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明星志愿]大明星 >

第168部分

[明星志愿]大明星-第168部分

小说: [明星志愿]大明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米拉麦克斯是什么?那是在迪士尼时代就是拿奖保证的电影公司啊!顾辰在好莱坞的地位真的就是只欠几座与份量的奖杯了,因此创新艺术家对于顾辰未来几年工作的定位就是以拿奖为主,哪怕是就此牺牲票房也无所谓。有了奖杯,还怕未来没有票房么?

在得知韦恩斯坦兄弟亲自邀请之后,罗森博格立刻通知秘书预订最快的航班前往巴黎与顾辰汇合。这种级别的合约,自然还是由他这个级别的经纪人亲自出面比较好。

这边且不提罗森博格正兴冲冲地赶来巴黎,那边鲍勃与顾辰也是相见甚欢。虽然鲍勃是制片人不假,但他并不是那种财团所属的投资人,除了关心投资回报之外就没啥兴趣的电影制片人。鲍勃韦恩斯坦首先是一名电影人,然后才是一名电影制片人。因此韦恩斯坦兄弟旗下的两家公司所发行的电影都有点剑走偏锋,绝对不是派拉蒙这种大公司所选择的“安全牌”。

顾辰最欣赏的导演便是由韦恩斯坦兄弟一手发掘并捧红的鬼才导演昆汀塔伦蒂洛,如果当年不是韦恩斯坦兄弟冒着风向让昆汀执导了《低俗小说》,只怕全球影史就要少了一位天才级的导演了。韦恩斯坦兄弟对于昆汀的纵容恐怕也是一般电影公司所少见的,不仅昆汀自编自导,甚至还将最重要的“选角权”和“剪辑权”交了出去。因此与不少导演嫉妒地说,昆汀是整个好莱坞唯一一个享受“导演中心制”的导演。

因为当年派拉蒙触发了“好莱坞反托拉斯案”,导致当时所有的大制片厂制(即制片发行一体化)的电影公司都差点破产,而趁着这个时机,华尔街财团纷纷进军好莱坞,导致了好莱坞的“大制片厂制”的破产,同时也代表着“导演中心制”的结束。财团控制的制片公司为了保证母公司的投资回报,自然要对导演的工作指手画脚,因此也让导演们哀叹好莱坞黄金时代的结束。

制片公司不仅派驻选角指导和剪辑师来将导演手中最重要的“选角权”和“剪辑权”分了出去,甚至还安排专业的编剧将导演“编故事”的权力也分走了。因此最终导演就沦为好莱坞制片工厂上的一个流水线工人,有你也可以,没你也可以。

但昆汀却是例外,他完全就是那种旧式导演,他的权力甚至超过了诺兰。不过顾辰虽然欣赏昆汀,但是绝对不想和他合作。因为诺兰这种级别的导演就已经完全压制了演员的风采,到了昆汀那,演员完全是陪衬了,很多影迷能记住昆汀的作品,但是几乎完全想不起是谁演的。所以演员碰上昆汀,其实算是一种倒霉。

顾辰和鲍勃聊得最多的是昆汀的《杀死比尔》系列电影,这部电影是一部向亚洲电影致敬的作品。在这部电影中不仅可以看到对东瀛导演大岛渚的戏仿,更有对华夏电影老前辈邵氏兄弟电影公司作品的致敬。由于这部电影对东方电影风格把握的十分到位,因此不仅在西方取得了高票房,在东方电影圈也引发讨论,被无数新晋导演奉为神作。

顾辰对于这部作品的推崇,自然让鲍勃很受用。毕竟当年两兄弟力排众议将昆汀捧上神座也是费了多少心神的,成了自然成就两兄弟“伯乐”的名声,败了只怕就会成为好莱坞几年的笑话。幸亏昆汀不仅成功了,而且还让无数电影人为他折腰。鲍勃也知道顾辰的身份,或许在好莱坞他只是演员,但是在东方,这个人却还拥有自己的电影公司。

顾辰留在东方的编剧公司虽然走的是纯爱电影路线,但是这种调调在华夏、东瀛和高丽却颇有市场,不少电影人都将顾辰所投资的地平线影业视为自己更上一层楼的最佳阶梯。能让另外一家电影公司的老板对自己的导演欣赏,鲍勃韦恩斯坦的虚荣心是得到了极大的满足。两个人聊了许久之后,便愉快地结束了谈话。大家都是生意人,自然晓得现在不是签订任何合约的时候,专业的事情应该让专业的人去做。

等弗兰克罗森博格赶到巴黎之后,创新艺术家与米拉麦克斯的谈判也正是开始了。作为一家全球化的经纪公司,创新艺术家在巴黎自然有自己的办事处。为了不泄露机密,双方便完全吃住在一起,为演出合约开始了锱铢必较的谈判。顾辰倒是不着急合约的问题,就算和米拉麦克斯谈判完,只怕双方还要去压制《大艺术家》的剧组才可以,所以顾辰便安心跟真诺兰前往英国拍摄剧情。

其实很多人都不知道《盗梦空间》有在英国取景,事实上电影中没有一个场景和英国有关,要不是无意看了一部有关《盗梦空间》的花絮,顾辰也不知道原来片中的酒店镜头是在英国一家废置的仓库里搭建起来的。当然,主要是那些漂浮镜头是在搭建场景里完成,其余场景则是制片方与英国一家星级酒店赞助取景的。

这些个镜头挑战的是约瑟夫的演技了,毕竟他饰演的亚瑟可是需要在悬浮的情况下完成各种打斗动作的。由于诺兰是老派导演,所以这种悬浮场景完全不是用电脑虚拟出来的,而是真的利用风洞在搭建场景里完成的。为了不让服装和表情太夸张,还要用一些很特殊的化妆技巧来固定皮肤和衣服,这一来二去的让约瑟夫等人苦不堪言。

顾辰在这个场景都是文戏,因此拍起来相当顺利,几乎是一周不到的时间便完成了主要拍摄,剩下的时间顾辰便是伦敦和巴黎两边飞。终于在诺兰完成英国场景之前,创新艺术家和米拉麦克斯谈妥了顾辰的演出合同,剩下的事情便是创新艺术家和米拉麦克斯联合起来说服《大艺术家》剧组接受顾辰演出的事情。

事实上原本选择的主演让杜雅尔丹并非什么了不起的演员,在高卢国也只算是小有名气罢了,国际上的声誉则完全不能和顾辰相比。但是即便如此,让杜雅尔丹却拥有顾辰两个不具备的优势:首先他是导演米歇尔哈扎纳维希乌斯的老乡;其次他还是导演米歇尔哈扎纳维希乌斯的御用班底,两个人的合作关系可谓密切。

不知道顾辰这一横插杠子到底能不能成功。
====================================================
作者有话要说:有些問睿淮拢

1。關於女主女配的問睿@篇文章基本不會涉及。其實娜塔莉也是我很喜歡的女演員,當年她在《那個殺手不太冷》中的演出,真是驚豔!堪稱好萊墸飞咸}莉排行榜的三甲啊!

2。其實這本書原本是打算寫華娛,甚至第一版大綱也是華娛。不過編輯看完之後問的第一個問睿牵悴慌卤桓纥N?後來一想,冷汗大冒……雖然那個版本中的故事不見得全部是親身經歷,但還是會有少數事情會讓有心人猜到是誰寫的,於是就果斷將文章往美娛方面引了。所以各位看到這篇文章就有些不倫不類了。

3。韓娛雖然當紅,但是實在是在HOT之後就洠шP注過了……如果我說我連《情書》都洠г觞N看,估計會被人笑死去了。日娛倒是比較關注一點,以前中學時代還給《COOL輕音樂》的日韓版寫過文章,不過主要是往日本方面走得。日娛雖然想寫,但是傑尼斯家的禁令太狠了,所以……還是不寫了。

 226制片公司的强势

其实随着整个电影产业的越来越发达;一部电影并不是由一家公司制作和发行了。一般来说,为了降低各自的投资风险;一部电影会有两到三家制片公司联合制片;然后再拉几家投资伙伴进来,大家共同承担风险。与此同时;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会有不同的发行公司负责发行;并且院线、全媒体和DVD租售都是由不同公司来发行;进而降低各家公司的风险。

对于《大艺术家》来说;它的主要联合制片公司就是高卢皇后荣誉电影公司、高卢经典花旗人电影公司和高卢第三电影制片厂共同完成的;此外还有高卢电视公司是出资人之一。看上去韦恩斯坦兄弟似乎和这部电影完全没有关系;事实上高卢经典花旗人电影公司就是米拉麦克斯在高卢国的控股公司,而且这部电影在北美的主要发行人就是韦恩斯坦兄弟名下的韦恩斯坦影业;因此可以说韦恩斯坦兄弟是这部电影的主要话事人。

不过要说服整个剧组却还需要面对高卢第三电影制片厂,这可是导演米歇尔哈扎纳维希乌斯和暂定主演让杜雅尔丹的公司。为了将让杜雅尔丹踢出剧组,米拉麦克斯方面需要至少拉拢高卢电视公司,同时还要让高卢皇后荣誉电影公司保持中立才行。

如果几家公司都是好莱坞公司倒是好说话,因为大家都在一起吃饭,横竖是低头不见抬头见的,互相卖个人情也不是什么大事。可偏偏这部电影属于跨国制片的电影,整个高卢国电影圈对于好莱坞可是相当不感冒的。别看高卢国的电影心底都是以进入好莱坞为荣誉,可嘴巴上可是一点都看不起好莱坞的电影,甚至当年高卢国电影圈的瑰宝吕克贝松忽然跑去好莱坞拍电影,还差点被冠上“叛国者”的头衔。如今呢好莱坞的公司居然要换我们高卢国的演员,这让高卢国的电影圈如何能接受?

他们一方面给导演米歇尔哈扎纳维希乌斯和暂定主演让杜雅尔丹加油,让他们顶住压力;另外一方面则是警告威胁所有参与这部电影的高卢公司,你们的节操可不能掉啊!

罗森博格当然也不是白痴,在好莱坞顶尖经纪公司做了这么多年经纪人,要是不知道欧洲电影和好莱坞电影不对盘的话,他早就被赶到密歇根州去当农场主了。欧洲电影最看不起好莱坞电影的自然是高卢电影,别忘了,现代电影的始祖可是高卢电影,但是现在提到电影的话,一般人会想到的首先就是好莱坞,其次就是亚洲的宝莱坞和明珠岛,甚至连东瀛电影在国际上的地位都比高卢电影高了。要不是高卢国有个全世界最大的电影节,戛纳电影节的话,只怕都快没有人要记得高卢还有电影了。

正是因为被好莱坞打压得无比惨烈,因此才导致高卢电影人对好莱坞电影人的反感。当年顾辰凭借《两杆大烟枪》在国际上一炮而红之后,高卢影评界还一度将顾辰捧为对抗好莱坞的“明日之星”。毕竟顾辰的根基在亚洲,而且还拥有一家在华夏的电影公司,这样的明星势必未来会走上和好莱坞对抗的道路。可是出乎高卢影评人意料的是,顾辰居然很快就“堕落”了,“沦落”成和好莱坞电影人“同流合污”了。这让整个高卢电影圈对顾辰的印象直接成了负的无穷大,所以后来顾辰主演的《长岛迷情》再度出战欧洲电影节的时候,连戛纳竞赛单元都进不去了。

如果说《长岛迷情》没法参选柏林电影节还是说得过去的,谁都知道金熊奖素来就只重视政治题材电影,《长岛迷情》这种偏人性化探索的题材才是戛纳的最爱。但偏偏被人很多人认为是戛纳评委心头好的电影却莫名其妙连竞赛单元都进不去的时候,许多人都不知道该如何解释。

惟独当年被高卢电影人排挤数年的吕克贝松在一次采访的时候才略微讽刺地说,“太正常了,谁让他们视为对抗好莱坞希望的人最后居然和好莱坞携手了呢?”

虽然高卢的电影大亨们自恃身份不会为难顾辰,但是要想指望他们在关键时刻拉顾辰一把显然是不大可能的。罗森博格这几天陪着米拉麦克斯的制片经理托马斯朗曼拜访了不少高卢电影人,但是他们愿意出来说和的人却非常少。

说来有趣,高卢国的导演、编剧和演员对顾辰的反感程度要远超高卢的制片人们,因为制片人才不在乎演员是谁,他们在乎的是演员能给自己的电影带来多少收益。因此托马斯朗曼才主动出面帮助罗森博格到处说服其他制作公司的关键人物,不过就在罗森博格和郎曼在努力的时候,高卢第三电影制片厂忽然抛出了一个消息,宣布让杜雅尔丹因为出资多少,正式成为电影的制片人之一。

这个消息跑出来之后,让罗森博格的脸色变得不好看了。让电影换掉一个主角当然不是不可能,但是要换掉一个制片人兼主角的话,那几乎是不可能的任务了。这件事不仅让罗森博格觉得难堪,甚至让郎曼也觉得尴尬。原本大家还只是台面下的不合,如今放到台面上来说的话,那简直是打创新艺术家经纪公司和米拉麦克斯电影公司的脸了。而且让好莱坞这边没有料到的是,高卢第三电影制片厂不仅宣布让杜雅尔丹成为电影制片人之一,更宣布如果不让让杜雅尔丹担纲主角的话,那么他们就宣布撤资。这个声明传到韦恩斯坦兄弟那里之后,更是火上加油。

顾辰也从罗森博格那里得知了高卢第三电影制片产的威胁,便笑着说:“他们撤多少资本出来,我双倍投资进去。我似乎忘记了,我也有家制片公司的。”

罗森博格虽然知道顾辰并不差钱,但是他也不知道顾辰到底有多少钱。因为顾辰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