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回到民国当大帅 >

第174部分

回到民国当大帅-第174部分

小说: 回到民国当大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啊,现在老袁一天到晚就在忙两件事情了,一个尊孔复古,一个就是复辟帝制。归根到底,还是打着利用封建神权去忽悠人的主意,我不知道这个成不成,但是事情到了这一步,我就只能说,老袁对于重振他们北洋已经没招了,而且我今天在这里放句狠话,谁换到老袁那个位置,都不可能把北洋玩转了。”


 第198章 未雨绸缪(三)

王振宇的话让在座的每一个将领都惊讶无比,虽然他们此刻已经是将军了,但是在他们的潜意识里,依然认为北洋政府是目前中国最强大的政治团体,而北洋军则是目前中国最强大的武装力量。自己这些人去挑战都是十分恐怖的事情,至于其会灭亡那更是想都不敢想了。
王振宇看着在座各位无比惊讶的表情,眉头不自觉的一皱,看来自己还是把问题想的太简单了,原以为自己来到这个时代,具有穿越者通晓历史走向的先天优势,随随便便拉起一支队伍,发展一下经济和军备,就能击败北洋,入主中枢。但是现在看来,自己还是轻视了历史,忽视了人的本性。北洋的强大居然让自己的部下连挑战的念头都不敢有了,看来所谓的先行者还真的不是吹的,起码在人同此心的时候他没有,敢于面对,敢于挑战,那怕失败,也值得哥们竖起一个大拇指,好好夸赞一下。
不行,我的让这帮孙子自信起来,狼行千里吃肉,狗行千里吃屎。是狼是屎就是这一锤子买卖了,不然自己还是不要幻想什么争霸天下,拯救中国了,还是早点收拾包袱,带着一家移民去美国才是王道,毕竟就个人而言,永远和胜利者站在一起才是王道。
想到这里,王振宇开口了:“都提起精神了,我觉得你们的思路有一个很大的误区。现在我们要做的,就是统一一下我们的思想。所以接下来我们还是谈谈我在北京的见闻,我先宣布一个好消息,那就是我们国社党已经成功的在整个华北和东北地区建立了自己的情报网,并且在和老袁手底下的军政执法处交了几次手,都大获成功。这次北京之行,这个情报网为我们带来了近二十亿华元的收益,此外,卢森堡公国的移民计划进行了大半,当初答应的二千万英镑的贷款也全部到位,加上银行发型华元的收益,我们现在手上可以用的钱是一百亿华元。所以在未来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大家都可以安下心来,大胆扩充我们的军队,更新我们的装备了。”
一百个亿,听到这个消息,在座的将军们都沸腾了。要不怎么说钱是人的胆了,也许一个男人前半生过的十分窝囊,但是一旦他发达了,那你就发现一个完全不一样的人,反之亦然。
一百亿华元什么概念,按照一个士兵每月八十元军饷和一百二十元基本食宿的标准,以及八百元的全套列装计算,那就足以组建一千万装备精良的军队啊。而如果以年为单位,供养五十万精锐军队,那最少也足以支撑二年。而五十万军队是什么概念,打垮北洋,征服全国绝对不是梦想。这个账越算越清楚,在座的每一个将领都忍不住的激动了起来,仿佛一个新的世界出现在了他们的眼前。
徐源泉第一个眯着他的小眼睛站了起来,似乎还在算账一样:“大帅,什么都不用多说了,有这么多钱,我们根本不用待在湘西这山沟沟里面了,武汉,南京,上海,北京,天下之大,咱们想打那儿就打那儿,想占那儿就占那儿。什么北洋西洋的,统统收拾了,大帅,您就说吧,弟兄们该怎么干?”
徐源泉这么一说,大家立刻变得群情激动起来。
“是啊,其实北洋那边的信息我也看了,不过如此,真要那么牛,当初怎么会在玉带门中了大帅的妙计,连窝都给咱们猛虎青年军给端了。”宋浩民年纪越大,心眼也变得越多,人自然也滑头起来,总不忘时不时拍一下王振宇的马屁。
而王振宇心里有素,青年军看起来有模有样,但是实际上也闻名全国的也就是玉带门那一战,可那一战是怎么回事,王振宇比谁都清楚,完全是天时地利人和外加中五百万大奖的超级运气,根本不符合常规。至于夺洪江,战常德也都不算硬仗,平广西到是有点硬了,也只是成全了李宗仁,白崇禧这批广西将领。真要把青年军拉出去摆开阵势跟北洋甩开膀子硬碰硬,就目前来说确实不是北洋的对手。
但是王振宇知道士气可鼓不可泄,现在是打气的时候所以他也装作很认可的样子道:“历史是胜利者来书写的,军人的宿命只有二个,要么功成名就安享晚年;要么战死沙场成全别人的一世功名。而我们青年军上下的命运只有一个,那就是胜利,胜利,不断的胜利。”
杨万贵好久没找到这种感觉了,他第一个站了起来,挥舞着拳头大喊道:“胜利,胜利。”
将军们顿时都热血沸腾了:“胜利,胜利。。。”
中午吃饭的时候,王振宇特让叶梓雯安排厨房做了一大桌子菜,好好的犒劳了一下这帮子依然兴奋不已的部下。
下午会议继续,忽悠了一上午,下午该来点实际的了,一张由参谋部和作战部共同制作的参照实景微缩的南中国大沙盘被八个参谋抬到了会议室里。
下午会议的第一个事情就是军备部部长马西成宣布了最新的陆军列装表和空军发展计划,不过大家关注的重点还是陆军列装,至于空军,大家虽然已经通过沅江日报的文章听说过了,但是对于这种只能用于侦察而无法投入实战的军种兴趣不大。
实际上王振宇对于怎么发展空军也还没想好,不过既然是为将来的护国战争做准备,这个空军恐怕还是要搞的。
马西成的计划很恐怖,因为一旦这个计划最后实现,那将会让陆军目前各作战单位的火力配置再次升级一个档次。
而在这所有的计划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大炮的问题。
炮兵可是当之无愧的陆军之王,至少在坦克成为陆战主导者之前,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而在民国时代,战争的胜负很大的程度是受到交战双方火炮数量影响的。换句话说,虽然已经进入到了热兵器时代,但是战争的本质在现阶段还是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比的还是谁杀人更多,更快。
王振宇虽然知道后来战争的模式随着军工技术水平的跃升而发生了大规模的变化,更强调所谓的重点打击和精确打击。但他也要尊重现实;那就是民国早期依然还是一个大炮为王的时代;这点一战已经证明了。
所以昨天晚上,王振宇单独和马西成还有自己的大哥王振邦以及安江军工厂的几个高级工程人员谈了很久,今天推荐上来的几款炮就是昨晚讨论的结果。
除了侍从处处长黄绍宏,副官长王晨浩,以及刚刚任职的秘书何应钦三人外,其他副官啊,秘书的都没有被许可进入会议室。所以平日很少说话的马西成只能自己亲自就这份火力配置升级的计划发言:“根据我们收集到的情报数据,目前在国内配置最多的火炮有如下几款。第一款是75毫米14倍径克式山炮;沪厂1905年生产。炮架为双轮单脚式;炮闩为横楔式。行列全长4600毫米(放列全长3230毫米);行列全重405公斤(放列全重386公斤);用四马驭载或一马挽曳。高低射界8度~+15度;方向射界左右各2度。使用榴弹重3。5公斤;初速280米/秒;最大射程4300米;有效射程4000米。这种炮是我们目前军工厂可以生产的,年产大概是一百八十门左右,当然这个产量是卢森堡人帮着咱们搞出来的。而按照原定扩军计划,每个师一级作战单位就要专门配属五十门这样的山炮;现在我们来看第二款,第二款是75毫米29倍径克式野炮;沪厂1913年生产;同年汉厂亦制造此炮。炮架为双轮单脚式;炮闩不明。行列全长7595毫米;行列全重1475公斤。用六马挽曳。高低射界8度~+16度;方向射界左右各3。5度。使用榴弹重6公斤;初速510米/秒;最大射程6000米。在射程和射速上,这款29倍炮要优于14倍炮,但在对于运输方面的要求同样也要高许多。至于价格方面,第一款14倍的造价我们已经降下来了,目前每门炮是57000华元,而市面上的价格是10万元左右,就这还有行无市;目前国内的最大的军工厂汉阳兵工厂最厉害的时候,是每月制造三十门,但那是辛亥革命时期。现在因为技术人员流失,经费短缺都原因,这个一年的产量也就七八十门。第二款29倍的目前在卢森堡技术师傅的帮助下,我们也能仿造了,但是还不能大规模投产,价格大约是每门87000华元到89000华元的样子。”
此话一出,大家纷纷交头接耳,议论纷纷,这个大炮真吃钱。


 第199章 未雨绸缪(四)

马西成说到这里,又翻了翻文件夹,继续道:“另外推荐两款日本的山炮,设计的效果很好。一个是明治41式。口径75毫米,总重量725公斤,炮全长4。32米,炮宽度1。2米,炮管长度1。32米(18倍径),操作人数10人,最大射击仰角8~25度,最大发射速率10发分钟,炮弹初速360米秒,最大射程6300米,配用弹种通常弹(榴弹)、榴散弹、穿甲弹、破甲弹、白磷弹。根据我们的情报,日军对这门炮的使用是联队级配置,设一个专门的中队,配置四门,另外每门炮配置六匹骡马。
另一个则是150毫米12倍径榴弹炮(仿日本明治38式);炮身长1800毫米;炮架为双轮单脚式;炮闩不明。行列全重1850公斤;用六马挽曳;配备榴弹及破甲榴弹;分一;二;三号装药;初速为275;200;150米/秒;最大射程5900米。这种炮我们通过上海的关系搞到了一门,在试射场实验了一下,用于攻坚还是非常不错的,一般的城墙几乎一炮就能轰垮。这两款炮均可仿制,但是我的建议是根据这两款日本炮设计两款属于我们的炮,以适应我军使用的需要。”
马西成喝了口水,进入自己发言的最后也是最关键的部分:“大帅,还有在座诸位,提升我军的火力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把原来属于师级的火力配置降到团级,而对师一级的火力重新进行配置。昨晚我们加班到深夜,和万部长他们合计之后的结论是团一级的迫击炮全部划拨给营连一级,而在排一级配属掷弹筒和少量迫击炮。而在原来师属的75毫米14倍径克山炮全部配属到团。每个团统一为十门,单单就数量来说,我们就已经压倒日军联队,同时为了保证团属火力的射程,我建议团一级再配备29倍山炮五门。至于师一级则按照三十门仿造和升级41式炮的新炮和十门新款榴弹炮。师级火力的列装相对要慢的多,而且我们要培训足够多的合格炮兵和炮兵观测员绝对不是一下子就能完成的。同时我请大家注意,一旦进行如此规模的列装,整个陆军的经费都会毫不客气的朝着炮兵身上倾斜,大炮一响,黄金万两,这个炮弹和炮管本身就是吃钱的。而原定的步兵武器,我们只能继续沿用汉阳造,唯一能做的,就是吸取汉阳造的缺陷,对目前的汉阳造进行返厂加工,减少其在使用过程中的故障。而后续配备的步枪也大抵是按照这个来设计和生产,而在机枪方面,我们也只能通过加大轻机枪的生产数量来弥补重机枪的不足,毕竟一挺重机枪太贵了,大约要2万华元。我的汇报做完了,谢谢大家!”
没有人鼓掌,所有的人都被这个火力升级计划给震惊了,这要是真的,那么以后打仗还有什么可打的?一顿重炮乱轰,步兵散步过去接收阵地就是了,这种火力配置别说是北洋军,恐怕就是目前亚洲第一强军日本来了也扛不住啊,太牛了!
万耀煌看着大家发傻的样子心里就乐了,他站起来道:“刚才马部长还有一点没说道,我补充一下。如果按照这个新的配置来武装我们的青年军,那么目前的师和团一级都需要补充大量的运输人员,这样一来,原来计划依靠民夫协同作战就变得不现实了,也很容易出状况,混入奸细什么的可就不得了了。所以我觉得目前的师和团级人员也要扩充,总的来说,每个师要从现在的一万六千多人扩充到二万或者二万二千人,这样才能保证我们的火力发挥到最大的威力。毕竟如果弹药供给不上的话,那这些重武器就只能当摆设了。而且一旦如此配置,我们的军队对于交通条件的依赖程度会比北洋军更严重。”
大家又是一阵交头接耳,很显然,无论是马西成还是万耀煌对于王振宇的这个建军思路都不太认可,尤其是在目前安江花费了巨资,又是修铁路又是办工业,却只有投入没有产出的情况下。这些高层已经认为大帅走到洋务运动的误区中去了。。。
王振宇心里一阵沉默,看样子军队的现代化之路还真的是不好走啊。
推广一个大炮都这么困难,将来要是玩飞机坦克,你们这帮孙子还不一个个跳出来指责老子的鼻子骂老子败家啊?
王振宇觉得自己得说点什么,但是问题自己现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