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清穿)八阿哥的传奇一生 >

第36部分

(清穿)八阿哥的传奇一生-第36部分

小说: (清穿)八阿哥的传奇一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胤禩指着案上的金属块儿一一为胤礽介绍:“这是铜,这是铝,这是……”最后,胤禩指着那块银白色的颇为郑重地道,“这个——是铂。”
胤礽见胤禩说到最后一块时一脸郑重的样子,知道其中必有文章。挑挑眉,顺着胤禩的话问道:“铂是何物?”
胤禩就等着胤礽这句话呢,闻言,一扬眉毛,语调高昂地道:“铂啊,是一种稀有的金属,在整个大清朝只有蒙古黑龙江一带才有。”
“你想说什么?”胤礽身子斜靠在椅背上,姿态慵懒地问。
胤禩嘻嘻一笑,将案上的金属块儿全部收拢到手心里,掂了掂,这才开口说道:“这些,就是那假银锭的成分。”
胤礽看着胤禩手里的东西,若有所思。片刻后,出声道:“你的意思是说,假银是从蒙古黑龙江一带散播开来的?”
胤禩双眼闪亮,一脸敬佩地道:“太子哥哥英明!”
胤礽似笑非笑地瞥了胤禩一眼。“我会派人去查的。”顿了顿,一双凤眼半眯着锁住对面的胤禩,声音慵懒却又危险地道:“咱们两个的事情是不是也该清算清算了,嗯?”
胤禩闻言身体条件反射性地一抖,抬手下意识地就要去摸肩膀,摸到一半就又放了下来,冲胤礽讪讪地一笑,诺诺开口道:“太子哥哥指的是什么,弟弟不大明白?”说着挠挠头,睁着一双水润润的大眼睛无辜地瞅着胤禩。
胤礽暗暗咬牙,心说你就跟我装!脸上的笑容却是越发地灿烂,一双眸子里精光四溢。“听人说小八昨天英雄救美,可是救回来个标志的姑娘,今日怎地没见着啊?”
胤禩暗自抹一把汗。对于太子消息之灵通,胤禩丝毫不会感到奇怪。只是,就为了这芝麻绿豆大点儿的小事儿,太子竟然亲自跑出宫来质问他!胤禩对于太子殿下的心胸已经不抱任何希望了。
“太子哥哥,当时的情形你不清楚。那恶霸打着宫里德妃娘娘和索大人的旗号,光天化日之下强抢民女。弟弟若是不出手教训他都说不过去。至于那名说书女子,弟弟实在是看她们祖孙二人可怜才接进府里来的。只是给她们一口饭吃,为她们提供个庇护之所而已。太子哥哥若是不喜欢,弟弟保证将她们遣得远远的,决不让太子哥哥心烦!”胤禩信誓旦旦地说道,眼里尽是真诚。
胤礽瞅了一眼胤禩,不置可否。这个问题暂且放一边,只是,“那老四又是怎么一回事啊?”
胤禩默默捂脸。“四哥帮弟弟打架,伤了脚。弟弟既然看见了,就总不能当做没看见,让他拖着一条伤脚回宫。那样,弟弟会良心不安的。”胤禩面上坦坦荡荡,望向胤礽的目光毫不闪躲。
胤礽定定地注视着胤禩,像是要透过他那双眼看到他的心里面去。良久,才转开视线,开口声音轻飘飘地道:“怎么说都是你有理,可是——”胤礽话锋一转,视线重新定格在胤禩脸上,开口以一种极为认真的语气对胤禩道:“你对别人好,我吃醋了,该怎么办?”
胤禩眸中有一瞬间的愕然,随即笑嘻嘻地,极其狗腿地走上前去,绕到胤礽身后,双手搂住胤礽的脖子,脑袋贴上胤礽的脑袋,嬉笑着道:“太子哥哥,弟弟对你更好啊。你想要什么,弟弟都给你!”
胤礽挑挑眉,“真的,我想要什么你都给?”
“当然,弟弟何时骗过太子哥哥!”胤禩信誓旦旦地道。说完,还拿脸蹭蹭胤礽的脸,十足的亲昵。
“好,记住你说的话。”胤礽微眯着眼,声音低沉地道。
那天的事两人从此揭过不提。那个说书女凌云被胤禩安置在了一处较远的庄子里,让她跟着庄里管事的学些东西。胤禩就暂且放手不管了。她将来能有何种发展,全看她自己的造化了。而那个乌雅·阿穆春,到现在还关在顺天府的大牢里,每天十八般刑具轮番上阵,整个人早就面目全非了。没办法,太子殿下吩咐的,阿勒泰敢不照办么?而胤礽才不管他是索额图的侄子还是德妃的外甥,胆敢欺负小八,那就别怪他下手不留情面!
另外还有一件事情,胤礽在脑子里思索了一番,却是没有同胤禩讲。那就是老四的事。老四为人一向低调守规矩,可那天竟然胆敢同他叫起板来,胤礽觉得这事大有可疑。仔细想了想,老四是不想让自己留下来单独和小八在一块儿。可老四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而且,老四对小八是不是太过关心了一点?胤礽把事情前前后后捋了一遍,一个结论逐渐在脑海中成型。那就是,老四也在觊觎小八,而且多半还知道了他同小八之间的关系!胤礽凤眼微眯,眸中射出犀利的光芒。他现在也不去想老四到底是怎么知道的了。胤礽脑子里现在就一个想法,那就是——小八,只能是他的!别人,谁都不够格!
所以,老四,别怪二哥不顾兄弟情分了!
作者有话要说:小剧场:胤礽:你对别人好,我吃醋了,该怎么办?八八:没事,喝点酱油中和一下就好了。胤礽化身夜叉扑到之……于是四哥热血了,太子殿下发现了!╮(╯▽╰)╭ 少年胤禛还是不太沉得住气,在太子面前暴露了他对八八的心思。话说,这种心思其实胤禛自己都还没有察觉,竟然就这么不小心滴被身为情敌的太子察觉了!╮(╯▽╰)╭ 为四哥默哀~~~~~~~~~~


、归京

九月底,康熙的銮驾回到了紫禁城。老九老十两个也心满意足地回来了。两人都猎到不少的猎物,尤其老十还猎到一头熊,乐得手舞足蹈地跟胤禩炫耀。讲那熊如何如何危险,而他又是如何地英勇无惧。听得一旁的胤禟直撇嘴,向胤禩拆台说那熊根本就不是他一个人猎到的,身边那些侍卫出了大半的力,老十不过是最后不痛不痒地补了一箭,那一下连只兔子都射不死云云。胤俄听完不干了,老九怎么能这么在八哥面前拆他的台,简直太过分了!两人一言不合就又争执了起来,眼见从唇枪舌战又要演变为拳脚大战,一直在一旁含笑不语的胤禩赶紧上前将两人拉开,各自拉着坐下,喝杯茶,消消火。
胤禩看两个小的这趟出门都晒黑了不少,可看上去却是比之前要结实了,个头好似也长高了些。胤禩颔首,心中很欣慰。
康熙回来后的第一次朝会上,首先是大大褒奖了太子一番。对于他不在的这段时期,太子监国理政的成果颇感满意。群臣自然响应圣上的号召,纷纷称赞太子仁德,圣上英明云云。
然后,便开始询问政事了。大大小小,不一而足。
“阿勒泰,假银一案可有进展啊?”
顺天府府尹听到康熙问话,心立时就提了起来。出列小心翼翼地答道:“回皇上,目前京中假银肆虐的情势已经基本控制住了,每日收上来的假银锭也越来越少,情况愈见好转起来。”
康熙对阿勒泰的话不置可否,只问道:“到目前为止,收上来的假银统共有多少?”
阿勒泰擦擦头上的汗,“回皇上,到目前为止收上来的假银统共有一十,一十八万两。”
康熙不语,面上阴沉。殿上的气氛越发的压抑,众人屏住呼吸,大气都不敢出。就在这当口,一道声音打破了殿中的死寂。
“皇阿玛,儿臣有事启奏。”胤礽出列陈声道。
康熙看看胤礽,“太子说吧。”面上的神情不自觉地温和了不少。
“皇阿玛,关于那假银的出处,儿臣之前一直派人暗中查访。不久前,已经查到了那处所在,儿臣已命人包围了起来,只等皇阿玛处置。”
“太子做得很好!”康熙颔首,面上露出满意和赞许。“那假银的出处在哪?”
“回皇阿玛,在大兴安岭。当地一些不法之徒采集山上的矿石炼制出假银,再运到其他地方进行流通,以此来牟取暴利。到目前为止,不止京城,河北、山东等地也发现了假银,儿臣已命人控制住,并且回收。”
康熙听罢重重一哼,“这些人真是胆大包天!被利益蒙了心,连王法都可以不顾!”
“圣上息怒!”殿上众人一齐跪下高呼。
“皇阿玛息怒,切莫为此事伤了身体才是!”胤礽也道。
康熙看一眼胤礽,“众爱卿起来罢。此事必定得严办!”顿了顿,接着道,“矿山查封,所有涉案人员一律押至京城候审。”
至此,困扰京城百姓数月之久的假银事件暂时告一段落。最终康熙派了一批人去驻守并开采矿山。而胤禩一开始是想借着这件事将现代的纸币概念向太子提一提的,可后来想想现在提这个却是有些为时过早。首先,发行纸币就必须要建银行,全部统一由朝廷管理。可如今的制度这么不健全,官员贪污腐败也不能很好的遏制。胤禩担心建立银行发行纸币,恐怕会造成整个国家的经济混乱。而康熙恐怕也不会同意如此大胆超前的想法。再有一点也是很关键的,那就是现在的技术条件还达不到。虽说可以大批量的印刷,可防伪标记却是做不来的。胤禩敢说假使今天发行了纸币,那么明天就会有人造假币来乱真。银锭可以造假,那么纸币造假岂不是更容易。因此,推行纸币的想法只是在胤禩脑子里一闪而过,然后便放置一边了。
其实,依胤禩看,现在整个清朝最首要也是最基本的,不是推行纸币,也不是攻打葛尔丹,而是解决粮食的问题。现在一亩地种出来的粮食太少了啊!年头好也就三四百斤,若是赶上年头不好,洪涝干旱的,根本就是颗粒无收啊。这还不算,百姓还要应对朝廷的各种税赋。要是当地官员是个欺上瞒下鱼肉百姓的,那么百姓就没有活路了。所以说,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纵观中国整个封建王朝的历史,受苦受难的,永远都是那些处在社会最底层的百姓。
胤禩这辈子甫一出生便是龙子凤孙,住在皇城里,大富大贵不说,却是无论何时都不必为吃喝发愁的。“愿为国之柱石,辅佐明君,使大清河清海晏,百姓安居乐业,周边万国来朝。”这句话从来不是空话,也不只是为了应对康熙,表明自己没有夺嫡之心的言辞,而是他这辈子的理想。有一句话说得好——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倘若他这辈子生在贫苦百姓之家也就罢了,他也不会妄想着凭借自己一人之力去改变清朝的现状。可是,这辈子他是皇子,完全有能力去改变一些事情,那么他为什么不去做?胤禩是一个非常有韧性的人,认定了的事情,就会坚定不移地去将它完成。
好吧,话题又扯远了。现在回到有关粮食的问题上去。胤禩之前想过一些提高粮食产量的方法,比如改进农具。可是,农具就算用得再顺手,也只是在生产效率上有所助益,于粮食的产量却是没有多大的关系。胤禩也搜肠刮肚地想过前世他所知道的那些农业方面的知识,可最后一总结,还真是少得可怜。胤禩没种过田,前世研究过那么多东西,可没有一样是跟种田有关系的。高中生物课上学到的那些东西,也不过是些原理性的,而且太过浮于表面了,不具备实际操作性。胤禩也想过开发杂交水稻,异种杂交的原理他还是记得的。但奈何条件不允许。京城的土质和气候不适合种水稻,而作为皇子,不经奉诏又是不得出京的。这两个硬性条件就阻挡了胤禩想要亲自试种水稻的想法。而且,退一万步讲,就算胤禩能够出京去亲自试种水稻,胤禩也没有信心真的能试种成功。袁隆平那个地地道道的杂交水稻专家,也是历时十年之久,经过了上万次的试验,而且还是通过一个偶然的机会,在田间地头发现了一株野稻苗,才最终试验杂交成功的。胤禩凭什么认为自己就那么幸运,凭借脑子里那点子皮毛知识,就能够将杂交水稻创造出来?
好吧,这点是行不通的,胤禩总结。但是——胤禩摸着下巴琢磨,其实他还是可以试着种点别的。像玉米、小麦、大豆、红薯、马铃薯,都是很好的选择嘛。他在郊外有一处庄子,来年开春就可以种上一些试试。小麦的话,应该是秋分时节种合适,可现在马上就要入冬了。今年看来是种不上了,只能等到明年秋天再说了。
胤禩脑子里面装着这些个想法,就期盼着冬天快点过去。康熙三十二年的新年就在胤禩的期盼中悄悄来临了。胤禩已经出宫开府,按理说过年是应当在宫外自己的府中过的。但康熙为了显示对这个儿子的关心和优待,特准胤禩在宫中过完初三再回府。胤禩表面上叩谢皇恩浩荡,可心里面却是丝毫不稀罕。宫里头规矩多,哪比得上自个儿府里头自在。可是,当他看着两大一小三个弟弟紧紧围在他身边转时,胤禩心里面那点儿不满的乌云,立刻化作水蒸气蒸发了。
一二三,三二一,三个弟弟围在他身边把他当做山一样依赖崇拜着,他又有什么好不满的呢?人生是如此的美好,胤禩对月感叹。
“八哥,咱们兄弟三个很久没有连床夜话了,今晚我跟老九就留下来吧,咱们兄弟说说话!”这是老十。
“是啊八哥,自从你出宫以后,咱们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