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巡狩大明 >

第357部分

巡狩大明-第357部分

小说: 巡狩大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段飞想了想,说道:“也罢,难得听你说句中听的话,就这么着吧,宗设,带本官去陈钱山一游如何?”
舰队申时离开羊山,一路向东,丑时才到陈钱山附近,这时正值深夜,陈钱山上的一点亮光却让原本有些昏昏欲睡的人兴奋起来,陈钱山附近海域情况比羊山好许多,大家乘坐小船悄悄靠岸,然后向火光传来的地方摸去,走到近处才发现一群衣衫褴褛的老弱妇孺挤在一堆火旁,相互依靠着保暖,望着突然出现的明军,她们半天都没反应过来。
看到眼前的一幕,乌怀安觉得鼻子有些酸溜溜的,他回头将依旧扎得跟粽子似的宗设一把抓到身前,在他膝弯上踢了一脚,宗设便跪倒在这些人面前,乌怀安揪着宗设的发髻将他的脸朝向火堆,大声道:“你们看他是谁!我们是大明的海军,宗设已被我们抓住了,你们得救啦!”
“宗设?”那些人呆木地向宗设望去,看到他的脸之后才突然有了反应,惊呼声四起地道:“宗设,真的是宗设,宗设被抓拉,咱们得救啦!”
许多人喜滋滋地跳了起来,手舞足蹈好一阵,然后突然变了脸,纷纷向宗设扑去,瞧那神情,她们恨不得将宗设生吞活剥了。
被留在岛上的人已经饿了几天了,也没什么力气,乌怀安乐得瞧她们对宗设拳打脚踢,直到有人打着打着晕倒过去,他才劝道:“行啦行啦,宗设皮粗肉厚,你们根本打不疼他,反而伤了自己的手,谁带有干粮的,快拿出来,分给她们,快!”
天亮的时候段飞才登上了陈钱山主岛,这时候被宗设留在岛上的那些人已经吃过东西,精神稍振,在韩星和乌怀安的带领下一起过来拜见钦差大人。
段飞安慰了几句,答应派船派人护送她们回家,这些死里逃生的人感激不尽地直接上了船,段飞在岛上看了看,兴致勃勃地攀上岛上最高峰,向四周不断张望,乌怀安不知他又有什么想法,挨骂过几次的他不敢再催促。
段飞突然说道:“乌怀安,你不觉得这个岛很适合人居住吗?为何岛上没有常住人口,倒是被倭寇占了去?”
乌怀安苦笑道:“大人,这还用说吗?朝廷限制——片帆不得入海啊,岛上住民也被迁回岸上,加上倭寇每年都借陈钱山补给停靠,谁还敢跑来这里居住啊,换做是我,早将这里建成江浙防御倭寇要塞了。”
段飞点头道:“连你都明白这个道理,为何朝中那些大人们却做出那么愚蠢的决定呢?你说的不错,本官决定在此建立哨岗,甚至在此常驻海军,将这里建成江浙一带防御倭寇的桥头堡!你觉得怎么样?”
乌怀安点点头,指着东北方道:“陈钱山日本就在那边,每当东北风吹起的时候,倭寇便会顺风而至,多半都会在陈钱山、嵊岛两地稍作停留,然后再前往羊山或大衡山,分别劫掠,若是以陈钱山为守,不如在嵊岛、羊山还有大衡山也驻扎些船,每日派些快船在大七小七等小岛巡逻,倭寇将无隙可乘!”   

第604章 众志成城
段飞点点头,说道:“说来容易做起来可就难了,那些在岛上驻扎或是在海上漂泊的兵至少一个月甚至几个月才能回岸上一趟,这又不是做生意,时间长了,士气全无,哪里还有战斗力?”
乌怀安摸了摸脑袋,他也没辙了,在海上四处漂泊冒险跟在海岛上枯守感觉是截然不同的,乌怀安宁愿在船上呆十年,也不敢想象自己在一座孤岛里怎能渡过半年的时间。
段飞思考了一阵,心中有了决定之后立刻转身下山,然后上船离开了陈钱山。
舰队并没有开往普陀,而是经过羊山直接回了宁波,当舰队缓缓入港的时候,岸边早已准备好庆功的鞭炮点燃了,然而百姓们的欢呼声甚至盖过了一直没有停下来的鞭炮。
段飞这次出航就没有考虑过会失败,宗设那点实力根本没有办法跟他正面对抗,所虑者也就是担心扑个空让宗设率着倭寇侵扰沿海城镇而已,所以他早已命人安排好庆功,两艘快船先入港,港口得了消息的人立刻将倭寇被全歼,宗设等倭首无一漏网的消息满大街地传了出去,结果便造成了如此盛大的欢迎场面。
突然得知这个喜讯的百姓们亲眼看着威武强大的舰队缓缓入港,他们的欢呼声更加热烈,当衣甲鲜明鲜明威风凛凛的金牛卫押着宗设等倭寇下船的时候,百姓们的欢呼声达到了**。
乌怀安与韩星这两个段飞想好好培养的人站在岸上,当众向百姓献俘。
最先被推上早已搭就的‘庆功台’的,正是曾为日本来使的倭首宗设。
乌怀安与韩星两人一左夹住了宗设,抓住他发鬓让宗设把一张哭丧脸面对着欢呼与愤怒期待着的百姓,大声宣布道:“乡亲们,这次钦差大人亲自指挥舰队出航,顺利将宗设等倭寇一网打尽,并且宗设等倭寇首脑一个不拉地全抓住了,这就是罪大恶极的倭寇宗设,大家瞅瞅他的罪恶嘴脸,就是这个家伙两次洗劫宁波,大掠千里,杀死了无数大明的百姓,害得许多人家破人亡,上一次在杭州湾让他逃了,这一回他可再也逃不了啦!”
听到宗设之名,百姓们都大声怒骂起来,这里就是宁波,宗设贻害最大之处,宁波的百姓恨宗设入骨,他们怒骂着,纷纷向前用力挤,想亲手将宗设的肉撕下来啃几口。
金牛卫手挽手将庆功台紧紧拦住了,愤怒的百姓突不过去,便将手里身上身边但凡能投掷出去的东西纷纷向宗设砸去,其中不乏金银首饰铜钱等物,宁波人不差钱,只要能砸中宗设出口气,这点钱算什么?
许多人手上没有准头,倒害得韩星和乌怀安遭了不少池鱼之灾。
宗设被两个金牛卫拖到了一旁跪着,其他倭寇一一被拖上台,迎接大明百姓对他们的洗礼,当重要的倭寇首脑献俘完毕之后百姓们的情绪稍稍平静下来的时候,乌怀安和韩星大声宣布道:“百姓们,咱们的剿倭钦差段大人有话要跟大家说,请大家鼓掌欢迎!”
热烈的掌声响起,段飞大步走上庆功台,掌声一停段飞便大声说道:“百姓们,活捉宗设清剿了这批倭寇只是剿倭之路中的一步,还有无数个宗设之流的日本武士正在步其后尘,每年都会趁东北风起的时候蜂拥而至!”
被兴奋冲晕了头的百姓渐渐安静下来,段飞的话并不是虚言恫吓,大家都想到了倭寇再来的后果,段飞继续说道:“剿灭了宗设及盘踞在江南的倭寇,本官就该回京复旨了,若是倭寇再来,大家说该怎么办?”
百姓们面露惊慌,有的人高声疾呼道:“大人别走,留在江南吧!有大人在倭寇就不足为患了!”
百姓纷纷呼应,又有人大声说道:“大人,我们可以写万民书,请皇上将大人留在江南,要不然大人走了我们怎么办?大家说对不对?”
百姓们都激动起来,纷纷表示自己愿意在万民书上按手印支持段飞留在江南继续对付倭寇,段飞摇头道:“大家想过没有,人总是会老,会死的,我段飞承蒙大家的厚爱,纵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也不过只能保大家数十年,若是没了段飞,便没有人能保江南百姓平安了吗?不,江南不是倭寇的粮仓,江南的百姓也不是鱼腩,大家要齐心合力,众志成城,倭寇若是敢来,大家就一起将他们赶下大海喂鱼!大家告诉我,江南是谁的家?为了自己的家,你们能不自己努力吗?谁是孬种的给本官站出来!本官不怕污了自己的手,当场劈了他!”
百姓们面面相觑,钦差大人的话好深奥啊,大家都是老实的百姓,再不然就是生意人,手里又没有刀枪剑戟,怎么对抗倭寇啊?别看宗设、小野善刀等倭寇如今绑成了粽子般跪在那里,好像很可怜无害的样子,他们在宁波之役的时候凶神恶煞般的面孔大家可是记忆犹新的,就算普通倭寇只有他们十分之一的凶悍,大家正面对上也是送死的料啊……
段飞用手拍了拍自己的脑袋,说道:“大家真以为本官有菩萨守护,所以无往而不胜吗?错了,本官只不过是比一般人多动了动脑子而已,我也是江南出来的,曾经只是宝应县的一个小痞子,难道你们还不如我吗?只不过你们平时不肯动脑筋想法子对付倭寇而已,对付倭寇并不一定要跟他们真刀真枪的杀伐,现在本官给你们个机会,本官公开征集防倭之策,不论是兵书战略,还是小小的计谋、武器的改进,大家都可以献上来!”
“只要言之有物,没有抄袭,献策者都可以得到赏银,本官更设有万两白银的大奖,还有二等奖、三等奖无数,奖给那些献上策略对剿倭有重大贡献的人,大家回去好好想,以三月为限,到时候本官估计就要走了,大家把这消息传出去,献上来的计策是越多越好,本官没有钱,不过相信肯捐钱给献策者的大商人数都数不清,大家一起努力吧!”
剿倭钦差公开征集防倭之策的消息在百姓口口相传及官府公告,及江南各地报纸纷纷登载传播的情况下迅速传遍江南,甚至迅速传到了应天、江西、福建、广东等周边省份,钦差大人虽然带着俘虏的倭寇离开了宁波,不过大家献上的计策依然源源不断地传到了他的手里。   

第605章 天降奇才
段飞打算沿着杭州、苏州、扬州的路线一路献俘,然后再派锦衣卫沿路护送,将宗设等倭寇送去北京,向正德献俘,每到一地都会引起万人塞巷的盛况,大家争相来看宗设等被俘的倭寇,切身受过倭寇荼毒的人愤怒如狂又喜极而泣,段飞每到一地都要大肆宣扬征集剿倭之策,当他在苏州再次宣布征集剿倭之策的时候,早已准备亲手向钦差大人献策的苏州人或是外地赶来献策的人纷纷当场将自己准备好的东西献上,其中还有段飞认得的人,譬如刘家铺子的老祖宗亲自带着自己的儿子、孙子,一起来给段飞献上他们研究出来的机关巧器,对付倭寇的时候或许有用,他们还当众宣布捐赠一千把镔铁钢刀,那可是好几万两银子啊。
刘家铺子造的东西质量自然是精巧之极,不过段飞亲自过目之后却对刘家三代能工巧匠说道:“刘老,这些刀本官就收下了,这些机关巧器嘛……用于暗杀和江湖争斗还成,在战争中就没什么大用了,而且打造费时维护费用昂贵,不适合推广啊,刘老,现在是冷兵器与热兵器交替的时代,火器迟早将替代刀枪成为战场上的主力武器,你们这些能工巧匠要赶上时代的潮流啊,华明,你带刘老他们去参观一下咱们带来的火器,刘老便当知本官所言非虚了,那些东西很大一部分可是北派的匠人所打造的哦。”
带着好奇与较劲的心态,刘老带着儿孙跟着华明走了,段飞见前来献策的人渐少,正要跟着去,突然有个孩子的声音在人群里尖叫道:“大人,等一下,我有备倭妙策要亲自献给大人,请大人稍候!”
听那声音的尖锐程度,说话的人估计也就十三四岁,这么小的孩子来献策还是头一回,段飞好奇地转过身,向声音传来处望去。
只见人群让了开来,一个十四五岁的大孩子拉着个瞎了只左眼的老人走出人群向段飞走来,最后被金牛卫拦住,那孩子规规矩矩地向段飞一揖,说道:“大人,小子乃苏州昆山县人郑若曾,这是我乡老奚秋蟾,我们是来向大人敬献防倭之策的。”
段飞笑道:“哦,原来如此,我还以为你小小年纪就能向本官献策呢,奚老,你有何策防倭呢?”
奚秋蟾突然向段飞跪下,重重叩了三个响头才道:“请大人赦免罪民过去所犯的过错,小人才敢向大人敬献罪民用亲身经历换来的防倭之策。”
听到奚秋蟾的话,四周百姓鼓噪起来,段飞向奚秋蟾凝目望去,哑然失笑道:“好,本官暂且先承诺赦免你过去所犯之罪,不过,倘若你向本官献策之功不足以抵消你过去所犯之罪的话,本官还是会依律惩罚你的,至多酌情轻判而已,你现在可以当众说出你的备倭之策了。”
奚秋蟾道:“大人,罪民年轻的时候曾经当过海盗,跟倭寇有过来往,还曾经去过倭国,罪民对倭寇及江浙、福建沿海岛屿、水路知之甚祥,罪民常跟若曾说海上的故事,在他要求下曾经讲过许多杀倭寇的故事,这些故事虽然是虚构的,不过却是罪民亲身经历所得,如今听说大人征集备倭之策,罪民在若曾帮助下整理出一整套海防之策,请大人们明鉴。”
段飞点点头,说道:“亲身经历所得的经验定有独到之处,你继续说。”
奚秋蟾道:“大人,倭寇往往利用清明前后的东北风大汛和重阳后的西北风小汛侵入江南,应在春汛、小汛前一个月,令各道统兵官分守信地,命其督领部兵出沿海兵船停泊之处,如在嘉湖,出三关;在绍兴,出龛山、临山、观海、三江;在宁波,出定海、昌国、象山;在海门,出新河、松门;在温州,出楚门、盘石、金乡,安营操练,与兵船相表里,如倭寇潜入海口,则水兵星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