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枭风 >

第291部分

枭风-第291部分

小说: 枭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今;陆天风在歙州拥有五万军的信息;也会飞快的在金坛县的诸军中传开;使得陆七的兵霸威名令人震撼;军人是崇尚强者的群体;军官更是愿意依附强势;陆天风的名字;在金坛县诸军心目中;渐渐上升为了令人瞩目的大人物。

第123章一封信

陆七坐在车里;默然想着接济东吴军粮食是否正确;一月一千石粮食;也就能让四万大军每天多喝一碗粥;他在想;喂给了东吴军粮食;会不会造成了对常州的威胁;但这是一次收买东吴军心的机会。

从司马平的言语;陆七明白他的句容县之战;已然对东吴军将士有了影响;所以他才想给些粮食加深笼络;他给粮的理由也算说的过去。

途中;陆七在车里书了军令;然后吩咐两个翊卫快马送去了婺源县;他不但给了一千石粮食;还运了两千斤腌制海鱼;送货的将官会告诉了东吴军;米和鱼;都是用茶叶与晋国交易的;也言明;粮食在婺源县的军力那里;也不宽裕。

另外;陆七的送米送鱼;也存了投石问路的获得商机;他需要唐国与晋国之间;尽快的形成了大规模通商局面;晋国的海产和盐非常丰富;可以换取了唐国的丝绸;矿藏;茶叶等等;一来一去的商业买卖;不但能够繁荣了晋国;安定了人心;还能够获得了巨大的商税收益。

抵达了乾元观;一看好生的清静;冬rì加上军阻;使得本来已见兴旺的茅山香火;又变成了门可罗雀;不过观中的道士却是有了十四位。

弘云道长见了陆七的到来;神情淡然从容;仿佛知道陆七今rì会来一般;陆七和李雪心拜见了弘云之后;才去拜见了道祖;之后与一众道士礼见;弘云表现的淡泊;其他道士多数表情见了惊喜神sè。

拜过之后;陆七和李雪心;金竹;出乾元观去登山观景;一时后在一处峰岩驻足;陆七伫立的远望着东南方向;若有所思。

良久;李雪心过来并立;柔声道:“老爷想孩子了吧?”

陆七点头;扭头微笑道:“我这个做父亲的;却是不能在孩子出生时;守护在旁。”

“老爷是非常人;自然会异于常人;老爷之得;常人仰望;常人之得;老爷羡慕;人生圆缺;是天地至理。”李雪心柔声道。

陆七一笑;轻语道:“雪心;你让我圆了常人之得;可好?”

李雪心玉颊飞晕;默然了一下;轻语道:“奴不愿在主母之前的。”

陆七明白点头;看向了远方;过了一会儿;李雪心细声道:“老爷;思玉和思竹;外嫁可以吗?”

陆七一怔扭头;看了李雪心一下才道:“什么意思?”

李雪心迟疑一下;细声道:“奴出身的李氏;血脉断了;奴想让思竹和思玉;rì后的孩子;续了李氏香火。”

陆七听了平静;温和道:“思玉和思竹;她们可以外嫁;但我不愿让她们承受了李氏传宗的责任;也不愿意强迫了她们去嫁人。”

李雪心一怔;垂目点头道:“奴明白了。”

“你没有明白了;我言说的意思;是不想思玉思竹失去了能够自择的人生;你想续了李氏香火;那就是你自己应该承担了的责任;不应该去强加给了妹妹们。”陆七温和说道。

李雪心吃惊的看了陆七;陆七也看着她;又温和道:“我可以答应了;你和我的孩子姓李;但你身为母亲;也要承受一个事实;就是续了李氏香火的孩子;只能是国公;永远也没有了机会封王。”

李雪心脸sè见了惶惑;扭头看向了远方;她本意是想让妹妹中的一个;承担了续李氏香火的责任;不想陆七竟然将责任推给了她;她与陆七的孩子若是rì后不能封王;那孩子或许会怨恨了李雪心;身为母亲;如何愿意承受了孩子的怨恨。

“雪心;做了国公已然是富贵荣华了;你谢老爷的宽容吧。”金竹在后面忽然柔声劝导。

李雪心一惊;继而转身女礼;恭敬道:“奴谢老爷宽容。”

陆七点头;道:“你既然有了抉择;我也就不多说了;不过你放心;我不会亏了我们的孩子;你说过的;人生有圆缺;缺了的;或许可以用别的补足。”

李雪心默然点头;忽伸玉手捉握了陆七的左手;陆七一笑;扭头看向了远方;他是喜欢李雪心;不但喜欢李雪心的美丽;更喜欢李雪心的忠贞;以陆七如今的拥有;他不会缺少了美人;所以他的心;不知不觉的;更注重了身边人的忠贞。

“金竹姐;等我离开江宁时;你与我一起去歙州吧。”陆七温和说道。

“老爷;郡主府的事情;需要奴辅佐的。”金竹走前柔声道。

陆七右手捉握了金竹玉手;温和道:“我在歙州;需要一个总理商业的人;江宁这里;有青雯主理就成了。”

金竹迟疑一下;柔声道:“只有奴去陪了老爷;却是不好的。”

“我不可能一直在歙州的;小馥会知道了我要做什么。”陆七温和道。

金竹一怔;点点头;事实上;她不知道陆七建立了晋国;甚至占据了常州和苏州也是不知道的;她之前的劝导李雪心;是出于一种交好的说话;只是隐约感觉陆七在图谋了什么。

金竹在江宁一直主外;小馥怕金竹被人逼供了;所以如今的郡主府;只有青雯和李雪心知道晋国;她们与小馥几乎形影不离。

在外两个时辰后;陆七一行回到了乾元观;不想弘云交给了陆七一封信;说是有人送来的。

陆七奇怪的拆信一看:“楚灭魏立;福祸各半;宇文乃虎狼之辈;不比唐主目光浅薄;立刻增兵五万于荆州;屯驻江夏;增兵五万屯驻公安;谨防周魏勾结进图荆州;荆州若败;晋国危矣。另晋国初立;或许灭魏有心无力;但也不能坐视魏国安治;当进占华容县屯兵虎视;迫魏国屯兵相对。”署名是‘一个囚人’。

陆七看后脸sè变了变;字体很熟悉;与当初的楚霸同出一人;这竟然是王文和写给他的军文;直白的告诉了他应该怎么做;也直白的说明了;知道陆七就是晋王。

陆七收好了信;心思陷入了抉择;首先是他该不该相信了王文和的来信;他与王文和并不是深交;面都没有见过;但王文和不愿为李国主效力的事实;应该是对李国主失望了;所以有可能怨愤之下倾向了陆七。

不过王文和毕竟是唐国老臣;他真的愿意辅佐了曾经的属下小兵吗?如果陆七依了王文和的建议去做;那就会造成了赣州以东的兵力变弱;陆七做隐帝的一段时rì;特意在赣州屯驻了最多的军力;目的就是能够东西呼应;所以增兵荆州;只能自赣州调兵。

可是陆七之前也是非常重视了荆州防御;屯驻了十五万全部披甲的将士;守御汉水的十一万;守御江夏两万;守御江陵两万;而且江陵还可以得到澧州军力的支援。

晋国是需要安治的;不可能募养更多的军力;如今荆州十五万军力;澧州五万军力;顾将军的潭云军府节制了二十万军力;静江军府的徐明节制了二十万军力;龙源军府节制四万军力;晋安府节制六万军力;虎贲军府节制十万军力;赣州广昌军府节制三十万军力;海州那里也有十万军力;但多是没有兵器的工兵。

晋国的军力在灭楚之后;拥有了大约一百二十万的战军;如果再算上苏州常州和歙州的军力;晋国的军力已然太多;而陆七是不想养了这么多的军力的;他也想走jīng兵之途;但jīng兵不是短期能够造就的;所以只能以数量弥补战力的低下。

第124章军师杨鲲

陆七思索良久;他书了一个四字;让一个翊卫回去了江宁郡主府交给小馥;暗意是他想见杨鲲;那也是他在江宁的计划之一;之后他安心在茅山住下;第二天才启程返回江宁。

在途中;迎上了返回的翊卫;陆七得信后回了江宁;入城却是去了怡心茶楼;如今怡心茶楼的生意虽然没有门可罗雀;但也步入了萧条;厩的人都怕陆天风一雕罪;会被牵扯了;但也有很多的‘老客’光顾;其实多数是与萧氏有关的人来捧场。

陆七到了怡心茶楼外;却是站在街心看了一会儿茶楼;最后脸sè很不好看的进去了茶楼;入茶楼他去入了后面;进入了一间阁屋;在阁屋里掀起床榻;露出了一个地道;陆七入地道后拉放了床榻;之后顺地道走去;走出有五十米到了尽头;他抬臂托开了上面的床榻;走了出去。

这是一个阁屋;杨鲲一身锦袍;坐在屋中正在品茶;见陆七出来了;他笑了笑没有起身;陆七走过去也在桌旁坐了;取出信递给了杨鲲。

杨鲲接信看了一下;问道:“这是什么人写的?”

“王文和大人。”陆七回答道。

杨鲲一惊的看了陆七;讶道:“王文和大人?他投效你了?”

陆七摇头;叙说了与王文和的经历;继而也说了晋国如今的军力布局;军力强弱;以及各地的军力作用。

杨鲲听完;问道:“你让我看信是什么意思?”

“如果是兄长;会信王文和吗?”陆七问道。

“不会信的;理由是;王文和在西部多年;一直牢握着jīng锐的兴化军;却一直的没有野心造反;最后还主动的放弃了兴化军权;只能说明;王文和更忠于唐国。”杨鲲干脆的回答道。

陆七点头;道:“不过这信中所言;也是有道理的;魏国若是与周国联合;对荆州是非常的危机。”

“危机?你之前是说过的;你在荆州驻扎的是十五万堪称jīng兵的披甲军;在隔江的澧州;还有归属了关冲节制的五万军;另外顾将军在毗邻州域节制了二十万军力;这么多的军力互相呼应;以我对关冲的了解;只要荆州的军力听从他的军令;周国和魏国就是出动二十万jīng兵;也别想拿下了荆州;隔水之战;易守难攻;只需要备足了火攻武器;周军就别想大军渡过了汉水。”杨鲲条理清晰的回应道。

陆七听了点头;荆国的防御是火攻为主;任何想渡江的船只都怕火油击中;而且船只的载量有限;很难一次渡过了太多的军力;渡过的军力少;只能被守御的大军所绞杀。

“这么说;这封信不可信?”陆七平和道。

“应该有八成不可信;你既然都布局好了;那可以不理会;而且我怀疑;这封信存在了诈术;王文和凭什么能够肯定你是晋王;就凭你曾经去过建州吗?我想王文和应该是在常州的牵扯上;怀疑了晋国的建立与你有关;所以你最好是不要妄动。”杨鲲回答道。

陆七点头;杨鲲却是又看着信;若有所思;过了一会儿他看了陆七;正容道:“七弟;如果从恶意的角度来看此信;你觉得王文和为什么建议你增兵荆州?”

陆七一怔;道:“恶意的角度;如今李国主根本不想与常州起战;而王文和大人在东吴军虽然是节度使;但却没有调军权力。”

“你错了;王文和不是不能调军;他若是下令;东吴军的将帅必然会听令行事;但下令却是需要了师出有名;例如越国突然进袭了苏州或是晋国;那时王文和的下令出兵;才能有了胜利的意义。”杨鲲正容道。

陆七听了脸sè大变;挑眉道:“王文和是在yīn我?”

“如果王文和的这封信是出于恶意;那只有一个可能;就是越国得到了周国的援兵。”杨鲲冷言道。

陆七的脸yīn沉了;大海宽广;晋国在海路的监察不可能离了海岸很远;而晋国对杭州的斥候渗透一直的无功;越国对杭州实行了军管;凡是陌生人的进入;都会遭到了抓捕;陆七暂时不能灭了越国;所以只能怀柔的隐忍。

“调兵吧;立刻调了赣州三十万军东征;在王文和还没有反应之前;灭了越国;你必须宁可错怪;也不能落了被动。”杨鲲平和说道。

陆七点头;想了一下道:“赣州军力尽出;会不会给了魏国进袭的机会?”

“我认为不会;魏国初立;就算是虎狼之辈;也不愿了轻易起战;王文和说魏国会与周国合作;是有那个可能;但前提是;魏国得有了自保的信心;才会去与周国合作;否则就是愚蠢的引火烧身;另外赣州距离洪州较远;赣州军力的突然离开;反而会让魏国有一种诱饵的感觉;要知道晋国的军力如今是占据优势的;若是魏国先毁约的起战;那在人心上就落了下风;而且魏国敢了大军南下吗?东方西方都有重兵的敌人在虎视。”杨鲲分析道。

陆七点头;杨鲲又道:“尽快的发动进袭吧;有越国暗中与周国勾结的由头;你的出战不会惹了抵触和诟病的。”

陆七点头;转言道:“四兄;以后你是郡王可以吗?”

杨鲲听了平静;淡笑道:“我说不可以;你会怎样?”

陆七一怔;随即笑了;道:“那就做亲王吧;你我父辈;本就是结义兄弟。”

杨鲲一怔;继而笑了;点头道:“好;为兄谢谢你;等你登基时;我再给你叩头。”

“叩头是不用的;四兄既是亲王;那就是晋国的并肩王;见礼即可。”陆七正容道。

杨鲲点头;起身面对了陆七;恭敬起礼拜道:“臣杨鲲拜见主上。”

“四兄免礼。”陆七抬手说道。

杨鲲直腰垂手;看了陆七道:“主上见过李岩了吧?”

陆七一怔;平和道:“见过的;四兄坐;私下里还是喊我七弟为好。”

杨鲲点头去坐了;然后道:“七弟;李岩那个人你要小心;我怀疑他是宇文氏的人。”

陆七听了一怔;意外道:“宇文氏的人?”

杨鲲点头;道:“同在江宁多年;我见过李岩与宇文氏的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