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将血 >

第319部分

将血-第319部分

小说: 将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秦将门无数,以前都是折种两家的天下,如今折木清回京养老,折木河已然成了平头百姓,折家还没人能如这两兄弟般挑起大梁,实力锐减。

钟家虽然还有些实力,但自从种从端被贬,也就成了没牙的老虎,此时正是国家用人之际,也正是各个将门开拓基业,奠定以后十年甚至是二十年上百年根基的时候。

老爷子头也急白了,潼关城下。单骑出关,阵斩金国万户萧幕而还,东征之役,以两千京兆军,连破金兵先锋,杀敌无数。俘敌过万,里面甚至还有个女真万户,可谓是一战扬名。

甚至赵石自己都不知道,此时他的名字在大秦军中到底是如何地响亮,潼关守军也就罢了,毕竟东征是以潼关守军为主。赵石的战绩在潼关守军中已经传的神乎其神。

但这毕竟是一处,而东征过后,援军四散回转驻地,这才真正将他的名声传开,是人皆知东征时出了一个无敌猛将,名字叫赵石,现任鹰扬将军。

这些传闻到了老头子耳朵里,自然不会无动于衷……

这次他进京来,并不是专程想看看赵石是不是已经回到京师。他年纪已经老迈,虽然人看上去还是那么精神,但到底已经老了。精力大不如前,也是到了归乡养老的时候了。

以他的资历,是可以为自己地儿女获得恩荫的,所以先就是上表请辞,在皇上没有召见之前,找太后赵氏商量一下族中该由谁接任族长,这个恩荫名额又该落在谁的头上。是个什么官职之类的事情。能见到赵石却是意外之喜了笑着将赵石扶起来,“果然是英雄年少。面貌不凡,我们赵家能出这样一个人物。也是祖上积德……

老人站起来个头和赵石相仿,骨架极大,威势也是不凡,扶着赵石的肩头,上下打量,,眼中满意之色越来越浓。

“既然是一家人,还是头一次见面,老头子这见面礼是少不得的了,不过来地仓促,也没带什么好东西,瑞武,前几年娘娘赐下的宅子在什么地方,如今谁住着呢?”

他下手的中年人赶紧道:“族中在京里没谁出息的,多数人又都不在京师,那所宅子现在还空着,不过。****……

老头脸色不悦,回头瞪了他一眼,“不过什么?”

已经五十左右的人了,可能孙子都已不小,但对着老爷子却还是唯唯诺诺,不敢有一丝一毫的不满之色流露,“去岁五叔来京公干,回去后跟我说京里虽然没有多少赵家子弟,但进京公干的每年都不少,不如将那宅子改成驻留之所,也好让家里人有个落脚的地方,所以……

“呸,就知道盯着碗里的东西,有能耐去争去抢,都是些没志气地家伙……老头到是个直性子,立马便变了脸,弄的几个儿子都是脸色讪然,不敢吱声,“马上让人收拾出来,这宅子虽然不大,但也能当个外宅,……

赵石算是知道这些世家的做派了,没事就送房子,送庄子,手笔都是不小,不过他要那么多地宅子可没用,再说前些时好像已经送了不少,他现在的府邸刚赐下来的时候,赵家便出钱出人,又在巩义县送了几处宅子和上百亩的田地,如今还不知是谁在住着种着,还送?这个可不能再收了。

“哦……这个……

瞅了一眼含笑旁观的太后娘娘一眼,也不知对这个曾祖大人给个什么样的称呼为好,最后索性省了,“赵石家里就一个老娘,还有个妹妹,没有别的人,如今宅子已经够大,不需再换了。”

“这就是你不对了。”老爷子对自己地儿子摆够了脸色,回过头来却是又变得笑眯眯了起来,“赵石啊,来坐我身旁,让我跟你好好说说。”

不由分说,拉着赵石坐了自己一席,他地几个儿子都知道这位老爷子的脾气,也唯有苦笑罢了。

“你瞧瞧这满京师地官儿,宅子大的,宅子多地就是有本事的,而那些住的地方就扣扣索索的家伙,说话他都不敢大声,老头子年轻的时候随父亲来京师,他老人家头一个就让咱看的官儿们的门脸儿,说是门脸儿大的,咱就敬上他们几分,门脸儿小的,眼皮也不他一下,当初就是看先帝房子不错,又找人看了看风水,这才。

听了他这话,赵石是哭笑不得,感情这位老爷子还是以门脸取人,这到是头一次听说。

老爷子的几个儿子脸都黑了,他们后面的年轻人一个个忍着笑,别过脸去,生怕一个不注意就乐出声儿来,那可就大事不妙,老爷子说话虽然有些天马行空,不能以常理测度,但揍起人来可从来没含糊过,太后赵氏脸上也是红的可以,可能心里也觉着有些丢人。

只听老人浑厚的声音继续说道:“你年纪还轻,可不要以为老头子说的是玩笑,老头子没读过什么书,平生和人相交,就是让人先看看他住的地方怎么样,你可能说老头子这是以貌取人,势力的很了,但若想和老头子交心,老头子看的可不是他们住的是不是宽敞,家里收拾的是否干净。

老头子也没别的本事,只要到他家里去转上一圈儿,不用看他的人,就能知道他这人为人如何,为官如何,家里是不是有个贤内助等等,有了这些,还能交不到换命知心的朋友?”

老爷子的这番歪理到也不算是无的放矢,颇有些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的味道,不过赵石识人,皆靠观察对方言行举止,多大也不是为了交到朋友,而是为了找到敌人,在境界上便着实差了一层。

听了老爷子的话,启到是没有,想到的却是自己家里也不知收拾的怎么样?他也没空关心这个,别过后这位老爷子到他府里转上那么一圈,回来可能就不是这个脸色了。

这位老爷子却不管赵石想什么,说的分外高兴,就差手舞足蹈了,最后却是说道:“这处宅子你得收下,家里没几个成器的,宅子给他们住,也是折他们的福分,就算你家里人少,少年人,哪有个不风流的?养的外室,也有地方安置不是?

不用怕旁人知道,别人知道了那是好事,第一个就得佩服你有本事,第二个才是想着参你一本,时常有人说说自己的不是之处让皇上知道,那可不是什么坏事,最多把你叫到屋子里,数说你几句,不疼不痒的,还能知道谁看你不顺眼,找机会……

“哼……

太后赵氏那里实在是听不下去了,重重的哼了一声,老爷子这才意犹未尽的住了口

第五卷征途万里会豪雄第三百九十五章亲族(三)

“别拿那些书呆子当回事。虽然他们的肠子是弯的。老子手里的刀是直的。但碰上那么一下两下。老子绝不会吃亏。这些家伙真还以为笔墨能杀人怎的?咱们凤翔府就有观风使。巡察御史。老是想着拿咱们换他们的锦绣前程。前些时想要找麻烦。像狗一样在团练使衙门周围转悠。老子索性把他给请来。摆开了阵势。让儿郎们把刀子磨的亮亮的。瞧他那个德性。吓的站都站不稳。哪里像是咱们大秦的汉子?就这样的人还想动咱一根毫毛?”

“你得记住。咱们武人行事就要个光明正大。直来直去。跟谁撕破了脸。千万别弄什么胯下之辱。君子报仇十年不晚那一套。不管如何。先就要摆出你死我活的泼皮架势来。谁都得怕上你三分。这才是男子汉大丈夫处身立命之道。”

“咱们出兵放马为的是什么?封侯但在马上取。光耀门楣。荣华富贵。这大家心里都清楚。但这些又靠了什么?还不是手下军卒用命。上下一心?你这次做的就不错。胜仗打了。手下军兵折损又不重。没拿手下的性命来换自己的功劳。我敢保证。现在只要你一声令下。让他们跟你上刀山下火海也愿意去的。”

“你瞅瞅魏王。一仗打下来。伤敌一千。自损八百。大胜是拿人命填出来的。有什么可值得吹嘘的?晚上就不觉得冤魂缠身。睡不着觉?

兵法老子不懂很多。但也明白这次东征最后终要虎头蛇尾的。不若凑出两万骑兵。过得黄河。一样能横冲直撞。说不准还能到太原城下转上一圈。女真人?呸。吃老子的尘土去吧。追不上老子。兵再多也是摆设。

让那多士卒枉送了性命。还好意思说是大胜。老子第一个不服气。”

“哦。听说你酒量着实不错。这可把老头子喝多了……

老爷子和赵石连干了几杯。越喝越是高兴。天南海北地说了开来。他年纪在那里。见识也就不少。军中的事情更是瞒不住他。一些话有些道理。一些则怎么听都不对劲儿。也不用赵石回答什么。纯属是自说自话。不过到也不算是喝糊涂了。话里话外意有所指。也能让人琢磨半天。

赵石自己是个有主意的人。话听了也就听了。并不敷衍了事。更不附和。他知道。这位老爷子虽然看似醉眼朦胧。但眼光却总没离开过他的身上。审视的味道极重。这些又怎能瞒过赵石地眼睛。

老爷子说了魏王几句坏话。见赵石也是无动于衷。眼中这才真正闪过几许赞许之色。

扭过头去。却听见几个孙儿。曾孙辈儿的家伙偷偷谈笑。再看几个儿子。都是面色尴尬。听他如此肆无忌惮的数说魏王的不是。几个人脸上还有些吃惊。只是他积威甚重。不敢劝他而已。只有太后赵氏眨着眼睛。嘴角含笑。能明白自己地意思。心中暗自叹了口气。几个家伙不给老子争气。还不如个少年人沉的住气。早晚把老爷子我给气死。一群蠢材。

“大秦征蜀在即。你就没些打算?”

赵石轻轻扬了扬眉头。终于说到正点上了。轻轻放下酒馔。“小子刚从东边儿回来。也不知南边的情形……再说。还没到兵部报备。也不知这次是赏是罚。是继续担任羽林左卫指挥使。还是其他什么。所以现在也没什么打算。”

还没等老爷子说话。他身后的那个年轻人再也忍不住。插话道:“哼。本以为鹰扬将军赵石是个顶天立地的男儿汉。却原来也犹犹豫豫。像个娘儿……

“住口。这里哪有你说话地份儿?”老爷子的脸立马虎了起来。回头训斥道。

“爷爷。我还比他长一辈呢。怎么不能说了?”

赵石回头看去。这个年轻人一直将目光盯在他地身上。他又怎会好无所觉。这时仔细打量。年轻人二十多岁的年纪。肩宽背厚。面容粗犷。可见也是个身有勇力之人。只是争强好胜的很。一双灼灼声光的眸子。满是不服气和委屈。

“毛都没长齐的东西。还敢充人长辈。”

看似火爆无比的老爷子却未暴怒而起。只是随口说了一句。

“别管这小子。老赵家就出了这么一个牵着不走打着倒退的倔玩意。也没点自知之明……

淡淡地几句话。将身后的年轻人噎的满脸涨红。话锋却是一转。脸上也多了些肃容。“咱们都是一家人。有什么话不能直说?老头子眼睛里不揉沙子。如今大秦所有的人眼睛都盯着南边儿。凡是有些本事的谁不想着到军前效力。老头子在凤翔。离南边儿也不算远。川中是个什么样子也听说过一些。

川中自古民风彪悍。许多地方又是汉蛮杂居。情形很是混乱。但后蜀孟氏还算有些能耐。政务上咱不懂那么多。但也知道蜀中百姓很算得上是安居乐业。

但话说回来。他们的军队可不怎么样。这么多年。也就是平平山匪。和闹事的土司对峙一下。没见过什么大阵仗。我大秦的军旅和西夏人打。和金人打。那是千锤百炼出来的。这次南下肯定是势如破竹。就算他们依着地利也不是咱们大秦的对手。

我就不信有人能忍得住。不想去南边夺功名富贵。你是怎么想地。跟老头子说说。若是你真有意。老头子到是有些办法。别拿话来敷衍我。老头子吃地盐可比你吃的米还多呢。”

赵石沉吟半晌。这才说道:“也不是敷衍您老。您也知道。此次东征。赵石是九死一生。全靠身边衙兵豁出性命不要。用他们自己地尸体把我压在下面。才保了一条命下来。我那些衙兵都是从巩义县带出来地。都是在西边历练出来的老兵。身上的伤疤没有一个少于十处的。却各个将赵石这条命看得比自己还重。每每想起他们来就心痛的厉害。

赵石知道。打仗没有不死人地道理。也知道自己心硬到什么程度。便是这些亲如兄弟的衙兵。若是犯了我的军法。赵石照样能毫不犹豫的斩了他们。但却总不会让他们白白送死。

封侯但在马上取。嘿。我那京兆军上下多数都是新兵。却当了足足有一个多月地先锋。能剩下大半平安回京。连赵石自己都觉着有些不敢置信。

所以。我觉着还是在京师休息一段日子。从头到尾好好想想。吃一次亏能让人变得聪明。同样的地方吃两次亏可就有些愚蠢了。既然后蜀那么好打。您老又为什么在这个时候带着亲族进京?”

老爷子摇了摇头。听了这番话也不知该作何感想。少年老成。只有用这几个字来形容眼前这个少年了。

“好。好。不骄不躁。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