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将血 >

第1259部分

将血-第1259部分

小说: 将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整个郑州地界,在这十余日里,大小数十战,秦军几乎无一败绩。

战后清点战果,只俘获,便有近二十万之多。

不过,其中大部分都是民夫,宋人号称的四十余大军,能占者,估计连他们自己都不好意思说。

吃空饷这种事情,普遍存在于宋军之中,到了战时,只能拿民夫充数。

虏获的粮草,也让秦军上下大失所望,这样少的粮草辎重,再多等上些日子,怕是不用攻打,宋军自己就先乱了套才对。

秦军战后,不得不停下来修整,不为别的,只因为战俘太多,和秦军的数目已经相当,这样大规模的战俘,让整个郑州都变成了战俘营地。

这些战俘,也让秦军的粮草吃紧了许多,这个时候,不免有人就想,当年杀神白起坑埋降卒,未必就不是因为降卒太多,大军无法支应的缘故。

大将军江善,显然不是白起,作为正统的武将,也没有杀俘的习惯。

所以,召集众将商议之后,大将军江善做出决定,家住郑州左近的,立即放归山野,身强力壮的,押送河洛,充入罪役。

之后,这些战俘大多都被河中河东给弄走了,有的则被送去了西北。

这点人口,此时看上去庞大无比,其实散开来的话,却已经对大秦不算什么了,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大秦需要人力物力的地方极多,已经不是这点人口所能填充,只能等待人丁繁衍。

不过,大军虽然在郑州停驻了足有十日,但并未怎么耽搁战事的进程。

因为与此同时,江善令王胜保部,快马取陈留,咸平等地,截断东宋君臣南逃之路

七月中,秦军围开封。

这个时候,东宋已然末路穷途,再无多少生机了。

因为这一次,秦军并无后顾之忧,屡屡让东宋苟延残喘的各路援军,也不会再出现于开封城下。

山东大半归了河北王李任权,淮左人马,几乎一战而空,所谓的勤王义军,也悄无声息。

因为这些年,王氏门徒专权朝野,屡行旧策,弊端丛生,赵氏登位时发行的交子,在这样一个时节,成为了朝廷盘剥百姓的工具。

在民间,交子已然一文不值,朝廷这里,却还在大量印发,以资官府所用,致使民怨沸腾,盗匪迭起,这样一来,在经济上,实际这个帝国已然处于崩溃的边缘。

近两百年气运,在内忧外患间,已是一朝丧尽,哪里还来的什么义军?

衣冠之国,礼仪之邦,在这个时节,唯一得以体现的是,纷纷自戮的“忠臣烈士”

无一策以治国,无一策以御敌,也无与敌同亡之勇气,空有赴死之心,却又有什么用呢?

和赵石以及大秦君臣想的有很大出入的是,开封城陷落的很干脆

大军攻打了两天,守城军卒并无多少斗志。

但开封城高池深,到底非是轻易能够攻破,又或是冬天已近,守军还在想着能拖延到大雪来临,秦人会自动退去。

所以虽然看上去摇摇欲坠,但秦军并没有能攻上开封城头。

第三日,城中派出使者,欲与秦人议和,江善不允,悄悄命大将孟青,去到防守最弱的北门。

第四日,孟青部以千余斤火药,炸开开封北门,一举破城。

虽说,孟青部上下,大多被火药震的头昏眼花,身为主将的孟青更是口鼻流血,却还是一鼓作气,攻入开封城内。

不过,让大将军江善后悔的是,这次他用错了人。

这也不能怪他,孟青虽然在大将军赵石麾下效力过,但此时军中,没在赵石麾下呆过的又能有几个?

而且,如今孟青是江善嫡系之一,与江善更是私交甚笃。

将这破城第一大功交给孟青,除了让嫡系立功之外,还想了却孟青心愿的意思在里面。

再加上,派孟青出去的时候,已经和孟青说好,入城之后,要听令行事云云,孟青也满口答应。

但入了城,孟青就发了疯。

除了命副将带兵去攻东门,放大军入城之外,自己则带领一队人马,径直奔了。

等到江善率大军入城,孟青已在皇宫所在,大开杀戒,将皇宫所在,变成了彻彻底底的地狱。

这还不算,他在皇宫中捉住了正要与爱妃等人,同饮毒酒的赵皇帝,一刀斩下其头颅,并命亲兵将其尸首斩成肉泥。

这才提着头颅,满意的出了皇宫,在皇宫外,大笑三声,再往西方叩拜几次,站起身来,朝众亲兵道:“我孟青夙愿已了,此事本我一意孤行,与你等无涉,回去之后,转告大帅一声,就说孟某对不住他了。”

话音一落,没等亲兵卫士们缓过神来,突然拔刀,自刎于皇宫之前,死后,脸上尤带笑意。

他和南十八一样,都为家丑所累,区别只在于,南十八归隐于长安,放下了宿仇,而他,却以降将之身,覆灭故国,虽得偿所愿,却亏于大节,所以算不得什么英雄。

身死于此,正是应该。。。。。

像伍子胥那般,最后为人所害,远不如在他挖坟鞭尸时,便死了的好。

如孟青这般干净利落,虽称不得英雄,却也不脱豪杰行径,此人之行事,也确让后人唏嘘。

不过说起来,世间这样的豪杰,还是少上一些为好。

第十四卷风云激荡几时休第一千五百四十章惊喜

宋宫之变,可谓是给了踌躇满志的大将军江善搂头一棒。

灭国之战,最辉煌的一刻,毫无疑问,当然是。

不管东宋之后还有没有延续,外间会不会有人拥立赵氏血脉,来苟延残喘,但开封城破,只能意味着东宋的灭亡。

而且,赵家皇帝被堵在了开封城内,无论死活,都将是大将军江善戎马生涯的巅峰。

但。。。。。自尽而死,和被秦军杀死对于秦军上下,甚至于大秦朝廷而言,可完全是不同的两个概念。

一国君王,不管生死,都将有着自己的尊严,这是汉家征战最为基本的一个规则。

当然,这个规则无疑透露着浓厚的儒家思想,但从古至今,却一直延续了下来。

因为这样做,对征服者而言,是有着难言的好处的。

想要混一海内,鼎定乾坤,不但需要军人们戮力向前,而且需要表现出足够的仁慈,大军所过之处,对敌境百姓保有一定的善意,做到极致,便是秋毫无犯。

对待敌国之君王,给予一定的礼遇。

这就是征服者的仁慈所在,会让这个征服过程变得更加顺利。

用读书人的话来说,就是得到天下民心,实际上,是堵住天下读书人的悠悠之口而已。

因为无论是百姓,还是读书人,都不愿意见到一个残暴如始皇帝般的君王,登顶天下罢了。。

就像大将军赵石伐蜀,最终蜀中孟氏的血脉。也能绵延至今。

征伐西夏。虽然没捉住西夏末帝。但他的妻子儿女,却还在长安城中活的好好的。

以大将军赵石一向之作为,也不会行那弑君杀帝之事,何况其他人了。

但这倒霉事却让大将军江善碰上了,麾下悍将孟青在皇宫门前,提着宋皇的脑袋,自尽而死,给江善留下了一个天大的烂摊子。同时也彻底打乱了江善早已准备好的种种

痛失爱将不说,还要面对这样一个。

在听到这个消息之后,大将军江善的脸色迅转苍白,心中一阵绞痛,喉头也是涌上一股甜腥的味道。

江善知道,这是因为多日劳累,又兼急怒攻心,让当年旧疾隐隐发作的缘故。

但这个时候,他已经顾不上这个了。

大军入城,招降纳叛。许许多多的事情,都在等待他做出决定。这个时候,他如果倒下去,那么,将为这场辉煌的胜利,彻底蒙上一层悲剧色彩。

这是他江善一生中,滋味最浓烈的一刻,即便有所变故,也容不得他再出什么差错

江善并没有多做犹豫,多年征战,让他已然坚毅的好像一块顽石。

江善当机立断,令心腹将领折洵率自己亲卫,先一步入城,将皇宫所在,死死围住,不得放一人走脱。

之后,又令自己亲卫统领,侄儿江永,代替孟青,率领孟青旧部,以修整之名撤出城外,并将孟青所有亲兵卫士,一体擒拿,不得有半点谣言传于军中。

借这兵荒马乱之际,因为处置果断,终于暂时将此事掩盖了下来。

但这事肯定瞒不住,怎么上报朝廷,怎么安抚开封降臣百姓,都一股脑的纠结在江善。

这一天,以及之后多日,开封城内,屡屡升起火头儿,趁火打劫的人没多少,大多都是些官宦人家,不愿受那亡国之辱,焚烧家宅所致。

叛乱也时有发生,但二十万秦军,已然将开封上下控制的死死的,无人再能够于此时掀起太大的风浪了。

招降的事情,在大军入城那一刻,便开始了。

像秦军这样纪律森严,非常之正统的军旅,虽然还是不能保证,入到如此大城之后,每个人都不犯军律,不骚扰百姓,不奸淫掳掠等等。

但总体而言,数十万户开封百姓,在这一国王灭之时,是非常幸运的,并没有受到太多的战火波及。

秦人入城之后,很快出榜安民,又运来大量的粮食,捉拿奸商等等,让渐渐高涨的粮价迅速平稳了下来。

当此之时,百姓虽然恐惧无日,但只要有口吃的,秦军入城之后,又没有闹出太多的乱子,那么,这样繁华的大城中的百姓,是不会揭竿而起,拿自己的身家性命,跟新的征服者对抗的。

然后,便是封存各处官衙,一些至关重要的东西,都要等待朝廷派人过来查验,之后或运送回长安,或者就地保存,就都要由朝廷来决定了。

而招抚降臣的事儿并不

宋臣口中屡屡谈起的养士百年之说,却也不无道理。

而今亡国之时,也就体现了出来。

极端一些的,将家宅烧成了平地,妻子儿女,一个儿也没留下。

刚烈一些的,或一杯毒酒,或一根绳子,自尽了事,或者还会留下些遗言,让子孙时代躬耕田园,不得为秦人效力云云,也算对故国以及家人,有个交代。

顾惜性命的,枯坐家中,既不愿为故国殉葬,也忌惮悠悠众口,不愿成为降臣,打的算盘就是走一步看一步了。

所以,没殉节的开封显宦们,大多关门闭户,秦人来叩门,或吃了闭门羹,或者被延请入内,好言相拒。

如此种种,只要你不上门强索,竟没几个人当场答应为秦人效劳的。

实际上,这样的情形,大将军江善早有预料,当年大军入洛阳,也是如此这般,算不得奇怪。

隔了这些年。秦军才能攻陷东宋京师开封。虽有着这样那样的原因。但民心所向,还是在其中占据着一个重要的位置。

而此时,江善也顾不上这些,等诸事稍却,江善终于带着亲信人等去到宫廷之内,略略走了一圈。

出来的时候,所有人都是神思恍惚,多数人在看到赵家皇帝的脑袋的时候。都是一个念头,完了,这次的功劳恐怕不用惦记了,稍稍倒霉一些,加罪于身也说不定。。。。。。

江善面沉似水,这事儿真的没多少转圜余地了。

因为宫廷之内,已经没了多少赵氏皇族男子在内,孟青做的很彻底,没放火,却带人杀尽了赵氏皇族嫡系血脉。

也就是他没那个功夫。不然的话,开封城中那些赵氏宗亲。怕也难逃毒手。

而且,更为糟糕的是,太子赵柯早已远遁,被送去了那边的襄阳岳东雷处,宋皇最宠爱的三子赵朴已经东去,此时恐怕已经驾船出海,打算在中国之外,延续赵氏血脉。

宋皇之嫔妃,在兵乱中死了不少,之后很多人或饮毒酒,或悬梁自尽。

宫廷之中,树上,屋梁上,井中,湖中,挂着,飘着的都是宫人的尸体,让这辉煌雄伟的宫殿,弥漫着一层森森鬼气。

而当江善来到通明殿,也就是宋皇处置政务的地方,这里也变成了尸场。

本在这里参赞军政事务的东宋重臣,几乎都没有离开,也没人活着。

全都装柱身死,血腥气弥漫在殿中,尸体横七竖八的倒卧于地。

不管他们生前有着怎样的政见,有着怎样显赫的身份,此时,却都以死来报答君王恩遇,不论后人怎么评价,在这一点上,反正很符合儒家提倡的君臣之道。

因为尸体停放多日,让殿内散发出一股腥臭的气息。

江善没有在这里多呆,只吩咐人,好好收敛这些尸首,之后让各家人等,来认领尸体。

在大将军江善心绪愈发低落的时候,一个意想不到的人出现在了他的面前。

靖国公世子,后周开国功臣,靖国公石方之后。

后周勋臣,是怎样一个模样,也让江善见识了一回。

他们早已失去了乃祖的勇烈,和大秦那些世家后人,有着完全不同的“风范”。

臃肿的身体,猥琐油滑而又胆怯的表情,很难让人相信,这是一位国公府的世子,即将继承一个公府,这在大秦是难以想象的事情。

再纨绔的世家子,也不会是这么一副废人模样,就更别说成为继承家业之人了。

大秦最有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