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回到民国当大帅 >

第201部分

回到民国当大帅-第201部分

小说: 回到民国当大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三波刺杀定在武汉,土肥原贤二认为这里成功的概率最高,因为这里有日租界可以提供暗杀所需的一切。
雷震春听完土肥原贤二的话皱眉道:“土肥先生,我很好奇,你怎么确定王振宇会离开老巢然后去长沙和武汉?”
土肥原贤二听到袁世凯的密探头子居然问出这么低能儿的问题,心里忍不住暗骂一句巴嘎牙路。土肥原贤二甚至得出一个结论,难怪袁世凯一方势力在这次护国战争中节节败退,看来失败的根源就在情报工作上了。
不过腹诽归腹诽,面子上的功夫还是要做的,土肥原贤二依然面带微笑的给雷震春解释:“如果接下来的战事顺利,就算王振宇知道有人要刺杀他,他也会毫不犹豫的离开安江。因为作为政治中心,安江注定是不合格的。而他一旦离开湘西,必然会经过长沙,武汉,至于最后能作为政治中心的,无外乎南京和武汉二处,所以我把暗杀的重点放在了武汉。”
雷震春一想,好像的确是那么一回事,于是他也就没什么异议了。计划方案既然出来了,接下来自然是落实了。
负责第一波刺杀的是京师执法处的精英们,其中就包括一些据说轻功了得,会飞檐走壁的江湖奇人。雷震春之前是带兵打仗的,接手执法处之后更是强势的存在,根本不需要去玩什么暗杀。所以他搞暗杀沿用的还是前清的套路,网络一些所谓的江湖高手,然后配上一批脑子好使的人就组团去搞暗杀了。
这听起来似乎很靠谱,但是在军情局局长何键眼里却是业余的可以。
所谓暗杀其实并不一定需要什么江湖高手,很多时候一个杀猪的屠夫就可以胜任了,关键是时机的把握和自身的隐蔽性。
副官刘俊强一个字不少的报告道:“这伙来历不明人行踪十分可疑,他们一共九人,其中四人属于练家子。他们到洪江以后,既没有和当地商会或者是会馆取得联系,同时也没有去谈什么买卖,而是窝在客栈一动不动。所以我们分析,这九个人就是北京站通过天眼(华北情报网的代指)获悉的刺杀大帅的刺客。”
何键听完了汇报之后,没有说话,他的心思其实不在这个事情上。自己从民国元年到如今,跟随大帅已经差不多六个年头了。这期间自己可以说为大帅跑前跑后,立下了诸多功劳。但是他自己的愿望并不是永远做一个躲在幕后的特务头子,他也渴望自己有朝一日能手握雄师纵横疆场,也渴望自己能够衣锦还乡,光耀门楣。所以他一直在努力,看能不能为自己谋一个带兵的差事。可惜王振宇麾下虽然师级单位众多,但是一个萝卜一个坑,自己根本捞不到外放的机会,最近自己冒着忌讳不断的给参谋长杨万贵打点好处攀交情,才从猴精似的老杨嘴里获得了一个重要消息,王振宇通过一批留洋生计划在武汉建设飞机制造厂,然后以此为基础,和法国人一起建设青年军空军。按照杨万贵的分析,这个所谓的空军虽然目前还停留在纸面上,但是一旦组建起来,将会是一个很有搞头的独立系统,有自己的机场,作战集群,后勤补给,甚至还有空降陆战师。杨万贵虽然搞不清王振宇说的这个空降陆战师是个什么东西,但是对于善于判断领导意图的他很敏锐的感觉到,这根本就是重建一个青年军吗?
拿人手软,吃人嘴短的他自然是把这个消息放给了何键。
所以刚才刘俊强的报告一直到念完,何键都还陷在沉思中,自己该怎样进入到这个所谓的空军系统呢?大帅是否会成全自己呢?
不去想那么多了,还是把眼前的功夫做好吧,何键暗暗下定决心。
“俊强啊,你跟随我身边也有三年多了吧”何键并没有谈这个报告,毕竟对于安江的局面,他自认控制的很到位,几个此刻就算是会飞檐走壁也绝对不是自己的对手,所以他谈起了别的事情。
刘俊强对于自家老大这种跳跃性思维似乎见怪不怪了,他十分沉着的点点头道:“是的,局长,卑职是民国二年五月从湘西陆军军官学校一期情报班毕业后分配到您身边的。”
何键点点头:“嗯,是啊,你小子到是记得清楚,是不是不想在我身边干了?呵呵!”
刘俊强连忙表示没有的事情,如果可以,自己愿意跟随何键一辈子,天知道何键开玩笑是真是假。
何键却心知肚明的摆摆手道:“跟随我的人我是不会让他吃亏的,这件案子就交给你亲自去负责,局里的好手你都可以抽调。事关大帅的安全,咱们不能有半点的掉以轻心,总而言之,如果能把这个差事办妥了,我会推荐你出任江西站的站长。你能办好这个差事吗?”
刘俊强激动的起身敬礼道:“请局座放心,卑职就算是死,也一定不负局座所托。。。”


 第240章 决战前夜(四)

就在围绕为王振宇的一场刺杀与保卫的大戏即将上演的时候,蓝色光明行动的第二阶段攻坚作战也拉开了序幕。
中华民国六年(1916年)二月二十八日,公历二月的最后一天。江西湖口要塞,新成立的东南方面军司令部内,激烈的争吵正不断从里面传出来。
“白参谋长,我不知道您是从那个角度考虑的,第四师现在的位置在景德镇地区,完全应该配合我第一师为主体的右路军进攻皖南和苏南地区。而不是千里迢迢横渡长江,然后参加您亲自指挥的左路军行动,这很可能导致我们右路军由于兵力不足而无法抢占许崇智,李烈钧前面夺取浙江。李司令,白参谋长,我们刚刚收到的最新消息,就在昨天,李烈钧的军队先锋部队已经攻占了闽江上游的南平,不出意外的话,五天之内,李厚基就会失败。所以无论怎么决策,都请慎重,军功事小,误了大帅的大事,咱们在座的都会被一撸到底的。”
李宗仁没有做声,只是眉头紧锁着看着地图。他现在也处在一个十分尴尬的状态下,和第一阶段突击作战不同,当时敌情明了,己方准备充分,所以参谋部连具体的作战命令都下达都了团一级。但是到了攻坚作战时段就不一样了,南京方面的军事力量每天都在变化,所以远在安江的杨万贵到也光棍,这不是成立东南方面军了吗?你们自行决断好了。
但是无论是李宗仁还是白崇禧,无论历史上多么有名,这个时候都毕竟还是二十多岁的年轻人,一下子掌握了四个主力师近十万大军在手,要说没点压力那就是假的。
在这个事关己方势力是继续高升还是低走的关键时刻,巨大的压力迫使白崇禧提出了一个让第一师师长陶峙岳无比愤怒的方案。
整个东南方面军司令部就是原来的第三军军部,方面军下辖第一,第三,第四,第七四个主力师十万人马。按照计划,这四个师将兵分两路东进:其中第一师和第四师组成右路军,陶峙岳为前敌指挥,从江西景德镇一带出发攻击皖南和苏南,其中重点是苏南地区;第三师和第七师组成左路军,白崇禧为前敌指挥,从江西湖口一带出发攻击皖北和苏北。
这两军最后的作战目标是会师南京,这个计划是在长沙拟定的,当时来看也是没错的。
但是谁也没想到第一阶段的突击作战进展如此顺利,七八天的功夫,江西和湖北的地盘就到手了。而这个时候,物资储备工作以及东进的协同作战部队的调度工作都还没有完成一半的进度,这让身负王振宇重任的李宗仁郁闷的不行。幸亏王振宇及时做出了调整,从湖南另外选调一批人员由周质云,王振邦带队接管江西。而东南地区协同作战的工作队和安保部队直接从目前的江西抽调,这样就算有缺口也还有时间去补齐,不会影响全局。
至于东南方面军的高层,只是委托李宗仁一人显然也不合适。毕竟进军江浙没那么简单,除了军事斗争外,还有许多负责的政治问题。所以王振宇思索再三,只能感叹自己手底下可用之人实在是太少,把刚到广州不到一个半月的杨永泰调往江西,担任东南方面军高级参议。而广东和广西的工作则分别交给了李不韪和曾琦两个国社党高级干部,为了避免意外,还把陈公博也派去广州协助。同时湖北方面,徐源泉和万耀煌都希望自己能够获得主政湖北的机会,不好意思,王振宇没打算如他们的意愿。他把自己的老丈人派到了湖北担任代理省长,徐源泉和万耀煌见到这个情况自然也不敢有意见,随后万耀煌被调往东南方面军担任副司令兼总监一职(就是监军),徐源泉则被调去江西处理第九师和第十师的整编工作。
青年军自己这边的变动都这么大,更不要说已经感觉到了危机并开始积极应对的北洋军了。
冯国璋在老袁的支持下动作浮度很大,首先就是在皖北地区,冯国璋除了把驻防镇江的张怀芝的第五师调往外,还计划把从湖北撤下来驻防芜湖的王占元的第二师一并调过去。如果只是北洋的二个主力师,左路军前敌指挥白崇禧还不担心什么,关键是冯国璋还为倪嗣冲求了情,同时把倪嗣冲的二万定武军和张勋的三万辫子兵一并调往皖北。这前前后后可就是十万大军了,你说白崇禧要是不哆嗦一下,那他就是个傻二。
于是摆在李宗仁面前的课题就大了,如果支持白崇禧的计划,把廖磊的第四师也划拨到左路军,以三个主力是七万五千人去迎战北洋十万大军,那么很可能导致右路军兵力不足,影响其突击速度,最终也许陶峙岳的军队还没进浙江,浙江就落到孙中山的手里了,这个后果李宗仁承受不起;可如果不同意白崇禧的方案,那么一旦短时间解决不了皖北的北洋军,等着北洋第一,第十五师,第十六师坐火车南下,那皖北就会打成焦灼状态,最终败坏整个局势,这个后果李宗仁同样承受不起。鱼与熊掌不可兼得,李宗仁这才真的感觉到难啊。
白崇禧跟陶峙岳这么一吼也是气得脸红脖子粗:“如果皖北的局面打不开,你占了浙江又有什么用,到时候北洋军的主力压下来,你第一师顶得住吗?陶峙岳?”
大家又开始了新一轮的争吵,这也是青年军历史上十分罕见的一幕,军队马上就要出击了,但是最终的作战方案却还没定下来。
最终还是大家共同的老师万耀煌出面和了稀泥:“我看啊,大家也不用再吵了,都有理,这个我们还是禀报大帅,我的意见是第四师还是划到左路军去,至于右路军,也不能轻敌,杨善德的北洋第七师,卢永祥的北洋第十师,还有李纯亲自重组的北洋第六师都不是样子货,所以还是从后方抽调一到二个主力师上来吧,如果可能,我更希望左路军有四个师,右路军有三个师。因为无论是皖北还是浙江都不容我们有失,诸位,大帅还在安江等着我们东南方面军的捷报了。”
李宗仁听完万耀煌的话,点点头道:“也只能这么办了,最后的进攻发起时间推迟到三月三日,第四师划到左路军去,其他就按刚才万老师的意见草拟电文请示安江方面吧。”
在安江,总参谋部内,杨万贵正对着李宗仁的电报大发雷霆,别看他这个参谋长远离战场,可是他的压力一点也不比前方将领来得少:“他李德邻是什么意思,推迟进攻,还要援军,他不知道这场战争我们花掉了多少钱吗?十几万的军队一天的开支是多少吗?真的是崽卖爷田心不痛啊,再调三个师上去,军费从哪里出,物资从哪里出?他是要逼死我这个参谋长啊?告诉他李德邻,就这条件了,他能打不能打全靠现在手里的牌,咱们这里给不了什么支援了!趁早给老子死心。”
世上的事情往往就有这么巧合,在重压之下口不择言的杨万贵并不知道,就在自己大喊大叫发泄不满的时候,王振宇就在门口立着了。
王振宇对于杨万贵感觉到了一丝失望,这样的心理素质和全局意识,继续担任这个参谋长显然是不合适了。不过这一次都不急着换,反正前方战事的指挥权已经下給方面军了。等此战结束后,还是把杨万贵更换个轻松点的位置吧。自己这边也听赵玉婷说了,杨万贵最近每天连一碗饭都吃不完,人越来越瘦,这样子下去可不行。
记录完杨万贵命令的小参谋正要转身去发回电,却被人拦住了。参谋不满的看了一下拦住他的人,却吓了一大跳,居然是自家大帅,连忙敬礼问好。
王振宇却不以为忤,满面微笑道:“小同志啊,这份电报作废,不用再发了,我现在就去和你们参谋长谈谈。”
杨万贵这时也发现王振宇来了,顿时一愣道:“大帅,这都晚上十二点了,您还不休息?”
王振宇摆摆手道:“老杨啊,这段日子辛苦你了,刚才你的话我都听见了,别急,坐下,不用解释什么,你的难处,我比你还了解。”
正欲起身解释的杨万贵连忙又坐了下去,王振宇这才道:“不过老杨啊,战争这个东西是政治的一个延续,一着不慎满盘皆输的事情比比皆是。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