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枭雄在乱世 >

第149部分

枭雄在乱世-第149部分

小说: 枭雄在乱世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拖住韩军步伐的,正是那一百多万朝鲜军民。

光是解决一百多万人的吃饭问题,就能让黄真尹发疯。

大概是饿了太久,运送粮食的火车刚刚到站,守在车站外的饥民就疯狂了,不但推倒了那些涂着红五星的铁栅栏,还冲开了韩军设置的警戒线。仅仅数个小时,三十多节车皮的粮食物资就被洗劫一空。

实际上,这些粮食养活一百万平壤市民绰绰有余,部分还是韩军的军事物资。

控制住局势后,黄真尹并没下令收缴被抢走的粮食、也没有镇压乱民,而是依照之前的计划”在平壤开设各种收容与赈济机构,按人口数量分配粮食与其他生活物资,再结合宵禁等军事管制措施恢复秩序。

措施很管用,只是花费了不少时间。

韩军先头部队到达顺”的时候,主力部队还在平壤,而且不得不把大量兵力用在维持社会秩序上。

十月七日清晨,韩军装甲侦察部队依照计划北上的时候,黄真尹正在进攻安州的问题上犹豫不决。

韩军肯定会与中**队遭遇,区别只是遭遇时间与遭遇地点。

过早与中**队交火,肯定对韩军不利,毕竟第一集团军群的主力全在平壤,在东路进攻的第二集团军群又不成气候,到目前为止还在元山南面的通川徘徊,面对朝鲜人民军的步兵防线毫无建树。

如果第一集团军群冲得太快。一定成为突出部,遭到中**队围攻。

问题是,如果第一集团军群走得太慢,很有可能让中**队在清川江上站稳脚跟,错失渡江的最佳时机。

针对这一情况,黄真尹的想法是加强元山方向上的进攻力度,争取尽早打下元山,这样就能通过海运,将大批作战物资送抵前线。更重要的是,部队从元山出发,才算真正开辟了第二战线。到时候,东西两路大军齐头并进,就算中**队有三头六臂也抵挡不住!

关键在元山,而不是清川江上的安州。

问题是,中**队没有前出元山,因此第一集团军群的集团军、也就是在平山向东迂回的部队,以及集团军、也就是到了顺川向东迂回的部队,能够及时到达,就能轻而易举的打下元山,没需要把真正的主力、也就是盘踞在平壤的集团军派过去。显然,必需找点事情,让这支拥有三个师与七个独立旅的庞大部队不会闲着,能够在战场上发挥积极作用。

在此之前,黄真尹确实没有想清楚该怎么安排集团军。

随着安州方向上的炮声响起,他也找到了目标。

既然迟早要渡过清川江,那就早点动手,趁中**队立足未稳发起进攻。如果能在安州方向上打出点名堂来,还能迫使中**队把重点放在西面,即集中兵力巩固清川江防线,让韩军能在东面战场上打几场轻松仗。

明确这个目的后,黄真尹没再迟疑,立即向顺川的先头部队下达了攻打安州的命令。

此时,叶振邦网从前线回到城区。

虽然杀来的只是韩军的侦察部队,兵力还不到一个连,最多只有两个排,而且战斗力还不怎么样,但是少校营长意识到,“第一次亲密接触”不会草草收场,对于什么都想“大”的韩军来说,肯定会再次发起进攻,而且是全力进攻。

留给三营官兵的准备时间也就只有几个小时了!,!   

第十七章 战场扬威

二圳黄真尹下讨的讲攻命令,顺川的韩军开始推…川

冲在最前面的是编在集团军内的第三十一独立装甲旅,也是韩国陆军三个独立装甲旅之一。()而且是战斗力最强的一个。该旅主战装备不是韩国自产的系列坦克战车,而是当年纯俄制武器装备。

母庸置疑,第三十一独立装甲旅是韩军攻朝的绝对主力。

开战之后,该旅一直冲在最前面,不但最现突破开城防线,还攻占了平山,并且在攻打沙里院的战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该战的主力是韩军第九机械化步兵师。而该师也是韩军的绝对主力。占领平壤之后,第三十一独立装甲旅率先北上,一路攻占了平城与顺川,成为突前部队。

第三十一独立装甲旅能够成为急先锋的原因很简单:俄制装备更能适应战场环境。

不是说下驯与弓非常先进,而是这两种主战装备更加轻便。下酬的战斗全重只有四十六吨。而口的战斗全重超过六十吨、即便是稍显落后的划的战斗全重郗超过了五十三吨。对于朝鲜的大部分桥粱来说。口与山都太重了,而,数”的战斗全重与朝鲜人民军的主战坦克相当。为了快速推进。而不是把大量时间花在架桥上,弗军只能把第三十一独立装甲旅顶在前面。

从部署上也看得出这一用意。

攻打开城前,冲在前面的是装备最好的第九机械化步兵师,当时连黄真尹都没想到朝军会迅速崩溃,所以做好了打硬仗的准备,让韩军最强大的机械化部队充当攻击拳头。发现朝鲜人民军不堪一击之后,黄真尹立即调整部署,让“轻量化”的第三十一独立装甲旅冲了上去,并且收到了显著效果。

当然”数引不是没有缺点,而是有很明显的缺点。

作为,名0系列坦克中产量最大的一种”敌沁也采用了燃气轮机。而不是耗油量更低的柴油机。

该型坦克最大的缺点就是腿断。

这个问题,在其他采用燃气轮机的坦克上也存在,比如美军的州系列主战坦克。

这一缺点,决定了韩军的进攻节奏,即每推进数十公里,装甲部队就得停下来,补充燃油后继续前进。虽然下测的标称行程超过四百公里。但是在越野战斗行军时,最大行程肯定到不了两百公里。为了留下足够的战斗余油,实际突击距离往往在一百公里左右。这也是韩军每前进几十公里就得停下来的主要原因。

在此之前,这个问题并不突出,毕竟朝鲜半岛就那么大个地方,从三八线到平壤的直线距离也就只有两百多公里,加上从开城到平壤的高速公路并没遭到彻底破坏。朝军也没有殊死抵抗,所以韩军走走停停,没有拖累进攻速度,反而让进攻部队有足够的时间休整,包管了进攻的持续性。

到了安州,这个问题就北较突出了。

七日下午,第三十一独立装甲旅的主力部队在空中支援的掩护下。顺利到达安州南面的延丰湖西岸。

只不过,这支强大的装甲部队并没立即发动进攻,而是停了下来。

依照韩军的基本进攻战术。发起进攻之前,将由先头部队构筑进攻阵地。比如设置前沿炮兵阵地小囤积作战物资等等。

一切准备就绪之后,装甲部队才会继续推进,攻打由中**队守卫的安州。

这个间隙。为三营创造了耳遇不可求的机会。

也许是打得太顺利了,韩军停下来后。只是依照标准战术部署了前沿警戒部队,没有在防御上花费过多精力。

这也可以理解,在此之前,除了在平山遇到朝军有力抵抗之外,韩军打得顺风顺水,别说遇到反击,就连顽强抵抗都不多。

更重要的是,韩军收到的战术情报中只提到,到达安州的是一个机械化步兵营。不但兵力有限,而且刚到达不久,还在部署防御,没有多余的兵力发起反击,所以韩军指挥官并没把北面的敌人放在眼里,更别说记在心头了。

大意轻敌,一定会付出惨烈代价!如果韩军指挥官知道那是十五军的“原装”部队。而且是那支曾经在台岛的“二零九高地”与“平镇工业区”成功阻击了美日联军的部队,恐怕就不会犯这么低级的错误,至少会让部队在天黑前进入战斗状态。

战斗在天黑后不久打响,当时忙碌了一天的韩军官兵正在吃晚饭。

首先是朝鲜人民军在西北方向上发起冲击,因为缺乏重装备,所以突然袭击没能撕开韩军的防线。反而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就在韩军认“

凶右二下敌人的反击,准备趁势把战线推讨尖的时候,理俯才巩刚东北的三营官兵投入了战斗,一个连的步兵在迫击炮与反坦克导弹等远射火力的支持下,迅速撕开了由机枪碉堡与坦克战车构筑起来的临时防线。

这下,韩军发现不对劲了。并且意识到正遭到中**队攻击。

更让韩军指挥官感到恼火的是。中**队的战线非常分散,没有明确进攻方向,所以在组织防御的时候,韩军不得不把整个右易动员起来。

因为没有在到达前线阵地的时候构筑永久防线。所以韩军不得不把坦克战车分散投入战斗,充当机动火力点。原本应该集中形成突击拳头的装甲力量立即成为步兵反坦克武器的猎杀对象。别说素来以皮薄馅大出名的硼3步兵战车。即便是,础也经不住重型反坦克导弹的摧残。

在右翼防线即将崩溃的时候,韩军指挥官不得不做出艰难决定:放弃前沿阵地。

说直接点,就是让部队全线撤退。

不是让右翼撤退,而是全线撤退!

这也很好理解,如果只让右翼撤退,集中部署在战线中央的抬重部队、工程部队等等非战斗人员就将暴露在中**队的枪口面前,很快就会被击溃。损失将难以估量。到时候。左翼防线也将崩溃。只有全线撤退。才能组织起新的防线。

因为中**队投入的兵力非常有限,最多只有一个步兵连,所以韩军指挥官在这个时候犯了一个非常严重的错误,那就是让装甲部队随同步兵掩护抬重部队。而不是把装甲部队提前撤下去,在战线后方组成反击力量。

分散战斗的装甲部队,绝对是步兵打击的首选目标,简直就是“导弹碰铁

更重要的是,韩军指挥官忘记了,那支中**队不是单纯的步兵部队,不但有支援步兵的自行迫击炮,还有一个坦克连。

易小春上尉指挥的,全部装备羽型主战坦克的坦克连。

事实上,三营也是一三三旅中唯一一个拥有加强坦克连的部队。为了把这个连的十多辆坦克与配套车辆。比如两辆坦克抢救车、三两坦克支援车与几辆加油车送到安州,还专门调用了一列火车。

当十多辆羽分成三路。以契型队列踏上战场的时候。战斗**到来了。

下驯是不错的坦克。只不过有个前提条件,即衡量标准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的世界水准。比起很多在二十一世纪问世的主战坦克。这种俄罗斯为了抵偿债务而出售给韩国的主战坦克多少显得有点老迈。在能够挤身世界十大主战坦克行列的羽面前,更是可以送进博物馆的旧货了!

坦克连仍然从韩军右翼发起突击,叶振邦的意图非常请楚:咬住一点,往死里打!

不管韩军有多少兵力,有多少坦克,有多少战车,有多么高傲。只要一侧战线崩溃,就会全线崩溃。

当然,叶振邦没有忘记最重耍的事情:让甘应明带着第二个步兵连掩护易小春。

虽然没有上过军事学院。甚至没有进过大学,但是叶振邦的基本战术修养还不错,至少知道要步坦协同。

这场强有力的突击。不但给韩军留下了挥之不去的阴影,也让在战线另外一侧的朝鲜人民军大开眼界。因为制空权在韩军手中,所以坦克连冲出来后,迅速将交战距离缩短到五百米之内。基本上是缠着韩军打。不给韩军呼叫空中支援的机会。

只不过,这没能改变敌强我弱的基本态势。

战斗打响一个小时后。韩军的第一轮空中打击到来。非常可惜的是。当时坦克连还没有投入战斗小所以韩军呼叫的是压制性轰炸。主要针对步兵,而没有针对坦克。执行轰炸任务的也是韩国空军的比战斗机。

又过了一咋小时。韩军的武装直升机才赶到战场。

可惜的是,韩军地面战线已经全面崩溃。韩军指挥官下达的撤退命令已经让无心恋战的韩军失去斗志。

面对来自几公里外的宴中打击,只有单兵防空导弹的三营官兵不得不灿主追击步伐。

叶振邦也没有贪功,让小勇带着三连官兵清扫战场,炸掉那些还能修复的韩军坦克战车之后。他让易小春的坦克连,以及丁法洋与甘应明率领的步兵连撤回安州,没有给韩军武装直升机太多表现机会。

一个营击退一个旅,并没让叶振邦感到兴奋。

因为对手是韩军,而不是美军!“   

第十八章 老虎吃天

一营在安州的战斗,不但打响了中**队入朝的第枪瓦了第一次战术胜利。()

更重要的是,七日夜间的这场极为短促的反击战,让安州成为了新的焦点。

如同万有引力一样,当交战双方在某个地点发生碰撞、形成核心之后,周围的其他部队也会被吸引过来。

安州到底有多大意义?

不可否认,安州确实有很大的意义,因为这是清”江防线的前沿。问题是,比起当时交战双方的主要目的来说,安州连个屁都算不上。

问题就在这里,交战双方的指挥官能够忽视这个“屁”吗?答案是否定的,谁都不能忽视!

收到第三十一独立装甲旅在安州南面遭到中**队反击,被迫放弃前线阵地,向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