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枭风 >

第432部分

枭风-第432部分

小说: 枭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内之地已然陷入了空虚境况,若不及时补救,必然会被了晋军所进夺。

但臣民对皇帝册封陆天风为虞王,却是惊疑的猜度不解,赐封为郡王就可以彰显了皇恩,怎么一下赐封王爵,王爵的意义太高了,大周只有皇族才能封王。

而让人意外的是,皇帝册封了陆天风为虞王,却是废夺了曹王封号,以临阵脱逃的罪名,贬曹王为济水伯,周国的封伯,那是只能得些勋俸的勋封,没有任何的权力,对曹王而言,等于是天上的星宿,一下子成了地上的凡人。

对于曹王被贬,很多朝臣和有关的亲贵,纷纷跪求皇帝开恩,皇帝只回了几句话:“熙让无勇,贪色倨傲,朕不想他日后遭了不幸,他愿意贪欢求安,不如做了衣食无忧的济水伯。”

‘曹王’生母贵妃不再苦求,因为求过了太后,太后也不肯说话,大周皇后劝她过些日子再说,等平叛之后才好回旋,言‘曹王’的兄长太子,怎么也能念了兄弟情分的。

暖亭内,王继恩为周皇帝换了新茶,皇帝品了一口,道:“继恩,你却是对朕忠心的很。”

“陛下待奴才甚好,奴才应该忠心还报。”王继恩恭敬道,前些日子,他立了一功,在皇帝的一道膳食中验出了毒药,结果有五个人丢了性命。

王继恩为什么忠心,却是陆七嘱咐的,尽量不让周皇帝遭到了刺杀,而事实上王继恩之所以能够查出有毒,却是赵匡义的人,让他辅助毒杀皇帝,也就是打马虎的让毒膳过关,只是王继恩已然抉择了陆七为新主子,自然就不愿冒危的让皇帝被毒死,皇帝若是被毒死,他王继恩有一半可能会被罪杀。

周皇帝欣慰点头,自从赵氏兄弟造反,开封府皇宫就被无形的危机笼罩了,皇帝可以换了皇宫的禁军防御,却是不能换了皇宫里的奴婢,太医和嫔妃,所以王继恩的忠心,就非常的难能可贵了。

“继恩,朕给你个外职,登州防御使,散阶游击将军,虽然你目前不能上任,但可以有了官俸和地位。”周皇帝欣慰之下,给了王继恩官职。

“奴才谢陛下天恩。”王继恩忙跪地谢恩,给了外官职,对太监而言确实是大的恩赐。

王继恩跪叩后起身恭立,周皇帝看向亭外若有所思,过了一会儿,轻语:“继恩,你觉得朕对陆天风,有什么不同吗?”

王继恩一怔,道:“陛下,奴才只是觉得,对陆天风是不是有些荣宠为过了。”

周皇帝淡然笑了,轻语:“朕荣宠他,也不过是为了亲族能够得了生机。”

王继恩吃惊的看了皇帝,他原以为皇帝重赐陆天风,是出于应对了赵匡胤的造反,但皇帝这么说,却是在认可陆天风,日后会得了大周江山。

“朕的两个成年儿子无能,朕若是不知变通,就会有了灭族之危。”周皇帝淡然道。

“陛下,陆天风也未必能够善心的。”王继恩有意说道。

“陆天风是未必能够容了朕的儿子,但相比赵氏叛逆和其他的军臣,能容的几率是大了很多,与朕在一起多年的军臣,一旦篡位,绝不会对朕的儿子容情。”周皇帝冷漠道。

王继恩轻哦,周皇帝又道:“还有一个原因,就是陆天风有统一天下的优势,如今他据有了关内与河东,就更有优势了。”

王继恩点头,道:“陛下又赐给了陆天风关内道,确实让陆天风如虎添翼了。”

周皇帝默然看着亭外,过了一会儿才轻叹道:“只能给他,也只有他才能保住了关内道不失,若是不给他,关内道就会被赵氏逆贼夺去,或者是被晋国进取,若是关内道被赵氏逆贼占有,潘美很可能被迫投降了赵逆,如今有陆天风控制了关内道,潘美有了希望自保,就不愿投降了赵逆。”

王继恩点头,道:“奴才听说,赵逆对西部的军政渗透很深,凡是去了西部做官的,免不了会被收买和胁迫,也只有沈轶伦大人把持住了。”

周皇帝默然,过了一会儿,道:“是朕的失误,不该让赵匡义任职了襄州防御,赵匡义在襄州那几年,利用与荆州的交易积财,却是让他的势力迅速的壮大。”

“陛下信任赵氏,也是出于制衡别的军臣,是赵匡义太狡猾,竟然利用了荆州至夏国的商道积财,不过陛下让陆天风接管了关内道,赵匡义在西部发展的多年势力,必然是彻底失去了。”王继恩轻语道。

周皇帝默然,过了一会儿,高声道:“宣云锦东。”

亭外有承旨班直回应,片刻后云锦东匆匆来见,入暖亭恭敬礼道:“臣拜见陛下。”

周皇帝点头,道:“卿安排一下,近日秘密送朕的儿女和几位嫔妃去京兆府。”

云锦东一怔,想了一下,道:“陛下,臣不敢分军过多,分军少了难保殿下平安,臣建议,让京兆府使大军来接,臣负责送到百里外。”

周皇帝点头,道:“由你去与天风联系,告诉天风,不要张扬。”

云锦东迟疑一下,道:“陛下,若是送殿下去京兆府,一路很难瞒过臣民,尤其是洛阳附近,驻扎有曹彬大人的军力,京兆府的大军一来,若是没有陛下的圣旨,只怕是过不来的,臣建议,先让殿下去了太原,太原那里有二十万军力,而且晋阳城巍峨,易守难攻,殿下到了太原,随时可以折转去京兆府。”

周皇帝想了一下,点头道:“可以,由你联系吧。”

“是,臣会尽快让殿下们去太原,臣告退。”云锦东恭说后离开了。

周皇帝取茶了喝了一口,轻语道:“陆天风进占了关内,赵逆很快就会起战了,你亲自去传谕韩通,加强开封府的防御。”

“是,奴才就去。”王继恩恭应,对外的军事传谕,周皇帝不用了承旨班直,但原本护卫皇帝的班直依旧都留用,只是防御皇宫的禁军换了。

第195章陆天勤

齐州历城,古时齐国之地,位于黄河中游之南,自古就是中原兴旺之域,人文底蕴悠久。

一个身穿破旧布衣的干瘦男子,进入历城之后匆匆奔入了北城区,北城区是历城的贫民聚居地,居户鱼龙混杂,而且杂乱拥挤。

干瘦男子在北城区的胡同里一阵跑奔,最后停在一座宅院前,对着有些破旧的门一通急敲,很快门开了,干瘦男子急切的冲了进去。

一入门,就看见十数男女在院中,他疾奔到一个五旬布袍老者近前,急道:“大伯,南边起战了,听说叛军向开封府方向进发,张永德已然率领大军去迎战了。”

布袍老者听了平静,眼睛看向了远空若有所思,所有人都紧张的看着布袍老者,片刻后,布袍老者才道:“收拾一下,去太原。”

“去太原?”有一位四十多岁的中年人愕然。

布袍老者点头,道:“只能去投靠天风。”

“为什么去投靠他?我们背井离乡的逃亡,就是他害的。”中年人忿然道。

“你胡说什么?就是没有天风的关系,你留在了寿县也得被抓丁入军,战乱一起,不走就等着被祸害。”布袍老者恼斥道,原来他竟然是陆东生。

中年人一滞,继而道:“投靠他也不见得安生,还不如去定州让了天霖护着。”

“去定州,如今燕国二十万大军已然进夺了霸州和雄州,北方边军因为大周内乱,已然是陷入了缺粮和军心低迷,你去定州,那你去吧。”陆东生冷道。

中年人语塞,陆东生扭头不愉道:“还不去知会收拾。”

周围的亲人忙匆匆走散,院里只剩了三人,陆东生抬手一指中年人鼻子,低声恼道:“我怎么嘱咐你的,不要说陆天风任何不满的话,你偏偏乱言。”

中年人被指斥的一惊,有些畏怯的迟疑一下,道:“以后不说了。”

陆东生摇头,道:“祸从口出,你的无心怨言,日后会让你吃了大亏,陆天风如今已然是占据了陇右和太原,他已然有了做皇帝的根基,你今日的话若是让陆天风知道,陆天风未必会杀你,但肯定不会认你这个叔父。”

中年人迟疑一下,忍不住驳道:“陆天风就是占据了陇右和太原,日后也未必能够斗的过朝廷。”

陆东生摇头,道:“朝廷?大周已然陷入了内战分崩,朝廷的存在,已然是苟延残喘,如今的朝廷用不了多久,就难以号令地方了。”

中年人怔然,陆东生又道:“我们必须尽快的离开,否则以后想走都走不了,战乱一起,会到处募兵入军,你这身子骨硬实,肯定能够被挑了去。”

中年人脸色一变,忙道:“我去收拾。”

看着中年人的背影,陆东生无奈摇头,中年人是他的亲弟弟,名陆东贤,名字有贤,为人却是庸碌,而干瘦男子名陆天勤,是他的族侄,父母都已不在,为人很有外事能力,陆东生颇为倚重。

三百多人一起离开了历城,因为陆东生有寿山县公的勋封圣旨,所以这么大规模的走离,历城官兵也不敢阻挠为难,毕竟大周朝廷还没有丧失威严。

而陆东生之所以会在历城,却是听说赵匡义率领大军回到了江淮,他立刻果断的举族迁离,寿县那里只留了少数不愿走的族亲,陆东生之前就让陆天勤来过齐鲁,所以很顺利的在历城落足隐居,在官府的备案是去定州投亲途经。

等陆东生带族人抵达了晋阳城,才知道陆七已然又接管了关内道,并且还被大周皇帝封为了虞王,陆东生听了惊喜不已,却是知道来的对了,而且很及时。

到了晋阳城,折香月安置了到来的亲人,却是尽量的照顾,并使人去通知陆七,不想陆天勤也要去,折香月随口答应了,陆东生也没有反驳,由了陆天勤离开。

*****

陆七一直在凤翔的军营坐镇,由于接管了关内道,汉中的晋军就没有必要继续屯驻八十万,有二十万军力调去了荆州驻扎,若是赵匡义意图进取关内道,晋军就过汉水予以袭击。

从明面上看,陆七所占疆域的军力数量明显吃紧,不排除赵匡义不甘心西部势力的失去,而意图先进取关内道。

陆天勤的到来给了陆七一个意外,事实上陆七在得知赵匡义率军回到江淮的消息时,立刻使人去寿县告诉尽量走避一下,去的人回禀说,寿县的陆氏一族几乎都走了,只知道是去了北方,具体去了那里不知道,陆七听后放了心。

族兄弟见面,自然很愉悦,开始陆天勤很拘谨恭敬,被陆七亲和的说话后,渐渐放开了,显出了擅长与人交往的能力,陆天勤长相老成,不过只比陆七大了两岁。

军中不能随意喝酒,两兄弟以茶代酒的在帅帐说话,陆七了解了一下陆天勤的情况,陆天勤十岁丧母,十二岁时父亲与人行商死在了外面,是陆东生将陆天勤当成儿子一样养大的。

陆天勤十五岁就帮陆东生打理商铺,开始是卖货,随着年长渐渐记账和运货进货,陆七听的出来,陆天勤事实上就是陆东生的一个外事管家。

“兄长来我这里,是伯父之令吗?”了解之后,陆七微笑问道。

“不是的,是我自己想来的,我向那位折香月夫人请求,夫人就让我过来了,不过大伯是知道的。”陆天勤回答道。

陆七点头,道:“兄长来我这里,想做什么?”

“天风,我不会武,不过我会记账,验货,你这里应该是需要我这种人。”陆天勤说道。

陆七点头,道:“兄长的能力,我是需要,兄长就留下做个军中录事。”

“好,天风,我谢谢你。”陆天勤愉悦道。

陆七微笑,继而又正容道:“不过兄弟有话说在前面,兄长在了这里,只能遵守军纪和本责,不要有逾越和张扬的行为,要将自己当成是普通官员,若是兄长有了逾越,法不容情。”

陆天勤神情一懔,起礼恭敬道:“是,我会谨记。”

陆七又微笑点头,问道:“兄长说奉命去了齐鲁宣告,效果如何?”

陆天勤神情也是一松,无奈道:“我是去了齐鲁之地,成为货郎走告,但是收效甚微,遇上的人听了都很麻木,也可以说是不信,不过后来我又听到很多人议论我宣告的事情,本以为是有了效果,一打听才知道,原来是青州有个姓徐的刺史,喝醉酒写了一首词,那词的内容我不清楚,但意思是赞颂纪王殿下有济民之心,为赈济齐鲁灾民不惜去河湟弯腰求粮,词的名字是‘河曲赋’,听别人说,第一句是‘九曲黄河天上来’。”

陆七点头,微笑道:“那个姓徐的刺史,是我托人相求的。”

陆天勤轻哦点头,道:“怪不得呢,不过还是人家大官好使,提笔一写,就能够像风一般吹的尽人皆知。”

陆七听的笑了,他自来到了凤翔,日夜的为归治操劳谨慎,难得能够有了松愉的心境,却是与远来的这位兄长,相谈甚欢。

次日,陆七让陆天勤做了大都督府的仓曹参军,是一个八品官职,相当于地方县丞或主簿,不过在大都督府军中却是一个顶重要的职事,官品是不大,但却掌握了一部分的仓储进出,可以说是个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