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重生之秦武大帝 >

第37部分

重生之秦武大帝-第37部分

小说: 重生之秦武大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行动。

那时候,英法联军防线在德国法西斯高科技机械化部队闪电攻势下迅速崩溃。之后,英军高层果断地在法国敦刻尔克进行了当时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军事撤退行动。这次敦刻尔克大撤退行动使英国最终得以把三十四万英法联军从死亡陷阱中拯救出来,为盟军日后的反攻保存了大量的有生力量。

后来,美英法等同盟军在法国诺曼底成功实施了大规模的登陆作战,从此攻势如虹锐不可当,横扫德国军队。而纳粹德国则江河日下,一路后退,直至最终惨败。这次大反攻的主力军,不少人正是当年敦刻尔克撤退出来保存的有生力量。

可惜,地点是同一个地点,时间不同,人物也不同,军队也不同。这个在异界战争史上著名的敦刻尔克大秦帝国远征军出发了,影响了整个大英帝国国运的秦英大战一触即发。

妖娆!这个是一个诱人的名词。而这词用在美杜莎女王的身上颇为恰当。大秦帝国法兰克王阿凡提引用前朝即周朝的《诗经·周南·桃夭》来形容美杜莎女王: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这首诗的大概意思是,桃花怒放千万朵,色彩鲜艳红似火。这位姑娘要出嫁,喜气洋洋归夫家。桃花怒放千万朵,果实累累大又多。这位姑娘要出嫁。早生贵子后嗣旺。桃花怒放千万朵,绿叶茂盛永不落。这位姑娘要出嫁,齐心协手家和睦。通篇是带有势在必得迎娶美杜莎女王过门之意。

为了吹捧美杜莎女王的美丽,大秦帝国法兰克王阿凡提更是写到:“大英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

此刻已经东学西渐多年,大英帝国的高层也已经简单通晓东方的文字以及风俗,认为阿凡提此举非常肤浅,充满调戏之意。贞烈、刚强的美杜莎女王怒不可遏,不比大罗马帝国的逃跑主义,她也无处可逃,总不能跳海吧!于是愤怒的大英帝国高层集结了整个大不列颠岛上的全部壮丁,不断以言论及奖赏煽动他们的斗志。终于,异界凡人界大陆历史上著名的英吉利大海战、英格兰阵地战爆发了。

第77章 《秦英伦敦条约》签订

大军未动,粮草先行。每次大战,都是需要提前准备一个半个月,一个月。这次大战也是一样。

出征前夕,大秦帝国法兰克王阿凡提王爷的漂亮女仆摔碎一碗,主(指阿凡提)欲惩罚,女仆下跪认错时,乳房微露,主性起,带至厢房了却好事,摔碎碗不予追究。

哪想,次日女仆又叫醒贪睡的主(阿凡提),告又碎一碗,主又成全了她。此后碗常碎,并求主严罚,有时一日碎三碗,主马上就要跟大英帝国开战,精力有限,难以招架,遂将家里的碗碟全部换成铁的,并下令该女仆从此不用工作,薪饷照发,相传这就是后世“铁饭碗”的由来,引申为非常稳固的职业。

铁饭碗,顾名思义,饭碗乃精铁所铸,坚硬非常,难于打破。阿凡提宠幸女仆的故事流传开来以后,大秦帝国的百姓通常将其意延伸,指一个好的单位或部门,工作稳定,收入无忧。

从此以来,“铁饭碗”一直为人们所羡慕和追求,若捧得此碗,以后便可衣食无忧,生活美满幸福。

其实人生哪有那么多的铁饭碗,王侯将相尚且朝不保夕,帝王也会死于非命。如果说股市玩的是心脏,商界玩的是胆量,政界玩的绝对是性命。东方六国、朝鲜交趾、俄罗斯、挪威、丹麦、高卢等国与大秦、匈奴争霸,死于非命的帝王不计其数。

江东子弟才多俊!参加英吉利大海战的水师,其实几乎都是大秦帝国老九州之一——扬州的水师。大秦帝国占领欧洲后,为了便于管辖,秦文帝又先后设置了西伯利亚州、俄罗斯州、萨满州、楼兰州、西班牙州、高卢州、交州(交趾)等州,远远超出了九州这个概念,传统意义上,仍旧称呼大秦帝国为神州大地、九州大地。

号称天下王师的大秦帝国西锤的法兰克王管辖的高卢舰队,一共有舰船三千余艘在先锋勾弦的率领下,于太平二十年从敦刻尔克出发,驶向荷兰各港接收登陆作战的俄罗斯、高卢先锋兵,将其输送到英国沿岸上陆。

由于阿凡提准备草率,不少船只还是原罗马帝国的老旧船只,航行开始后不少军舰即处于不能作战的状态。另外,美杜莎女王的大英帝国舰队共有军舰八百余艘,在大英帝国海军总司令霍杜莎德海军大元帅的率领下,以分散独立舰群不断攻击航渡中的大秦帝国舰队。

大秦帝国法兰克王阿凡提和大英帝国美杜莎女王于太平二十年在英吉利海峡进行了一场举世瞩目、激烈壮观的大海战。这次海战,大秦帝国实力强大,武器先进,战船威力巨大,且兵力达近百万余人,号称为“大秦帝国西锤第一舰队”。

而当时的大英帝国军队规模不大,整个舰队的作战人员也只有数万人。两军相比,众寡悬殊,大秦帝国的法兰克王阿凡提明显占据绝对优势。但是,出人意料的是这场海战的结局以大秦帝国的惨胜而告终,可以说如果不是大秦的江东子弟兵,全军覆没的就是法兰克王阿凡提了。

大英帝国的分散独立舰群让大秦帝国的法兰克王阿凡提损兵折将,等在不列颠岛登陆的时候,整个舰队从出发时的三千余艘舰队,剩下不足五百艘,所幸主力运兵船还在。

随后,大秦帝国法兰克王阿凡提在大不列颠岛展开了匈奴人特有的攻杀阵。总的来说,大不列颠岛的地形呈现北高南低、西高东低的结构。登陆的地方比较适合骑兵作战。

大不列颠岛走势比较明显的高地总共有五处,分别是北部的:西北苏格兰高地、格兰扁山脉、南部高地,以及中部的奔宁山脉、西南边缘的坎布里亚山脉。

除了这些高地及其边缘的低地区外,大不列颠岛境内最大的一片低地,位于奔宁山脉以南、坎布里亚山脉以东。由于大英帝国的帝都伦敦当下是这片低地区的地缘核心,于是大英帝国人将之称为“伦敦平原”。此时的伦敦,彻夜不眠的美杜莎女王正在跟大臣们商讨对敌之策。

“女王陛下,匈奴贼子阿凡提无恶不作,这些年在欧罗巴大陆(即欧洲)暴虐成性,我认为应该趁着匈奴贼子的脚跟还没有站稳,主动出击。杀他一个措手不及。”大英帝国的大元帅霍杜莎德说道。

“不可!主动出击,是不仁不义的行为,更可能为大英帝国引来祸害。一旦失败,我大英帝国颜面何存。应该摆好阵势,主动防御。再主动请和罢战。”大英帝国的首相丘东尔大声反驳道。

于是,你一言我一语,居然在朝堂上大声吵了起来!拥护霍杜莎德的将士纷纷呵斥丘东尔,支持丘东尔的大声反驳霍杜莎德,整个大英帝国的王宫内喧哗不断。

“吵什么吵!敌人还没有打到伦敦王城,自己人都要打起来了!”美杜莎女王大怒。

“女王恕罪。”大臣们纷纷下跪,汗流浃背,大气不敢出一声。美杜莎女王是一个杀伐果断之人,别看她只是一介女流,可是她早期平息英格兰内乱,更拿下威尔士、苏格兰,简直是大英帝国的神灵一般的人物。

“霍杜莎德,你率领军队二十万苏格兰铁骑,主动攻击上岛的匈奴敌军,丘东尔你率领二十万威尔士步兵打造第一道防御阵地,剩下的英格兰亲军本王率领,让我们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美杜莎女王豪情万丈,更引用了《满江红》。

匈奴跟大秦帝国的合并,大英帝国其实是知道的,但是大秦对美杜莎女王等人而言只是在遥远的东方,真正让他们深恶痛绝的还是匈奴人。虽然匈奴跟大秦帝国合并了,但是秦族大将在欧洲大陆出现还是比较罕见的,倒是这个匈奴头子的阿凡提,不知道杀害了多少西方战士,抢占了无数的高卢、斯拉夫少女,在西方人眼里,他的罪行简直是罄竹难书!

第78章 阿凡提被俘

虽然大秦帝国跟匈奴汗国已经合并,但是在大英帝国的人眼中,大秦人是大秦人,匈奴人是匈奴人。大秦是友好的民族,而匈奴简直是恶魔的化身。

坎特伯雷,位于大英帝国大不列颠岛的东南,地理位置跟欧洲大陆跟伦敦都非常近。大会战在这里拉开序幕。

坎特伯雷是大英帝国在英格兰的一个小城,但是此刻却成为一个重镇。埃文河此时凉风习习,风光旖旎,可惜没有人有心思去欣赏。

大秦帝国的法兰克王阿凡提此刻是带着戏耍的心思去打这一场仗的。这些年来,作为匈奴左贤王的阿凡提,带领手下强兵强将东征北战,几乎无往而不利,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他打下了西伯利亚,吞并了俄罗斯,占领了高卢,赶走了哥特人,甚至把大罗马帝国的皇帝韦小宝狠狠地羞辱了一遍——你们自称罗马人罗马人,罗马城在我的手上!

此刻作为大秦帝国法兰克王的阿凡提更是意气风发,大秦帝国是天下三雄中的最强者,而我是手握重兵的法兰克王!马上,妖娆的、美丽无双的美杜莎女王就要在我身下承欢了吧。陡然,阿凡提发出一阵阴笑。

匈奴人是大秦帝国最擅长搏杀的民族,由于气候和生活条件的恶劣,他们的人口并不多,只有几百万人口。但是他们因为饮食和生存方式的缘故,以游牧,渔猎为生存手段,他们民族中的男性,个个身强体壮,而且弓马娴熟,适应力强,性情残忍好斗。

匈奴人虽然没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但性情却非常狡猾。凭借着对地理环境的熟悉及马技的娴熟,,经常是来无影、去无踪。后世著名的历史学家司马迁有云:“儿能骑羊,引弓射鸟鼠,少长则射狐兔,用为食。士力能毋弓,尽为甲骑。其俗,宽则随畜,因射猎禽兽为生业,急则人习战功以侵伐,其天性也,其长兵则弓矢。短兵则刀铤。利则进,不利则退,不羞遁走。苟利所在,不知礼仪。”“壮者食肥美,老者食其余,贵壮健,贼老弱”。就是形容匈奴人的骁勇善战。

而根据当时的大英帝国国书记载:“当今之时,欧罗巴州之建国莫如大英帝国为强。大英帝国地方二千里,带甲数十万,骑八万匹,横扫不列颠;西有威尔士,南据英格兰,北有苏格兰。大罗马帝国既败,相对比大秦帝国,大不列颠乃小岛,阿凡提乃自负示威也,非图资源。而大英帝国恰完成一统,美杜莎女王声望如日中天,将才如云。”

匈奴人一直以来纵横草原,少受挫折,因而颇为自负,但自古骄兵必败。而大英帝国国力强大,因此大英帝国并非完全对付不了匈奴,关键在于用什么方法。那么美杜莎女王则把这一方法施展到了极致。大英帝国长期有探子在高卢一带活动,对大陆一直信息动态了如指掌,因此在抗击匈奴这方面,美杜莎女王对匈奴的了解非常深刻。

匈奴人是强者为尊的民族,因此很看不起弱者。但是由于是狼的民族,警觉性非常高,稍有风吹草动就会远远遁之,阿凡提更是如此。当初匈奴与大秦作战,被大秦的现代军团所屠杀,阿凡提就是逃之夭夭,恨不得爹妈多生两条腿,可以跑得快一点。

美杜莎女王非常厚爱将士,爱兵如子。美杜莎女王发布一系列奖励措施笼络军心,强化训练,因此才能横扫威尔士,北并苏格兰。美杜莎女王对将士非常爱护,而且经常予以赏赐。时间久了,将士们都心怀感恩,也愿意为之效命,并且长期配合作战,因此大英帝国的英军战斗力不容小觑。而且匈奴人进攻乃是客,自古防守的都是占据地利人和。

美杜莎女王的大元帅霍杜莎德火力全开回击作为先锋部队登陆的匈奴人,让匈奴人损失不少,然后匈奴大部队登陆后,却果断撤军。这样一来,匈奴人对大英帝国的看法也成型了,认为英军胆怯,实力有限,只能小打小闹。

时机终于成熟了!阿凡提认为大英帝国不过如此,阿凡提提军北上,倾巢而出,加上匈奴数十万匈奴铁骑,这可是阿凡提匈奴族的全部家底,外加俄罗斯和高卢人的先锋一起进攻坎特伯雷城。

美杜莎女王对匈奴的动静及特点了如指掌,知道这是全歼匈奴的机会来了。因此马上根据平时的训练得出的成果分类安排,选择善射的弓弩士二十五万人英格兰精兵以及十五万威尔士步卒,作为正面对敌的防线,而精选出五万苏格兰骑兵,作为奇兵,在匈奴铁骑大肆进攻的时候,突然杀出,依靠平时的训练配合,分割包抄匈奴骑兵。

匈奴族阿凡提本身就轻敌,一下被包围了个措不及防,顿时大乱,将不及兵,兵不及将。大英帝国的大军依靠平时的配合训练,可以从容的收割匈奴人的首级。

是役,阿凡提的匈奴大军全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