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将血 >

第326部分

将血-第326部分

小说: 将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锋芒毕露。头角峥嵘的国朝第一宠臣满是好奇和敬佩的。

若是这位鹰扬将军真的平安回京了。这人可真不的了。之前的事情就不说了。光说这次东征。听说其在阵前破敌如斩瓜切菜。勇猛无双。而之后更是率一支孤军在汾水西畔破围而出。入了吕梁山。听上去像是打了败仗。但要知道。河中的段其豹也算是一员难的的勇将。率五千精兵。硬是没过了汾水一步。可见围堵这支孤军的金兵之精锐了。

这些也就算了。这位鹰扬将军大人却是命副将李金花率军千里返京。自己却跑了个无影无踪。听说是去了北方胡人的的界。这时哪里会有人以为其避敌怯战?。朝廷上的风言***在他们这些明眼人心里。自然都是些无稽之谈的。

若再平平安安的回来。其人到当真不愧了那血虎的名字了。比起当年那位在大军败退之际。挺身而出。血战千里。几乎孤身而还的勇毅伯韩炜韩老伯爷也不差在哪里了吧?

但这些话在这位恩主大人面前却是不能说的。只有那两位新近才的到重用的幕僚有些欣喜之色流露。不过看到李承乾瞬间拉下来的脸色。却又都有些愕然和不解。

“这是几时的事儿了?”

“昨日午时左右吧。那时大人正在衙上。昨晚回来的又太晚了些。我等不敢惊扰大人休息。所以……

“所以就这时才说……”李承乾话音之中有了些怒气。若是那个毛头小子回来了。这一天一夜下来。估计该办不该办的事情都办完了的。是不是已经知道了左卫的事情?明不明白其中的关节?见没见到皇上?这些蠢材……

随即他便也压抑住了心里的怒气。他虽然很是有些瞧不起这个毛都没长齐的小子。但也十分忌惮他在当今圣上心中的份量。

“还有别的吗?”

“啊。我等叫人去查了城门守军。昨日确有一队行装特异之人入城。为的却是羽林右卫仓曹库官赵光。这一行人里。好像还有胡人……

“那就是了。赵光是外戚。太后娘娘的亲族。而赵石攀附上的也是太后娘娘这边儿……他又去的北边儿胡人的的方。带回来个八胡人也不足为奇。这长安城里。可是有多少年没见过胡人了吧?嗯。除了金国女真之外……”听到确切的消息。李承乾反而平静了下来。再怎么说他如今也已贵为兵部尚书。正三品的文官。赵石只不过是羽林左卫都指挥使。正是他兵部辖制之内。听到下属平安回京。不喜反怒。却是有些失态了。

“好了。到此为止。赵石回京之事不的外传。诸位散了吧。”

众人纷纷辞去。李承乾愣愣的望着冰封的湖面儿。也不知在想些什么。半晌过后。身上寒意越来越重。这才微微叹了一口气。转身离去。

正午时分。太阳懒洋洋的挂在天上。兵部门前几个兵士钉子般站在两旁。脸色虽都冻的乌青。却无一人稍有动弹。只这些守卫的兵士。便已经让这大秦军务重的充满了威严之感。

马蹄声骤然响起。数匹健马泼剌剌疾奔而至。到的不远处。马上的骑士们齐齐一勒马缰。健马嘶鸣。人立而起。不等战马前蹄落的。几人便已翻身下马。动作干净利落。让门前守卫的几个士卒眼神微缩。心道。这又是镇军来人吧?这些时日却也见惯了这些镇军信使的飞扬跋扈。精锐干练的样子。

不过随即看清几个人的服饰。却又都一愣。这不是羽林卫的人吗?

其中有一人在马上稍微停留了一下半下。下马时便显的有些拖泥带水。立时便有人大笑道:“我说二弟。在京里安生日子呆的太久了吧?等大人见到你这一身的肥肉。不定又要揍的你半个月起不来的……

恼羞成怒的声音传来。“去。不就是去了一趟东边?尾巴都快翘天上去了。老费这叫沉稳。瞧你们几个一个个都好像要赶去投胎的猴子似的……我这在家里苦练武艺。哼。如今以咱的身手。大人想揍咱。也不是那么容易……

“练武练出一身的肥肉来。这到新鲜。你也就跟兄弟我吹个牛。有能耐你到大人面前吹去。还没见到大人呢吧?等到见到了。看你吃苦头的时候。兄弟到是要捧个场的。”

为的两人声音洪亮。一边斗着嘴。一边随意的将马缰绳交给手下。大模大样的来到了兵部门前。

第五卷征途万里会豪雄第四百零三章奖惩(八)

这一天生的稀奇事,可能在十几年或者几十年之后那些当年的兵部官吏还记得清清楚楚。

先是争吵声从兵部京兆房武选司传出来,开始时声音还小,各房各司并没怎么注意,后来争吵声越来越大,各房属官虽然听到,但也未曾在意,毕竟这些时日镇军往来频繁,其中多有一些粗豪汉子,声音洪亮的好像能将房顶都震开,一个个膀大腰圆的,恨不能横着进兵部,再腾云驾雾的出去。

这些日子事情也多,粮草调拨,军队开拔,事情本就繁冗的让人脑袋大上三圈儿,再加上军官将领犯事,回护或者要求惩处的,向兵部报备自己在哪里驻扎的,禁军与镇军因为军饷辎重而起了摩擦,需要兵部令调停的,甚至于来自各州各府的兵士因为一些小事大打出手闹到兵部的,等等等等,兵部各房各司人人都忙的是焦头烂额,恨不能多生出几张嘴几只手出来,一个个火气自然也就比平日旺盛许多。

加上这些镇军禁军的家伙们没个规矩,遇到纠缠不清的时候,虽是不敢在兵部重地动拳脚,但嘴里却不会闲着,时有争吵纠纷生。

开始众人还猜测又是那路人马出了麻烦,弄了个愣头青出来给上官添堵来的,但后来却是回过味儿来了,京兆房如今却是兵部最清闲的一个衙门了,京兆禁军,雄武军,左右羽林,还有诸殿前班直都老老实实的京里呆着,这些军队大部却还是由皇上亲领,京兆房只管其中将领升降。没有调拨之权。

所以近日以来,除了京兆房的几个知事,郎中之外,其他属吏已经都被抽调了出来,暂时充入各房各司,京兆房现在也就剩下孤零零那么几位。闲来还聚在一起,把着门边喝茶下棋,很是让其他已经忙的晕头转向的各房属官眼红,看见他们这副清闲模样的,少不了要在心里这几个闲地牙疼的家伙几句的。

既然如此,什么人会到京兆房闹事?雄武还是羽林?不过军务繁忙,他们也顾不上搭理这个。

再之后声音却是越来越大,突然。京兆房武选司主事何奎何大人那特有的粗嗓门震天价的响了起来。

“护卫军兵何在,将这两个泼皮儿给我赶出去……”声音中透着气急败坏,兵部前院上下近百人,几乎各个听得清楚,何奎何大人是个正经的文官,兵部老吏,以前到是温温和和地一个人,不过年前时,京兆房武选司主事因巩义县冒官一案被关进了大理寺堪问,最后判了个夺职流放。那时这位何大人也不过是兵部一介文吏,也不知怎么走通了关节,竟由七品计议小官儿,直接越过一级三品,接任了京兆房主事一职,有人惊讶,有人则是明白。尚书大人恐怕是要安插些亲信私人了。

而之前温温和和,见到谁都是一副笑眯眯样子的这位何大人如今却也变了一副模样,人前人后官威摆的十足,呵斥起下属来也是丝毫不留一点情面,几乎瞬间便由一个笑弥勒变成了活阎王,他是两位直属上官拿他也是没有办法,在房内说起话来,反而到像是这位何大人的下属一般,少不得有人在私下里嘀咕小人得志的。

这时一听见何奎的声音,不管为什么作的这么厉害。各房各司的主官到还能沉得住气。那些下属文吏却是紧赶着涌了出来,到要看看是哪位英雄给了这位何大人这么大地气受。

出去一瞧。果不其然,京兆房那位圆滑如温玉的郎中大人没见半点踪影。而已经和何奎何大人争吵过几次的京兆房员外郎大人在京兆房堂口处斜倚着身子,满脸冷笑的看着眼前三位已经争的脸红脖子粗的家伙,一点上去劝劝的意思都没有。

“看你们谁敢动我一根毫毛,爷爷把他的爪子剁了喂狗。”站在何奎面前的这个胖子断喝了一声,冷笑了几声,眼睛中居然很是冒出些凶光杀气,让几个冲进来的兵士都僵在了那里,脸色分外难看,估计也是后悔为什么自己腿脚这么勤快,不管不顾冲进来干嘛?

“我说老何,老子在东边见过地死人都比你见过的活人多,少跟爷爷我摆这个威风,把我们兄弟赶出去?以前还真没看出来,老何你有这么大的胆子,半年不见,是吃了熊心还是豹子胆?今儿个爷爷把话就撂在这里,你今天不给个说的过去的缘由,我们兄弟就不会离开兵部一步。”

“对。”另一个胖子大叫了一声,“我们左卫哪里得罪你了?我们大人刚将作为整治出个模样,你就想拆散了它,你这是什么居心?是欺负我们左卫无人还是怎的?你不把话说清楚,我们兄弟跟你没完。”

这时京兆房外面的人也越来越多,见到这两个胖子,但凡在兵部干过些时候地人那是没一个不认识的,辰王家的孙子,另一个则是羽林中郎将费老大人的孙子,这两个人都经常来往于兵部,再加上身份特异,自然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尤其是这位比之前瘦了不少,脸上手上也黑了不少,颇有些风霜样子的李全德李校尉,更是随那位都指挥使大人东征刚刚归来,看上去还真是磨练出了一身煞气。

众人一看是这两个人闹事,一下子这兴致便起来了,窃窃私语者有之,满脸愕然者有之,上蹿下跳者有之,幸灾乐祸,恨不能事情闹的越大越好者更是不乏其人。

那位何奎何大人这时也是脸色确紫,声音比李全德,费榷两人一点也不小,“职司任免,兵员调拨乃兵部职权所在,那容你等多嘴?尔等对上官无礼在前,咆哮于兵部重地在后,看在你们多数是受人蛊惑指使,若现在离去,本官也不与尔等计较,不然的话……

还没等他说完,李全德已经露出了满脸的讥笑,“呸,我们左卫乃御前亲军,当日我家大人接任指挥使一职之时,爷爷就在旁边听着,陛下许我家大人以全权掌理左卫之事,人事调拨只需向兵部报备即可,却没说兵部有权随意抽调我左卫军兵,何大人,是谁给你的这个职权?有没有皇上地圣旨?

嗯,我想起来了,半年前何大人还不过是七品文吏吧?如今转眼地功夫,就已经成了一房主事,我说兄弟,这位上官大人为何升迁如此之快?”

费榷与他搭配惯了,又对官场的事情了如指掌,立即便接话道:“恐怕是背后有了靠山,所以官威才摆地如此之足,他说咱们受人蛊惑指使,我看啊,说不准受人蛊惑指使的却是另有旁人地,想来以何大人的胆子,还不敢对我们左卫指手画脚……

两个人以前本就是京师有名的纨绔子,若论这口舌便利未必比得上饱读诗书的何奎,但两人一来便是在来兵部之前做足了功夫,乃有备而来,二来便是这股天不怕地不怕的无赖劲可不是何奎这样的人能比得上的。

所以措手不及之下,何奎却是被气的脸色铁青,但心中未必没有一丝胆怯在作祟,毕竟这两人的家世都不是好惹的,一个羽林中郎将费老大人就够他受的了,就更别说那位尊荣无比的辰王了,若真回护起自家子弟来,没准只是动动嘴巴,他这个新鲜出炉的主事便得挪屁股让位于人的。

在兵部重地吵的天翻地覆,这可是百年难遇的景象,一群文吏属官围在京兆房的院子之前,听的是那叫一个津津有味儿,看得也是过瘾无比,未尝没有人想,若是再弄上一出全武行,那就更好了。

“怎么回事,慌慌张张的?不知道我和成大人在谈论公务……”李承乾随口训斥道,在李承乾以及兵部左丞成栾的注视下,下面一个主堂文书冷汗直流,却还在讷讷开了口。

“大人,前院吵起来了,还是西南房的人来告知的,说是羽林左卫的人和京兆房主事何大人吵的厉害,几乎……几乎半个兵部的人都在那里围观,大人您看……

“什么?”

李承乾心中一惊,这一个上午他虽然一如既往的处置公务,没有半分懈怠,但心中老是有些不安和烦躁,一会儿想到后蜀来使,皇上召见时应该怎么奏对,一会儿又想到南边战事的准备情形,一会儿则想到那个毛头小子若是回京了,怎么一天过去,就没个动静?若说要赏要罚,枢密院那头应该都会有文书下来的,莫不是他猜错了?要是没猜错呢?这个毛头小子回京竟然敢不立即到兵部报备,还私见下属,莫不是真以为有皇上给他撑腰,他就肆无忌惮,真不把兵部当回事了?想到这里,却是满心的恼火儿。

这时听说左卫的人竟然敢在兵部重地吵闹,一惊之后,心里反而镇定了下来,那个毛头小子是真回京了,估计也知道了左卫如今的情形,不过到底是个毛头小子,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