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代宫廷电子书 > 林家三娘子 作者:蓝艾草[完结] >

第116部分

林家三娘子 作者:蓝艾草[完结]-第116部分

小说: 林家三娘子 作者:蓝艾草[完结]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无不尽有,拉了满满两大车送过来。

包家日子寻常,连如今的林家都比不上,包氏见得这么多礼物,直觉看花了眼,再去瞧何氏,却见她面色越来越白,倒有几分失魂落魄之态,大感诧异。

容妍让人将这些东西送到何氏房里,将三间正堂堆的满满当当,还有些还堆在院子里,她还有要事要做,拉着何氏的手话别:“阿娘,我这些日子有些忙,待我忙完了这阵子,便来接阿娘去府里住几日,消散消散,到时候弟妹也去?”

包氏点头道好,婆媳送了她出去,见得她朝着巷子里去了,包氏还在奇怪:“阿姐去哪里?不是回去吗?”

“她是去接周大娘了。”

不用三姐儿说何氏也明白,这是义安郡主要回来,她的乳母自然是要接回府里去的。

“周大娘与阿姐是什么关系?阿姐……又怎的成郡主了?”难道外界的传言竟然是真的?林三娘子得了贵人青眼,如今竟然有了郡主封号?

包氏满腹疑窦。

何氏正有满腹心事,无处可诉,恰这媳妇儿乖巧懂事,比闺女也不差什么,更因着婆媳妇身份,在她面前比二姐儿要体贴孝顺许多。她遂拉了包氏的手,将容妍当初如何来到林家,后来又如何离开上京,如今回来之事一一讲明。

又盯着房里这许多东西,越瞧越觉刺眼伤心:“我好生生一个闺女……便换了这许多死物,有甚意思?”一头说一头哭。

包氏见她伤心,便忍不住安慰她:“阿娘这是多想了。阿姐——郡主恐无此心。她若是成心想断绝关系,只消让家中仆人送来大把银票,便算做阿娘这十几年的抚育之恩。可是她没有,巴巴的跑了来,阿娘长阿娘短,可曾因为身份高贵而对阿娘有一丝丝嫌弃,对咱家有一丝丝嫌弃?没有吧!阿娘只消放宽了心,郡主定然极忙,这才夜了抽空来。当初她就极有本事,这会儿还要打理府中,恐怕还要迎接她阿爹阿娘,还有许多事儿要忙,待得她得了空,定然是要来探望阿娘的,阿娘可别白伤心。”又瞧这屋中礼品,顿时羡慕不已:“郡主这是孝顺阿娘,这才送了许多东西来与阿娘,吃的用的玩的,若是真不想认了,也不必这么周全妥当的送东西了,阿娘只管安心。”

何氏素来柔懦,这些年哪怕在外撑起一个家来,也颇有了几分雷厉风分的样子,但是待儿女的心肠总归没变,她自小扒拉养大的孩子总想护在自己怀里,如今成了别人家孩子,且身份高贵,那一份伤心真是难以言述。这会儿听得包氏这番话,真如定海神针一般,倒让她安下心来,反将悲伤化做了喜悦。

——无论如何,三姐儿回来就是莫大的喜事。


、125 风光

周大娘做梦都未曾想到过;她还有出任康王府后院总管事一职的时候。不但如此,连她挂念许久的义安郡主与容绍也很快就要上京城定居。
惊喜来的太快;等她反应过来,容妍已经做了甩手掌柜,撒着欢子的奔向了外面的世界;早出晚归,想要见她都有几分难度。
周大娘在同一个时间段产生了与楚君钺同样的情绪:颇类怨妇。都觉得受到了容妍的冷落;连句说话的功夫都没有。
她还好一点,毕竟只是想着与慧福郡主多说几句话,共同分享一下即将与义安郡主团聚的喜悦;可惜后者压根没空。
楚君钺就可怜了;明明亲事都成了一半儿;两情相悦,就只差提亲聘娶,入洞房了,可是却被心上人给冷落了。
她还在自己追到使馆去,将人从北狄一行人之中揪出来之后,无人之处抚摸着他的脸安抚:“乖,女人忙事业的时候,男人要乖一点才可爱!”
楚君钺:“……”
他忽然觉得,这小丫头就应该娶回家里去,压到床上好生收拾一回,她说不准就乖了呢。旁人家都是女子黏着男人,偏他瞧中的这一位,整日在外面跑,他反倒跟追踪嫌犯似的恨不得十二个时辰都知道她的行踪去向,揪心得很。

不过容妍所做的事情,乃是圣上钦点,他也无可奈何。她本来充作北狄商户前来大梁,没成想摇身一变却成了大梁郡主,家世显赫,正好方便北狄与大梁商谈边贸事宜。如今便替了萧泽旨意,与本朝官员一起协调两方贸易事宜。

大梁与北狄世代摩擦不断,只不过近几十年来才消停了下来,给了彼此喘息的时间。

因此,哪怕民间已经有行脚商来往贸易,但官方始终不曾表态。这次北狄前来大梁示好,已是两方关系改善的开端。

萧泽特意问起容妍对此事的看法。她在北狄生活了四年,其间还去过别的国家,比之朝中任何一个人都要熟悉北狄当年形势。

“皇兄,比起一个整日不断寻衅打架的邻居,大家一起发家致富不是更好?”

萧泽被她这比喻逗笑:“你从何而知这个邻居没有想着发家致富之后,想法子谋夺你家财产土地?”

与北狄通商这是好事,但是让北狄国力富强,这却不是萧泽的本意。

“大家都忙着赚钱去了,打架的念头恐怕都会弱下来吧?况且互相来往贸易,还可远交北狄之外的国家,富而养兵则为强,到时候银子多了,国力富足了,还怕邻人觊觎?况且据我所知,自从北狄几十年前被打败之后,一度穷到恨不得当裤子,后来是靠着与周边各国来往贸易才渐渐缓过劲儿来的,他们也该长点脑子了。”

她说的却是事实。

几十年前康王爷将北狄打回了草原去,顺便还俘虏了他们的主帅以及若干将士,勒令北狄拿巨款来赎,将老汗王气死在了王庭,新汗王又不能不顾将帅以及其余青壮,那一仗几乎是北狄草原青壮倾巢而出。死个把将帅不要紧,可是若是整个北狄草原只剩妇人与孩子,那就不妙了。

最后新汗王咬牙拿出巨款赎回了众将士兵勇,一度令得国库告罄,新汗王不得不靠杀权臣抄家产来维护国家财政开销。

当然,借口很好找,被赎回去的将帅,在战场之上未尽全力;还有整日不做事只拿银子顿不顿叽歪劝谏的官员,回府之后却过着奢靡无度的生活。

连汗王都过的穷困潦倒,官吏怎能过的比汗王还要讲究呢?

也就是从那时候起,北狄朝廷之内开始了整风运动,肃清了一大批贪官污吏以及不事生产的官员,新提拨了一批务实的官吏。

其实,令得新汗王痛下杀手的也并非只有国库告急一条理由,还有另外一个隐形的原因便是,朝中这批官员皆是老汗王留下来的,当初都是主战派,一力主张扩张版图南侵,却又抽着空子便往自己口袋里捞钱。

萧泽与容妍一席长谈,顿时若有所思。

其实他如今的形势也与当年北狄的新汗王有几分相似。比如都是新旧更替,他即位之后,也只拿孙氏一族开了刀,其余官员虽则有些冷落,但实则并未进行大刀阔斧的重新洗牌。

明春开科取士,他只盼着能够挑出一帮天子门生来,逐步代替先帝留下来的老臣子们。

如今他能做到的不过是让老臣们接纳认同了他的能力,君臣相睦,朝政平衡运营下去,而不是按着自己的理念来治理这个国家。

但凡任何一任想要有所作为的君主,都想没有掣肘的甩开膀子大干一番的想法,可是身后一帮老臣哭着喊着生怕他破坏现状,这真不是件让人痛快的事情。

容妍不知道的是,此后大梁十年革新,就是缘与她与萧泽的这场谈话。

萧泽对北狄之外的国家也很感兴趣,问了许多问题。所幸容妍自小在市井间长大,又是一个纵观历史哪怕只知皮毛,也对“丝绸之路”这一名词如雷灌耳,甚至还曾经找过相关书籍翻阅了解过的。当初她去北狄乃至其它国家,对当地的特产以及风俗文化都特意了解了一番,并且适当的考虑了一下将这些物种出产搬回大梁的可能性,因此与萧泽谈起来,往往能从细微之处触动全局,又有从他国带回来的苏合香膏一小盒进上。

各国远途贸易说到底是个互通有无的过程。又有文化经济思想相互碰撞,最终促进大家共同发展。

待得天色渐晚,萧泽欲留她在宫中用膳,容妍辞别出来,已有宫人四处燃起了宫灯,照得宫中大道亮如白昼。

出宫之后,掀起自家马车,才发现马车里坐着的人一脸怨夫模样:“阿妍,圣上会不会是对你起了意?”

容妍抚额:还未成亲,都快成醋夫一名了,若是成亲之后呢?

这实在是个问题。

她爬上马车安慰失落的楚三郎:“你觉得圣上傻不傻?”

“自然不傻。”楚三郎与之君臣相处四年,也见识过了萧泽的勤敏好学,克谨自持,有着向一代明君发展的极大潜力。

“那怎么会看上我?”

楚三郎深深的瞧她一眼,“这么说……是我傻了?”

容妍坐在他对面笑的几乎趴到他怀里去,笑完了才摸摸他的脸,小心安慰他:“其实……我挺喜欢傻一点的男子,傻点儿好,没什么心眼儿。”

早将康王府车夫赶走,自行充当车夫的十一郎在马车外面无声的咧嘴笑——假如慧福郡主见过了他家少将军打仗之时的精明果感,恐怕就不敢说他家少将军傻了。

不过,似乎是初见她之时,他家少将军还是那个精明果感的少将军。

这几年……还真不好说。

十一郎听着马车里隐约传出来的降低了音量的窃窃私语声,还夹杂着女子低低的笑声,不得不承认一个事实:在对待慧福郡主这件事情上,他家少将军似乎越来越少的用到兵法奇谋,越来越多的随心所欲,由着自己的性子去与之相处,这就导致慧福郡主眼中的少将军,越来越带着傻气了。

——真不是个好现象。

但愿在成亲以前,慧福郡主别改变了主意,嫌弃他家少将军的智商直线下降。

十一郎的担心到底也没有实现,一个多月之后,容绍与义安郡主带着幼子幼女回到了上京城,同行的还有韦裘洛三家人。

今上对此十分开怀,大肆封赏,又在宫中设宴款待,屡次向朝中诸臣提起这几年当年在四合的伴驾之功,言谈之中不无感念当年岁月,更有机灵的臣子多次拍马,夸赞萧泽乃是仁君。

朝中诸臣早知今上对当年一起被贬往四合的诸人的情谊,这些人乃是先太子萧和的嫡系心腹,又看着今上长大,回归朝堂之后,势必要影响朝中众臣的地位,但这却又是无可奈何之事,唯有想法子与这些人交好。

韦裘洛三家原来的府邸早被抄没,又分给了其余臣子,这些臣子已经住了有十几年,自然不好再挪动,今上便又选了合适的宅子新赐,唯容绍与义安郡主入住的还是康王府,只不过如今康王府改做了国公府。

容绍任加封为正一品的太师,赐国公爵,入枢密院,官拜枢密使。枢密院掌军国机务、兵防、边备、戎马之政令,出纳密命,以佐邦治。凡侍卫诸班直、内外禁兵招募、阅试、迁补、屯戍、赏罚之事,皆掌之。以升拣、废置揭帖兵籍;有调发更戍,则遣使给降兵符。

原来的枢密使降为副使,协同容绍理事。

义安郡主加封为义安公主,连容谦以及三岁的容秀亦有封赏,恩遇之隆,令人侧目。

一时之间,容国公府上车马盈门,求见者无数。


、126 姐妹

萧慎曾在容绍被流放之后;颇为惋惜的向虞传雄评价他这位连襟:耿介愚忠,不留余地。
他的意思是;容绍虽然耿介,但有些愚忠,不知择明主而侍;凡事又不留余地,才落到了被流放的地步。
事实上;萧慎的话一定程度程度上算得上中肯。
国公府门口求见者盈门,但是容绍却吩咐府中厮仆,礼物不许收;留下帖子;通通拒见;又通令门子不许收取一文钱。
都说宰相门前七品官,下级官员去上官府门口求见,随手放赏是正常现象,但到了国公府却行不通了。
门子是宫中下赐,对容绍并不了解,收了两名官员的赏银之后,旁的仆人看到,报到容绍那里,被押下去打了五十大板,还将所有银子没收,狠狠震慑了其余心思动摇的仆从。
本来那门子想着,国公与义安公主很得圣上恩遇,枢密使又是实权派重臣,此后巴结容国公的只怕要排着长队来,他这会可算是时来运转,财源滚滚了,哪知道一顿板子打下来,差点丢了半条命去,扔到房里将养了近二十天才将将爬起来——执刑的并不是府中同僚,而是国公爷不知道从哪里扒拉来的兵勇糙汉,力气大的出奇,看那走路的姿势,倒像是从军中历练出来的。
容绍才从边陲异国回来,乍然身居高位,也知今上念旧,这原是好事。可是君臣之义,历来不是因着臣子替君王付出了多少,还要得了补偿回来,才算正理的。若是求了图报,万一君王是个小心眼的,清算起来又不知要生出多少事端来。本来君重臣微,他自认为君尽忠乃是本份,不图回报,因此对萧泽的封赏便更为理智清醒。
又容家是新近回归,得了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