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将血 >

第248部分

将血-第248部分

小说: 将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人说起来赵石也见过。身为长安八友之一,文采卓然,性情诙谐有趣儿,身有爵位,在长安名气不小的,景王还为登基之时,此人是景王府的常客,和赵石有过几面之缘,但两人一个是景王府护卫都头,一个是景王座上之宾身份相差悬殊,也没什么话可说地。

后来景王登基,这人弄了翰林待诏的职衔,不过这人与他表兄张世杰交好。翰林待诏是个清闲职位,此人没事便到赵石府中去找张世杰吟诗弄画,时不时还带着老太太一干人等去西山游玩儿,行迹脱略,颇得文人洒脱悠悠的性子,不过此人虽是自己府中常客,但说起来他忙于练兵,回府的次数少之又少。照面的情形反而不曾有过。

这人不用说了。自然便是翰林待诏,渠远伯李士芳了。和赵石见面的时候他是狼狈到了极处,身上穿着一件不伦不类好像僧袍一样的衣服,但尺寸上却足足大了一圈儿,上面还沾着血迹污渍,足上的靴子也掉了一只,髻散乱,脸上还蹭掉一块皮肉,神情惶惶,被几个同样狼狈不堪的护卫扶着,拉拔着两条腿,走路都是一拐一拐的,形象上到很像是刚从囚场上逃出来地死囚。

在见到赵石大军的时候,李士芳是痛苦失声,鼻涕一把泪一把的,弄得京兆军众人都是好奇之余有些好笑,赵石心里也是好笑,这李士芳虽说只见过几次,但印象之中,此人温文尔雅,谈吐不俗,人长的又是周正,属于翩翩佳公子那一流的人物,没想到此刻却成了这般行状。

赵石细问之下,这才知道,他们这一行人却是传旨来的,从离开长安到得潼关,到也没遇到什么麻烦,到了潼关,本来留守的将领看着这十几位从京师来的大老爷,还想给他们派些兵丁护卫,但李士芳得了李玄谨严令,沿路不得张扬,更不能惊动军旅,若是误了军情,唯他是问的,不过这其中还有另一层意思,他是个聪明人,自不会让潼关派兵护卫前行的,所以便也婉言谢绝了,那个留守将军最后也就给他们派了两个领路地。

和十几个据说是武艺高强的羽林护卫都换上便服,之后便出了潼关。

十几个人长途跋涉,身在敌境,虽说此时所过郡县皆已在秦军辖下,但多数还是有所处皆是寇仇的感觉,心惊胆战之下,所过之处皆不敢停留,几日之后便到了曲沃。

一打听之下,大军已经分作三部,本来他是先要到魏王李玄道面前传旨的,但一听大军在前方就要决战,他这人虽是读书人,但可没有读书人常有地什么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身前身后名的迂腐气,听说前方凶险,立时便落了胆子。

再说此次传旨的主角乃是那位鹰扬将军,听说对方过了汾水,两厢比较之下,还是觉得赵石这边安稳一些,于是一行人又渡过汾水,缀着京兆军的足迹赶了上来。

说来也是好笑,李士芳自己虽然也是怕的厉害,生恐碰到金兵,但却怨这些护卫军兵不知情识趣,一个个儿整日板着一张脸,贼眉鼠眼的,让他连说个话的人都没有。

等到一行人过了汾水,一直无事,他者心弦儿也算是松了一些下来,见到巍峨雄浑的吕梁山如驼龙伏地一般绵延到天际尽头,身旁汾水滔滔而去,这等景色在长安哪里见得到?这下文人性情却是占了上风。

赶巧。这一晚宿营之地不远有一处寺庙,所处之地林木葱葱,幽静雅致。寺庙叫妙玄寺,寺中还有几个野僧,李士芳也没仔细琢磨着寺庙地名字分外诡异,一个寺庙却是取了道家地名字,便拽着一众人等改了宿处。

寺中主持说不上什么博学善辩,年纪到是不小的样子,老眼昏花地,让满脑子都是途遇隐僧。辩经说法的李士芳有些失望,不过小寺庙里茶叶到是不错,几个僧人许是许久未见外人的缘故,很是热情的样子。

惊喜还在后面,护卫们也是戒心不足,毫不知觉的吃过茶后就昏昏欲睡,这时才有两个警醒,莫不是进了贼窝了,但到了此时,大家都是筋骨松软。反抗不能的了,和尚们却露出了凶狠面目,拿出绳子将一行人等给绑了个结结实实。

对李士芳还算优待上一些,只是帮助了胳膊,那些身材粗壮有力的护卫们都来了四马倒团蹄,绑的跟个粽子似地。

不过贼和尚们也没高兴很久,等到满怀欣喜的打开众人的包裹,里面没有什么白货黄货,到是把圣旨给搜出来了,还好有个和尚粗通文字。一看之下,眼睛就再也挪不开了,上面大秦圣谕四个字好像能晃瞎人的眼睛。

之前他们从李士芳等人口中听说过的,这一行人不过是行商。他们到也信以为真了,李士芳举手投足都带着贵气,,像极了一个多金的肥羊,身旁的护卫持刀挎剑的,和尚们也不以为意,要说商人从吕梁山脚下路过,没个八护卫随行。那简直就是寿星老儿上吊。嫌自己命长了的,这一下搜出圣旨。才知道实在是捅了天大的娄子。

要说这里地金国境内,到也不惧大秦钦差,但如今情势不同,大秦兵出潼关,河东震动,几仗下来,打的金兵丢盔卸甲,河东丢了一半了都,若是大秦的钦差在这里出了岔子,那些凶恶的秦军一旦起疯来,可不是闹着玩儿的。

几个和尚在一起琢磨了半晌,要说他们这般和尚干的勾当可也不简单,这十里八乡的善男信女并不算少,到他们这里上香还愿的也多,他们的目标定在女人身上,若是看见哪家的姑娘媳妇长地标致,便联系山上盗匪,或在回家途中,或是直接上门儿,总要弄到手才行,然后再转运到别处贩卖,到不常对来往行商下手。

这下到是弄了烫手山芋过来,商量了一晚上,为的一个算是下了狠心,总归不能让这些人回去招来军兵围剿,还不如下手让这些人消失个无影无踪,吕梁山这么大,他们山上也有人在,大不了大伙一把火儿烧了这烂寺庙,到山上去快活。

几个人说话也没避着李士芳,听他们说的凶狠险恶,李士芳吓的差点没晕死过去。

不过最后还算是幸运,一众贼和尚将他衣裤撕烂,准备大宰活人地时候,几个护卫缓过了药劲,设法弄开了绳索,大打出手之下,不但抢出了李士芳,还将其中几个和尚斩杀于当场,不过仓促下手之下,还是让数个假和尚逃的不知所踪了。

经了这一番惊心动魄的劫难,李士芳哪里还敢停留,从死去的贼和尚身上弄下一身衣服穿上,立即带人快前行,不日便追上了赵石所部,惊魂稍定之下,也就难免有些失态……

听了这一番情由,以及众护卫望向那位犹自在抹着眼泪的翰林待诏大人的怨尤目光,就连赵石都忍不住,扑哧一声笑出了声来,李金花看他难得笑的畅快,也笑的是俏脸如花,杜山虎等人更是笑地肆无忌惮,直将李士芳羞地差点没找条地缝钻进去。

之后也没脸宣读什么圣旨,只将圣旨递给赵石完事儿,圣旨上到也没什么值得详说的,景帝在圣旨当中不吝赞赏之意,夸了他一通,爵位又有提升,赏了他一个一等巩义县县子地爵位,主要还是让他实领了鹰扬将军的职衔儿,这么说来,赵石算是已经初步跨入了大秦高级将领的行列,府上可招揽人手,设置官位,战时独领一军,独立性大了很多的。

除了这些,京兆军上下皆有封赏,可谓是皆大欢喜的局面。

接下来赵石还想拉着这位翰林待诏大人去观看大军决战,但李士芳饱受惊吓,死活不愿去看那杀人夺命,鲜血纷飞的场面,赵石到也不强求,便派了杜山虎等人前去观看,自己则留在大营中陪着精神不很稳定的李士芳。

“将军大人……”李士芳掀开帐帘,朝赵石打了个招呼,也不施礼,一屁股便坐在旁边的椅子上。

赵石拿眼看向这位翰林待诏大人,换过了衣服,穿着一身羽林军服的李士芳还是显得那般丰神俊朗,不过一双眼珠子却红的和兔子相仿,形容有些憔悴,显见这些天没睡过一次安稳觉的。

“将军大人若是能将那几个贼和尚捉来给我,我李士芳就交了将军大人这个朋友。”李士芳开门见山,说话中也失了以往文绉绉的气派,而是不自觉的带了些匪气,这几天来,他是越觉得窝心了,睡梦中都能看到几个光秃秃的脑袋在眼前晃悠,他平生虽说插科打诨,看上去很是无谓的一个人,但骨子里却是自恃甚高,何曾丢过这么的人?越想越是憋气之下,将罪过都套在了那几个贼和尚身上,心想赵石神通广大,带出来的兵又能打仗,怎么也能将逃走的那为的贼和尚捉住,让自己出了这口恶气的,要不然以后睡觉也别想安枕了的,这么想着,便找上了门儿来。

第一卷乱世可有桃花园第三百二十六章盗匪

李士芳也不知怎么跟赵石说出自己心中所感,再说他这人虽是性子随和惯了的人,不管你身居什么位置,若是看着顺眼,都能相处的来,但赵石在京师名声凶厉,治军严酷,杀人如草这些事,他是不愿与这样的人打交道的,在他看来,赵石如今虽说军功卓著,但若回朝为官,一定是个来俊臣,上官婉儿之流的人物儿,若是交上这样的人物,以后睡觉都睡不好的。

但这次九死一生之后,心境却是不同于以往,不经历这样的险恶,也许他这一生都是平安舒悦,旁人不来招惹他这位圣上近臣,他也不会去无事生非撩拨别人,平日闲暇,召上三五好友,吟诗作画,或到青楼行那风流之事,当是说不尽的快意的。

不过这次出京,险些死于道途,当生死关头,回想自己前半生所作所为,留恋害怕之余,却是想到自己这一生无一件能让人眼睛一亮之作为,更没给子孙后代留下什么,真可称得上是碌碌无为,那点不经意间博来的虚名现在看来更像是笑话一般。

逃得一死之后,心情激越,出了好大的丑,等到安静下来,恍然如梦间,真仿如过了三生般,他对那几个贼和尚虽然恨之入骨,但这时估计已经不知跑到哪里去了,想要捉住在他想来已是不可能,但他还是来到了赵石面前说出这番话来,这里面地意思除了那些愚笨到底的木头脑袋。谁也明白的。

赵石地目光从桌上的图鉴上离开,这图鉴上画的自然就是河东的地形了,之前也说了。这地图十分之粗劣,到各人手中的时候,估计也少有人真将大军的命运寄托在这上面的,赵石也是一样想法,但来到河东之地,他便已开始了对这图鉴的仔细修改,又得武文焕相助,图鉴已经被他改地面目全非了。

眼睛在李士芳脸上扫了扫。“几个贼和尚罢了,没什么大不了的,不过吕梁山纵横千里,他们若是入了山,不怕大人笑话,我这里也没办法的。”

李士芳看着眼前这张年轻的过分的脸上满是陈毅之色,几乎见到这张脸的人都会自动忽视这人本身的年纪,如今这人更是实领了鹰扬将军之职,爵位已是一等子爵,前途着实不可限量。若是之前,他未必会将这个看在眼中的,但是现在,心中感慨却是更甚,人家出身寒微,有今时今日的地位却几乎都是靠一手打拼而来,而他出身官宦世家,却是一事无成,当初在乾元殿上对着皇上说自己百无一用的时候,心中还有得意之情。自觉坦荡无比,但此时想来,心境变换,竟是觉得脸红不已地。

再见到赵石这里令行禁止。众人皆畏,言听计从的样子,心中更有了些羡慕之意,没想到一场磋磨,竟是让这位生性随意,甚至可以说是惫懒的翰林待诏大人颇然有了振奋之意,不过看见之前李士芳丑态的赵石可不管眼前这位翰林待诏大人起了什么心思,此时虽说大战离此不过十数里远近。他也很是关心战局到底如何。但说起来他这里却很是轻松的,不过话说回来。吕梁山自古以来便和太行山差不多,多有盗匪盘踞其中,以他手上这点人马,没有什么好的理由,他是断然不会进山去找那些亡命之徒的麻烦的。

李士芳觉察出了他话中推脱之意,整理了一下思绪,这才缓缓道:“赵将军,此事到也不全为下官私怨,那些和尚是有些来历的……大人可听说过忠义社之名?”

不出李士芳意料的,赵石摇头表示不知,他这才接着道:“不怪将军不知,当初士芳听得这个名字,也是当作草莽轶事来听地,当初也不过是一笑置之罢了,没想到却在几个贼和尚嘴里再次听到这个名字。

宣武皇帝在时,也正是金国强盛之时,太行山中有这么一群汉人义军,那时金国兵戈犀利,但女真比之契丹还要残暴上三分,汉人多为所苦,一些人便组成义军反抗女真暴政。

这支义军领姓梁,有的管其叫梁青,有的则叫梁兴,反正此人真名已不可考,但那时这支义军却是名闻天下的,各路义军皆纷纷为金国扑灭,只这支义军却在太行山中呆了整整二十年,最盛之时曾聚集十万众,攻掠州府,令金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