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恶奴 >

第223部分

恶奴-第223部分

小说: 恶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告诉萨老将军,战斗不能停,再派三个佐领押上去,用弓箭压制住罗刹人的火铳!”
“传令火器营,即刻支援黑龙江军!”
观战的彭春见萨布素有退兵迹象,忙派亲兵前去传令不得退兵,同时令火器营全营压上,不使罗刹火铳逞威。
此攻雅克萨第一仗,无论如何也不能落个惨败而归!彭春并未寄希望只此一战就可拿下雅克萨,而是希望尽可能的打击罗刹人的兵力,摸透他们的底细,以确定总攻的兵力部署。
小说阅读下载尽在中文网更新超快小说更多:htt8yt
'  '
第四十三章 进攻雅克萨(三)
接到彭春帅令后,萨布素立即调了三佐领九百兵猛攻南门,另又调了一佐领弓箭手与已在城下的另一佐领弓箭手不间断向城头反击。
但两佐领的弓箭手根本无法压制俄军的火铳,城头上的俄军极其狡猾,他们每发射一铳便立即蹲下,使得清军的箭枝根本无法直射他们,只一些箭枝坠射下来伤了一些火枪手。又因雅克萨的棱堡构造,担任攻城与夺制的清军攻击一面,却要面临三面城墙上的俄军打击,所以萨布素新调上去的五个佐领兵根本无法改变被动挨打的局面,而且城头上俄军的火炮同样造成了清军的重大伤亡。
安放在雅克萨城头上共有八门火炮,五门铜炮、三门铁炮,是康熙十九年时托尔布津从原尼布楚总督弗拉索夫手中讨要过来的,一直以来,这几门火炮都被当做摆设置在雅克萨城头,从未发挥过作用。今天,在城头上静静放了六年后,这几门火炮终于第一次从它们的炮膛中喷射出夺命的炮弹。这些个火炮都是只有四磅的小型炮,威力并不大,射程也不远,有效距离只有三百到四百米,但用于对付正在蜂涌攻城的清国军队却足够了。
“开炮!”
每响起一声,城头下及远处正在冲锋而来的清军都要倒下十数人。
城内的八百俄军中,有350名人使用的是前装火绳枪,但另外四百多人却武装了欧洲最先进的燧发快枪。因此,任凭清军的兵力如何增多,城头上的俄军都能够快速的进行反击。
“开火!”
奉命增援右军的火器营终于开到城下火铳射击距离里,一千三百名火器营兵在协领大人的指挥下,迅速朝城头打响手中的火铳。这些火器营的八旗兵并不是真正的满洲人,而是汉军旗的人。在他们当中甚至还有二百名是朝鲜人。京营火器营是当年投降后金的“三顺王”和朝鲜“助师”的后代,也是大清朝唯一入编京营精锐的汉军旗人马。整个火器营的编制是三千五百人,此次北征康熙亲自下旨调了一千三百名火器兵北上,因为康熙知道罗刹人的火器凌厉,派火器营出征能更增胜算。
火器营的上阵没有让彭春失望,只见千余杆火铳同时打响,光是射击的声音就压过了战场上的一切,但是黑烟过后,城头上的俄军却只是短暂的停止射击,很快就再次反击起来。见此情形,观战的彭春不由脸色一暗。
“巴克夫,带着你的人把清国人的火枪手压下去!”
在城头指挥的赫尔晓夫迅速判断了局势,看出城下的清国兵是不可能攻破城门的,他们竖得到处都是的梯子也不可能让他们成功登上城头,而现在对己方最具威胁的则是那些几十步外正在忙碌装药的火铳兵。从他们那装药的手式,赫尔晓夫一眼就看出不过是些火绳枪,因此他果断命令手下有一百二十名燧发枪手的巴克夫进到左面城堡上的岗楼上,在那里居高临下组织对清国军队火铳兵的压制。
“预备!射击!”
一百二十名燧发枪手在清国军队的火铳兵还没有装完药的时候一阵排枪射了过去,顿时打倒七八十人。领队的清国军官忙大声发令组织部下向岗楼还击。
“砰!砰!砰!”
一阵密集而散乱的火铳声过后,城头上却看不到一个罗刹人的人头。火器营的清兵一阵兴奋,以为那些罗刹人已经被打下去,可是还没等他们的笑容裉去,城头上突然伸出百十个人头。
“射击!”
俄军利用燧发枪开火装药的快速优势,很快打出了第二轮,在这轮射击下,火器营的兵顿时又倒下七八十人。
“开火,开火!”
统领火器营兵的协领是汉军镶黄旗协领孙克强,见罗刹人的火铳又逞威,忙急令火器兵对那处岗楼下开火。可是,命令下去之后,却没有听到火铳射击的声音。
“怎么回事!”孙克强大怒,都***聋了吗?没听见本官在下令开火吗!
“大人,小的们药子还没装好!”一个离得最近的火器营兵一脸哭丧的告诉协领大人,他们的火药和火绳还没安好呢!
“妈的!”孙克强急得一跺脚,见前面城下的黑龙江军正被罗刹人压着死死打,根本没有还手之力,急得大吼起来:“伏安!伏安!”
伏安是孙克强手下的汉军旗佐领,听到协领大人叫自己,忙从后面快步跑了过来:“卑职在!”
孙克强一指南门那里,急道:“你马上带你的人冲到城下去,一定要把城头上的罗刹人给压下去!”
伏安闻令忙指着左侧城头上那岗楼处叫道:“大人,这边怎么办?”
“这里有本官,你快去!”孙克强顾不得再和伏安说什么,示意他赶紧带人突到南门那里,至于岗楼处的那些罗刹人就让他来对付。现在最重要的事情保证黑龙江军能够破城,只要城一破,大军尽数涌入,罗刹人的火器再厉害,也无济于事了。
“是,大人!”伏安忙应了一声,挥手朝自己的佐领挥手叫道:“都跟我来!”
没等伏安和他那队佐领的火器兵跑出十几步,城头上就传来罗刹火炮的声音。
“轰!轰!轰!”
连续数声炮击声,弹点不偏不倚的正落在伏安那队佐领兵的正中,顿时尸首横飞,残脚断臂撒落一地,五六十名火器兵当场便中炮而亡。
“弟兄们,和罗刹狗拼了!”
伏安险些被炮弹击中,四周一看,那些朝夕相伴的部下竟然死了这么多,顿时热血上涌,拔刀吼叫着向前冲去。余下那些火器兵忙举着火铳跟随在佐领身后向城下冲去。冒着罗刹人的枪林弹雨冲到城下后,那些火铳兵也不用吩咐,举铳便往城头上射去,“砰砰”一阵铳声,就见城头上坠下十数具罗刹人尸体。
攻城的黑龙江军如置地狱之中,前方左方右方全是躲在城头上的罗刹人,他们的铳子不断的击中身边的同伴。负责压制的两个佐领弓箭手已经被火铳打得散成一片,再也不能如先前一样密集发射,只能东一堆,西一堆的,看到城头上有罗刹人露面就搭弓一射,效果却是可怜得很。
孙克强指挥的火器营主力被罗刹人牵制在城头岗楼那里,无法全营压上来支援黑龙江军,且自身伤亡也大。
彭春一直在焦急的看着,他不是傻子,知道再这样打法,只会白白死人。看来看去,终于咬牙挥手传令:“收兵!”
一旁的郎坦闻言忙劝道:“大帅,儿郎们攻得正急!不能收兵啊!”
从左军赶来的统领马喇也不服气的叫道:“罗刹人在城内并没有多少兵力,我看他们也就能撑片刻,以我看,还是全军总攻,看他们能守得了哪里!”
彭春没有理会二人,而是铁着脸命令亲兵去传令。郎坦和马喇见状,心中多有不服,但奈何对方是主帅,却是不能抗命的。
“收兵!”
听到中军传来的收兵命令后,萨布素吐了口气,忙命摇旗传令正在攻城的五个佐领全部退下来,这仗他算是见识了,罗刹人还真他娘的难打,要是再这样强攻,只怕他这黑龙江将军就要成了光杆将军了。
城下的清军听到收兵令后,也顾不得哪个佐领留下来掩护了,一窝蜂的往后退去,这一退苦了火器营兵,顿时被冲得稀八散,结果被城头上的罗刹兵一阵排。射又给打倒几十人。
“妈的,没这样打仗的!”
“我们的大炮在哪,怎么还没调过来的!”
“罗刹人的火器太厉害了,我们才打一铳,他们就能打两铳,这仗没法子打!”
“咱们黑龙江军这次损失太大了,大帅必须马上为我们补充!”
“罗刹人居高临下,打得铳又准,是不能这么强攻,我看还是等咱们的炮过来再作计较吧。”
听了众将和萨布素的话,彭春缓缓点了点头,却是说道:“本帅看过了,城内的罗刹兵不会太多,至多千人而已,他们的火器是比咱们厉害,强攻未必不能拿下雅克萨,但势必伤亡极大,影响我们北进尼布楚。。。本帅决定暂停进攻,将这雅克萨围起来,我倒要看看他们能撑多久!”
四月二十九日,清军初攻雅克萨不顺,死伤七百六十八兵。战后,彭春暂停进攻,以围城为主,不使城内罗刹兵突围而去,等候从盛京调运的六门“大将军炮”到来。
。。。。。。。。。。。。。。
清军攻雅克萨之战基本取于史实。
'  '
第四十四章 渡江
泊扎渡口位于雅克萨东北十里处,两侧俱是密林,沿渡口乘舟往南不到三里便是黑龙江。赵强选定此处为大军屯结点,便是因其足够隐蔽,就在清军的眼皮底下,而不必担心会被清军发现。
五月初二,各师团全部到达泊扎渡口集结完毕,只待赵强一声令下便翻越西南那座海拔数百米的土固里山向雅克萨进军。
派往雅克萨查探的士兵已经回来,据他们侦察所知,清军已于六天前包围了雅克萨,并且还进行了一次攻城战斗,但没有攻下,现在将雅克萨死死的围住,并没有再进攻。
早在三月份就得到命令的左铭南已经让人平整了泊扎渡口一带,以方便大军扎营,并赶制可用于渡江的木筏,至赵强率军到来时,已经制好一百六十余架,每架可载兵十,马二。一次性可渡一个联队过江。
赵强到后,即令后卫师团挑些熟些水性的赫哲人,令他们乘木筏渡江为大军选择一个登陆点。后卫师团接到命令后,当即从第二联队选了二十多个赫哲兵,分乘两架木筏渡江。因白天江面上有清军水师巡逻,所以渡江选在了一个有月光的晚上。
赫哲兵们世代捕渔为生,对江水的熟悉不亚于对自己身体的熟悉,原以为他们会安全渡过江并安全回来,但谁知意外却发生了。他们是成功的渡过了黑龙江,可是在回来的时候却发生意外,一架木筏被一个突然出现的急流吞噬,虽经百般营救,该木筏上的十一名军士却仍是全部落江,无一人生还。次日天亮,在下游发现六具尸体,其余五具却是再也找不到。
事情发生后,赵强决定对这十一名赫哲兵进行祭拜,以慰他们在天之灵,并以此激励三军士气。
很快,赶制好的十一具木棺被依次抬到渡口上,六具木棺里躺着溺死士兵的尸体,另五具里却只是放了些他们在营中的贴身衣物。关宁军上下肃立在前,赵强浑身披甲戎装,站在木棺一边,全军有万余人,却很是安静。
“大军出征,此小队士兵为大军探测黑龙江航道,不幸溺水身亡,在此本帅特令追赠他们为总旗,家人授田百亩,由关宁军供养一生,田地代代相传!”
一名亲兵在那里大声的喊道,每一句话在场的将士都是听的清清楚楚,每个人情绪各有不同。与那队士兵同在一个中队的官兵们更是哭得泪水哗啦。
赵强上前一步,边上亲兵端着个木盘跟上,木盘上放着三杯酒。赵强拿起酒杯,在十具木棺的前面把酒洒在地上,缓缓说道:“关宁军上下将士,本帅都是待若子侄,每死一人,就如同在本帅心中割肉,但今你等十一人为我关宁军南征大计而死,本帅虽心痛却也为你们感到荣光。他日本帅定建英灵祠,以使你们配享万众香火供养!本帅现亲率大军与鞑子死战,不能送你们回乡,这三杯酒,就算是为你们饯行了。”
说完,他后退一步,双手抱拳,深深的揖首下去,渡口前已经是变得一片寂静,只有几名与死者相熟的军士放声嚎哭地声音。
突然间,整个关宁军爆发出山呼海啸的呐喊,不分官兵,不分大将小校,每个人都是在大喊:“愿为大帅效死,愿为大帅效死!!”
每个人都是发自真心的在那里呐喊,每个人都是喊得声嘶力竭,每个人都觉得浑身上下的血液好像是要沸腾一般,士气高涨,如火如荼。
关宁军中为有功将士授田是一直都进行的军功赏赐,但经顾炎武弟子赵楚提议,此趟南下征讨满清,可大规模提高授田的亩数,并将所授土地划在盛京、黑龙江等地,而不是在关宁军现有地盘里进行分授,以此来提高这些汉化异族士兵保卫胜利果实和捍卫关宁军的决心与积极性。
汉化和思想灌输教育固然是个手段,可是用实际土地利益来激励和圈住关宁军中那些汉化的异族士兵,效果肯定会得到大大的加强。尤其是今后所授土地在现在清军控制区里,那么对士兵们无疑是种鞭策。
授田就是把田地的使用权交给士兵的家属,只是收取一成或者是半成的收获,其余的都归这被授田的人所有。这相当于,每个在赵强这边获得田地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