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回到民国当大帅 >

第98部分

回到民国当大帅-第98部分

小说: 回到民国当大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振宇则给出了建议:“所以要把他们的宿舍放到生活区去,而起纱厂要比钢铁厂完几分钟下班,要让工人下班刚好能碰到一块,唉,荣先生,你要有当月老的觉悟哈。”
哈哈哈,大家笑得更大声了。
出来的时候,王振宇看着已经在打地基的厂房又对荣德生交代道:“厂区要漂亮,整洁些,这是一个企业的面子,另外这个管理不妨向洋人取取经,把效率提上去,把成本降下来,咱们的产品才会有竞争力。。。”
此后是电力公司,肥皂厂,火柴厂,机床厂,服装厂和棉布厂,一家一家走下来,碰到的普遍问题就是缺乏专业技术人员和核心技术。
王振宇想了一下,把陈绍和刘国钧叫了过来:“这些公司和厂子你们给我一股脑的成立一个工业小组负责,然后去上海想办法。引进一部分优秀的技术人员,工资给高点,每年答应一个月的带薪假期,将来安江好了,人家自然会把家搬过来。还有就是要把工业学校给我办起来,地就从行政区里面划,好吧,不要怕花钱,我要得是效果。”
两人连忙称是,心里却不由的叹口气,要忙的事情又多了一样,还得加人手。
生活区和行政区的走访是比较激动的,因为德国人优先从汉口运来的一大批技术人才和建筑材料,很多房子已经打完了地基,起楼了。而且看了看设计图纸,感觉样式很不错,王振宇狠狠的拍了拍汉斯和德国设计师施罗克的肩膀:“你们辛苦了。”
施罗克到是很老实的回答:“将军阁下,这么多个设计方案,我真的很辛苦。”
看着王振宇一脸尴尬的样子,叶梓雯呵呵的笑了出来。
王振宇还特别留心了一下下水道的建设,后世一逢雨天,在城市里开船就比开车要方便的多了。因此建设安江模范城的另一个思路就是要在这方面有突破,尤其是安江就挨着沅江,一旦遇到雨季,很容易水涝。
负责下水道设计的是德国人贝克尔,他很认真的跟王振宇等人讲解了他们的工作,基本上参考了德国人在青岛的经验,对雨水和污水进行了分离,下水道十分宽敞,高度能保证姚明行走其中,宽度还真的是能开进一部开车。更为重要的是根据贝克尔的介绍,为了避免污泥淤积,在下水道的出口,德国人都对沅江的涨潮高度做了测量,然后准确设计了排水口,一旦涨潮,沅江水就会倒进来,冲刷污水道。施罗克则表示沿江路设计时就设计了防水堤,这个在堤上建成的沿江路要高于市区,一旦发洪水,也能确保市区无恙。而一旦下水道建成,连管涌的问题都解决了。
王振宇听的一愣一愣的,不太明白,但是感觉德国人做事确实是用心了。
最后一站是已经初步成型的行政区,王振宇在这里视察的重点和别处不一样,居然是自己的家,这么做完全就是为了讨好自己的老婆大人。
叶梓雯看到初步成型的镇守使府,这个是按照德国设计师拉查鲁维茨的设计施工的。这次礼和洋行为了能和王振宇建立长期的业务关系,在新安江的建设中是花了大力气的,这也让陈绍和陈渠珍在大开眼界的同时也省了不少事。
镇守使府分为两个部分,办公部分和私人住宅。
首先是办公部分,一栋红色欧式风格的三层小洋楼,占地八百平米,钢筋水泥结构。长宽标准40x20。总体建筑面积2100平米,一共分了49个房间,其中一二楼1600平米,40个办公间,每间25平米。三楼500平米,9个房间,其中一个镇守使办公室,一个会客室,三个会议室;另外还有一个通讯室,一个机要室,一个秘书室,一个侍从室,一二楼均是三梯上下,三楼只有一梯,但有设计秘密逃生滑道。附加绿地,竹林,喷泉,岗哨,总计造价是11万银元。
其次是住宅部分,在镇守使府后面是占地12亩别墅区,按照王振宇的意思,这里是将军以上级别的人才能入主的,德国人一共设计了款式各异的24套别墅。但是王振宇没打算住进这里。在镇守使府内,还设计了两栋住宅,全部是欧式白塔风格,一左一右,刚好衬托了办公楼,预计整体效果会非常好。
叶梓雯一到这里就变得活泼起来,左看看右看看,然后拿着图纸对德国人道:“这个客厅的顶要高,住房在二楼,总之要跟我在汉口的家是一样的,你懂吗?”
可怜的德国人一头雾水的看着叶大小姐,您老在汉口的家是什么样的啊?王振宇和叶祖文看着天真烂漫的叶梓雯,也不点破,呵呵的笑了起来。
视察到此基本可以结束了,王振宇分别和陈绍,陈渠珍等人握手:“辛苦了,但是工程的进度还是要把握好,质量很重要,行政区的我希望在十一月能完成。最近镇守使府的组建也要开始了,我希望你们能够干出成绩来。”
不言而喻,陈绍和陈渠珍立刻明白了王振宇的意思,纷纷表示,请大帅放心。
明进财是靖州甘棠的一个老农民,和不少明家人一样,世世代代靠租种黄家的土地为生。娶得老婆也姓黄,孩子到是生了一窝,可是因为卫生条件太差,最后成年的就二个儿子一个闺女,大儿子叫大虎,今年十七,二儿子叫小虎,今年十四。都是半大的小子,吃穷爹妈的年纪,可明进财种菜是个能手,地主黄老爷对他也是十分的客气,经常补贴些东西,勉强也能把日子过下去,不用去上山落草。
年初闹土匪的时候,明进财的弟弟明进宝和媳妇一起让土匪给祸害了,只留下了四个细伢子没人养,大的才十三,小的才六岁。明进财就这么一个弟弟,只得把这四个细伢子养了起来。这一下子多了四个嘴巴,家里的日子就难过了起来。媳妇明黄氏难免抱怨几句,明进财没办法解决,只能粗暴的压制,几个大嘴巴下去,日子继续过。
本来还计划着秋收后去求求平日对自己不错的黄老爷,看看能否多赏个十亩地给自己,然后自己咬咬牙给种下来。不成想夏种前,黄老爷主动来找自己,告诉自己,不用播种了。
“黄老爷,打我太公起,我们家就一直是租您的地为生,百多年来的日子就这么过的,您今天要是把地收回去,我这一家**口人还不得饿死啊?”
“进财老弟,我也是没办法,咱们甘棠镇给划了商镇,我的地都被征了,人家商会钱都补了,还给我划了三间铺面收租子,你说我还能怎样?”黄老爷甚至语带哀求的说道。
明进财无可奈何的接受了命运的安排,他看着老婆孩子,看来只能找找别处的地主,看看能不能找点地来租了。可是商镇化的速度十分快,靠着政策的扶持和充足的资金,大批农民失去了可以租种的土地。这个过程和英国工业革命前的羊吃人十分相似,大批农民失去了土地,这些土地变成了城镇土地和手工作坊以及经济作物农场。
幸好这一变革是王振宇有计划有步骤推进的,在明进财带着一家吃河豚自杀前,镇守使府的工作队和县政府的工作组都派了下去。。。
“安江招募工人,月俸三元,还包吃住,这个条件不错啊。”明进财在镇上听了负责招募劳工的工作人员的口头宣传,立刻接受了这个新的出路。开玩笑,三块银元,那可是足足四十斤大米啊,如果自己和大儿子一起干,那就是八十斤大米。自己和大儿子不算,这余下的再参合些红薯之类的杂粮,勉强能喂饱老婆和另外六个娃了。
说干就干,明进财拿出了湘西人的勇气,带着一家十口踏上了前往安江的路。。。
前期的居住环境是很差的,为了避免发生瘟疫,所有的人都被要求接受身体检查和卫生消毒。工棚定期要还灭蚊灭鼠,这些不久前还是土匪,农民的人现在被要求在固定的茅棚里解决大小便问题,随着家属增多,男女茅棚还进行了分类。各中污水也被指定倒入排水渠,当然你也可以不按要求来,负责监督的军人会毫不客气挥起藤条一顿乱抽,不会要命且恐吓效果刚刚好。据说这是王大帅亲自交代的新生活运动,一切从讲卫生做起。
做了一个多月,八十斤大米已经变成了一百六十斤红薯,可就这样,孩子们还是吃不饱,而且长身体的阶段,顿顿吃红薯怎么能饱。
明进财打算求管事的,能否佘点工钱,结果被管事的无情拒绝了,开玩笑,每一分钱都被总指挥部财务组的人算精了的,多拨一百个大洋都需要副总指挥陈渠珍或者总指挥陈绍签字才行,否则一切免谈。
这个时候义务教育还在设计中,在很多县,连学校还没建好。所以孩子们不要说餐补了,连书都还没地方念。
这下真是半大的小子,愁死爹妈,明进财回家看着一大群抢红薯吃的娃,气的把椅子都踹翻了,岁数大的几个孩子看着父亲(伯伯)不敢出声,岁数小点的直接就吓哭了。
晚父亲两步进门的明大虎把这一幕牢牢的记在了心里。。。


 第113章 大开发(十二)

明大虎也被招了工,却没跟父亲分在一起,因为年轻体壮的缘故,他被分去了正赶工期进度的行政区。
他和同村的一起玩大的黄德虎都在军校负责施工宿舍楼,每天顶着大阳把一桶桶的水泥用扁担挑到楼顶,吹哨可以休息时,大家就坐在军校刚刚竣工的训练场喘口气。土匪出身,家里没负担的劳工甚至还掏出一颗烟抽上两口,然后赶紧掐灭了,其他人怎么求也不给,只能羡慕嫉妒恨了。
军校开学在即,但是一批即将被提拔的高级军官已经组成了高级班提前在这里学习了。这里面就有第一团第一营中校营长陶峙岳,别看他年纪才二十岁,却参加了猛虎旅的全部战斗,包括夜袭玉带门这样的成名之战(参加过这次战斗的后来大部分变成吹牛皮的高手了),以及最近的洪江之战。论资历陶峙岳比最近火速上位的广西人李宗仁和白崇禧还要老,这两位还是在南京时期才入伙的。而且陶峙岳一直为王振宇所欣赏,现在就是军营里面的蚂蚁都知道这位将是本军的明日之星,这次高级班自然是不会缺了他的。
结束了一天的无聊课程,陶峙岳坐在了操场边,准备冥想一下自己的未来。他跟赵东生不一样,他并不是愚忠型的人,遇事自然要想一想。结果思路却被那些因烟而吵闹的民工打断了,心里小小的鄙视了一下,然后顺手扔了两包哈德门过去。
民工们见之大喜,纷纷拆包分烟,对嘴点燃,然后呛成一片。
明大虎没有去抢烟,因为他被震惊了。香烟这个玩意他是知道的,一包差不多顶自己半个月的薪水。可是就在刚才,这位身穿蓝灰色军装的官爷随手就丢了自己一个月的薪水过来,你让他如何不震惊?
鼓起勇气,明大虎一阵小跑,跑到陶峙岳面前。紧张机动之余,差点连脚都站不稳,不过依然用左手敬了一个极端不标准军礼,叫了声:“长官好。”
陶峙岳看着这个年纪不过十七八的小伙子朝自己敬礼,就想到自己当年初读军校的样子,顿时有了几分好感,他点点头:“小伙子,手敬反了。呵呵,找我什么事情?”
明大虎一阵犹豫道:“我家穷,弟弟妹妹多,就我和我伢老子两个人根本养不活。长官您识字,比我有学问,我就想问问长官,怎样才能赚钱?”
陶峙岳一愣,随后又笑了起来,拍拍明大虎稚嫩的肩膀道:“你一个月不过三块钱吧,这样的好男儿为什么不去当兵,而要在这里当劳工呢?知道当兵你能拿多少吗?”
明大虎摇摇头,陶峙岳笑道:“六个月新兵期就是八块钱一个月,另外还有二十块的安家费,下了部队就有十五块,而且全额发放,绝不拖欠。最重要的一点,你小子如果有本事,还能跟我一样考个军校,混个虎皮穿穿。”
指点完这个穷小子,陶峙岳似乎想明白也想通了,心情十分愉快的离开了,只留下明大虎一个人傻傻的站在原地,消磨刚从长官那听来的话。
回到家看到这一幕后的次日,明大虎就约了黄德虎一起溜了号,去码头报名参军。
负责征兵的军官到是熟门熟路了,没有傻傻的丢一张表格给明大虎,而是先问:“会不会写字?”
明大虎没有说话,只是木木的摇摇头,外面的世界对他而言未知的事情太多了,多的让他感到害怕,只能以沉默应对。
征兵的军官似乎见怪不怪了都,这样的应征者一天也不知道会碰到多少个。他只是简单的记了下名字,籍贯,家庭情况,然后就让另外一个军官领着明大虎去体检。
明大虎被命令脱光了衣服,军医跟牲口市场挑牲口一样给他做了一个全面检查,包括看牙齿和小兄弟。
一切正常,身体非常健壮,但就这一点来说,湘西地区的兵员是很让人满意的,这里人普遍争勇斗狠而且身体爆发力极好,攀爬能力,以及耐力,负重,土木作业能力都是最好的。可以说除了个子较矮外,其他方面都很符合新军征兵的标准,也就是符合德国人的标准。
明大虎领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