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代宫廷电子书 > 江山美人谋 >

第175部分

江山美人谋-第175部分

小说: 江山美人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丫领着子朝去梅林里看花,白刃欢快的跟着。

两人深一脚浅一脚的踩着厚厚积雪前行,丫道,“梅林里有先生今年新酿的酒,尚未加梅花,不过,先生酿的酒旁处滋味比不得,夫人回头可要尝尝?”

“嗯。”子朝唇边带着笑意,问道,“先生身子不大好,如今可好些了?”

“经扁鹊神医调理,如今可好呢,每顿都能吃这么大两碗汤饼。”丫仲手给她比划。

子朝抿嘴浅笑。

“夫人来是蘀君上讨芈姐姐去做姬妾?”丫问道。

“我来看先生。”若非是来宋初一的府邸,她绝不会掺和这件事情,“先生说芈姬是府里的管家,好生厉害。”

丫点头道,“先生会相人!芈姐姐是楚国人,和夫人一样出身大家族,识字懂礼,还擅弈棋,先生不爱与人应酬,府里府外都由她打点。”

“雅想必向往这样的日子吧……”子朝喃喃道。

子雅是丫的噩梦,她咬了咬唇,“先生对雅很好,还教她读兵法,现在想起来也许有过这个意思呢……只是雅在魏国时逃跑……生了事,先生虽然救回她,可心里恼了她。”

丫不知子雅后来去了哪里,她揣测是被先生送人了,曾经还因此惴惴好久,生怕自己也被送走。

子朝叹道,“怪不得先生不愿与我说起她。”

子朝觉得宋初一并不是个心胸狭窄之人,若是至今不能释怀,恐怕是子雅行事太过火了。得知子雅无恙,这些堵心的事情她也不愿再打听。

冷香幽幽,子朝抬起头,一大片如火的红梅映入眼帘,一贯温和的眼眸里也映出了如火般烈烈的笑容。

丫怔愣,喃喃道,“夫人真美。”

第308章 敢不像你吗

宋初一到官署不久,谷寒便至。

一袭玄色劲装,黑巾覆面,只露出一双如寻常一样平静的眼睛,“魏国那边传来消息,魏王打算派徐长宁去做地方官员,太子欲留之,公子嗣却支持魏王,说韩魏边境制度混乱,建议先让徐长宁去哪里历练一年半载。魏王便顺了公子嗣的话,将徐长宁调到长社做郡守。”

事情果然如预计那样进展。宋初一当初写下的论策,固然言之有物,令人眼前一亮,但终归不是倾付了心血的论述,经不起深究,魏王恐怕就算觉得徐长宁是个人才,也不是什么旷世之才。魏国权贵子弟繁多,有才学者也不计其数,都城的官位被他们分尚且不够,所以去魏国求官,要么就是惊才绝艳一步登天,要么就多半被外放。

徐长宁表现出的才华不高不低,若给的官职太寒碜,难免寒了天下士子入魏求官的心,但又不足以在大梁任重职所以九成九是要被外放任地方要职。

宋初一将魏王的心思揣摩很透彻。

因此,她授意徐长宁暗地里向太子示好。

魏王已经年老,有公子嗣这个王位竞争者在,太子急于拉拢人才,观徐长宁可用,待魏王欲将徐长宁外调之时便出言保他。

公子嗣在在外学公子闲散,实则性情阴鸷乖张,阻挠太子拉拢人才已经不是一次两次了,这一回难得太子与魏王意见相左,既能够在魏王面前卖乖,又能光明正大的和太子对着干,他如何会放过这个大好时机?

公子嗣不是为了打压人才,而是抢太子的可用之人,一有机会定然是往自己这边拉拢。

长社城在韩魏交界,照秦国密探传来的消息,那附近守城的将领与公子嗣来往密切。徐长宁做了长社郡守,一定会与守城将领有所接触,若是能多次献妙计,迟早可以取得公子嗣的信赖。

宋初一的目的,本就不是太子,而是公子嗣。

谷寒从头到尾负责此事,事情至此,他也能猜个七七八八,只是有些不解,“太子为人敦厚,不擅谋,又急于求才,岂不是更好利用?”

“咱们看得见他好利用,旁人看不见?”宋初一抄手摩挲着尾指,目若幽潭,“有魏王在前,闵迟必会选则扶持太子!”

如果可以选择,每一个谋士都不会希望太过强势又固执己见的君主,魏王、公子嗣都是如此,而太子秉性迥异,一旦能够成为他的左膀右臂,即便他不会言听计从,亦会十分依赖谋士。

以己度人,宋初一若是魏国,也绝对会选择扶持太子。

魏国太子素有贤名,但机变不足,若是能得智士辅佐,将来可做一个好君主。公子嗣,从他和太子屡屡作对的行事上来看,是个心性浮躁的,与他父王四十五岁之后的心性颇为相类。

“告诉徐长宁,成大事者,需沉得住气,时日还长着呢。”宋初一道。

“嗨!”谷寒继续道,“国尉想必猜对了,太子有意拉拢闵迟。在离石抓住的那人,名叫尹川,已死女刺客叫紫川,都是魏国先太子所圈养的暗卫,后由太子接管!当初闵子缓入巴蜀,带的正是这批人,除了这尹川和紫川之外,其余全部折损在巴蜀。”

“尹川……”宋初一反复念着这个名字,隐约记起来,似乎赵倚楼说那本《缭子》就是一名叫尹川的魏国商人所赠。

她沉吟道,“问不出来什么就杀了吧。”

纵然这两名魏国刺客的义气令谷寒想起了谷京,但他依旧不曾有丝毫迟疑,“嗨!”

宋初一看着他,还想说些什么,最终却只道,“没别的事就退下吧。”

“嗨!”谷寒躬身退出去。

他一直是个谨慎又刻板的人,以前有谷京在时还好些,自从谷京去世之后他越发的谨慎寡言起来。

对此,宋初一想说些安慰的话,然而在他们许多年的兄弟情义面前,说什么都显得不痛不痒。

“国尉,王上昭见。”门外有人道。

宋初一理了理衣襟,披了大氅出门。

咸阳宫被大雪覆盖,白茫茫的一片,不减恢弘。

赢驷还是在角楼中见她。

自从数月前因离石之战争执之后,宋初一还是头一次被昭到此

“参见君上。”宋初一躬身道。

“坐。”赢驷搁下笔。

宋初一入座之后,抬头便瞧见一张冷峻的容颜一如往昔,只是两鬓已有零星霜色,“君上近来身子不适吗?”

“无碍。”赢驷幽黑的眼眸深深看了宋初一片刻,“比几个月前精神好些。”

这话不知说的他自己还是她。

“啊。”宋初一一拍大腿,连忙拱手道,“恭喜君上喜得一双儿女。”

赢驷眉眼间有了些许笑意,初为人父,提起那对软乎乎的小人儿,他的冷酷和锐利锋芒掩去许多,“待过百日之后,国尉可去瞧瞧,他们模样都肖父。”

宋初一心道,您那么霸道,敢不像您吗!

“恭喜君上。”宋初一道。

陶监轻声提醒一句,“国尉,可该唤王上了呢!”

宋初一看着赢驷,笑道,“此时唤有何意思!君上也罢,王上也罢,总归是西秦君主,在臣心里,王于天下可不是这么个意思!”

她的意思是,赢驷现在还是陇西秦国的君主,不过是换了个称呼而已,没有多么重要,在她看来,等到赢驷成为天下共主的那天,“王上”二字才真正有意义,现在捡着顺口的唤便是了。

陶监悄悄看了赢驷一眼,他知晓君上最痛恨不守规矩之人,君上之所以厌恶纨夫人便因她总目无尊卑。

“哈哈哈!”

出乎意料,赢驷抚掌笑道,“大善!国尉大气魄,甚合寡人心意。君上者君主也,并无不妥。”

后院里的事情岂能与前朝相提并论?国家法制不可破,但作为一个有野心的君主,也不喜欢墨守成规的臣子,该有锋芒的时候必须要有锋芒,否则谈何开拓?!

宋初一笑着道,“君上召臣,有何要事?”

“是军制变革之事。”赢驷指了指距离他最近的一张软席,“近前来。”

宋初一起身坐了过去,君主二人促膝而谈。

兵者,国之大事。军制改革自然是国家的头等大事,每做一个决定都要慎之又慎。

两军对峙,不管是攻城还是正面厮杀,都需要秩序,所以主要的作战方式是“军阵”,譬如魏国以前无坚不摧的魏武卒方阵。如何建立出一个有效杀敌的军阵,是练兵的重中之重。

宋初一熟知兵法,精于布阵,《灭国论攻守》便是专门讲述军阵的篇章,但只占整部书的五分之一。

春秋时崇尚君子仁义道德,两国作战要先下战书,对方同意之后再商议作战地点,双方确认好人数,然后等双方抵达作战地点布好军阵之后才可以开战,这也就意味着主将的所有智慧只需用在军阵上,而时下情形却是天翻地覆,作战情形多变,崇尚诡道,各国拼的就不仅仅只有军阵了,因此才有《孙子兵法》一类的兵书。

“君上,暮色了。”陶监提醒道。

不知不觉,竟然已经说了一个多时辰。

赢驷亲自给宋初一倒了杯水,“歇后继续。”

“嗯。”宋初一仰头饮尽,忽然想起今早的事情,便抽这个空当问道,“君上觉得臣府上的芈姬容貌情致如何?”

第309章 吃不穷大秦

赢驷眼神慢慢黯下,声音比方才略低了几分,“国尉如何问起此事?”

宋初一察觉到他细微的情绪变化,想了想,道,“不过小事耳,芈姬若是还合君上的意,臣明日便传信给云夫人入府接人。”

赢驷拢起眉心,“国尉舍得?”

宋初一见他脸色越发阴沉,字字斟酌,“君上每日为国事繁忙,身边若能有知心的佳人儿消解乏累,臣哪有舍不得的道理?”

赢驷沉沉的盯着她看了半晌,“难得国尉如此贴心,寡人心中甚喜。”

这话的意思就是应了?宋初一有些摸不准,只听话意是要了芈姬,可那比往日更冷峻的面膛可没有半点欢喜的模样。

气氛很是诡异的歇息了须臾,饶是宋初一素来处变不惊也有些扛不住,于是往前凑了凑,“君上,继续说军制变革之事吧?”

还是聊这个话题比较愉快。君臣二人对此都是筹谋许久,言谈处一拍即合,纵有一些意见相左,亦能够冷静搁置处理。

夜幕已深,宫内灯火阑珊。

陶监见两人丝毫无倦意,便令人送上两碗汤饼。

宫里锦衣玉食样样不缺,但赢驷偏爱吃这些能实在充饥的食物,他对吃穿不讲究,再精致的东西也不过是囫囵入口。

“这面做的忒滑溜。”宋初一吸溜着面条,赞不绝口。

赢驷咽下一口,“一碗面也穷讲究。”

宋初一吃的大汗淋漓,将汤底都喝干之后,才抹抹嘴道,“人活这一遭,该讲究的时候是得仔细讲究……陶监,还有没有了,再给我盛一碗。”

陶监笑着正要接话,便听赢驷道。“不给她盛!战事频频,国库吃紧,饿不死就成,吃这么多作甚!”

宋初一咂了咂嘴,干巴巴的道,“一碗面吃不穷大秦吧?”

“嗯。”赢驷也放下碗筷,接过内侍递来的帕子,看着她道。“继续说正事。”

眼看内侍已经上了茶,宋初一也不好再说,不过宫里的庖厨做汤饼跟寻常吃的真是不一样,她素来爱吃面食。心里紧巴巴的惦记着,于是画军阵图的时候,提笔便圈了面碗那么大的圈。

赢驷看着好笑,但她倒是一本正经的道,“此军阵图是臣偶得灵感,先画下来,免得等会忘记,临时为之,诸多不足。还请君上指正。”

赢驷应声,紧接着便看见她沿着圈内部画了一条一条的线,粗略估算,有三四十条。待笔落,俨然一碗面。

“姑且称之为圆月阵。”宋初一看着完成的图稿,满意道。

不说还以为是汤饼阵!

赢驷单手支在扶手上,挑挑眉。“是个防御阵型。”

“正是。大将位于阵形中央,外围兵力层层布防,长枪、弓箭在外,机动兵力在内……”宋初一将这个阵型构成分析说明。

“可以想象,防御能力极强,只不过这个阵型自古便有,你虽进行了调整使得防御力加强,但不够灵活的弊端依然在。倘若敌军败退,亦难以追击。”赢驷一针见血。

宋初一神秘一笑,在阵型上画了几个箭头示意,又在圆月阵的下面画了一个半弯。

赢驷眼中忽而有了笑意,原来宋初一进行调整之后,外围抽身更容易。退去一半之后,便形成了一个弯月阵型,和两个数个蛇形阵,顿时卸防御变攻击。

这是一种非对称的阵形,大将位于月牙内凹的底部进行指挥。

“此阵攻击侧翼,有圆月阵演变之时,又有左弯月、右弯月数种形态,可根据敌军情况进行变化,以厚实的月轮抵挡敌军,月牙内凹处看似薄弱,实则是本阵大凶之处,敌军若是不识此阵,容易误入瓮中。”宋初一一双眼眸熠熠生辉,“此阵攻击性极强,灵动性和适用性比圆月阵好,辅之一灵蛇阵,可谓所向披靡!”

“大善。”赢驷修长的手指轻轻敲击着案面,继续挑毛病,“倘若圆月阵是一死阵,防御性不如机动,但倘若外围不断变动,在阵型变化时必然难以指挥。”

宋初一抄手皱眉沉思。

赢驷看着她的眉眼,薄唇微微抿起,转头看向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