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恶奴 >

第320部分

恶奴-第320部分

小说: 恶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
张玉书张了张嘴,想开口劝阻,但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目光复杂的望了眼那些正激动着的士子们,微微摇了摇头,如袁世杰般也是暗叹口气,都是不敢劝阻。他二人不说话,其余的官员自然都不敢吭声,他们实在是害怕眼前这位摄政王,那后海里埋的十几万尸体可是让他们着实领教了一回什么是暴君,什么是屠夫,体验了一回史书中所描绘的那等暴虐之举。
以前光在书中看到,还不觉怎么,但真正亲眼见了,哪里能不害怕。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既然这些监生们不上道,自己找死,那就怪不了别人。你们把脑袋读坏了是你们的事,跟我们可没关系。要怪就怪你们生错朝代,偿是生在大宋年间,或许还不会有事,但生在现今,也只好埋怨一句投错胎了吧。
赵强注意到了袁张二人欲言又止,知道他们不同意自己杀人之举,但却惧于自己杀人之威,不敢劝阻。这就好比当年董卓在长安城滥杀一气而百官无不胆寒,无人敢说一般。
想到自己在这些人眼中如屠夫般形象,赵强心中也不是滋味,时事压人,在此刻他想不到比杀人立威更好的办法了。满清入主中原已数十年,三藩又定,台湾也平,天下基本一统,清王朝的统治基础已经十分牢固,而自己只不过插了冷空,以暗箭伤人而致人于一时,但强大的对手只要稍得喘息,自己就要陷入百劫不复之地,故此时便应行常人所不能,以绝对的暴力控制所能控制的一切。若不如此,利于自己的优势将不复再存。
枪杆子里出政权,这可是一条为各国奉行的真理。现在政权还没完全掌握,士子们要闹事,当然不能让他们闹,更何况是一群已经不知祖宗的酸丁呢。
不肯为自己所用,就当杀了,如杀周培公、陈梦雷等人一般。骨头硬得有,骨头软得却也有很多,只要杀了那些骨头硬的,利用那些骨头软的来控制局面,再施以安抚之策,天下读书人未必都是死心眼,总会来投的。
念及于此,赵强便不愿与袁张等人多说什么,挥手叫来从来国子监后就一直提心吊胆领着一帮司业、监丞立在后面的祭酒陆辅,问他:“陆辅,监里一共有多少士子在读?”
听到摄政王叫自己,国子监祭酒陆辅先是突了一下,尔后忙上前恭声道:“回王爷话,本监共有生员一千一百四十人,内中除高丽、逞逻、交趾等属国生员及百多名捐监外,便都是京师直隶及各省生员了。”他是国子监的祭酒,类似赵强后世时的中央党校副校长,对于校内的学生情况自然是知道的一清二楚,不需多想,便能一一说出来。
“噢,监中还有高丽等属国生员?”
听说还有朝鲜和越南的学生在满清的国子监就读,赵强不由来了兴趣,问陆辅:“高丽、交趾等国学生现在何处?”
“各属国生员向不与我国事,他…他们…”陆辅指了指那些还在哭闹的生员,小心翼翼道:“这些生员不遵王命在此闹事之时,高丽等国生员并未随他们一起,现各在学堂听候。”
清国的学生闹事,朝鲜与越南等国学生自然不会参与,恐怕多半还会幸灾乐祸,持看热闹心态。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中原王朝再乱,总不会有他们什么事,更何况朝鲜与越南这些国家在清初还是一心向明的,对于满清的好感未必能有多少。只怕这会那些外国留学生们心眼已经活泛起来,寻思是不是和关宁军攀上线,探一探情况,好向国内发回情报呢。
这些外国留学生们得好好的联络一番,等解决掉康熙后,如果朝鲜、交趾这些属国能够承认关宁军政权的合法性,那无疑对天下人是有极大憾动的,有利于北方稳定后南下的战事。想到这里,赵强微一点头,把这事又放下,继续问陆辅:“那些捐监生员们也多在此中了?”他说的此中是问陆辅那些捐生们是不是也和这些生员们一样,全聚在这太学门了。
“那倒没有。”
陆辅抬头看了一眼赵强,见王爷也正看着自己,忙迅速低下头,小心翼翼续道:“本监所谓捐监,大多是各省富家子弟,他们只要交足银子,就能领取监照,算是监生一种,待学满后,大多各有出路,倒与大多生员不同。平日里也不大与生员们合在一起,大都各有圈子。”
“嗯,如此甚好。”
朝前迈了两步,扫视了一眼还在嚎哭的生员们,赵强似有所悟,回首问陆辅:“本王军务在身,今日来国子监本为使众生有所事事,不想他们却不领本王好意,心中只念鞑子之好,而不思自身血脉,使本王觉得十分可耻,当真是可恨又可笑而又可悲。。。陆辅,你是国子监的祭酒,这些人都是你的学生,本王且问你,你认为本王该如何办是好?”
“这…”
陆辅闻言一怔,犹豫不决,看摄政王脸色,知道他已是动怒,只怕今日这些监生们没有好果子吃。对这些不肯听话的生员,陆辅也是恼他们,若是他们真的是忠于大清,为何在关宁入城之时不与关宁军拼个渔死网破,玉石俱焚,反而在人家占了京城好些日子才突然闹起事了,这不是存心让他这祭酒难堪吗!现在可好,王爷生气了,问自己如何处置,自己又能怎么说?
“嗯?”见陆辅犹豫,赵强冷哼一声,却不说话,只看着他。
这一冷哼可把陆辅吓坏了,“扑通”就跪倒在地,颤声道:“腐儒焉知国事!臣以为王爷不必有仁慈之心,这些人心念满洲,要做他大清的忠臣义士,咱们也不必拦着,随他们愿好了。”
“你是说本王应该杀了他们?”
“是,王爷应该行霹雳手段,快刀斩乱麻,重律处戒这些心怀异族的生员,以示朝纲!”陆辅说得很坚决,相当的坚决。
“你们认为呢?”
监丞刘泰,司业孙德全没等赵强一一询问,就一起跪了下来,不约而同道:“悉听王爷处置,臣等不敢有异!”
“既然你们都认为该杀,本王自当从众。。。”视线从刘孙等人脸上收回,赵强便轻摆了摆手,顿时有侍卫上前听令。
“叫人把这太学门广场掀开,就地掘坑,使人问众生,有愿听命的活,不愿听命的坑埋。”
另又吩咐:“传令各部院衙门、各师团,即刻起遍搜城中,但有清修各书一律收缴,集于孔庙于翰林院焚毁。但有藏收不交者,以谋逆罪杀之。并告城内百姓,许相互揭发私藏**,责顺天府详细办理。”
“另调精于满文官兵,清宗人府、内务府、皇宫大内、各王公府邸,凡有满洲文字书藉,一律收缴统一焚毁,自今日起,京内不得见满人,满文、不得听满语、凡与满洲相关不问习俗、风化,皆予以禁毁。不遵者,杀。”
♂。。更新超稳定,无弹窗,让您看小说更舒心。如果您觉得快♂读♂网还不错,请将:。。这个链接分享给您的朋友。
'  '
第五十八章 焚书坑儒(下)
网。。
“齐国泰,王爷叫我问你,你当真要以死抗拒王爷吗?”
“呸!什么王爷,不过是一草寇逆匪而已!我齐国泰既仕于大清,心中唯有我大清,不能做大清的忠臣,也不为虎作伥,与你这等不要脸面的软骨头同殿为臣!”
主薄齐国泰心意已决,根本不听陆辅的劝告,抬首看了一眼远处太学门下的关宁贼子,咬牙切齿,恨不能亲提三尺剑,将那窃国大逆诛于剑下。可惜自己一文弱书生,无缚鸡之力,眼看那匪首耀武扬威,亵渎圣学之地却不能奈何,当真是有心杀贼,无力回天,只能仰天长叹,胸中郁气不能释。他已抱死志,绝不与陆辅他们同流合污,昧着良心伺奉那关宁贼首,领着生员们闹事那刻,便知自己绝无生还之理。今日之局面,无非是人头落地而已,读圣贤之书为的不就是今天吗?太平天下为治世能臣,国破之时为社稷忠臣,古往今来,以死殉国的忠臣志士还少吗?
今儿个就让我齐国泰做这大清的黄泉之伴吧。成败不过是个争字,输了不过是条命,大丈夫在世,就当顶天立地,说不从贼,那就不从贼!
司业孙德全与齐国泰私交甚好,眼见他这般不听劝,大好。性命就这么丢了,实在是不忍心,上前拽了拽他,低声劝道:“国正,你怎么就这么想不开呢?刀在人家手中,你这不是活生生把自己送上断头台吗?识时务者为俊杰,这大清可不是大清了,改朝换代怕也是眼前的事,你至于一条道走到黑吗?再说那满洲人本就是窃我华夏社稷的胡贼,与我等汉人不是一族。圣贤有云,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既然圣人都有过此教诲,依我看你就不要再犟了,还是赶快去跟摄政王赔个不是,叫生员都散了吧。”说着挥手便要靠得近的几个监生们都起来,别在这鬼哭了。可那几个生员只是冷眼看他一眼,并不理会,依旧在那嚎哭不止。孙德全面上挂不住,自己平日里在监中威望也不够,只好讪讪的退了两步,给刘泰使了个眼色,后者轻一点头,上前就气冲冲的骂起齐国泰来了:
“你齐国泰要做忠臣,要为满洲人殉葬,咱谁也拦不住你,可你也不能把这些个生员都给拖下水啊!”朝那些监生们一指:“他们哪个没有双亲在世,哪个不是家中柱梁,入得这国子监来为的是什么?还不是为了有个好前程,将来能衣锦归乡,光宗耀祖吗!可现在你齐国泰非要带着他们闹事,好好的日子不过,非要把脑袋提在手中,何苦来着呢!”咽了咽口水,有些不甘心的喝骂齐国泰:“你给我睁大眼睛瞧真实了,这可是数百条人命啊,数百条人命!为了你一人名声而让这么多人陪你一起死,你于心何安,又于心何忍!你若还要坚持,我看你就是一沽名钓誉之辈!”
“沽名钓誉之辈?”
齐国泰有些动容,喃喃自语一声,脸色有些颤动,陆辅他们见了,心中暗喜,只道他已被刘泰骂醒,那样一来,这些生员们性命可就算保住了。
谁个愿意死人呢?
齐国泰是有些被刘泰说动,是啊,自己一人死不要紧,可这几百学生难道也该死吗?那贼子说要杀人,瞧他进京后的手段,草莽匹夫一个,杀人对他而言根本不算什么,在他眼里,恐怕自己和这几百生员的性命不过跟蝼蛄一般,想杀就杀。
难道自己真能眼睁睁的看着学生们血溅国子监吗?
可要是就此收手,自己又有何颜面再读圣贤书,又有何颜面抗争到底呢
难,齐国泰心中苦恼,既不想服软为贼子所用,又不想真叫这几百监生命丧黄泉,心中左思右想,拿不定主意。
只要齐国泰有所顾忌,这血便就溅不出来。陆辅见状,便要上前再劝说一番,总要叫齐国泰就此收手,哪怕他回去之后立马上吊云见大行皇帝,总胜过这么多人命与他一起没了。
正要上前,却见生员江四平突然起身,缓缓朝众人扫了一眼后,走到齐国泰身边,沉声说道:“老师不必犹豫,学生等自随老师那刻起,心中便无他念,唯以碧血洒青天,不求生,只求死,以报先皇在世恩典。若老师以为学生等贪生怕死,那就大错特错了,古人云,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然今时不同往日,诺大一座京城,总要有报国殉忠之人,学生等虽不过是些生员,未曾入得了仕,但报效朝廷之心绝不比人差。我大清定鼎数十载,养士数十载,若是没个以死报国的,倒真叫贼子们耻笑。”言毕扭头朝太学门下看去,恨恨说道:“自古杀儒生者,必不得善终,当年秦始皇焚书坑儒,秦二世而亡,便是验了这暴虐之举。今贼首妄想我等篡改国典,替他粉饰文章,当真是痴人之举。天下之口,奈何堵之!他固然能改一时,又能改一世不成!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就让我们这些人的鲜血唤醒我大清亿万子民吧!”
“对,以我之血醒亿万之民!”
“人固有一死,难得是死亦所在!老师,学生等愿与老师共抗暴政!”
“有本事就杀了我们,我倒要看看,这杀读书人的贼子能活多久!”
“我等蒙先皇恩典,得以在国子监学习,今时局崩乱,我等无逆天之力,也有一死之心!”
“好,好!我齐国泰能与这么多热血士子共死,当真是三生有幸!”
本来犹豫着的齐国泰听了一众生员们热血沸腾的话,不由坚定所想,今日便就是要用脑袋与那贼子抗争到底!
“你们快走,我等绝没有你们这些败类老师!”
生员们的怒火对向了陆辅他们,群情汹涌,见事已不可挽,陆辅等人只好灰溜溜的回去复命。一听生员们没有一个后悔,定要以死抗争,赵强自然不会再让人去劝,大手一挥,立时数百名如狼似虎的兵丁便扑了上去,将那些生员们连拉带打,拽到一边。
这边三百名兵丁取来铁铲,用重锤硬击广场,众人同使力,不大功夫便将地面砸开。搬走青石碎砖后,又有数百兵领命过来就地掘坑,只挖了一个半时辰,原本平整的太学门广场便浮现出一座大坑。深数丈,从上看去,只叫人心里发慌。
“把他们都推下去!”
士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