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跟随曹操 >

第14部分

跟随曹操-第14部分

小说: 跟随曹操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袁绍一听非常生气,说:“东西两汉王朝恩德布满四海,万民拥戴,国豢民安。今皇上年纪虽小,但并没有恶行传布天下。你如果要罢黜皇上,改立新帝,恐怕没有人赞同你的意见。”

董卓听后,凶相毕露,持剑怒叱袁绍说:“我是有意看重你,没想到你如此不识抬举,今天不杀掉你,今后总是祸害!”

袁绍也手按剑柄,针锋相对,“汝剑利,难道我的剑就不快吗?”

董卓不敢轻举妄动。当夜,袁绍就在曹操大人的帮助下从洛阳逃奔勃海郡避难。为了袁绍,曹操家族为了逃避兵祸多年的布置也被董卓手下破获一空。董卓下令通缉袁绍,当时有人劝董卓说:“废立大事,不是一般人能理解的。袁绍不识大体,因为害怕逃跑,并非有其它意思。现在通缉他太急,势必激起事变。袁氏四代显贵,门生、故吏遍布天下,得到袁家恩惠的人就更多了。如果袁绍招集豪杰,拉起队伍,群雄都会乘势而起,那时,关东恐怕就不是明公所能控制得了,所以不如赦免他,给他一个郡守当当,那么,他庆幸免罪,也就不会招惹事端了。”于是,董卓任命袁绍为勃海太守,赐爵位为邟乡侯。

第一卷 曹操麾下讨董忙 第二十七章 废帝(一)

且说前段时间洛阳皇宫大火,众人忙着救火,却走脱了蹇硕。他怀揣先帝的遗诏躲藏起来,不久被人告发。董卓正忙着收民众之心,很快就将蹇硕处死,那遗诏也被搜出来。董卓看了很是高兴,有了这个,就能把少帝和他身后的何太后全给打败了。不过他也不想想,如果这么容易,灵帝又怎么会不公然下诏,反而用遗诏的方式秘密下旨呢?

过了几天我跟从大人参加大朝会,董卓站在百官之首,肆无忌惮地说:“少帝愚昧懦弱,不能敬奉宗庙,没有资格担任天下的君主。为了国家和汉室江山着想,我准备顺应先帝遗诏,效法伊尹放太甲,霍光废昌邑的故事,废掉少帝,改立陈留王刘协为天子!

先帝遗诏?该不会是你假造的吧?虽然大家都暗自怀疑,可是站在前面的朝臣们没有一个提出来。这时候,曹操大人向前走了两步,“敢问董公,遗诏何在,能否让我等一观真伪?”

董卓得意洋洋的从怀中掏出一道黄绫圣旨来,打开后冲着朝臣亮了一遍。此时,卫尉张温颤巍巍走了出来,“先帝手迹,老夫多有珍藏,能否借于老夫一观?”

董卓心想,反正我都已经请人看过了,确实是灵帝的真迹,何不让这个在朝中素有威望的老头给我再验证一下,让世人知道我对先帝的忠贞呢?于是随手就把那圣旨递给了张温。那张温接过了,走了两步,用手一抚自己的长须,对着大家一摇头,“假的!”

“放屁,你这老匹夫,竟敢……快,拦住他!”

这时候就见那张温已经把圣旨递到嘴里,使劲嚼了几遍,硬生生咽了下去。旁边的侍卫只抓住了一个小角,上面什么字也没有,关键的都被张温吞了下去!

“老夫一看就知道是假的,留着贻害世间,所以干脆解决了它。”

“哼!别以为这样我就没有办法,来人将他拖下去,剥开肚肠,取出圣旨!”

“你,你!!!”

一刻钟以后,血淋淋的圣旨被呈了上来,上面的字迹勉强还可以分辨,董卓就拿着这份圣旨让所有人观看。在场官员大多慑于董卓的淫威,对他独断专行、随心所欲的行为敢怒不敢言。只有尚书卢植当面提出反对意见,认为少帝只是年纪幼小,行为品性根本就不能与太甲和昌邑王相提并论。虽然先帝留有圣旨,不过做臣子的应以江山社稷着想,不可妄从。

董卓大怒,没想到卢植如此不敬,胆敢当众反对自己,更没有想到刚刚拿张温立威,居然没把大臣们吓倒,便立即命令士兵将他推出斩首。幸亏侍中蔡邕极力劝阻;说卢植是海内闻名的大儒,杀了有负众望,这样卢植才免于一死,以老病去官。

董卓下令暂时休会,两天后召集群臣继续讨论。总之,不通过,这个会就永远开下去。众臣都散去了,大家都像躲瘟疫一样躲开殿门口张温的尸体。曹操大人领着我走在了最后,在尸体那里叹了口气,用手合上了张温的眼睛……

两天后大会群臣,董卓又提出了废帝之说,又有史官一人,叩头反对。董卓怒说道:“从前霍光定策,延年按剑。你好大的狗胆,敢反对我的决定。你这史官,是想求名吧?是你的狗头嫌我的铁剑不锋利吗?”

那史官一急,一愣,居然当场就吓晕过去。董卓蔑视地看了群臣一眼,刚要说话,下面有一人推案而起,“伊尹、霍光乃是先世的大贤,你算个什么东西,也能和他们相比?”

董卓大怒,拔剑要杀那个口出狂言的家伙,忽然看到那人身后站着一个彪形大汉,身材魁梧,神采俊朗,正对自己怒目而视。董卓不知怎的,心中发虚。于是迟疑了一小会,收剑坐下,问道:“你是何人,敢阻挠朝廷决议?”

那人说:“吾乃执金吾丁原是也。此等篡逆事情,人人可以过问。”说罢也不待董卓答话,头也不回,径直离去。身后大将瞪了董卓一眼,也跟着离去。董卓不知怎么也不敢阻挠,会议就这么散了。

董卓回府,闷闷不乐,召集手下得力谋士李儒、李肃等人一起商议。董卓问李儒:“今天那丁原身后武将是谁?”

“此人姓吕名布,字奉先,五原九原人。弓马娴熟,体魄过人。在塞外有飞将之称。现在丁原手下任主簿,关系非常亲密。人人都以为他们是父子呢。”

董卓沉着脸说:“阻止废立大计的人,袁绍潜逃,卢植罢官,张温也被老夫刨肠开肚。曹操也在朝堂上保持沉默了。就剩这个丁原。不但掌控执金吾这一要害职位,而且身后有八千并州军士。我欲除他,只怕他身后那吕布不好对付。”

众人点头称是,只有骑都尉李肃笑道:“这事容易的很。”

董卓纳闷地问道:“君有何妙计?”

李肃环顾周围,但笑不语。董卓大笑:“周围皆是我的心腹,你李肃有何妙计,就别卖关子了。”

“董公,我与吕布同郡,年少时就常常一起出游,最了解他的为人。这家伙最爱纵马杀贼,丁原居然用他作文职,还不知要憋屈成什么样子。我愿凭三寸不烂之舌,定能说动吕布来降。”

“丁原和吕布据说亲如父子,离间他们恐怕并不容易吧?”

“主公不知道,世间贪利忘义的人比比皆是。我诱之以利,晓之以势,定能说动他来投主公。”

董卓大喜,立刻取出金珠、玉带等赏给李肃,说道:“事成之后,定有重赏!”

李肃惊喜地拜倒:“多谢主公,不过我还想求主公一件事物。”

“恩?所求何事?”

“我听说主公带到洛阳的有宝马两匹,一名绝影,一名赤兔。希望主公能把赤兔交给我送给吕布。”

“那赤兔是我心爱之物,日行千里,夜行八百。上山如虎跃,过水如蛟龙。我平时都舍不得骑,甘愿骑一劣马,怎可送人?其他好说,这一条还是算了。”

“主公,宝马送良将,则两者皆可得。又有什么损失呢?”李肃劝说道。

一直闷不作声的李儒插了一句:“主公欲取天下,何惜一马?”

“嗯……好吧。如果失败了,马牵不回来,我定治你重罪。”

李肃抹着冷汗说到:“主公您就放宽心,只等那吕布上门吧。”

第一卷 曹操麾下讨董忙 第二十八章 废帝(二)

(今天查到张辽此时并不是吕布的手下,过去写时犯错了,特此改正。)

第二天,李肃带着金银珠宝,牵着赤兔马,径直来到丁原的营前,被守营将士拿住。李肃大叫:“我是吕将军的旧友,特意前来拜访。”

军士立即报于丁原,丁原挥手命令他直接向吕布报告,吕布也没有想到军士会先向丁原汇报,兴高采烈地把李肃迎来。李肃一见面就拱起手来:“奉先,奉先,老朋友来看你了!”

“李肃?!哈哈,竟然是你小子,我还以为是谁?你小子现在哪里高就?”

“我啊,现在董公处当骑都尉,从小我就比不上你。现在那跟上你啊,早在塞上你就是令胡人心惊胆颤的飞将军了,现在丁建阳肯定早升你官了吧。”

“骑都尉,你小子发了啊!我?现在只是个主簿。”

“主簿?怎么可能?你小子什么时候起武从文了?”

“唉,不说了,这是你的马?”

“我哪有这么好的福气?这马怎么样?听马夫说这马上山赛猛虎,下河化蛟龙。”

吕布搓了搓手,“嘿嘿,李肃,咱们是朋友吧?”

“是啊……”

“太好了,我先骑一圈吧。哈哈哈哈”

这一圈足足让李肃等了三个时辰,真是够长的。李肃甚至想有一种叫吕布给他回家送信的冲动,反正算时间路程也够了。吕布笑呵呵地走进来,狂热的看着李肃:“李肃,这马给我吧!多少钱,我……”他想说我出钱,可是自己那不多的俸禄怎么能够。

“帮我做一件事吧,做了这马就是你的了。”

“好,我答应了。”

“?”

“哈哈,我能帮你什么事,反正我一穷二白,是个穷光蛋!”

“杀了丁原,和我一起来帮主公。”

“什么?杀丁原?我可是他的部下啊”

“可他只是给你一个主簿,只是一个主簿就能买你这个飞将吗?而且你是个武将不是文臣!”李肃看了下吕布的表情,知道有戏,继续说道:“宝马赤兔,锦袍玉带、金银绫罗、再加上一个中郎将,够不够?不够?董公如今膝下无子,你如今又年轻气少,以后难保不继承他的衣钵啊”

“我,我……”

却说丁原听完密探的回报,令人找来高顺。高顺生性不喜喝酒,每次大家斗酒他都躲在一边,平时又沉默寡言,和别人的关系处的很是一般,有点儿死脑筋。郝萌、曹性、成廉、魏续、宋宪、侯成等人和吕布关系十分密切,现在这时候靠不住了,早知道就不从并州带过来了。现在只有自己亲自从北地救过来的高顺还值得自己信赖。

“高顺,你可知我为何叫你来?”

“不知。”

“吕布要反!”

“我去杀他。”

“你这个莽汉,你杀了他,郝萌、曹性、成廉、魏续、宋宪、侯成他们都各自有自己的部曲,他们肯定全反了,那我们这个并州军就完了。”

“我保护大人回并州。”

“高顺,我老了,不想再从头开始了。今天他们收买一个吕布,明天就可能收买曹性他们,后天也许我身边的小卒也不保险了。”

“大人,陷阵营在!”

“我知道,所以我把你找来。想我丁原,本出自寒家,为人粗略,有武勇,善骑射。刚开始为南县吏,受使不辞难,有警急,追寇虏,辄在其前。小时候穷,没读过什么书,也没多少大人喜欢我,所有的功绩都是一刀一枪拼出来的。后来迁并州刺史,任为骑都尉,屯河内,那时候遇到了吕布。”丁原停了一下,“那时候他跟我很像,也是粗鲁无文,简直就是我过去的翻版。所以我委他为主簿,想打磨一下他,没想到他还没被磨好,我就得走了。”

“大人,您!……”

“奉先,听了好久吧,进来吧!”

“?”

吕布从帐外走来,手上拎着那告密者的人头,有点儿不好意思:“也没听太久……”

“奉先,我无子,这并州人马我就交给你了。”

“大人!”吕布和高顺一起惊讶地叫道。

“如今董卓进京,天下已乱。要想在这乱世崛起,你必须忍旁人所不能忍,行旁人所不能行。只有这样,你才能成功。高顺,你清白威严,骁勇有智,衷心仁义。不饮酒,不受馈遗。是个好武将,却不是个好统帅。今天,我要你立誓如果有机会再回去,守护并州,击灭胡人,你可愿意?”

“末将对天盟誓,定会全力守护并州,如违此言,有如此指。”高顺拔剑剁去小指。

“好,”丁原拔剑在手,轻轻一弹“奉先我儿,人头拿去吧”说罢横剑一抹。

“高顺,我能相信你吗?”

“你不能相信我,可能相信我对并州军的忠诚。”

“我想也是。”

第二天,击鼓聚将。得知丁原已死,吕布即位。大家伙也没有什么反应,并没有人上演忠心护主的好戏。在这远离并州的异乡,也只有抱在一起,才能生存下去。吕布拎着丁原的人头,跟着李肃,来到了太师府。

董卓一见吕布,大喜过望:“将军何其迟也,我见将军,如旱后逢甘露。”

吕布也深深地拜了下去:“布见明主,若拨云见天日。”

“行了,甭文绉绉装样子了。老夫是个粗人,也别见外。如今你立下大功,要何奖赏?”

“主公给我什么我就要什么。”

“好,老夫就喜欢你这样的爽快人!听说你孤身一人,家里没人了?”

“布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