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恶奴 >

第220部分

恶奴-第220部分

小说: 恶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著死死缠住自己的精力,就必然导致自己无法及时增援托尔布津,而且他们掐断尼布楚城同各地的联系,阻断商队,这等于掐住了城内俄国人的脖子,令他们呼吸不得。
一个如死城般的尼布楚将不会再即将到来战争中起到一点作用,如果雅克萨在准葛尔人动手之前失守,清**队逼近尼布楚,自己就不得不放弃尼布楚。届时,自己如何跟沙皇陛下交待,又如何面对一心要置自己于死地的索菲娅公主呢。。。
谈判,必须马上谈判,既然这些土著希望与俄国结盟,那就让他们去和清**队去拼吧!
打定主意后,戈洛文再也不与安德烈解释什么,以总督和御前大臣的名义下令立即重启与关宁军的谈判。
在戈洛文的强压下,安德烈与一些主战的官员只好无奈的服从,德鲁夫和那些布里亚特人却是偷偷的松了口气。
三月二十九日,关俄议界谈判在中断一天后重启。经过六天的无休止争吵和老套的武力威胁后,戈洛文代表俄国与赵强签订《关俄尼布楚条约》,条约共分七款,每款下设数条,全文内容如下:
关宁军总制府大帅、五军大都督赵强、总制府参谋刘德、万户齐壮、贺满川;俄罗斯国统治大俄、小俄、白俄暨东、西、北各方疆土世袭独裁天佑君主约翰?阿列克歇耶维赤及彼得?阿列克歇耶维赤钦差勃良斯克总督御前大臣戈洛文,尼布楚卫队长安德烈于四月四日会于尼布楚城附近,为约束双方猎者越境纵猎、互杀、劫夺,滋生事端,并明定关俄两方边界,以期永久和好起见,特协议条款如下:
一、双方以杜吉根思克为界,杜吉根思克以东额尔古纳河、精奇里江、雅斯克及多伦禅等地属关宁军;杜吉根思克以西及尼布楚、黑龙江流域属俄国所有。双方以杜吉根思克为联络中心,不设任何军事武装。在条约签字日起,关宁军必须从杜吉根思克退后,并拆除一切工事。
二、俄方出于人道主义考虑,向关宁军赔偿白银十万两、黄金一千两,以要求关宁军妥善安葬战死俄国士兵尸体。并本着共同对抗清国的需要,俄方向关宁军无偿提供火铳八百杆,战马四百匹,粮食一千六百石,另提供铠甲、马鞍若干。
三、关宁军俘虏俄**官与士兵应在一月内向俄方转交,俄方同意军官的赎回金为三百两银子一名、士兵的赎回金为三十两银子、平民及妇女的赎回金则为十两银子一名。俘虏转交应根据俘虏本人意愿,俄方不得强行索要。
四、俄方同意开放所有与关宁军交界据点和城池的商业往来,双方各以百分之五的税收比例向对方商人征收商业税。关宁军必须保证治下各项所产在价格相等的情况下优先卖与俄国商人,同样俄方亦要照此办理。
五、关宁军可向俄国采购己方所需军火、战马、粮食等物资,俄方必须遵行此条约提供关宁军所需物资,且价格必须在附款议定,一旦议定,不得以任何理由提高所售物资价格。
六、条约议定起,俄方不得强行索要生活在关宁军治下的各族居民,关宁军也不得向俄方控制区域里进行掳掠活动。
七、军事互助条款。此条款约定自条约生效日起,关宁军与俄国将是盟友关系在,双方承诺永不侵犯对方土地,杀害对方人员,并互派军事人员建立永久性军事联络点,双方一应有关军事方面事项皆通过军事联络点协商处理。同时该条规定,双方无论哪方受到何种敌人进攻,另一方都要无偿提供战争援助,共同打击来犯敌人。在这一条的最后为表示关宁军与俄罗斯帝国的友谊,关宁军可向俄罗斯帝国派出外交代表团进驻莫斯科。
八、第八条也就是最后一条,如俄罗斯国有需要,关宁军可向俄国派出远征军,帮助俄国消灭邻近的敌对国家。
此条在赵强看来,也就是图个乐乎,俄国的欧洲领土离这十万八千里,关宁军哪有这个实力和闲心去帮他们打欧州国家。本来这条就是为了凑个“八数”吉利用的,在前面七条被双方扯来扯去时,这第八条俄国人连问都不问就同意了,看得出来,他们也不认为这样一条根本不可能实现的条款有什么作用。
四月五号,赵强与戈洛文分别签字,正式确认条约主款生效。但事情还没有完,接下来有关双方共同对抗清**队的互助条款仍需议定,还有主约的附款还需完善,因此,赵强还要在尼布楚停留几天。
好看的小说尽在;告诉您的朋友
'  '
第三十八章 屯兵图古尔斯克
收藏太低了,请大家多支持一下,没有收藏的收藏一下吧。
。。。。。。。。。。。。。。。。。。。。。
《关俄尼布楚条约》的签订是以关宁军的极大让步换来的约成,拱手将已经收入囊中的杜吉根思克让出,就让赵强大大的肉疼。但为了条约能够顺利签定,不使俄国人有如针剌背的威胁感,从杜吉根思克退军就显得十分重要。在条约的议定中,杜吉根思克将成为双方的军事联络站,双方都不驻扎武装士兵,从而使得以杜吉根思克为中心的一百多平方公里土地成为了一个缓冲区,双方都不必直接面对对方的武力威胁,这对于并不牢靠的军事结盟来说,无疑就等于披上了一层保护膜。在双方共同敌人没有被打败之前,这层保护膜将有效的保护双方不受到对方的攻击。
条约附款的议定事谊赵强全交给了刘德去做,俄方负责的也换成了尼布楚总督府里的两个文职官员。也许是戈洛文也意识到没有必要再将精力放在这些条约附款的议定当中,所以附款的议定工作进行得很快。两天之后,双方各自的负责人员便签字交换文书。
主约和附款都是以汉字与俄文书写,并没有如索额图和戈洛文签订的那份条约一样使用第三方文字——拉丁文。因为关宁军只是一个军事组织,并没有国号和正式的政府组织形式,所以一切都是以最简单的方式落款——签上各自的名字,按上手印即可,并没有正式协约中应该加印的章印等。
从法律角度看,这份条约实际上并不具备法律效应,但是戈洛文不在乎,赵强也不在乎,这份条约在双方的眼里实际上都是可以随时撕毁的遮羞布,等到双方的力量稳固之后,只不过是看先谁先撕毁而已。所以他们才不会计较这份条约的法律效果有多大。戈洛文甚至都不准备告诉莫斯科,自己与一个叫关宁军的东方土著的军事武装缔结了一份“割让”俄国土地换来的军事结盟条约,因为现在进行的这场谈判实在是对他及俄国的侮辱。要知道,那个叫赵强的蛮子首领口口声称自己做了多大的让步,实际上他们现在所占领的土地全是俄国人的!如果让沙皇陛下和索菲娅公主知道自己竟然承认土著对俄国土地的合法占有,那该会让他们多么吃惊和失望!
“在战争没有彻底结束之前,谁都不可以将这里发生的情况传回莫斯科去!我们不能让沙皇陛下为东方的事情焦虑不安!”这是在主约签完字后回到尼布楚总督府内戈洛文对一众官员说的唯一一句话,之后他便将自己锁在屋里不出来。没有人知道总督大人在想什么,也没有人敢去打扰他。。。
库柏和林娜做为表达关宁军友善的“礼物”被送还给俄国人,对于他们的赎金赵强也是一个子也没有要。人被送走的时候,赵强心痒痒的躲在帐内不敢出去,因为他很怕看到林娜,他总觉得林娜似乎对自己有种难以言喻的情感。从刘德的口中赵强得知,林娜在和丈夫库柏踏出关宁军营到消失在远方时,从来没有说过一句话,也没有回头看一眼。这个情况让赵强心下释怀,心道也许是自己太自做多情了吧,天知道,一次强暴的**结合会给这个俄国贵妇带来什么不一样的滋味。库柏的脑袋一直耷拉着,在关宁军这边时如此,在俄国人那边也是如此,当认得他的俄**官与他打招呼,安慰他时,他甚至都不知道回应,只是茫然的看着对方。那些俄国人见他这个样子,以为他吃了不少苦头,被那些野蛮的土著折磨成这个样子,所以他们没有嘲笑他成为俘虏,而是不住的安慰着他。
十万两白银和一千两黄金是以“妥善埋葬俄国战死士兵尸体”的名义进行赔付的,戈洛文可不认可赵强的所谓“战争赔款”,而且一开始赵强索要的这笔赔款可是现在的十倍。在争来争去和相互的蛮横指责后,迫于形式的严峻,戈洛文最终同意只肯以人道的名义支付关宁军十万两白银和一千两黄金,但仍不是一次性支付,而是要分三批,年限则为三年。也就是说赵强现在只能得到三万两白银和三百两黄金。这点金银听上去很多,摊到每个关宁军士兵身上就少得可怜了。在得知戈洛文只能先给这么多时,赵强暴怒了,当即又要下令骑兵师团到尼布楚城外去展示“力量”,可是当他接到从图古尔斯克送来的加急军情时,却是马上改口同意了戈洛文的支付方案,因为清廷的北征大军已经在四月四号那天从瑷珲出发,沿江直抵雅克萨城十五里的地方。无论是军曹情报司的情报还是呼玛尔城安马尔的情报,二方都验证了同样一件事情,那就是清军最迟在四月底就要发起进攻雅克萨的战斗。
时间已经不允许赵强再停留在尼布楚了,所以他毫不犹豫的接受戈洛文的一切支付条件。但有一点,他却是坚持不松口的,那就是俄国人应该向关宁军提供的火铳和战马、粮食。戈洛文在看到赵强转交给他的雅克萨战报时,也明智的答应了武器粮食的一次性。交付。一个时辰之内,尼布楚总督府里俄国在东方最大的军火仓库里,八百杆火铳和药子被装车送到关宁军大营,从布里亚特人手中调拨出来的四百匹战马还有一千六百石粮食与两百多具铠甲、马鞍也一同送到。同时送到赵强手中的还有戈洛文的一封亲笔信,在译成汉语之后,上面的意思是希望关宁军尽快向雅克萨挺进,以帮助雅克萨的俄军守城,并最大可能的消灭清**队的力量,而尼布楚方面的俄军也将派出一支火枪队赶往雅克萨。信中戈洛文希望赵强能够履行双方的约定,实现真正的军事同盟。
我当然会去雅克萨,但我可不是帮你们守城!
四月十一日,确定共同对抗清国北征大军后,赵强即率骑兵使团和近卫师团回返图古尔斯克。留下六十人的军事联络队与俄方人员一同前往杜吉根思克,进行撤兵和联络及俘虏赎买、贸易等的落实工作。
四月十五日,骑兵师团全部,近卫师团第一、第二联队、后卫师团第一联队会师图古尔斯克。四天后,近卫师团第三、第四联队、后卫师团第二联队及预备役师团大部赶到图古尔斯克。至此,关宁军用于对清战事的军事力量全部抽调完毕。计骑兵师团四千五百人、近卫师团七千二百人、后卫师团四千八百人、预备役师团五千人,哥萨克大队一千一百人,计战兵一万六千人,辅兵五千九百人,余随军民夫青壮四千人。一时之间,小小的图古尔斯克人满为患,城内容纳不了这么多军队,只好在城外密密麻麻的安营,一眼望去,连绵不绝。
小说阅读下载尽在中文网更新超快小说更多:。。
好看的小说尽在;告诉您的朋友
'  '
第三十九章 南征祭旗
四月十八日,黄道吉日,利动刀兵。
天刚亮,鼓角齐鸣,各师团将士整队从军营开至城外开辟好的校场之上,军容肃然,鸦雀无声。所有人都静静的看着城门口,等待着大帅的到来。
今天,将是关宁军正式南下征清的誓师之日,也将是祭旗之时!
辰时三刻,赵强全身披甲,携一众部将自图古尔思克南门而出,卫队于前旌旗高举,三百名全身盔甲,身披红色披风的骑兵紧随其后。
三声炮响掠空而过,号手将长长的号角高高仰起,“呜呜”一阵鸣叫,空寂的峰峦回音袅袅。耀眼的阳光下,一面明黄龙旗,在凛冽的寒风中瑟瑟舞动,上面绣着“驱逐鞑虏、复我华夏”八个大字。之所以用这明黄龙旗,倒不是赵强想自立为帝,而是此番南下征清所用名义除了“驱逐鞑虏、复我华夏”外,还要替“先帝”复仇。
刘德与奉命赶来的陈昂等人不同意赵强在南下檄文中用替吴三桂复仇的字言,因为吴三桂的名声已经在汉人心中不值一提,若关宁军仍然奉吴三桂的大周为正统,恐不会被关内汉人士绅百姓接受。对此,赵强也很无奈,帐下众将之中,一多半是吴军旧部出身,在他们的心目中,吴三桂可不是什么“三姓家奴”,而是带着他们从北打到南,又从南打到北的平西王、昭武皇帝!而且此番南征最大的兵源补充便是宁古塔和尚阳堡的六万吴军旧部和三万多忠于吴三桂的滇民,若是不打出吴三桂的大周旗号,一不能让众将心服,二不能收吴军旧部与滇民之心,如此,则无法迅速扩充兵力。
六万多吴军旧部一旦重新焕发生机与斗志,可是随时都能投入战场的庞大力量。如果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