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将血 >

第794部分

将血-第794部分

小说: 将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两人这几个月相处下来,真的是很有些不见外了,能得赵石看的顺眼的文官,真的不多,而能在赵石面前,谈笑自若,每出笑语的文官,更是少之又少。

知府大人也没客气,举杯和赵石碰了一下,一饮而尽,咂了咂嘴,“这北地的烈酒,粗劣的很,可比不得长安美酒甘甜爽口。”

赵石嘿嘿一笑,心道,你们这些文人喝的那也叫酒?喝多少才能让自己个儿有点。

嘴上却道:“我长安府里美酒尽有,年关前后应该能送过一些来。到时给大人府上一些。”

知府大人笑眯眯的拱拱手,“多谢使君大人厚爱,下官可就却之不恭了。”

赵石笑着摆手,“多大点事,来。吃菜吃菜。”

用了两口菜。知府大人放下筷子,“使君大人,长安那边可有什么消息吗?”不跳字。

赵石愣了愣,瞧了他一眼。不由笑道过来?”

知府大人搓了搓手,脸上难免带出点喜气出来,只不过还是诧异的问了一句,“竟然是下官的家信先。那下官可就有点孟浪了。。。。。。”

见他yù言又止。好像不好意思开口的样子,赵石心里已经有了几分明了,笑道:“既然是喜事,哪家先到也是无妨,说来听听,也让我高兴一下不是。”

知府大人哈哈大笑,举杯与赵石碰了一下,又饮一杯,才抿了抿嘴道:“家书是今早到的。下官觉着。。。。。。嗯,家书上说,下官家里那小畜生入宫拜见了太皇太后娘娘,其间还有靖佳大长公主殿下”

知府大人满面红光,显然兴致极高。赵石心里自然也就有底了,“看来这桩婚事,我是想不答应都不成了。”

听了这话,知府大人连连拱手道:“下官高攀。下官高攀啊。”

其实赵石听了这个,心里一块大石也算落了地。不由笑道:“到底情形如何,大人说说。”

知府大人也没什么好犹豫的,照直说了,原来家中小子入宫见了太皇太后娘娘,娘娘左瞅右瞅已是有那么几分顺眼,等到相谈了一阵,老人家就更觉着这孩子不错。

留在宫中用了饭,等孩子回到家中,宫中又有礼物赐下来,那也就不用问了,太皇太后是极满意的,这回有九成九是要宫里赐婚的,所以旨意也许须臾便会来到河东。

赵石听了,心里琢磨了一下,家中书信还没到,靖佳公主那里肯定也会有些说辞,等到看了这些再说,要是有什么不妥当,将太皇太后娘娘哄的再高兴,也是白扯。

心里有了盘算,便给高兴的有些过了头的知府大人打起了预防针,满脸无奈的道自己不愿,我这个做哥哥的,也不能强她,只能多劝劝而已。。。。。。到时候,若是好事难成,还望大人勿要心生芥蒂才好。”

这事知府大人从头到尾的知道的,而他这人,心xìng要宽容豁达的多,并没有被这盆凉水浇个透心凉。

而是道:“使君大人放心便是,婚约之事,虽讲究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但终归要的还是个你情我愿,再者说了,我与使君大人虽相交rì短,却有一见如故之感,若是那般,也只能怪下官家的小畜生没那个福分,又怎会心生芥蒂?”

赵石听了,看着此人更是顺眼了几分,举杯笑道:“我这里也只是自说自话而已,行军打仗久了,尽是往坏处想,家中有老母在堂,也容不得那丫头自作来,终究是件喜事,干了这杯,祝有情人终成眷属。”

他最后这一句终究说的有些不伦不类,也有**份,但知府大人这里还是愿意听,干脆的跟他碰了一下,又是一杯下肚。

又吃了些菜,谈了几句,此事也就算揭过去了。

几杯下肚,知府大人脸上已经泛红,兴致也越发的高昂了起来,“使君大人猜猜,这些rì子河东士绅出银几何?”

这事两人早已通过气了,其中细节,赵石尽自知之,在陈家那人来见自己之后,也晓得这位知府大人不但为政是把好手,而且还深谙文官之道,不然的话,自己这里已经首肯,断不用再起波折,只知府衙门就能将事情办好的。

但人家终归还是在此事上表现出了,对宣抚使府的尊崇和敬意,这就是官场中人的圆转手段了,把事情办好,还不能功劳独揽,总要皆大欢喜才好,这才是地道的为官之道。

赵石埋头吃菜,头也不抬的道:“看来收获不小,但也别太狠了啊,弄的人倾家荡产的,于大人官声可是不利。”

知府大人不以为意的笑,“收获确实不小,河东士绅家中余财颇多,下官替他们为民尽力,是给他们积点yīn德,感谢下官还来不及呢。”

“到底多少。”赵石不由问了一句。

知府大人笑的那叫一个快意,伸出一个指头,赵石不耐烦,伸手打掉,嘟囔了一句,“别卖关子。”

这样的言谈无忌,知府大人却更是高兴,大笑着道:“总共一百余万两银子。”

赵石惊讶的抬起头,嘴里嚼着菜,看着知府大人,心想,朝廷岁入才多少,这一次北来,所耗又多少,竟然从这些河东士绅腰包里掏出这许多银子,怎么会?

“使君大人不必讶异。”知府大人笑着摇头,“北地之富,不在于民,而在于官绅,大秦一家之所费,抵北地百姓十家之所用,而官绅则相反,十抵其一也有”

“何也?我大秦官则为官,士绅则为士绅,然北地不同,官绅一体,金人贪渎不法,所得皆为官绅所有,这点银两,虽非九牛一毛,但却伤不了各家之。”

赵石呼出一口酒气,哼了一声,道:“这么说来,若是挨个抄过去,所得可是丰厚无比。”

一句话唬了知府大人一跳,还以为这位见钱眼开,又想施展辣手了,赶紧劝道:“万万使不得啊使君大人。。。。。。”

赵石憋住笑,摆手道:“说说而已,当不得真,太原府那边闹的太过了些,现在名声也是不好,民心也远不如大同府这边安稳,相比之下,还是大人手段了得,不声不响间,就将明年的花用弄了个七七八八,若上报到朝廷,岂非大功一件?”

知府大人这才晓得他这是玩笑之语,心里也是苦笑,若是旁人说来,他是真的未必就信了,但这些话从使君大人口中说来,谁又敢说是假的?

微微拱手,苦笑道什么名声呢,不定就以为下官残民以逞,逼得河东士绅缴纳钱粮什么的,此事啊,可一而不可再。。。。。到底还是要轻徭薄赋,于民休息,才能收得这一地之人心。”

赵石点头,“掏银子来买平安,来上一次也就够了,对了,大人可别收银子卖官儿啊,听你这么一说,我这儿都后悔了,给了那姓陈的太多好处,到好像咱们收了什么好处”

知府大人愕了愕,与赵石对视一眼,却是同声而笑,不约而同的将酒杯举了起来,这一次,两人配合的着实是不。

(月票,月票,第二更到了,第三更还会远吗,求支持,一个月下来,真是一天都放松不得啊,月票是越落越远,怎么搞的)

第十一卷张弓北望shè天狼第九百五十一章知府

第十一卷张弓北望射天狼第九百五十二章辛苦



第十一卷张弓北望shè天狼第九百五十二章辛苦

将醉意盎然的知府大人送走,回自己宿处的一路上,也与知府大人来时生出一般的心思,这府中太过清净了些。

不过,他这人素来不喜热闹,清冷孤寂偶尔有点,但多数时候,越是冷清,他反而越是自在,可能是下意识觉着,这样的环境才对安全吧,谁知道呢。

漫步回到宿处,一觉天明,睡的分外踏实。

第二rì,洗漱完毕,一天的事情并不多,很快便来到rì暮时分。

张锋聚如期而至,在书房处找到赵石,见了个礼,找了张椅子便坐了下来,喝了两口送上来的热茶先暖了暖身子。

见赵石又在练字,不由撇了撇嘴,就那字写的,还不如自家女儿呢,说起来,女儿也渐渐大了,该是到把亲事定一定的时候了吧,他心里有些没底,这些年女儿都养在京师,和赵君玉那小子可谓是青梅竹马。

就是不知大哥怎么想的,还得探探他的口风,儿女亲家,这桩姻缘应该是仈jiǔ不离十才对,老爷子身子越发的不成了,亲事定下来,也当冲冲喜,让老爷子高兴一下,说不定身子就好起来了呢。

他这里胡思乱想的,也不去打扰赵石练字大业,只是在那里呆呆的瞅着,这让习惯了他的呱噪的赵石反而有点别扭了。

片刻之后,便放下了笔,望向张锋聚道:“今rì怎么了,都不带说话的?”

张锋聚就笑,“大哥这写字的架势是越来越足了。”

赵石哼了一声道东西都送出去了吧?不少字”

张锋聚呵呵笑着点头,“都送东西,年礼稍微有点单薄。”

瞧了瞧赵石的脸sè,又嘿嘿笑道东西了,这个。。。。。。小弟可帮不了你,干娘还有嫂嫂们怪罪下来,大哥就等。”

赵石抚了抚额头,他确实给忘了,也没那个习惯,外人的年礼,都是家里准备,他不用cāo心什么,到是什么回去。

不过他转瞬扬了扬眉头,便道了一句,“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什么都强。”

张锋聚咧了咧嘴,竖起大拇指,比划了一下,“大哥省时省力,小弟佩服莫名,不过。。。。。老爷子那里要是只收到小弟一封家书,估摸着得气的跳脚,不成不成,这个学不来。”

一下子,赵石也被逗笑了,摆了摆手道自己了,你说是不是?”

张锋聚眉开眼笑,不住点头,几句话,就知道今rì大哥心情不错,玩笑之语一句连着一句,好兆头啊好兆头。

虽然前几rì才遇了刺客,很是闹腾了一番,但两人皆是身经百战,将凶险看做家常便饭一般,都不很在乎,还是轻装简从,出了宣抚使府大门,一路说笑着,往城南迤逦而去。

当然,青楼楚馆四城皆有,但只城南最盛,张锋聚已经打听好了,再加上两人位高权重,大同城里没几个人能比得上,去青楼闲逛自然也要找最好的那一家。

女真人在时,大同城内最好的青楼其实离宣抚使府不远,靠近行宫的一处所在,是女真权贵们的销金窑,汉人再是尊贵,也不得入内,实际上,是女真人官办,其中女子自然也是一等一的出挑,不过自从行宫在一场大火间,多数化为灰烬,那间青楼也遭了池鱼之殃,让大火烧了个干净。

战乱之后,女真人算是成为过去式了,往rì繁华之处,尽化作瓦砾一堆,上面很快便建起了民房,其间女子,也跑了个干净,不知所踪,世事变幻,朝代更迭,往往便是如此。

不过对于城南的那些青楼ji馆来说,这却是一件好事。

像大同这样的边塞之地,青楼楚馆真的是必不可少,繁盛之处,犹在太原等处之上,其中的原因,就不用再多说什么了。

而今秦人占了大同,对这些ji家来说,也是好坏参半,围城那些时rì,他们是真的难熬,城中越来越乱,很多青楼就此被趁火打劫的家伙们冲进去,弄的狼藉一片,其中女子死的死逃的逃,可谓是大同乱事当中,遭遇最惨的一部分。

等到秦军入城,城中迅速安定下来,所有人都是胆战心惊,又散去了一部分人,那段rì子,可谓是大同ji家最不愿回想的一段时rì,缺衣少食不说,还担心着秦人胡作非为,尤其是许多青楼都和女真权贵脱不开干系,甚至有些根本就是女真人开的。

由此一来,更是惶恐无rì,那一段rì子,也是大同最萧条的一段时rì。

不过随着秦人开始收拢流民,安抚民心,粮食也一批批的运进了城内,大同百姓先不去说,这些青楼楚馆所在,却很快便焕发出了生机。

秦人,毕竟也是人,二十万大军,也就是二十万的青壮男儿,战事一旦平息下来,你说这些军中汉子最想的是那般事?

所幸,秦军军纪森严,女真人比之,实不能同rì而语,不然的话,只这男人yù望作祟,就能让整个大同翻个底朝天。

不过就算如此,轮流入城逍遥的军兵,也让大同的青楼楚馆迅速的红火了起来,一些实在有些过不下去的百姓人家,也偷偷做起了暗娼的买卖。

喝酒吃饭,找什么其他杂七杂八的东西

天寒地冻,街道上行人几稀。

不过越接近城南,见到的人越多,等到了城南ji寨林立的地方,赵石略微瞅了瞅,觉着与长安彩玉坊虽不能比,但也算是极为繁华的所在了,当然,这也是与大同其他地方相比较来说,人来人往的,竟然这么晚了,还有沿街叫卖的声音此起彼伏。

北地百姓,于乱世中求存的本事可不是常年呆在长安繁盛之地的那些人可以比拟的了的。

张锋聚笑着就问,“大哥觉着这里跟彩玉坊可有一比?”

赵石拍了拍马脖子,随意的道什么国别南北。”

张锋聚比划着,“咱们要去的地方叫大同楼,听说更热闹,好几个去过的家伙都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