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恶奴 >

第152部分

恶奴-第152部分

小说: 恶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
第二百四十八章 一次彻底的洗劫
中秋快乐,祝所有家庭都和和满满,有情人终成眷属!(这两天更新量会少些,但不断更,节日嘛,走亲访友的大家理解一下)
………。。
西林觉罗在二十八屯的日子比神仙还快活,打从顺治六年被发落到这后,他就发现了在这山高皇帝远的地方当土财主是何等的快活。*。P8。*!。吧*上官的训斥从此连耳边风也不用当了,咬牙呈上的孝敬也省了下来,就连平日里过节的走动也不必了,这对本就不喜欢应酬的西林觉罗而言,自然是求之不得的好事。一天到晚乐悠悠的呆在自己的大屋里,没事出去溜达一圈,打个猎捕个鱼什么的,日子甭提有多舒坦了。听说沿江上游有罗刹人入犯,占了不少地,杀了不少人,可罗刹人再凶狠他也来不到二十八屯,所以西林觉罗一点也不担心自己的地盘哪天突然不太平起来。他准备着这辈子就在二十八屯过了,死了也埋这,就背对着黑龙江建个坟,日日看着自己一手打造的二十八屯,看着那些自己庇护下的各族百姓在这片土地辛勤劳作着。
觉罗是满洲老姓,觉罗二字在满语中指宗室的意思,也就是皇亲国戚的意思。不过按大清制:称太祖努尔哈赤的父亲显祖塔克世为大宗,他的直系子孙为“宗室”,束金黄带,俗称“黄带子”;塔克世的父亲觉昌安兄弟共六人,俗称“六祖”,对这些非塔克世———“大宗”的伯、叔、兄、弟的后裔称“觉罗”,束红带,俗称“红带子”,族籍也由宗人府掌管,享有种种略低于黄带子的特权。
西林觉罗便是“六祖”的后裔,红带子的身份,不过六祖传下来的子嗣太多,他这旁支的旁支自然就跟大宗远了,跟族支里的铁帽子王也离得远,再加上这一支里没出什么大人物,所以就不太受人待见,渐渐的就远离了政治中心,最后就被发落到这其他人眼中的穷山苦水来了。当年他才来这江东屯子的时候,沿江不过七八个屯子,六百多百姓,二十多年过去,现如今已经有二十八个屯子,四五千百姓,别人提到这江东屯子的时候,也多称为“二十八屯”或称为“觉罗屯”。有这般规模,都是得益于西林觉罗来此后采取的休养生息,无为之政,所以西林觉罗一直将自己视为二十八屯的缔造者和守护者,尽一切可能避免屯子里的百姓被上官分流到其他地方或者是强制编入驻防八旗。为了提高屯子百姓的生活水平,他还派人去联系黑龙江、宁古塔的商铺,让他组织商队来与屯内百姓做生意,以此来改善百姓们的生活。
对于西林觉罗为二十八屯百姓的所作所为,各族百姓们也是感激在心,一点也未因西林觉罗已从四十岁的壮年变成如今白发苍苍的老头而有所轻慢,平日里见了他老人家,都是远远就热情的叫唤起来。若碰上老人家兴致高要上船撒两网,百姓们也是照顾得妥妥贴贴,像对待自家长辈一样保护着他,偶尔撒了空网,捞不上鱼来,为免老人家失望,他们也会偷偷的从船仓里把捕好的鱼悄悄放到网里。总之,二十八屯的百姓感谢西林觉罗他老人家,西林觉罗也一如至往的守护着他的子民,这一切只到一支罗刹队伍的出现才结束。
三道屯与二十八屯有一条官道连接,不宽,仅能容一辆马车单行,是当年后金军役使各族百姓修建而成的,几十年后却方便了赵强和他的关宁军沿着这条官道实施抢劫行为。
当赵强带着队伍出现在最外围的一个屯子,他就知道自己成功了,面前放眼望去见不到头的屯点已经成了他的囊中之物。人口、财富、牛羊马匹都将成为关宁军的财产!想到有了这些“意外之财”对于关宁军的发展,赵强情不自禁朗声笑了起来。
最先入屯的是哥萨克大队的第二中队,当他们端着火铳出现在那些屯民面前时,屯民们都惊呆了,没有一个人发出一声声音,全都直愣愣的站在那里看着这些以前从未见过的人,这一场景就如时间突然停滞一般,世间万物都停止转动,诡异而又让人恐惧。
哥萨克大队长驱直入,直到突入到最中间的一个屯子时,警报声才响起。在“咣当咣当”的锣鼓声中,西林觉罗带着他一百多个老弱残兵向着罗刹入侵者奋勇反击。闻讯而来的其他屯子的百姓也拿来着鱼叉、柴刀赶来助战。不过这支仅有三四百人的乌合之众在骑兵中队一个冲击下便告瓦解,西林觉罗本人也被俘虏。他太老了,老得连刀都提不起,只能在亲人的搀扶下嘶哑着为部下打气,可是他那些部下也老了,内中有些人还是二十多年前随他来的屯子,当年的小伙早已步入老年,脸上的皱纹显示了岁月带给他们的沧桑。这样一支军队在凶神恶煞杀人从不眨眼的罗刹人面前,不过就是个可怜的笑话而已。
解决了为数不多的驻屯兵后,赵强命令骑兵中队封堵各个外逃路口,哥萨克大队负责挨屯挨屋的搜人,在搜捕行动中,反抗是必然出现的,面对异族人,二十八屯的百姓进行了勇敢的反抗,但是在这些职业强盗和刽子手的镇压下,反抗没有成功,相反却是白白死了两百多人。最后,除西普奇屯前摆渡房有一百多百姓乘船脱逃外,二十八屯无一人漏网,全被罗刹兵押着赶到了最大的屯子——白旗屯。对于反抗中被杀的各族百姓,赵强是不可能同情他们的,也不可能对他们的勇气生出敬重之意。
二十八屯有三个屯子最大,分别为白旗屯、腰呼尼哈屯、西普奇屯。其中白旗屯位于最北端,与右岸长发屯相对,有户两百多,居民854人,耕畜有165匹马和224头牛;腰哈尼哈屯是最早的一个屯子,又称老屯,也是二十八屯仅有居住满洲人的大屯,有户一百六十多,居民746人,牛马三百多头;西普奇屯是临江边最近的一个屯子,所以屯子里的人大多从事摆渡,又因西普奇屯所在的位子大多是沙陀子地,所以屯里又分前摆渡房和后摆渡房,两个房中间相隔一二里地。前摆渡房主要摆渡黄山屯附近来往于瑷珲城的人,后摆渡房主要摆渡段山屯附近来往于瑷珲的人。摆渡船是用两条风船并在一起,上面铺板子,人、马、车均可过江。屯里两房共有户一百二十七家,居是589人,多以锡伯和达斡尔人为主,散有几家蒙古人。脱逃的百姓便是前摆渡房的达斡人,后摆渡房的则没有一个跑出去,因为一支骑兵小队提前占领了渡口。
“不要妄想逃跑,更不要妄想反抗,那样做只会在地上多留几具尸体!为了你们和你们亲人着想,我奉劝你们最好乖乖的听话,不要有其他的念头,不然害的只能是自己!”
在骑兵大队各族士兵的喊话后,赵强让郑国辉从百姓中挑五百青壮负责抢运各屯的粮食,另外选了三百人负责驱赶牛马牲畜。挑人的过程还算顺利,除了几个拼死拦着不让自己男人被拖走的女人被粗暴对待外,并没有发生其他流血事件。
二十八个屯子分散开来有十几平方公里,要想把屯子里的东西全运走,没有个三两天时间是肯定不可能的。所以赵强让郑国辉带一百骑兵和一百俄兵把女人和孩子先押走,余下的人则留在屯子里,直到所有的东西都被运走。
“我要与你们的首领说话,我要与你们的首领说话!”
正布置人手进行抢运时,赵强听到百姓中有一个老人在不断的叫喊。老人的声音非常痛苦,听着让人就有些可怜。因那老人是用满语在叫喊,所以赵强听不懂,便让人去把那老头带来,看他要说什么。
叫喊的老人就是西林觉罗,他见入侵者不仅想要把二十八屯百姓的财产都抢走,还想把人也都带走,不由有些心慌,不顾家人的劝阻,开始大声叫喊起来,因为他想和对方的首领谈谈。如愿以偿见到赵强后,他有些诧异怎么对方的首领会是个汉人,有些疑惑的问赵强:“你们到底是罗刹人还是汉人?”
“你认为是什么就是什么吧。。。你找我有什么事吗?”见这满洲老人实在太老,一头白发的,赵强也不忍太过剌激他,所以语气上还是很平和的。
“若你们还是我大清的子民,就请你放过二十八屯的百姓吧!”赵强平和的语气和还算友善的态度让西林觉罗有了希望,或许他可以说动这个汉人放过屯子里的百姓。
“屯子里的东西你们都可以带走,但请把屯民们留下,天寒地冻的,老人孩子根本吃不消长途跋涉,再说他们对你们也没什么用处,还请首领行行好,放过百姓们吧!”西林觉罗说完就给赵强跪了下来,两行老泪也流了下来,见赵强站着不动,又急着给赵强重重磕了一头:“好汉行行好,放过百姓们吧!”
'  '
第二百四十九章 扯他娘的满汉一体
“你知道求我放过这些百姓,那我请谁放过关内的千万汉人百姓呢!”
西林觉罗的话让赵强有种不舒服的感觉,他知道面前这满洲老人的确是在为屯子里的各族百姓求情,这种求情不是流于表面,而是发自内心的,但他却不能答应这个满洲老人的所请。00ks。()因为这些百姓是他光复中华的本钱,没有这些百姓,就没有关宁军;没有关宁军,就没有中华的再造!如果为了一个白发苍苍的老者所求,就放弃到手的人口,那他当初根本就不必率众北上。
赵强不想粗暴野蛮的把这个满洲老人撵出去,他再狠心也难以这么对待一个老人。因此他想让这个老人知难而退,但是他想错了,这个满洲老人似乎是铁了心的要“虎口拔牙”了。只见他先是缓缓鞠了一躬,然后抬起头来不卑不亢道:
“我大清入主中原是天命所归,绝非侥幸窃了汉家江山。入关后,当朝又视满汉一体,视汉人与旗人一样,并不曾苟待汉人百姓半分,相反却是安抚有加,正所谓四海之内皆大清子民。”说到这里,西林觉罗抖抖嗦嗦的朝南一拱手,昂然说道:“当今圣上即位后,更是明诏天下永不加赋,此数千年来历代皆不敢为之大善之举,福泽天下苍生,恩施千古,真正乃盛世明君所为!诸如其他施好汉人之举更是数不胜数,老夫虽在这关外,但也是屡有听闻,每次听后都心生感慨,为我圣上之明而涕零!试问首领,我满人上至皇帝下至平民皆对汉人施好,首领这放过关内千万汉人百姓的话又是从何说起呢?”(作者注:盛世滋丁,永不加赋乃康熙五十年后所颁,此处提前,对小说上下时间并无影响)
听了西林觉罗的话,赵强的不舒服之感更增几分,心下也有几分恼了,暗道这老头还真是得寸进尺,给他点颜色他就敢开染坊了!当下冷哼一声;走到老头面前上下打量一眼,沉声道:
“我看你真是老糊涂了,满汉一体?哈哈,天大的笑话!这也是你们满人自欺欺人的话,你如何能如此底气十足的当着我们这些汉人之面说出来呢?”
“难道我有说错吗?”西林觉罗也是豁出去了,神情举止并未有半分怯懦之色,毫无畏惧的盯着赵强,外人见了还道现在是赵强恃强凌弱欺负一个半朽老人呢。
赵强被这满洲老人的神态激怒了,但还是耐住性子忍出把他拖出去打到一命呜呼的冲动。轻笑一声后神情突然一恶厉声喝道:
“若真满汉一体,那我问你,为何满人杀了汉人不需要偿命,汉人杀了满人,一定要偿命?为何满人开店不要付税,汉人却一定要付?”
“为何你们满人男孩一出生,就享受每月数两银子的待遇,而我们汉人出生的孩子,饿死了也没人管呢?还有你们的满人女孩自出生之日起,每月不发晌银而给口粮,直到出嫁为止。而我们汉人女孩养不起卖了给人为奴却没人管呢?”
“你们满人不需要跪官,而我们汉人看见官就要三跪九叩!你们满人所有男子都拿八旗官兵的俸饷,每人每个月的钱粮比我们汉人考上进士当的官俸禄都要多!满汉一体体在哪里了!”
“你们满人女孩不可以和汉人结婚,因为我们汉人不配与你们满人通婚!而你们满人男子却可以把我们汉人女子收去当妾,这又是哪门子道理!”
赵强是越说越气,越气声音越大,前几句还是质问,后面则全是愤怒的咆哮了。西林觉罗也是每听一句,心里都惊一分,这些事情在以前看来,全是天经地义的事,所以他从不曾认为这些事情有哪里不对,现在听这汉人一句句道来,却是让人惊心,只一对比就知这满汉一体是真的站不住脚了。
“说啊!这满汉一体到底哪里一体了!”最后赵强掷地有声的扔下一句,一脸怒容的盯着西林觉罗。他原本还想把雍正说过的“朕以外国之君,主中国之事!”的名言和慈禧说过的“我大清,非中华!”、“保大清不保中华”、“宁赠友邦,不与家奴!”的名言也咆哮出来,可是此二人一个还是孩童,一个则还要百年才出生,这些不要脸面的话世上也只有他一人知道,若是一块发泄出来,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