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回明 >

第153部分

回明-第153部分

小说: 回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春节的喜庆气氛中在朝鲜半岛北平军雄赳赳地进了平壤城。

朱高炽到底给了他们什么一个念想呢?那就是朱高炽说自己不是高丽人但是不满于李家的跋扈再加上方明谦给他送上了一份大礼这份大辛琳是当初被李成桂废掉的高丽宗室王瑶也就是恭让王。李成桂废掉王瑶之后将其赶到原州居住后来由于李氏家族的地位逐渐稳固也慢慢的放松了对旧日王族的看管竟然被张定边偷偷带了出来送往大明京师居住现在又被方明谦送了回来。

原因不言而喻有了王瑶那么朱高炽完全可以打着替高丽复辟的旗号不管怎么着高丽王族在朝鲜半岛也统治了几百年有一定的人望和拥护在这杆大旗的召唤下在加上朱高炽说只求一隅之地存身不想干涉朝鲜内务那个意思就是先投降的就有可能做“权知高丽国事。这个职务。那就是名誉上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实际上的朝鲜王啊。

一时投降成了一种风行的传染病有时北平军还未动朝鲜的镇守将领就已纷纷献城归降了。金震寰还写信给他远在朝鲜南部做知州的弟弟想诱劝弟弟也早点过来抢个座位。

北平军这种所向披靡的声势在李芳远做出反应之前李叔蕃就估计到了的。李芳远命李淑芳和李舒等人立即出召集令动员全国人民抵抗外辱以抵御北平军的进攻。可是有很多人不仅没有执行这个命令反而一道派人去平壤向北平军请降向恭让王宣布效忠。

伯颜自然高兴便向王瑶建议委任金震寰为大院君恢复高丽王号宣布李氏家族为叛逆同时邀请郑传道的儿子为相以增加自己的份量。

北平军进入平壤之后还没来得及进军据守在沙里院的韩金国就吓破了胆。这个曾经崔氏家族的亲信在开始之战中按兵不动左右摇摆已经没有向李氏的效忠之心。早早地做着投降的准备。看到这个情景马上派人送到平壤表示愿意迎接高丽王的大军入住沙里院。

沙里院走进军汉城途中的一个重要口隘。因为他有海州作为重要港口板门店和金川作为从另一个时空回去的朱允坟更是个熟悉的名字。只道城在山顶之上且兵强粮足。加之颇晓军事的韩金国掌管着兵权认为是不容易对付的劲敌。正愁着如何攻占但对方却主动前来投降并说明自己原来是崔氏门人。

崔氏就是指的崔莹王氏高丽后期名将、重臣东州人为名臣崔惟清五世孙。可谓是那个影响整个东亚的大时代中活跃的无数英杰中的一人也可谓是朝鲜历史上最后一个武将时代的耀眼明星。朝鲜恭憨王元年他参与平定赵日新之乱升护军。后来任大护军相当与中国的上护军受元朝调遣随承相脱脱前往高都征讨张士诚回国后任西北面兵马副使。

崔莹虽然死了几十年但是却也是个大家族为高丽王室的坚决拥护者能得到韩金国的投降朱高炽更能证明自己出兵的正义性。

当即派了朱能率领一支大军先去了沙里院。一座屹立于山顶之上。难攻易守、令朱高炽颇为焦虑的城池就这么不攻自破了。韩金国献城有功就授命他做了大护军。

在北平军势如破竹、一泻千里地进军时上了岸率八万精兵去应敌的李叔蕃却是步履维艰、行动缓慢地走向板门店。李叔蕃真的不想和北平军在陆地上打仗也是不敢打仗的。他的出兵一为形势所逼二为装装样子。

因为作为朝鲜王的李芳远本身就想和朱高炽的北平军讲和轮到打仗谁都知道朝鲜军队已经很久没有经历过战争了打起仗来哪能是身经百战北平军的对手。然而历入讧小月的时空出现了巧合大明和朝鲜的军队开始了在板。愕刚对峙。李叔蕃虽然不愿真打仗但是无疑也算是行军作战的好手依据山里的地势并不死守城池。展开了一系列的防线。

待李叔蕃到达板门店沿线之时北平军已在作进军沙里院周围的安排了。李芳远此时的准备不是迎敌而是派遣使节安然去给北平军大营送去了谈判的意思。派遣使节去平壤议和。忧心仲仲的李芳远仍嫌不够又派人去找已投降了北平军的韩金国想通过弗金国去朱高炽面前疏通关系接受他的议和请求。

李芳远的推理是十分简单的。北平军喜欢降将是不容置疑的。韩金国既然投降了朱高炽一定会喜欢他。他去为他说好话总比安然的话中听。他万万没料到韩金国将李芳远的请求当成耳旁风并没去朱高炽面前讨没趣。

对于朝鲜的议和请求朱高炽持冷淡态度。因为北平军经过商议认为与其依靠李氏家族还不如自己扶持一个高丽王室那样他们北平军就可以长久的把持住朝鲜半岛的局势。有了粮仓也有了足够的兵源最不济也有了和朝廷妥协的借口。他对使节安然说:

“你们李氏妻朝是极不讲信用的。口是心非的事情做得还少吗?我军这次的南征不就是因你们的背信弃义而引起的吗?不仅不按当初的协议相处反而率先起兵攻打咸兴杀害我军将士这种教是不能忘的。”

而对北平将领们却说:“现在我军进攻凌厉如果丢下不打反而议和势必造成其他归降的州郡的他心为据守这些地方带来困难

朱高炽的红脸膛漾着淡淡的自信微笑他的思想随着年纪的增夫也渐渐成熟起来。尽管自朝鲜铁山守将归降之后沙里院、平壤等城都不走动干戈夺取的但对控制朝鲜半岛他并不把希望寄托在招降上而主要是立足于打仗。进攻是他的总意志。招降在他来说只是为了在与朝鲜军的主力作最后的决战前的一种策略一种保持实力的策略。可是他并没有将内心的高兴表露出来只是含而不露。朝鲜使节安然丹走朱高炽就要传令官把颇富外交能力的李让找了来命他送一封信去汉城。李芳远一听北平军派遣高级使看来了好不高兴立即亲自接见。他满以为使者带来的是议和条件的信息。

完全恢复了当初和大明打交道时的恭敬几乎是用一种奴才接主子那样的卑躬态度迎接李让的。对于李芳远的许多嘘寒问暖的话李让只是唯唯应着而问及议和之事却默而不答最后将朱高炽的一封亲笔信交给了他。

捧着那封信如同捧着一颗才从火中取出的一颗栗子似的觉得好烫手。迫不及待地拆开信眼睛盯在信中的一段话上:“如果奉王瑶为高丽国主你们要议和纳贡是完全可以的。如果是那样你真心想议和就应该亲自来

看到这里李芳远的手有点抖了多肉的脸也刷地白了。“亲自来?”什么意思?要我奉我父亲废掉的王瑶为主?想起当年朝鲜的改朝换代他心里不由有点害怕了。

他能去吗?一去准成阶下囚。他真后悔当初的鲁莽!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只是如今后悔也晚了。他真把朱高炽给恨死了。算是怕了你服了你自认打仗打不赢你连向你议和也不成把生路堵得死死的可叫我怎么办?又怕又恨的他想起了前一段时间叫嚣着要将北平军赶出朝鲜的贵族们要不是他们施加压力我怎么会犯这种错误。

真恨不得杀他们几个”方解心头之恨。

如令人家是大军压境这帮人有的甚至已经做好了投降的准备。当初为什么要受到这帮人的威胁!!!

当他糊里糊涂送走李让时心里才恍然大悟:自己的生路已经断了人家压根儿就不跟你议和。

当李芳远意识到自己的议和梦已破灭了时朱高炽的攻击目标已直指元山和开城准备两线作战了。

元山处于海边是朝鲜的一个军港开城也是一样不过这两个地方一丢。则在板门店驻守的李叔蕃难保那么汉城也就危在旦夕了。

在北平军未到。只是传来进攻的消息的时候元山的守将已吓破了胆。早早地逃跑了。倒是有一个副将颇有些骨气他毅然挑起了守护的担子火组织全城军民加固城墙修筑防御工事;又动老百姓广聚粮食做好坚守的准备。

朝鲜没有像明军那样的火炮和开花弹就算是有蒙元时留下的几门蒙古炮对于大面积的作战也构不成威胁。所以水军对于从陆上进攻的北平军队特别是骑兵基本上没有什么用处。

风声越来越紧。当传闻城西面六十里的马转里出现有北平军的先遣骑兵时那副将沉不住气了。他也算是个从战争中打出来的军人从北平军队势如破竹的攻势已料定这元山城内区区几千士兵绝对不是其的敌手。何况主将出逃民心涣散军心不振城是守不住的。这个副将很清晰的认清这个形势但投降的话他是不会说出来的。

每一个再垃圾的国家总能产生几个有骨气的人无论在那个时空都一样。不过这种拿鸡蛋去跟敌人的石头碰的事情他看出来了也代表很多人都看出来了之前的那个元山守将就是如此当然想要逃跑的绝对不止那个主将一个人。

死当然是很容易的莫说死一个就是死上几百几千也不是难事。只是这几千士兵都愿意跟他这个副将一道去死吗。

望着手下将士慌乱的身影和表情这个副将的心徒然凉了。他知道士气不振是个事实他本身就是个带兵的工六们都听他对守城都不抱信心汝城怀荐守得仁一一口吾留在他面前唯一的路就是以自己的死表示对城的坚守表示对汉城朝廷的坚贞。

他十分无奈也十分坚决。

时间在这种悲壮的气氛中缓缓流过。静静的夜里寥廓的空间已不只流动着风声和树枝摇摆的沙沙声。静夜开始闹起来了。隐隐有马的嘶鸣和呜呜的号角声。

人们开始有一只耳朵在注意着窗外注意窗外那引人心悸的动静。

那副将是清清楚楚听到了。也明白城外正在生什么。

但他不动声色他知道很快就会有人来证实他心里的判断的。果然有军官来报:北平军已到城下!副将听罢面无表情极淡然地一笑缓缓地说:“本将知道了。你该怎么办就怎么办吧!”

他明白底下的军士们说不定早与北平军沟通用不着攻城说不定就有人敞开城门迎接了。

白天他将士卒们的表现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那种慌乱和对自己这个坚持作战的副将是那么的愤恨这一切他都知道也预料到有如今的这个结果士卒们阴奉阳违虽然当着自己的面还是作出抗敌的准备但是实际上已经定了投降的打算。他在这个城池里可能唯一能指挥动的就是自己的亲兵了。

”顷刻之间城里一片人嘶马叫的混乱耸。北平军进城了!当淡淡的朝阳映在城楼时那员副将矗立在自己的岗位上冷冷的拔起腰间的钢刀向自己身后为数不多的人笑了笑往前奔去但是瞬间就淹没在大军的潮水之中。

他在开始就知道结果只是尽一个作为臣子的本分而已这种自杀一般的结果只是在朝鲜半岛上展现了那么一小下就迅的消失不见了没有人记得这个副将的名字也不会有人嘉奖他也不会有人表彰他更不会有人为他而感到光荣这也可能就是高丽的寡情之处吧。

陈亨一进城就看到了这幅情景还未来得及阻拦那副将就丢掉了一切包括自己的性命。

崇尚英雄是每个军人都有的豪情唯一悼念这名副将的也只有他的敌人陈亨很崇敬地给他的遗体行礼致敬。并命令手下将其厚葬冷冷地朝站在一旁的降将看去不由在心里感叹自己从大明的正规军当了叛军现在又在侵略别的国家这场战争到底是为了什么呢?为什么自己现在厌恶投降自己的人反而有些同情反抗自己的人呢?这一切到底为了什么?元山等地的相继失守不过是不足一个来月的功夫!对于近在汉城的李芳远来说已算是灭顶之灾。将全部的命运押在一个李叔蕃的身上。

李叔蕃是他手下的第一大将也算是他李氏家族的人没有投降被叛军而危害自己家族的理由在几年前也正是李叔蕃的帮助他才驱逐了李芳干使他的地位稳固才有了如今显赫的兵权。

把胜利的赌注全押在李叔蕃身上的李芳远将七万精锐部队的统帅权全交给他让他屯军板门店一线。为了加强板门店驻军的实力他又将从大田、大邱和光州抽出兵力安排在这里。自己则做好撤退往毙州的准备以为后军。这样他可以暂时过他的醉生梦死的日子。不过这一切部署都通过韩庚源源不断的提供给了大明锦衣卫外事局。

在板门店李叔蕃是统帅他仍然像在开始时布置的那样虚张声势地拉开了迎敌的架子将所率的七万精兵罗列在山中布防将战船停靠岸边防备方明谦的偷袭二来可以利用远程的兵器组乱陆上临近岸边的北平军。

在继续南下的过程中必然与朝鲜军有一场大的决战这是朱高炽和金忠早就意料到的。这场大决战会生在什么时候的什么地方呢?现在既然有李叔蕃统帅近八万陆军和四万水军堵在板门店一线之间且都是朝鲜军的精锐这场大决战是非打不可的了。

况且要顺利地夺取板门店就必须加快消灭朝鲜军的有生力量。面对着如此庞大的精锐部队不去消灭又更待何时?自开始打仗以来虽说一路攻城掠地却不曾打过什么硬仗部队吃得好养息得好正是兵强马壮、士气高昂的时候是该打大仗的时候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