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清穿)八阿哥的传奇一生 >

第67部分

(清穿)八阿哥的传奇一生-第67部分

小说: (清穿)八阿哥的传奇一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康熙闻言脚下一个踉跄,若非身边的梁九功眼疾手快扶得及时,只怕要撞在身后的桌子上。
康熙浑身脱力地瘫坐在椅子上,半晌之后,方出声问道:“如今军营里还剩多少人马?”方才还充满怒气的声音此时竟是虚弱不堪。
巴克努闻言张口回道:“回万岁,还有不到两万五千人。”
“朕命你即刻回军营,调兵一万,追上太子。”
“万岁,是将太子追回还是……”
康熙听了立刻提高了嗓门:“你们有那个本事将他追回来么?”
“是,末将领命,末将这就回军营调兵。”
巴克努吓得一个激灵,赶紧领旨跪安退了出去。直到离了行宫老远,这才敢抹一把头上的冷汗,拍一拍仍留有余悸的心口。
“万岁爷,您该用膳了。”梁九功望着自巴克努走后便一直僵坐在椅子上的康熙,不禁忧心不已。太子爷一声不响半夜出走调兵这件事,对万岁爷的冲击不可谓不小。只是他这个做奴才的不好多加劝说,只能在日常琐事上嘘寒问暖了。
见康熙不语,梁九功只好再次出声劝道:“万岁,您多少用一点吧。您病还没好全,老这么不吃不喝身子哪能受得住啊!”
就在梁九功以为康熙不会开口之时,却听康熙的声音在屋子里幽幽地响起:
“太子他为了老八当真是连命都豁出去了……”
康熙左思右想了一下午,最终为太子反常的行为找到了这么一个合理的解释。当初兵分三路,老八便在东路大军。这几日东路军一直未传来消息,太子连夜出走,今早带兵去的,便是东路军所在的东北方向。
只是,这看似合理的解释背后,实则却存在着诸多的不合理之处。
东路军虽然多日未有消息,但太子如何就断定老八有危险?
太子一向谦恭孝顺,行事也颇沉稳老练,这次如何竟这般不知轻重,连夜出走调兵,还一声不吭?
还有最令他感到费解的,太子与老八感情虽好,但随着这几年老八被逐出宫外,他们两个便不常走动了,太子如何会为老八甘冒这么大的风险?
胤礽身为太子,他不可能不知这件事情的后果,然而他这如同中了邪一般的举动,究竟是为何?
若说是兄弟情深,且不说自古皇室里头亲情淡薄,手足之间互相猜疑防备甚至自相残杀;单说在寻常的百姓之家,又有谁会为了兄弟将刀架在脖子上?
这般深厚强烈的感情,有谁会相信是兄弟情深呢?
康熙深深地叹一口气,不愿再想下去,一切就等到太子回来之后再说吧。
再来说胤禩这边,大军向东行了七八日之后仍是不见敌人踪迹。这日傍晚大军正停下来扎营,突听前方探子来报在向西六十里处发现了敌人踪迹。经过将领们分析之后,立即决定大军拔营出发,连夜向西行进。大军走了一夜,直到第二日傍晚仍未发现敌人。将领们无奈,只得吩咐停下来暂时扎营。然而到了夜里四更时分,突听得外面杀声震天,竟是敌人不知何时攻了过来。四更天正是人最困乏之时,可怜许多战士尚在梦中便被敌人一刀夺去了性命。
这一仗打得可谓艰险之极,从半夜一直打到天亮,清军越来越少,而敌人竟似源源不绝。眼见我方败势已显,将领们只好下令带兵突围。等到突围成功,原先的五万人马此时只剩下了不到两万。两万人且打且退,逐渐向费扬古率领的中路军靠拢。
胤禩同将领们分析过了,敌军兵力太多,少说有十万人马。若他们原路退回军营,加上那三万驻军,也才不过五万人,这样一来岂非等于将自己的老巢暴露在敌人的眼皮子底下,而且还是在没有自保之力的情况下,届时皇上危矣。而中路军离他们较近,兵力也最多,有八万人马,目前这种情况下向中路军求助无疑是做好的选择。
大军突围之后胤禩便派人快马加鞭分别向军营与中路军报信,前后总共派出去好几拨人,只希望有那么一个能将信送到,好想办法救援。
这样又过了四五日,原先的两万人马只剩下五千人不到,援军久候不至,东路军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当中。清军逃了数日,此时早已人困马乏,胤禩索性决定不再逃了,寻了个地势较高处,吩咐士兵们挖战壕。胤禩想过了,这样逃下去早晚一个死,倒不如停下来放手一搏,也许还有一线生机。
虽然他们现在五千人不到,但是这几日下来敌军也不是毫无损伤。据他估测,敌军由最初的十几万人到如今大概只剩下七万人不到。如此放手搏一搏,也许还能等到援军到来。如若实在等不到援军,胤禩也想好了,他势必与这五千将士共存亡。
伸手按一按胸口,隔着冰凉的铠甲与厚厚的棉衣,胤禩的手指仿佛仍能感觉到那枚坠子的轮廓。胤禩的脸上忽而漾出一抹温柔的笑容来:世间沧桑变化,哪怕这一生仍旧短暂,但总有一人为他痴心相守——他,此生足矣!
作者有话要说:二更君来报道~~~~~~


、战事(三)

“启禀皇上,贝勒爷吩咐奴才务必将此信交到皇上手上。”
康熙接过信,一目十行,读完之后过了良久竟将信在掌中紧紧攥成一团,半晌之后竟又展开,放在烛火上烧掉了。
信是大阿哥传来的,梁九功还是头一次见着康熙读完信之后做出这般举动。他虽不知信上究竟写了什么,但只盼着千万别是什么惊天坏事才好。自那日太子出走之后的第二天,康熙便离开养病的行宫回到了军营里。这几日虽然康熙的气色渐好,但他看得出万岁爷心里头压着事。太子爷的事对万岁爷影响不小,若大阿哥那边再出点什么事情,对现在的情势来说岂不是雪上加霜。
如梁九功所料,胤眩潜呷肥党隽说闶隆X费|在信上写到胤禛与他发生分歧,不顾军令,领兵一万向东去了。
若非康熙读信时是坐着的,他此时怕是早已站立不稳了。老四他带兵向东去做什么?那里又有何人值得一向老成持重的老四不惜违抗军令?康熙只觉得大脑一阵阵眩晕,数日前因着太子出走而涌上的那股脱力感此刻又袭遍了全身。
好啊!真好啊!他们兄弟一个两个的为了一个老八当真连命都不顾了!真是他的好儿子啊!
“拟旨”良久之后,康熙方缓缓出声道。
“是”内侍展开一卷空白的圣旨,提笔欲写。
“……现命中路军即刻东进,不得有误。”
内侍最后一笔写完,正欲搁笔,便听康熙的命令传来:“再拟一封。”于是内侍赶紧又展开一卷圣旨继续写。
“西路军停止西进,速速撤回。”
内侍怔了怔,没想到这第二道圣旨竟然这样短。等了一会儿,见万岁始终不再开口,这才终于确定圣旨是拟好了,赶忙搁下笔,退到一边去了。
等到圣旨盖了玉玺分别由士兵送出去之后,良久,屋子里方传来康熙的一声叹息,久久不散。
康熙心里也清楚,东路军至今未传来任何消息,多半是遇上大麻烦了。太子跟老四这么不顾一切的赶去救援,他虽然震怒,但平静下来之后却也不得不下令派中路大军前去支援。老八虽然死不足惜,但太子跟老四却是万万不能出事的。康熙想到胤禩,胸口又止不住一阵憋闷。这个老八,康熙当真恨不得他死在战场上才好。
此时被他的老爹康熙恨不得诅咒去死的胤禩,眼下当真是离死不远了。接连两日的苦战,虽说靠着那威力巨大的连发火铳未使敌人攻上山头,但,枪弹终有用尽的一天,到那时,他们唯有一死。
士兵们挖好战壕不久敌军便追了过来。他们呆的地方地势较高,胤禩命士兵们全部躲进战壕里,然后开枪向敌人扫射。敌军兵力虽多,但架不住连发火铳威力巨大,冲上来一拨便被打倒一拨,根本近不了山头。这样断断续续僵持了三日之后,敌人已折损的剩下不到五万兵力。
从最初的十几万到如今的不到五万,他们在这支清军身上折损的太过严重,而如今,他们尚且不知清军还剩下多少弹药,还能够这样坚持几日。葛尔丹心里面动摇了,当初憋着的那口气想要把这五千清军拿下的想法,到如今已然动摇了。为了这五千人他们已经付出太多的代价了,他不想他的将士们再折损一人,因为那太不明智了。
然而若要就此撤离,他就更加不甘心。耗费了他这么长时间,折损了他那么多的将士,若不能将那八阿哥生擒,先前那么惨重的代价岂不是白付出了。他葛尔丹一声叱咤草原,连康熙都不能奈他何,更惶论一名乳臭未干的小儿。他就不信他今日拿不下这个八阿哥。
“清军们听着,你们这样下去不过是强弩之末,支持不了多久的。本帅无意于取你们性命,只要你们放下手中的武器,本帅便饶你们不死。而且,你们有谁若是将八阿哥绑了给本帅送过来,本帅保证给他加官进爵。本帅说到做到,决不食言!”
虽然隔得很远,但那一番劝降的话传到这里依然清晰。胤禩扫一眼身边早已疲惫不堪的将士们,心中清楚他们再也支持不了多久了。弹药在上一场战斗中已然耗尽,水和粮食也所剩无几,再打下去不出半日他们就会全部战死。
可是,他们不想死。家中都有妻儿爹娘,谁愿意去死?谁都想要活着。可是援兵久久不至,他们派出去送信的人只怕早就被敌人截杀了。此时四面楚歌,除了投降之外,他们当真再没有其他的活路了。
可是,胤禩是决计不能投降的。皇子被俘不止是丢朝廷脸面那么简单,敌人更不知会以此为要挟逼他们做出什么事情来。因此,胤禩宁可战死也决计不会投降。
可是,其他人呢?胤禩的目光在战士们脸上一一扫过,静默中不知是谁先喊出一句:
“誓死保卫贝勒爷,决不投降!”
“对,誓死保卫贝勒爷!”
“誓死保卫贝勒爷……”
胤禩望着将士们眼中的坚定,欣然一笑,摆摆手,让大家都静了下来。正待开口说话,却听旁边的雅尔布道:“贝勒爷,方才说话的那人,好像是……葛尔丹。”
雅尔布这一句话可真是非同小可,胤禩连忙问道:“当真?”
“距离太远,末将并不能确定,可他那一脸大胡子,确实有些个像。”雅尔布犹疑地道。
胤禩闻言定下心来向远处看去,只见层层叠叠的蒙古骑兵中簇拥着一人,那人满脸的络腮胡子看不清相貌,然而身上那股不怒自威的气势,却当真不是一般人都够有的。
观察片刻之后,胤禩自腰间摸出一把枪来。那把枪精致短小,是他让戴梓特意为他做的。虽然便于携带,但是里面一次只能装下一颗子弹,比起连发火铳来,根本就不实用。当初戴梓不解他为何要用这种称之为手枪的东西,可是如今,这把不实用的手枪便要派上用场了。
胤禩瞄准万军之中那个大胡子的头部,手指快速按下了扳机……
前方的蒙古士兵只觉一股细小的风擦过脸颊,接着便听身后的同伴爆发出一片惊呼:
“可汗!可汗……”
成功了!听着前方蒙古军中传来的那一阵阵骚乱,胤禩便知自己成功了,那个大胡子当真是葛尔丹无疑!
胤禩强压下心中奔腾的狂喜与兴奋,掏出腰间的子弹,快速地给手枪上了膛。这把枪虽然不实用,但是它有一个最大的特点,那就是:射程远,远到是连发火铳的三倍还要多。葛尔丹自以为离得那么远已经超出了连发火铳的射程,可他想不到胤禩身上还有秘密武器,更加想不到他葛尔丹今日会命丧于此。
如今这把枪可算立了头功了。然而不会有人知道胤禩带着它的真正用途,其实是危急时刻拿来自我了断用的。
“葛尔丹已死,你们还不投降!”这是胤禩拎着枪跳出战壕之后喊的第一句话。
对面陷入骚乱的蒙古士兵因着他这一句话而渐渐安静下来,齐齐向远处喊话的少年望去。少年身形消瘦,身上的铠甲早已破败不堪,脸上也染着血迹污迹,看不清相貌,然而,他却像一杆旗帜一样屹立在那里。
“蒙古将士们,你们跟随葛尔丹叛乱,为的不过是冬天不再挨冻受饿,为了他许给你们的丰衣足食的好日子。”
“可是,你们跟着他征战这么多年,到如今你们可曾过过一天这样的日子?”
“相反,你们为了他一人的野心四处征战,流血牺牲,而吃饱穿暖的日子却遥遥无期。你们想想,你们这些年的付出到底值不值得?”
“如今葛尔丹已死,只要你们放下手中的刀,你们便是我大清的子民。我爱新觉罗胤禩在此承诺,绝不伤你们一分一毫。”
“并且,到了冬天你们不用再居无定所忍饥挨饿,你们会有充足的粮食与棉衣过冬!”
“兀那小儿,休要在这里收买人心!弟兄们上,杀了他为可汗报仇!”
“砰!”
蒙古士兵们眼睁睁的看着方才还在说话的巴塔尔将军突然一言不发的从马上栽了下去,如同他们的可汗一样,直直栽到了地上,死不瞑目。
蒙古兵们全都瞪大了眼睛望着远处的那个少年,以及他手里的那把火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