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枭风 >

第371部分

枭风-第371部分

小说: 枭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个人物也会穿了夏国的官袍来见。

“你若想向我敬酒,求得平安,那就脱了这身官袍。”陆七看了一会儿,忽平和道。

官袍人物恭敬的神情,立刻僵住了,欢迎的沙州人,也立刻陷入了木雕一般,也许是头一次,遇上了陆七这种不给面子的人物。

官袍人物倒也能屈能伸,很快转身将手中酒交给后面的人,然后自解了官袍,之后取酒碗在手,对了陆七高举。

“小民敬大将军酒。”王氏家主高声道。

陆七点头,歪身下马,走过去接了酒,之后捧酒左右观移,然后回手一饮而尽。

喝了酒,陆七朗声道:“沙州的万民听了,本大将军的官位,只愿意给予有本事的人,有军功的人,人人皆可凭了本事争取。”

王氏家主听了恭敬起礼,陆七将碗递给了他,淡笑道:“你的心意,本大将军知道,这碗你拿好了,莫要碎了,日后本大将军会用另一只碗来换。”

“是,谢大将军。”王氏家主恭敬回应。

“本大将军要均田,你莫要气恨,该是你应得的,绝不亏你。”陆七平和道。

王氏家主脸色微变,强笑了一下,才道:“大将军里请。”

陆七点头,迈步进入了敦煌城,入城后,三千兵力迅速接管了敦煌城的武力,陆七则和百多名属下去了府衙,可以说,沙州的官制却是保留的很好,而甘州,瓜州和肃州,却是实行番官制,沙州是房当氏的领地,由沙州的情形,可以看出房当氏深受了中原王朝的影响。

“邱林。”陆七坐在了有些破旧的府衙大堂,喊道。

“属下在。”邱林忙出声上前,他立功生还后,却是没有获得了领军官职,而是成为了大将军的近卫。

“以后你做沙州的屯田使,兼任护军都尉,沙州的两千骑兵归属你节制。”陆七说道。

邱林吃惊的看了陆七,但很快横臂军礼,恭敬道:“属下遵令。”

陆七点头,道:“才旺,你为敦煌县尉,统军五百,负责敦煌的治安,辅助护军都尉行事。”

“属下遵令。”一个近卫恭应,看容貌,应该是个党项人。

“高雄,你为寿昌县尉,领军五百,也辅助护军都尉行事。”陆七又道。

“属下遵令。”一个近卫回应,是个生相威武的汉子。

陆七扫了一眼,道:“你们三个,接手沙州之后,首要的就是均田和屯田,那些拥有超限的大户田地,都记录的入了文案,我会给予补偿,但对于商业,你们要予以支持,绝不允许打压和盘剥。”

“大将军放心,属下们一定会做好的。”邱林有些激动的回应道。

“好,你们接手了那些幕僚,开始吧。”陆七平和道。

“诺!”三个沙州主官回应,所谓幕僚,都是陆七下令强雇的识字商人。

陆七起身走到了公案前,环视了一下,道:“邱林,找人修缮一下府衙,前后都修缮,让你妻儿过来吧。”

“谢大将军。”邱林恭敬道。

“不用谢,将士们的亲人,都是可以随来驻地的,沙州的田地,也需要人力垦种。”陆七平和道。

邱林点头,陆七想了一下,又道:“当年落在河西的将士,在家乡应该都有妻室,你有吗?”

“属下有的,还有了一个儿子,不过,家乡的妻室,可能另嫁了。”邱林低声道。

陆七默然,过了一会道:“落在河西的将士,我给一个特权,凡是在河西娶妻的,算是平妻,与家乡没有另嫁的妻室,平坐。”

邱林一怔,道:“谢大人。”

“不用谢,我是不愿意,你们在河西的女人和儿女,日后怨恨了我,我的用意,你应该明白。”陆七直白的说道。

邱林一呆,随即点头道:“大将军如此的力求河西归心,属下明白。”

陆七点头,道:“你们做事吧,我去做客。”

“送大将军。”三个沙州主官恭敬礼拜。

看着大将军与护卫们离开了,邱林拱礼道:“两位兄弟,日后请多多支持。”

“我们应该支持大人。”高雄微笑回应,才旺也起礼附和。

邱林点头,感慨道:“想不到,大将军竟然会这么的重用了我。”

“大将军用人,一向唯才是举,大人肯定是有本事的人。”高雄说道。

邱林一笑,问道:“高兄弟一直是大将军的近卫吗?”

“不是,属下原本是云锦东将军麾下士卒,是云将军的举荐,才归属了大将军近卫。”高雄微笑回答。

邱林轻哦点头,他当然不知道,陆七用于治理河西走廊的地方官,基本上是河西的战俘老兵,曾经归属过离石军的党项兵,和云锦东举荐的将士,而云锦东举荐的将士,都是知道陆天风事实上是晋国之主。

另外各军的都虞侯,也多数是云锦东举荐给陆七的近卫,就是会州的大半军力,也多数是用两万离石军将士为骨架,陆七不能掌控的,只有来自京兆府的近三万禁军。

第90章王氏家主

陆七离开了敦煌州衙,却是去了王氏家宅拜访,对于敦煌王氏这种地头蛇,陆七想要抹杀,只需一个命令,不过沙州的情况特殊,对于王氏这种混血汉人豪族,却是不宜了抄没。

到了王宅,陆七一看为之失笑,王宅很普通,就是一座很大的普通院宅,而且有些失修破败,不过敦煌城里的建筑,都很破败,显示了沙州普遍的都很贫困。

那位王氏家主急忙迎了出来,恭敬的请陆七入内,入院走过的进入了厅堂,然后请了陆七上座,奉茶,之后恭立。

“你也坐吧。”陆七平和道,王氏家主恭敬起礼,之后坐了客位。

“我来,就是想与你沟通一下。”陆七平和道。

“是是,大将军请吩咐。”王氏家主恭敬回应。

“你是沙州的大族,应该与伊州的回鹘有着往来。”陆七说道。

“是有往来,不过伊州那里很乱,所以来往很少,大将军是想进军伊州吗?”王氏家主说道。

“目前还不会进军伊州,我不想战线拉的太长。”陆七回答道。

王氏家主点头,道:“伊州离这里也是很远的,这里到伊州的边界星星峡,也是有五百里,过了星星峡到了伊吾(哈密),也得五百里,大将军若想远征伊州,最难的是军粮补给,伊州多是游牧回鹘部落,大军一去,他们就跑了,伊州如今的农业,很是荒芜。”

陆七点头,道:“所以我没有打算进军伊州,而是想加大了通商。”

“通商也是很难的,去十次,得有九次被劫。”王氏家主苦涩道。

陆七微笑道:“一定要过了星星峡才能通商吗?”

王氏家主一怔,道:“大将军是想让伊州的回鹘人,来了沙州买卖。”

“是的,我想置立玉门军,专门负责对伊州的商业,我们的茶叶,瓷器,布货,等等很多商货,可以换取玉料宝石,羊群,等等商货。”陆七说道。

王氏家主点头,道:“如果河西走廊真的能够了与长安通商,那与伊州的商路是能够兴起的。”

陆七点头,道:“我对商业是非常支持的,能够保证了河西的通畅与合理税赋,你是敦煌的望族,我希望你能够致力商业,而不要与我争夺田地的得失,我需要田地分赏军功,至于你失去的田地,我会记录下来,算我买了你的。”

“是,小民愿意交出了田地。”王氏家主很合作的表态道。

陆七点头,道:“我知道你想获得了官职,以后我会给予你官身,但现在,你需要有建功的表现,联系了伊州来商,就是一种建功。”

“是,小民会尽力去做的。”王氏家主恭敬回应。

“你有什么想问的,可以问。”陆七又道。

王氏家主迟疑一下,道:“小民在之前,已然听过了大将军的很多丰功伟绩,而小民对遥远的中原王朝,却是知道如今是大周帝国,大将军率军获得了河西之地,不知道日后,能不能够久驻了河西。”

“你是担心,周国会另任了官吏接管河西。”陆七平和道。

“是的,河西之地,历来是乱战不休,小民听说了大将军的善战和治政之后,却是真心希望大将军,能够是继张议潮大帅之后的河西雄主。”王氏家主诚恳回答。

“张议潮,我是听说过的,是曾经称霸河西和西域的一代雄主,不过时过境迁,张议潮的时代,正是唐末乱时,中原朝廷只能怀柔对待张议潮的名义归属,如今的周国,却是强势的很,容不得我效仿了张议潮。”陆七平和回答。

“大将军这么说,小民却是不能苟同,河西之地在中原王朝眼中,一直是番地,历代对河西的治理也多由番人自治,而中原王朝只是置立军府镇守管制城民。”王氏家主说道。

“你说的是事实,不过我若是如同了张议潮,只怕周国朝廷会翻脸相向,若是与周国成为了敌对,河西之地就会陷入了四面皆敌的境地,周国最少会观望的,冷眼看了我与夏国恶战。”陆七说了可能的后果。

“大将军的担忧是存在,但小民认为,就算大将军没有效仿了张议潮,中原朝廷一样会冷眼看了大将军与夏国恶战。”王氏家主反驳道。

“就算是冷眼,周国在原州和延州的军力,也能够威慑了夏国。”陆七说道。

“大将军,小民却是认为,就算大将军与周国敌视了,周国的原州和延州军力,对夏国的威胁也会存在,如果夏国倾力进军了河西,周国的军力绝对会乘虚的去咬灵州和兴庆府,就算不会去咬,难道夏国会认为周国不会乘虚进袭兴庆府吗?除非夏国与周国订立了同盟,但周国与夏国订立了同盟,只怕府州折氏反而会背弃了周国,小民知道,大将军与折氏的关系,非常亲厚。”王氏家主条理清晰的说着自己的见解。

陆七有些心讶的看了王氏家主一眼,微笑道:“你却是知道的很多。”

“是大将军有意的传告,小民才得以知道了很多。”王氏家主说道。

陆七点头,王氏家主又道:“大将军,小民在之前已然有些功劳,是小民劝说镇守沙州的夏军主帅,及时向大将军投降的。”

陆七听了意外,看了王氏家主,道:“房当氏统帅,是你劝降的。”

“小民只是顺势的摆明利害,予以了劝降,主因却是,小民不想沙州发生了内乱战事。”王氏家主解释道。

陆七点头,道:“你的劝降,确实算得功劳。”

“小民能够劝降,一是与夏军主帅一向和睦,二是夏军主帅是房当氏,其实党项八氏因为多年的利益不公,已然存在了裂痕,尤其是细封氏和房当氏,一直是重视通商,但通商所获的利益,却是大半都被拓跋氏用重赋给夺走了,再加上拓跋氏不断的抽走族中壮丁去战争,造成房当氏的实力不断衰弱,族中的怨艾也是越来越重。”王氏家主说道。

陆七点头,王氏家主又道:“大将军,夏国不断的发动战争,在获胜时,自然是拓跋氏越来越强大,可如今夏国被大将军给予了重创,惨败之下,党项八氏的矛盾却是会急剧的加大,大将军进夺河西也有段日子了,夏国却是一直没有反扑,那应该是党项八氏有了内讧,可能是有的党项氏拒绝了出兵。”

陆七点头,问道:“党项八氏若是齐心出兵,能够有多少军力?”

“若是齐心出兵,应该能够有十几万大军的,小民说的是横山之北的平夏草原,那里是党项八氏的本地,每一氏族都能够有两三万以上的能战壮丁,若是再加上能够骑射的女人,那就更多了,不过那都是党项八氏的老本,若是拼没了,那也就灭族了。”王氏家主回答道。

陆七点头,与这位王氏家主沟通,却是获益良多。

王氏家主又道:“小民的建议,望大将军能够采纳,小民认为,大将军应该效仿了张议潮,效仿了张议潮,河西的军心和民心才能够真正的效忠了大将军,否则,每个人的心里,都是忐忑的墙头草心态,河西,需要一位能够带来长治久安的雄主。”

陆七听了为之动容,心有所触的有了明悟。

第91章请置

看着若有所思的陆大将军,王氏家主默然了一会儿,才又道:“大将军,小民觉得,大将军的战功,已然是功高震主,就算大将军不效仿了张议潮,只怕也是免不了韩信之危,如果效仿了张议潮,可以用献河西图籍之法,试探性的请立河西军府。”

“哦,听说张议潮是献过西部十一州的图籍。”陆七平和回应。

“是的,大将军可以效仿为之,当年张议潮获得了西部十一州的节度使后,就去过长安拜见皇帝,皇帝非常礼遇了张议潮,后来张议潮在长安安享终老。”王氏家主回答道。

陆七点头,道:“你的建议,我会认真想想的。”

王氏家主点头,道:“大将军斟酌吧,河西之地被党项人和吐蕃**害了很久,就是以前的沙州回鹘,也不擅于强盛了河西之地,只知道放牧为生。”

陆七微笑,道:“你还有什么想说的吗?”

“没有了,不过小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