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回到民国当大帅 >

第245部分

回到民国当大帅-第245部分

小说: 回到民国当大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们海军弱,未来的战争咱们就当海盗,长江口咱们用江防要塞堵着就行了,海上这个咱们就搞破交舰队,专捏软柿子。舰名都改改啊,我的意思可以以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命名,比如岳飞号什么的,不过这些好名字要用到好船上,一打就沉那就丢脸了。至于破交舰队的船,我的意思就以地名来命名,长沙号啊,湖南号啊,广州号什么的都可以。船还是要造出来为好,但是我们的造船工业一时半会出不来。可以再买三艘海圻号级别的军舰来,但是我有个要求,包括现在这艘,动力都要更换,24节还是太慢了,最起码要27节。款子我先给你们海军拨十个亿,你们把这个破交舰队的架子给我拉起来,注意保密工作,我会派人组建一个海军部军情局,负责你们的情报和内部保卫工作。”
就是这么一参观,十个亿华元的款子就下来了,海军的这五个人如何不激动,要知道国民政府今年划给海军的款子也就是4000万华元而已,刚好够发薪水和对舰艇做保养,连训练用的燃料也补不起。
有了这么大一笔款子,和三艘新的海圻舰,什么分家啊,海岸警备队啊,海军内部统统不计较了,不但不计较,反而为了款子早点到位。去英国联系船厂联系船厂,主持改革的也在抓紧时间争分夺秒的搞改革,得罪人也不怕了,什么老乡关系也不讲了。总之一大批年纪偏大,胆气渐退,作风不良的老派军官就在这一次海军的改革中被毫不犹豫的分去了公安部的海岸警备队,从此退出了海军,开始干抓走私,打海盗的活了。而海军随后招募了一大批江苏,湖北,江西,广东籍贯的军官进入南京海军大学学习,整个海军的风气都为之一新,这些都是后话。
不管怎样,在这样一次小规模的检阅之后,国民政府无比弱小的海军终于开始摇摇晃晃的上路了。而十分幸运的是,自日德兰大海战后,英国的海军就失业,这个结果自然是导致造船厂跟着失业了。中国人的三艘战舰的订单和一艘船的改造订单一到英国,立刻就让整个利物浦注入了一丝活力,因为大家有活干了。按照海军部在民国五年八月二十八日和英方签订的协议,英方将于民国七年五月前向中方交货。而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海军部也从善如流,将这四艘海圻级破交舰分别命名为:“安江号”,“武汉号”,“南京号”,“福建号”。
看到海军部交的报告,王振宇很满意,他立刻指示马西成,把海军的这十个亿的款子列入预算,交船的时候全部付清。至于海军航空兵和海军陆战师的事情,现在没有太多人手,还是缓缓吧,把军情局安插进去,把人事权通过海军大学拿回来,王振宇已经很满意了。


 第304章 风云际会

王振宇和蔡锷平生第二次见面是在武汉,这也是他们的最后一次见面。
由于蔡锷所坐的轮船只是中途在武汉临时停靠,而蔡锷的身体状况已经不允许其下船了,所以我们的王委员长毫不拉架子的跑上船去见蔡锷。
当他再次见到蔡锷的时候,他被自己眼前看到的景象惊呆了。
蔡锷整个人已经形如槁木,原本就不胖的他现在瘦的吓死人,整个人一点精神都没有,就缩在床上,连基本的起身都变得十分困难,咳嗽起来更是没完没了。
“松坡兄,你这是?”王振宇此刻早就没把蔡锷当成什么竞争对手了,他有的只有心痛,对这位一代名将的心痛,是什么原因,让当日这个和自己一起北上时那个挥斥方遒指点江山的蔡锷居然变成了这副模样。
蔡锷只能痛苦和愧疚的王振宇点点头表示歉意,喉咙却很难说出话来了。陪同蔡锷一起赴日治疗的护**参谋长蒋百里也是王振宇的老熟人了,当日在保定是见过的。此刻蒋百里也是十分的难过:“自讨袁之日起,松坡日以继夜的操持军务,常常因为敌军势大而本军后援不继而忧心忡忡。这样的情况下带兵作战压力何其大也,时日一久,就积累成疾了。军中缺少良医,而松坡又心忧军务,迟迟不肯离开前线回昆明就诊。鼎定蜀中后,更是诸事缠身,终于,唉。。。”
蔡锷的难处王振宇是知道的,他在滇军中也不用安插什么人,赵恒惕就在护**当联络官了,大小事情皆告知于王振宇。说起来,唐继尧也确实不是个东西,难怪这个人最后在民国成不了气候,白白葬送了十万滇军。唐继尧和蔡锷不同,他是云南本地人,所以对蔡锷他一贯是阳奉阴违的,这次护国战争身为云南督军的他原本是不大想参加的。可是当蔡锷出现在昆明的时候,就由不得他唐继尧参加不参加了。要知道所谓滇军的骨干其实并非全是云南人,而是由湖南,贵州,四川,云南,广西五省之人共同组成的,其中蔡锷从湖南宝庆府招募的老乡就是骨干中的骨干了。这些宝庆人出了名的凶悍,而且根本不认什么督军,就认蔡锷。加之贵州的督军刘显世也不卖他的帐,这样一来,唐继尧当时如果不跟着蔡锷折腾,那他自己的脑袋估计就要被拿来祭旗了。也正是这个原因,历史上唐继尧在蔡锷死后急吼吼的干的第一件事情就是不顾无湘不成军的古训,把滇军中所有的湖南籍贯特别是宝庆(今邵阳)军官礼送出境,王振宇在后世的外曾祖父五兄弟当时都在蔡锷手下当差,在这个情况下只能是途经缅甸返回湖南了(当时滇黔边境匪患严重,历史上唐继尧就是靠这些土匪夺回督军宝座的,这些土匪的凶悍程度可见一斑),滇军的战斗力也自从一落千丈,最后连川军都干不过了。这些都是后话了。
蔡锷是何许人也?他自然是知道唐继尧的那点小心思,不过他不在乎,因为他的志向并不是一个小小的云南督军,而是整个天下。所以蔡锷灵活的手腕在这个时候就体现出来了,确实比孙中山他们要高出一个档次不止,蔡锷自任护**第一军军长,护**司令和云南督军的宝座还是他唐继尧的。而且打仗吃苦的差事他蔡锷自己包了,唐继尧只要负责粮草就好了。
可就这么简单的差事,首鼠两端的唐继尧还办的一塌糊涂。袁世凯本着枪打出头鸟的原则,调集重兵入川,计划一鼓作气荡平蔡锷的护**。
而这个时候唐继尧害怕了,动摇了,他惊恐万分。让人苦笑不得的是,他惊恐万分之后脑袋似乎也变得不清楚了。他选择的作法居然就是在后勤上卡蔡锷的脖子,似乎如此一来,将来等着朝廷的兵马平了蔡锷,自己还可以去表表功,看看,如果不是我扯后腿,你们还消灭不了蔡锷。这么一来蔡锷就难受了,本来可以打的仗却因为物资不足打不了,进攻最后还玩成了防御,那段日子真的是异常难受。不过即使是这样,蔡锷还是积小胜为大胜,硬是从北洋最厉害的第三师手上把局势一点一点扳回来。连后来被称为北洋军神的吴佩孚都只能对这蔡锷所在方向干瞪眼,蔡锷这个名将还真不是白叫的。
至于唐继尧的问题,也不知道蔡锷是怎么解决的,不过据说也就是一封书信的事情。至于书信的内容自然是不详了,不过王振宇现在也是个枭雄了,他扳指头都能猜到是个什么内容。
第一部分无非是叙旧,从蔡锷第一次见到唐继尧说起,当年兄弟我在万人之中一眼就看到你了,当时就发现兄弟你身上是一股子浓烈的王霸之气,所以。。。
第二部分则是强调袁世凯和北洋军阀是多么的反动,兄弟我现在可是在进行正义的事业,你看看隔壁的王振宇他们也扯反旗了,呃不对,是护国的大旗了,可见我们的事业是正义,是必然会胜利的。。。
第三部分自然就是威胁加恐吓了,兄弟啊,这个时候你可就不能犯糊涂了,我们可是一根绳子上的蚱蜢,你现在上了我的贼船你还想下去?船都到江心了,还能下去吗?我要打输了你还有个屁的前途啊,老老实实的,跟着兄弟我继续从事造反这个毕竟有前途的事业才是你人生唯一正确的选择,呃。
估计唐继尧看到这信脑子一下就清醒了,搞清楚自己的位置了,所以援军和补给二话没说就到了,干,神马玩意!
最后的结果自然是蔡锷打败曹锟的北洋第三师,但是他的身体也垮了。
袁世凯死后,南北达成分治协定,西南军政府随后也就成立了,但是四川的局势却十分复杂,蔡锷不得不亲自坐镇成都协调各方关系。
当时的四川还没发展到军阀混战的局面,防区制也还没出来,杨森还在滇军混饭吃,熊克武还是革命的进步的,多宝道人刘文辉还在保定念书没毕业,而刘湘,刘存厚,刘成勋到是成了气候,但是也还没历史上那么强大,税收自然也还没有被收到民国八十年,但是就这样的局面就已经让蔡锷很是头痛了。
问题首先就出在四川的革命党人身上,哦,现在应该叫国社党人了。以重庆镇守使熊克武为首的九人团(熊克武、但懋辛、李蔚如、喻培棣、余际唐、张冲、吴秉均、刘光烈、龙光)属于黄兴一系。而另一边,以代理四川省省长杨庶堪(石青阳、吕超、卢师谛、颜德基、黄复生)为首的实业团则属于孙中山一系,而且实业团的缔造者谢持如今可是在南京政府混的风生水起。这两派都有自己的武装,相互斗争的很厉害,虽然没有发展到后来如历史上那般大打出手,但是也好不了多少,特别是在驱赶了北洋势力之后,原本被掩盖的矛盾全部都暴露出来了,现在双方搞的是水火不容。如果不是蔡锷这尊大神压着,估计早就各自拉队伍摆场子干架了。果然是袍哥人家,绝不拉稀摆带。
有了这么一大帮子不省心的主,蔡锷的身体自然是只能越来越恶化了。所以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蔡锷现在没了本钱,革命自然就无从谈起了。
似乎是预感到自己这次去日本很可能会歇菜,蔡锷看着王振宇似乎又来了精神,他强忍着病痛,要来纸笔和王振宇交流。
“文正老弟,我们都是宝庆府的老乡,我如果先走了,我的妻儿就请你多关照了。我的部下唐继尧必然是不会相容的,我也不能为他们做太多事情,如果我死在日本,就烦请您就把这封信交给贵州的刘显世,四川的罗佩金和云南的顾品珍,让他们去联络刘云峰、邓泰中、杨蓁、赵又新、董鸿勋和何海清等人。唐继尧目光短浅,心胸狭窄,为人桀骜,又无容人之度,西南三省就此并入国民政府吧!松坡不才,没办法带领他们继续走下去了。此外我的同学蒋百里身怀大才,只是不得其时,还望文正老弟念在同乡情分上予以重用。不甚感激!”
王振宇看到这些字眼珠子都瞪大了,真的假的,不过想想蔡锷的身体,估计这是真的了。可怜蔡锷一身的雄心壮志,如果不是自己这个穿越客和他本身糟糕的身体状况,也许他根本不会走到这一步。
不过王振宇还是把目光投向了蔡锷这个真正的不世出的名将和栋梁:“把自己一手缔造的基业交出,松坡兄,你不难过吗?”
蔡锷摇摇头写道:“人生苦短,转首成空,天下大势,分分合合,不过如此。只是希望那些跟随我的弟兄们都能有个好归宿啊!我能做的就这么多了,其实西南三省最后的结局还是要靠文正老弟你了,这个国家也拜托你了,松坡希望有朝一日,百姓能够真正的安居乐业,而国家也能不再受列强欺凌。可惜,我看不到了。”
看到这段话,王振宇的泪水忍不住的往外涌,这就是自己外曾祖父五兄弟跟随过的蔡锷,这样的胸怀,这样的气度,居然三十出头就去了,真是天妒英才啊!


 第305章 风云际会(二)

从轮船上下来,王振宇的心情久久不能平复,他的怀里有蔡锷分别写给顾品珍,罗佩金,刘显世三人的密信。王振宇想了想,还是让人把何键叫了过来,密信自然是交给这个特务头子去处理比较好。
最近为了整合情报资源,军情局成立了海军军情处,刘俊强出任上校处长。同时又在成都设立了半公开状态的西南总站,龚澎出任少将总站长。针对西南的情报工作其实在去年五月就开始了,这就是知道历史走向的好处了。
王振宇又回头看了一下轮船,蔡锷此去多半是回不来了。自己还是努力一点,完成这位绝世英才最后的愿望吧!
才回到自己的官邸,秘书陈布雷就来报告说:“委员长,日本方面通过国民政府外交部提出到武汉和您见面,您看?”
日本人?呵呵,这些自高自大的东洋人终于认识到自己的存在了。王振宇心里暗笑一阵后道:“这个我记得日本人好像一直不承认那个南方九省关税自主协定,还有我们这个国民政府的,怎么现在想起来要和我们谈谈了。呵呵,安排一下,不但要见,还要让人见的放心,比如让他们参观一下我们远征军的训练什么的!”
其实日本政府这一次在中国问题上的争论是相当大的,这主要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