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都市生活电子书 > 玩宝 >

第81部分

玩宝-第81部分

小说: 玩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瓷器,碰不到!”老海说道。

“哦?”傻大个听了,顿时就想起来,前几天杨康那个瓷碗,卖了八十万,那个姓钱的老头,小心翼翼的捧着走了,这瓷器可还真是尊贵得很,还是小心点,所以,他小心翼翼的帮老海抬着麻袋,搬到地下仓库里面。

“咦?”老海有些诧异,地下仓库的地面上,居然铺着厚厚的沙土,走在上面软绵绵的,“谁想出来的这法子?”

“我!”杨康跟了进来,说道,“沙土干燥,可以防潮,重点就是,还能够有效的防止磕磕碰碰。”

“这法子不错!”老海小心的把东西放在地上,然后看了看傻大个。

“大傻,你去门口看着!”杨康说道。

“好!”傻大个答应一声,转身走了出去。

老海打开麻袋,摸出来二只用旧报纸包裹着的碗,递给他道:“看看吧,应该是你比较喜欢的玩意。”

杨康好奇,伸手接了,隔着报纸,瓷碗入手,宝气已经蒸腾而上,不用看他也知道是真品,但是他还是好奇,这是什么东西啊?

把旧报纸一层层的打开,里面二只瓷碗的庐山真面目露了出来。

“鸡缸杯?”杨康忍不住惊呼出声。

杨康在惊愣之下,忙着看下面的落款,鸡缸杯是成窑斗彩的代表作,后世多有仿制,清康熙、乾隆、嘉庆、道光均有仿品,而且,他还见过近代景德镇的仿品,同样都是美轮美奂。

“明代成化年间的?”杨康在手中摩挲了一下子,忍不住问道。

老海点点头,一边把麻袋里面别的东西,一样样的拿出来,摆放在地上。

杨康却是忍不住把玩那二只鸡缸杯,鸡缸杯是饮酒用具,敞口,浅腹,卧足,用斗彩描绘鸡啄早哺雏图。

他把玩了一气,还用手指弹了一下子缸底,听着瓷器发书清脆悦耳的声音,然后又仔细的检查有没有磕碰裂缝等等。

让他叹为观止的是,这二只成化斗彩鸡缸杯居然完美无缺,找不到一点瑕疵。

杨康突然心中一动,老海这二只鸡缸杯是从什么地方弄来的?自然不会是市面上淘换来的,如此说来,这就是地下刚刚掏摸来的玩意。

“郭胖子和冯秀才走空的老庙……朱元佐?”杨康想到这里,顿时就呆住了。

《陶说》记载:“成窑以五彩为最,酒杯以鸡缸为最,神宗时尚食,御前有成杯一双,值钱十万。”

这二只成窑斗彩的鸡缸杯,就要价值三千万,如果老海当真的掏摸了朱元佐的老坟,只怕还有别的成窑斗彩,这笔买卖,他赚大发了。

“阿康,别玩了,等着过几天,你拿回去慢慢把玩就是,哪怕你要拿着它喝个酒都没事。”老海招呼道,“你看看这个!”

“啊?”杨康好奇,看着老海递过来一个小巧的物件,看模样应该是茶盅,只不过也包裹着旧报纸。

他放下手中的鸡缸杯,接过老海递过来的那只茶盅,把旧报纸打开,里面,一只小小的茶盅顿时出现在他面前。

同样的成化斗彩,花纹却是蕉叶奇石,有两只小小的黄色雏鸡挣一条青虫,画风一如鸡缸杯,生动活泼,精致完美。

“好精致的东西。”杨康忍不住脱口赞道。

“当然,这应该是茶器!”老海笑道。

“这市面上好像没有见过这样的东西啊?”杨康很是诧异,但是随即他想到朱元佐的身份,倒也释然了。

毕竟,从明代洪武末年开始,景德镇御器厂就都是宦官督窑,手握实权的大太监如果想要在给皇帝老儿烧制专用瓷器或者是贡品的时候,偷偷的弄几样自己喜欢的玩意儿夹在其中一起烧制,只怕谁也不会说什么。

而朱元佐就是成化年间负责景德镇御器厂的督窑大太监,而且他本身还善于制造瓷器,又识文断字,有一定的文化修养。

“应该也有,只是比较少。”老海说道,“斗彩虽然在市面上少一点,但也不是没有。”

杨康点点头,就没有再说什么。

“这几个也是?”杨康看着另外几个比他手中这只茶盅略略大一点的二只茶盅,由于都包裹着旧报纸,因此他也看不出来是不是一套的。

“那个不是!”老海摇头道,“那是非常漂亮的东西,你应该喜欢,我多少有些明白,你喜欢这些绚丽的东西。”他一边说着,一边拿起其中一只,递给他道,“你自己看。”

“哦?”杨康好奇,他认为,成窑斗彩中,鸡缸杯和他手中的这个“雏鸡争虫”茶盅已经相当漂亮了,难道还有更加漂亮的?

啊?突然,杨康陡然想起来,那天早上,在他们家门口出售了三只茶盅的老头,那个也是成窑斗彩,但却是非常漂亮的花卉纹茶盅,色彩鲜艳美丽,他喜欢得不得了,准备将来送一只给邵老板,自己留二只把玩,所以,他从来都没有给人看过。

难道说,这也是类似的东西,一瞬间,他就有些激动了。

(今天的第二更来了,嘻嘻,如果有推荐票,月票什么的,求赏一张给晚晴啊!)

第一百五十一章抱月瓶

想到这里,杨康忙着接过,打开一看,果然,那是一只花卉纹茶盅,上面是黄色的腊梅花纹,而那茶盅器形模样、大小,都和他上次从那个老头手中收过来的茶盅一模一样。

“这玩意看着像是花神杯!”这个时候老海的声音在杨康耳畔传了过来,说道,“理论上来说应该有十二只,可我四处找遍了,总共就找出来五只。”他一般说着,一边把另外一只递了给他。

杨康伸手接了,这个茶盅不是黄色的腊梅花,而是红色的红梅花,他用手指摩挲了一下子,满心喜欢,问道:“还有三只是什么花?”

“菊花,芙蓉和桂花!”老海说道,“所以我怀疑是花神杯,可惜只有五只,否则,要是凑起来,倒是好玩。”

“嗯,有五只我已经很开心了。”杨康闻言,更是大喜,虽然不能够确定这就是花神杯,但是,如今这五只和他家里的那三只凑起来,就有八只了,放在一起一定非常好看。

想想,著名的花神杯乃是康熙青花五彩——所谓的青花五彩,事实上就是斗彩。

康熙爷似乎也喜欢仿古,清康熙年间也有仿制的成化斗彩鸡缸杯等物,那么,有可能花神杯也是仿制的成化年间的物件,只不过由于明代成化斗彩花神杯从来没有出现在古玩市场,所以没人知道?

“还有几个碗,都是孔雀蓝釉和红釉。你回去慢慢看,另外有二对花瓶。”老海一边说着,一边把大物件打开,让杨康仔细观看。

老海打开其中一对花瓶的时候,杨康忍不住倒抽了一口冷气,惊呼道:“祭红釉玉壶春瓶?”

“嗯!”老海点头道。

“成化年间的?”杨康一边说着,一边就拿起其中一只花瓶,可一看下面的落款,他顿时呆了一下子。

“宣德祭红釉?”杨康愣愣然的说道。

“我开始也以为是成化年间的,后来却发现是宣德祭红釉。这个老太监明显就是私自挪用了皇室专用御瓷。”老海笑道。

“海老先生。那个老太监是不是朱元佐?”杨康实在难掩心中的好奇,忍不住问道。

“啊?”老海一愣,随即笑道,“你怎么猜到的?”

“我刚才还是只是怀疑。你自己是说的——老太监啊!”杨康笑道。“他是明代成化年间的督窑大太监。而且他还善于烧制瓷器,他的墓葬中有大量明代瓷器,我一点也不稀奇。”

老海有些尴尬的笑了一下子。点点头,说道:“没错,就是那个老太监。明代的大太监还是满风光的,可以四处乱跑,我也没有想到,他会把身后事安排在金陵附近。”

杨康笑笑,说道:“金陵乃是明代当年立都之地,后来由于永乐大帝的缘故,才迁都去了帝都。朱元佐也是有些文化的,大概认为金陵人杰地灵,所以把自己的身后事安排在这里。”

老海点点头,笑道:“你说得很有道理,宣德祭红釉倒也算了,不是市面上从来没有出现过的好东西,你看看这个!”

老海一边说着,一边拿起另外一只花瓶,把外面的旧报纸解开。

“抱月瓶?”杨康呆了一下子,随即,他几乎是一把从老海手中抢过那只抱月瓶。

所谓抱月瓶,又称“宝月瓶”,小口、直颈,颈侧双耳,因瓶腹似圆月,所以叫做抱月瓶,是明代永乐、宣德景德镇窑常见器物之一,这不是什么稀奇事情。

但是,让杨康叹为观止的是——这个瓶子的颜色也是鲜艳明亮的正红色,俗称“宝石红”,就是宣德祭红釉的颜色。而在这鲜艳明亮的正红色上面,有着一只白色凤头鹦鹉。

抱月瓶的二面都有凤头鹦鹉花纹,一面是展翅欲飞的的模样,一面却是安静温和的栖息在树枝上。

鹦鹉的羽翼用重叠式手法勾勒而成,让整个瓶子的花纹看起来备有立体感,栩栩如生。

“好漂亮的鹦鹉!”杨康一边说着,一边忙着看下面的落款。

让他愣然的是,这只凤头鹦鹉纹的抱月瓶,竟然也是宣德年间的东西。

“我好像没有见过宣德祭红釉有这种花纹的?”杨康皱眉说道。

“确实不多见。”老海说道,“但也不是没有,我见过另外一个类似的,不过似乎没有流入古玩市场,你不知道正常。毕竟在那个时候祭红釉能够烧制出来,必定会有人研究在红色的上面烧制花纹,单纯的正红色虽然好看,但总比不上具有富丽堂皇花纹的东西。”

“对!”杨康笑道,“也有可能当初的督窑官研究烧制,但由于工艺不完善,没有敢进献皇帝老儿,否则,皇帝老儿看着喜欢,一声令下,命督窑官监督大量烧制,以供宫廷陈设或者使用,而督窑官却烧制不出来,窑工们倒霉,他自己也讨不到丝毫好儿。”

“对对对!”老海连连点头笑着,说道,“能够在那等权利中心厮混的人,骨子里面都奸猾着呢,不会把自己置于险地的,外界因素他们控制不了,但总不至于自己作死。”

“这个瓶子,有可能是张善时期的作品。”杨康想起关于张善的记载,《明宣宗实录》中提到,洪熙元年,少监张善为景德镇督窑官,负责造奉先殿太宗、仁宗皇帝几筵白瓷祭器。

看着杨康那一脸痴迷的模样,老海好奇的问道:“张善是谁?”

“宣德年间的督窑官,也是一个太监。”杨康笑道。

“有资料吗?”老海问道,“如果有,我给你走一遭,看看有没有什么稀罕货色?”

“没有!”杨康摇头道,“你走不了的——他比较悲剧。”

“哦?”老海愣然问道,“怎么说?”

“这个张善不是善类,只做了二年的督窑官,由于私自赠送御用瓷器给同僚,被人揭发,然后被处以极刑。”杨康说道,“但是,也只有这么胆大妄为的人,才会私下里吞没御用瓷器吧?”

老海想了想,点头说道:“对,但小一点可绝对不敢做这种事情,这可是掉脑袋的。”

“所以,他被人举报,然后就惨了。”杨康笑道,“不过,这不重要,重要的是——这瓶子我真喜欢。”

“我就知道你会喜欢这样的东西。”老海笑道,“成了,余下的东西你慢慢看,我还急着要去临湘城,晚了就赶不上车了。”

“成,我把钱给你,你把银行帐号给我。”杨康说道。

那对鸡缸杯就价值三千万,老海的这批货,价值很便宜,重点就是他的这批货还非常精美上档次,又没有丝毫磕碰裂缺等等。

“好!”老海从兜兜里面摸出来一张银行卡,递给他道,“这个可以不?”

杨康点点头,摸出手机拨打银行电话,不过几分钟,已经转账完毕。

老海卷起麻袋,说道:“银货两讫。”

“多谢,以后有这种好东西,记得照顾我的生意。”杨康笑道。

“自然,就冲着我和你爸爸的交情,我也会照顾你的生意。”老海一边说着,一边走出地下仓库,指着他挂在腰上的“通灵宝玉”道,“这是谁给你编的如意结?手艺不错啊。”

“我一个朋友编的,谢谢你老送给我的礼物。”杨康笑道,自从知道那块宋代的羊脂白玉缠枝百合佩是师爷送给郭胖子的之后,他说什么也不收了,塞给了郭胖子,另外找冯秀才给他编了一个如意结,把这块“通灵宝玉”戴在了身上。

“现在有这等手艺的人还真不多见。”老海笑道,“你上次身上那块宋玉也不错,我这次去临湘城,如果消息靠谱,有机会给你掏摸几块上好的宋玉玩玩。”

杨康忍不住笑了起来,难怪老海这么急冲冲的要走,原来赶去临湘城就没有什么好事啊?

“海老先生,我能够问一个问题吗?”杨康想要不问,却有憋不住,他是真的好奇,从上学时候开始就一直好奇。

“什么?”老海皱眉问道,“阿康,你有什么事情,直接问——你放心,我的货绝对没有问题。”

“不是货!”杨康有些尴尬的说道,“我就是想要问问您老,那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