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枭风 >

第423部分

枭风-第423部分

小说: 枭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父皇要封了陆天风为虞王?”纪王诧异道。

“另两道也看了。”周皇帝平和道。

纪王又低头展观了另两道圣旨,看后吃惊的看了父皇,周皇帝温和道:“很吃惊吧?”

“父皇想将大周江山禅让给陆天风?”纪王难以置信道。

“朕不想,但朕不得不留了后手,日后你若是觉得难以与陆天风抗衡,可以将封王和禅让的圣旨交给陆天风,若是你觉得能够继承了大周江山,那就用另一道圣旨,在京兆府称帝吧。”周皇帝温和说道。

“不,父皇,四兄是太子,儿臣不会称帝的,儿臣会辅佐四兄继承了大周江山,请父皇收回旨意。”纪王跪下,手捧三道圣旨激动说道。

周皇帝慈爱的看着纪王,摇头微现了苦笑,道:“朕也曾期望过,你们兄弟能够齐心合力的保住大周江山的继承,但你的四兄过于文弱,他担不起大周江山。”

“父皇,有儿臣帮助四兄,四兄可以的。”纪王坚定道。

周皇帝摇头,道:“文弱的人,不但处事无能,还会因为自身的无能,而对有本事的人心生了恐惧和猜忌,你想帮你四兄,但你四兄却是不会信任你,很可能还会要了你的命,就象那个李国主,眼光狭隘,只知道愚蠢的内斗。”

“父皇,四兄不会的。”纪王惶恐驳说。

周皇帝摇头,道:“不要寄望了你的四兄会容情,你的四兄若是继承了皇位,他宁可信任依赖张永德,也不会信任你的,而朕一旦去了,你的四兄很可能会成为了张永德的傀儡,所以朕还不如让你继续了皇位。”

纪王摇头,忽脱口道:“父皇为什么有禅让陆天风的想法,难道陆天风比儿臣的四兄还值得信任吗?”

“若对你而言,陆天风比你四兄值得信任,因为陆天风是强者,他对弱者的威胁不会过于在意,朕给你的圣旨,其实就是一种换取生存的筹码,陆天风获得了正统的继承,他就没有必要起了杀机。”周皇帝回答道。

纪王怔然,周皇帝又道:“朕的禅让圣旨,也只有陆天风能够领情,因为陆天风需要正统名分,而张永德或赵匡胤一旦篡夺了大周江山,他们是会斩草除根的,朕很了解他们,因为在他们的心中,大周江山能够定鼎,是他们出力奠定的,而事实上朕也承认,大周江山能够不败,是朕与他们一起努力的结果。”

“父皇,赵叔叔和大姑父真的会篡位吗?”纪王置疑道。

“他们已然是势大根深,对大周的影响力甚至是超越了朕,他们不敢篡位,无非就是互相顾忌,那个也不敢先对朕下手,但是朕一去,你们兄弟的威望不足以与他们抗衡,这京兆府集结的大军,大半会被他们所策反,你毕竟掌军不久,如果你有信心能够掌控了京兆府的大军,那就不必将圣旨交给陆天风。”周皇帝说道。

纪王神情惶然,周皇帝又道:“熙谨,你也不必过于惶恐,朕是悲观的留了后手,若是张永德和赵匡胤没有造反,那就是你们兄弟的幸事,若是他们造反了,你却是要果断的有所抉择。”

“儿臣谨记。”纪王只能惶恐回应。

“朕想给陆天风的圣旨,原因很多,朕出巡这段日子,陆天风一直敬朕如父,他与朕说了很多他父亲的事情,也与朕谈论了治国和治军的见解。”周皇帝温和道。

“哦,原来父皇是对天风有了亲近。”纪王恍然道,精神立刻转了清明。

周皇帝道:“是有了亲近,但主要是陆天风有一统天下的能力和优势,陆天风不只是占据了陇右,他事实上还占据着苏州和常州,在江南拥有几十万的军力。”

“什么?”纪王失声。

第179章父子言

周皇帝淡笑道:“很意外吧。”

“原来天风在江南占据了苏州和常州,不只是歙州。”纪王吃惊道。

“朕也是意外的,想不到陆天风拥有了常州和苏州,还愿意来了大周冒危,朕若是没有听得他的承认,也是无法确信。”周皇帝道。

“天风是怎么占据常州和苏州的?”纪王好奇道。

周皇帝叙释了一下,纪王恍然,道:“若是天风愿与江宁郡王的军力联合,晋国肯定会被覆灭。”

周皇帝摇头,淡然道:“陆天风不可能与赵匡胤合兵的,而且赵匡胤若是覆灭了晋国,那就更可能造反了,陆天风说过,他不会让江南之军为大周所用。”

纪王怅惘点头,周皇帝又道:“陆天风拥有陇右和江南根基,若是获得了朕的禅让,他就有了与赵匡胤或张永德争雄的优势。”

纪王听了欲言又止,周皇帝道:“熙谨,你想说什么?”

纪王迟疑一下,道:“父皇,儿臣觉得,若是让陆天风得了大周江山,那也是江山易主,。。。。。”

周皇帝听了平静,道:“你忘了,朕是先帝的义子。”

“儿臣没有忘的。”纪王惶恐道。

周皇帝眼神温和的看着纪王,道:“朕也想大周江山是自己的血脉继承,但你年龄尚轻,你的四兄文弱,你的五兄华而不实,朕此生最大的失误,就是过于崇尚军功,造成了领军将帅坐大,你的两位兄长偏偏都不擅长笼络军心,你的四兄更是开封府都不愿出离,朕若是不做变通的准备,怕是会有了灭族之祸。”

“儿臣明白了。”纪王恭敬道。

“朕说过了,给你的圣旨是一种筹码手段,如果你认为能够掌控了京兆府的军力,你就可以成为皇帝,抉择在你,随机而变。”周皇帝道。

“儿臣谨记。”纪王有些惶恐回应。

周皇帝顿了一下,道:“熙谨,父皇的禅让想法,一是为了你们兄弟的生存,二是为了大周的延续,陆天风若是接受朕的禅让,他就得奉父皇为先帝,在日后的史书上,父皇多少能够留下些好的名声。”

纪王一怔,道:“父皇是倾向禅让的?”

周皇帝摇头,道:“朕说了,禅让是变通的准备,若是父皇能够多活几年,你自然能够多获了军心支持,若是不能久,你自己抉择。”

“父皇一定长寿的。”纪王坚定道。

周皇帝浅笑不语,纪王忽一皱眉,道:“父皇,河西的那个刺客,会是什么人指使的?”

“不知道,那个刺客自杀了,不过听陆天风说,那个刺客拥有军武先天功,应该不是个无名之辈,朕会使人去查。”周皇帝道。

纪王点头,道:“天风的武道确实是厉害,也是儿臣最不能企及的能力,天风只要一带兵,一次演武就能够慑服万军,父皇想禅让天风,最少有一半是因为天风的武威吧?”

“只占两成,匹夫之勇,再能也就是个霸王,陆天风最可怕的,是擅长谋略和平天下,你看他在西部的战事,次次都是谋略为先,武力为辅,你不要以为他是侥幸,真正的善战名将,就是擅长利用了天时地利人和,化平凡为神奇。”周皇帝说道。

纪王若有所思点头,又听周皇帝道:“不要被父皇说的没有了信心,父皇只是提醒你,与陆天风斗,要学司马懿的谨慎,不要禁不住诱惑,你想到的军事破绽,陆天风不可能会疏忽,如果你真的能够掌握了京兆府军力,那就发挥大军团的优势进攻,陆天风如今的弱点,就是兵力不足,所以你一进军,他肯定会退走河西。”

纪王听的想了一下,摇头道:“能够与天风相安最好,天风的骑军机动性太强,就是有六十万大军,也会陷入了战争被动,北方的战事为什么总是打不赢燕国,就是燕国的骑兵难以应付。”

周皇帝点头,道:“你却是明白的,不过大周若是内部靖平,陆天风也只能安守陇右,若是战争打的残酷了,他对陇右的统治就会出现动摇。”

纪王点头,又问道:“父皇,赵匡胤在江南,却是迟迟没有进展,如今赵匡义也去了,他们应该有所进展吧?”

“不会有进展的,顶多象征性的进攻一下,今年润州的农事获得了丰收,赵匡胤会继续守成的理顺军力的归附,主要是江南募兵整训。”周皇帝回答道。

纪王听了点头,心里也明白,赵匡胤事实上是割据了润州,但他已然是知道,赵匡胤若是在开封府,父皇对军力的控制没有信心,担心妄动引起了反噬,赵匡胤走后,父皇才调了云锦东成为虎翼左军,也将开封府的部分禁军调去了北方,另外为了压制可能出现的兵变,不得不让张永德重任了殿前都检点。

“今年,黄河下游雨量太大,齐鲁之地又闹了灾荒。”周皇帝语气沉重道。

纪王脸色微变,齐鲁之地对大周而言是非常重要的疆域,是重要的产粮地和兵源地,他忍不住问道:“父皇,江淮呢?”

“江淮尚可,只受了小灾,但为了支撑战事,对江淮的征赋已然是过重了。”周皇帝回答道。

纪王默然,过了一会儿道:“父皇,儿臣建议不要往京兆府运军粮了,尽量救灾吧。”

“怎么?你想向陆天风求粮?”周皇帝道。

纪王点头,道:“儿臣亲自去求粮,让天风支持一下冬粮。”

“陆天风对朕推托过,他只卖粮,你去,也未必有用。”周皇帝说道。

“儿臣想去试试。”纪王执着道。

周皇帝点头,道:“今年河西和河湟都获得了丰收,尤其是河西,除了凉州差一些,其他四州都获得了丰收,其中以甘州为最,沙州为次,等朕离开,你可以去阶州。”

纪王点头,周皇帝轻叹道:“都说中原是物华宝地,其实农业却是要靠天恩典,而河西有祁连山融雪成河,只要经营的好,绿洲必能丰收。”

“中原若是遇上好年头,河西的收获是比不了的,河西是人少,若是人多,一样自给不足。”纪王轻语驳说。

周皇帝微笑点头,道:“明年若是无战事,应该治理黄河。”

纪王点头,不想周皇帝又道:“黄河的治理拖了数年,明年也未必能够治理。”

纪王的脸一僵,周皇帝看着他,淡笑道:“治国,很难的,到处都需要钱财和人力,朕在位这么多年,最愁的不是边患,而是缺乏财力治国。”

纪王点头,道:“儿臣在西部为宣抚使时,已然感受了缺乏财力和粮食的困顿,任职大都督之后,最愁的也是军需的分配,各军的耗损和用度,汇总上来非常惊人,朝廷运来的军需,也只能满足三四成。”

周皇帝点头,道:“你还没有与汉中的晋军作战呢,若是战事一起,后续的耗用会是几倍的付出,所以,只能是与汉中对峙。”

纪王点头,周皇帝又道:“你知道大周的将帅,为什么对军队的影响深重吗?”

“儿臣听天风说过,一是军队很容易出现抱团的情谊,在一起出生入死之后,就会义气的如同了兄弟,二是将帅会用以战养战的办法,激励和笼络军心,将帅会将劫得的财物或者女人,分给属下善战将士,所以属下将士会记恩,而将帅分给属下的财物,往往高出朝廷赐下的犒赏很多,所以大周军臣都会有很多的老部下和铁血情谊的战友,就算军臣不在统帅军力,也依旧能够号令了原本的部下将官。”纪王回答道。

周皇帝点头,有些落寞道:“朕不能御驾亲征,所以造成了军臣坐大,你日后不要犯了父皇的错误。”

“儿臣谨听父皇教诲。”纪王温和回应。

第180章约定

陆七在兴元府隐居,与江南爱侣们温馨的过着安宁日子,一晃就是半月过去,小馥却是催促他多次,让他莫大意了国事,回去阶州主事,陆七也是不放心,恋恋不舍的辞别了爱侣,回去了阶州坐镇。

回到阶州军营,大略看过小蝶处置过的事情记录,做到心中有数,之后才与小蝶叙话缠绵,小蝶建议让甘州的夫人们过来,去拜见一下皇后,陆七谨思后答应了。

五日后,忽然纪王抵达了阶州军营,陆七听报诧异,亲自出去迎了进来,纪王一身宝蓝棉袍,进帅帐后摘了皮帽,小蝶过去接了。

纪王一怔,忙见礼道:“原来嫂嫂在此,熙谨有礼。”

“兄弟与天风说话吧。”林风妆扮的小蝶,随意的柔声回应。

纪王也不做作,径直走去桌旁坐了,陆七也坐了,笑道:“离过年还远,殿下不是来拜年的吧?”

纪王笑了,道:“我是来求粮的,中原的黄河泛滥,齐鲁闹了灾荒,我不想齐鲁万民无粮过冬,所以想求你接济了京兆府军粮。”

陆七听了微怔,他身为晋国之主,当然不愿意接济了京兆府军粮,他迟疑一下,道:“殿下是想买粮?”

“我没有钱的,朝廷也拨不出买粮的钱。”纪王很正经的说道。

陆七默然,纪王迟疑一下,道:“天风你若是为难,可以算是借粮,我以后还你。”

陆七摇头,道:“我河西有积财,可以买粮给你,以六十万军力算,只能给你三个月军粮,不用你还。”

“天风,谢谢你。”纪王诚挚道。

陆七一笑,道:“我念着兄弟情谊,尽力给了粮食,日后我做了一件事情,你不能怨了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