看书时,子肜也是挺喜欢和同情晴雯的,晴为黛影,所以她被塑造成一个样貌能力拔尖但是心高气傲且嘴尖舌利的女子。最后下场悲惨。但是,换位思考一下,如果作为一个公司管理者,某一个下属能力很好,但是如果这个下属因此孤傲难驯,怕是管理者也不会喜欢她重用她吧?现在,子肜就处在这个管理者的角度,如果这晴雯的性子不打磨调/教,子肜也是不会喜欢的。

    想了想,子肜还是不太放心那些个小丫鬟,就把宝玉身边的那两个大丫鬟叫了过来,这两个一等的丫鬟是子肜亲自挑的,一个叫白蔹一个叫黄蕖,都是十四五的上下,七八岁上就跟着还是个二三岁的奶娃娃的宝玉了,与宝玉一起长大,虽为主仆,也有姐弟之情。子肜把她们叫过来,嘱咐他们要好好管教培养那些个小丫鬟,特别是新来的晴雯,调教下来。谁动时能勘大任,谁心思太多调皮不学好,都要仔细汇报。

    然后,子肜又关照自己的嬷嬷也帮着看着,好的不好的,别给小孩子给糊弄了。忙完了这些,子肜叹了口气,对于贾珠,因从小性子不同,不太亲近小丫鬟们,子肜倒是没费什么心。但到了宝玉这里就不同了,可能是天性使然,现在这儿子一点点显露出喜欢亲近女孩子的本性。但好在儿子懂得世事伦常,也好学上进,知道分寸,懂礼有责任心,并不像原著那样因为亲近女孩子就一味的混在脂粉堆里没个上进心,以为追求他所谓的清气,视别的全为浊气,讲经济学问的就是禄蠹。

    至于这孩子的将来,子肜贾政早已讨论过了。这孩子现在也并不讨厌读书,也不厌恶科考,如果可以的话,最好也能考个进士同进士什么的,以后就在翰林院挂个差事,做个清贵也不错,至于其它的官,还是罢了,实在不忍心让这孩子混迹于官场的尔虞我诈勾心斗角之中。但是如果考不出来。也没什么,看着孩子喜欢诗词歌赋,对于书画也上心,那就培养他做个婉约花间的柳三变那样的风流才子也罢,只要是风流而不下流就好。当然,作为一个男子,总要有一技之长,不能成为一无所处、纨绔浪子。不然,贾政说不定真会把他扔到军中历练几年回来,而且,由他舅舅王子腾,还有他大哥的大舅子石家小子看着,也不会吃什么大亏的。

    宝玉是这样了,而对于贾政的义子贾环,夫妻俩也有过考虑,只是现在环儿还太小,还要看他长大些的性子如何。环儿是跟着子肜长这么大的,对于贾环,她考虑的总是比别人多些。

    子肜对贾环是有疼爱的,只是因为女儿的事心情不好,后来又忙,也就没有顾上,想着由贾瑚看着。自己也放心。只是没想到贾环和贾兰倒是十分亲近的,这对名义上的叔侄,实际上的玩伴这样要好,经常地出双入对的。而且又因贾瑚带在身边教导,连到老太太那里请安闲话也是一样。

    子肜开始时还不觉得什么,只是那一回阖府一起吃的年夜饭时子肜觉出了不对。府里一大家子人,用这年宴自然是男女分开的,但是也因为是自己家人,都是骨肉血亲,所以也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