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都市生活电子书 > 大明星就是我 >

第15部分

大明星就是我-第15部分

小说: 大明星就是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要看个人口味了,这首《侠客行》其实并不属于朗朗上口,什么人听过一遍都能随着旋律,哼着唱的流行曲目。”

陈默回答了一句大实话。

此言是真的非虚,名为《侠客行》的歌曲有好多首,但陈默要改唱的这首《侠客行》,却是由张大春作曲、由周华健演绎的那首侠客行。

周张二人化自《水浒传》,陈默却从中看到了“襄阳”的那首《侠客行》。

“呃……小黑哥你放心,我这人吧从来都不挑食,只要是有味道的歌统统都喜欢。”

邱大林倒是赶紧改口,再不提什么词曲超过《为龙》。

陈默便开始写词曲。

邱大林在旁边伸长着脖子看,边看嘴里边嘀嘀咕咕的试着想要把纸上的音符,变成可以听见的声乐旋律。

“嘶——小黑哥,你这是在写折子戏吧?”

试唱了几句,邱大林就抽着气的惊呼了起来。

“闭嘴大林!别打扰了小陈的创作!”

邱坊主低声喝止道。

遭了自家三叔公呵斥,又自觉确实失态了着的邱大林,缩缩脖子乖乖闭上了嘴。

陈默自不会受到任何干扰,毕竟他并不是在做原创,而仅仅是将脑子里深度记忆的词曲,撰抄出来而已。

但在邱坊主与邱大林两人眼中,陈默那就是不折不扣的创作型实力派音乐人了。

才思如泉有没有?!

笔下如有神有没有?!

这《侠客行》非常创新有没有?!

一时之间,跟哼哈二将似杵在陈默身侧两边的二邱,都不知道该用什么言语来形容陈默了。

大家都是玩音乐的人,所以谁还会不知道创作新词曲,根本就不是想有就能有的,正常情况下最少也得要个一天时间,才能勉强把一首歌的词曲给鼓捣个轮廓出来,就这还是根本不能保证旋律与歌词优美度的。

可陈默这倒好,从早上到现在已经一口气四首曲子了好不好!

每首歌,不但曲子都是前奏、主歌、副歌、音乐过门与结尾完整无缺,连所配歌词也更是如同经历过长久精心雕琢过一般精致啊!

早上那两首还好,还可以理解成是早就准备好了的,可这首《侠客行》以及观鱼台上的《醉清风》,怎么想都不应该也是了好吧?这两首分明就都是……就都是……

相对而言所知内幕最多的邱大林,现在就是打死也不会相信,陈默是普通音乐人了。

“小陈,你真的才只有18岁而已?为什么看着你这《侠客行》,无论是旋律还是歌词内容,我都觉得你应该是年过五旬,经历了非常多得失荣辱的老音乐人?”

良久,邱坊主终于也忍不住,他探手点在陈默所先的《侠客行》歌词上,问出了这样一句。

也许是有意,有也许仅仅只是偶然,邱坊主手指所落的位置,豁然就是《侠客行》歌词中的那几句点睛之语——

办些许该做的事

任人吵闹喧腾,不必听。

遂了初心,拂衣便走;

且把此身藏人海,埋没我的姓名。

-----割线-----

又是节操满满的3500+字大章,诸位你们确定真的不应该表示表示么……某巫师指的是点推收,不是洗剪吹。

第24章他……只想唱歌

和邱坊主不同,邱大林对《侠客行》的歌词并没太大感觉,他最关注的是这近乎戏剧的歌唱出来时,究竟会是怎样一个效果。

因为这份期待,等陈默在录音室内首度开口清唱时,邱大林被结结实实的惊吓到了。

没错,邱大林他脑子里的想象与陈默唱出来的感觉,几乎完全就是两码事!

就好像,邱大林原本以为他会看见一只飞鸟,可陈默却直接将整个天空甩在了他脸上。

邱大林旁边的录音师,则是邱坊主钦点的这个五音乐坊录音总监,他的反应不比邱大林号多少。

文暖暖?

文暖暖毕竟是个新手录音师,所以今天邱坊主让她去负责其他的普通录音去了,昨天文暖暖负责录的《问情》,乍一听并没有什么问题,可多听几遍之后有三处细小的瑕疵就会暴露出来。

对此,追求完美的邱坊主可不能接受,他怎么说也是有点完美主义倾向的。

但对这个命令,文暖暖是不乐意的,戴着监听耳机录陈默的歌那是享受,录其他人的歌么……呵呵。

曾经沧海,再难为水。

邱坊主自然是有办法说服文暖暖,他挨个指出了文暖暖录音中的那些小问题,然后承诺说文暖暖可以先拿其他普通录音再练段时间的手,之后只要录音没了那些小缺陷,那就改成文暖暖来录制,录音总监从旁协助的模式。

这下,文暖暖也就没办法了,她总不能录了不好的东西然后害了陈默不是。

“不可思议,真的不可思议,流行乐竟还可以这么唱……”不过,反应和邱大林差不多的录音总监,在听陈默唱到快要到一曲终了时,忽然就又叹息了起来:“哎,可惜了!这歌创新是够了……”

虽然录音总监话只说了一半,可他那未尽之语分明就是在说,这首《侠客行》迅速传唱开来的几率,怕是不太会太大。

虽然这位录音总监,也创做不出来朗朗上口的流行音乐,但一首流行音乐有怎样的起承转合,在什么地方应该升调,能够坐到录音总监这个位置的他,又怎么可能会不知道?

诚然,录音室里面这个陈默,有着他这个年纪的小青年音乐人,本该很难拥有的近乎完美演唱技巧,能够将嗓音变幻成充满磁性与深沉,仅用清唱就将《侠客行》试图表现的精神境界深度展现了出来。

可这依然无法改变,这首音乐注定无法被大众迅速接受的事实。

也许只有经历了足够多风霜雪雨,人生沉淀的厚重如山、在午夜梦回时却又不曾忘记本心的那些成熟听众,才会迅速接受这首《侠客行》,才会被它所真正打动吧

“录好了么?”

清唱完一遍的陈默,等了半天发现监控室没动静,就打着手势问了句。

“啊?哦……那什么,要不你再唱上一遍,我好比对下两遍的录音效果,来选取下最合适的版本?”

录音总监用商量的口吻说道,他才不会告诉陈默,他更多的是想一次听个过瘾,而不是什么比对录音效果。

“行。”

陈默自没有什么意见,只是两遍的录音效果比对这种程度,还在他的接受底线之内。

只是从答应,到歌声再度响起,却间隔了差不多十分钟时间。

不管别人怎样,至少陈默始终都坚信,唯有倾注进全部的感情,才能让歌曲拥有能够打动人心的魔力。

但这首歌《侠客行》,陈默更想打动、或者说服的却是自己——莫忘壮志、莫改初心,只要能够遂了这份初心,遭遇的那些吵闹喧腾,又何须去在意?

“侠矣乎,一番壮志行不行?”

歌声,终于再度响起。

“这个曲风,还真是……越听越有味道啊。”

录音总监的身体,开始随着歌声小幅度晃动,节奏找的无比准。

“半生只费弹指顷,大话悲欢,小心当下……悔、曾、经。”

陈默闭起了双眼,宛若戏剧大师的抑扬顿挫歌声,却在继续。

“完美!”

录音总监忍不住,赞出了声。

在录音总监另一边,他的老板邱坊主也闭着眼睛,如同入定的得道老僧,只是扶在耳机上的双手,却已暴露了他此刻的心境。

“完了完了,这奏该怎么伴?完全用不上我这电钢小王子的感觉啊!”

已经被惊艳了一轮的邱大林,却皱着眉脸犯起了忧愁。

事实证明,邱大林还真不是白白担心了,在被陈默重新编了伴奏的《侠客行》里,他的电钢完全只是个打酱油的角色,并不多的几段插入和声还都是低音部分……倒是传统戏剧常用的笛子、弦子、二胡、云板、唢呐、梆子、铙钹、鼓等等乐器悉数登场,弄得就跟开堂会似的。

但邱大林还不得不服,陈默为这首歌曲编排的唢呐强势开场,真的非常具有震慑人心的磅礴效果!

没办法,陈默用的这个唢呐开场,借用的那可是著名的《小刀会序曲》。

这《小刀会序曲》虽然原本只是六十年代,商易先生为民族舞曲《小刀会》所创作的配乐,但因为它那磅礴无比的音乐感染效果,在其后很多年里都一直在被港港电影借用,最早的是胡金铨的《龙门客栈》,然后是周星驰的《大话西游》、《鹿鼎记》、《大内密探零零发》、《西游-降魔篇》、洪金宝的《怪侠一枝梅》、徐克的《龙门飞甲》等等……

没错!

就是《大话西游》中,至尊宝终于变成孙悟空,身披金甲圣衣、脚踏七彩祥云而来,大闹牛魔王与紫霞婚礼现场时,所用的那段由唢呐开场的配乐!

原本,《小刀会序曲》是开头就利用唢呐,营造出直灌脑仁的磅礴气势,随后加入的琵琶与二胡等乐器则不断烘托升华主题,可陈默所演绎的《侠客行》的主题却并非是战天斗地,所以当唢呐从一开场就将气氛营造上顶峰后,随后加入的其他乐器却音域螺旋下降,随着唢呐的彻底沉寂而云板与梆子的悄然加入,整个配乐甚至都有了一种让人恍入“中隐隐于市”的淡泊之感……

但随着轻轻的鼓点与弦乐声,那份淡泊之感并未随着乐曲推进而加深,而只是始终平稳在一个范围之内。

“这可真是、真是……”录音总监抓着监听耳机琢磨了半天,终于忍不住扭头看向了他的老板兼老伙计邱坊主:“这孩子不去干作曲,真心是屈才了!”

“呵呵,难道他现在不是在干这个?”

邱坊主乐呵呵的回了一句。

“嗨!老邱,你别曲解我的意思,我说的是专职作曲!”

录音总监瞪了邱坊主一眼,有几十年的老交情打着底,他自然不可能完全把邱坊主纯当老板看待。

音乐家多少基本都会懂点作曲,但流行乐的作曲家与交响音乐的作曲家,可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好不好!至少在录音总监看来,在录音室里头把邱坊主帮忙找来的十几个乐师,游刃有余调配组合着的陈默,做个全职作曲家与兼职指挥家,那才是正经路子!

至于唱歌什么的……

是,录音总监刚才确实对陈默的演唱赞叹有加,可歌手的门槛高多低?歌手的竞争又多激烈?

与其在泥沙俱下的歌手圈子屈才厮混,转行去全心全意研究作曲,创作令人心醉好音乐,才是更能发挥这孩子音乐创作才华的方式!

“不可能的。”邱坊主却轻摇着头,他朝着录音室中正神采飞扬指挥着的陈默努努嘴:“一个如此小小年纪,就能够用洞悉尘世般感觉,完美唱出‘办些许该做的事,任人吵闹喧腾,不必听。遂了初心,拂衣便走,且把此身藏人海,埋没我的姓名。’的孩子,你是改变不了他初心的。而这孩子的初心,是那么的明显,他……只想唱歌。”

第25章亲疏远近

《侠客行》的伴奏部分,花了陈默大概一个小时的时间,才终于录制完成。

紧接着,陈默就又亲自领着几个伴唱做了和声,让《侠客行》只剩下最后一点工作还需要去完成——混音。

“这样的音乐制作流程,跟回到了几十年前似的,还真是让人都要适应不过来了啊。”

好不容易才把音轨一条条倒出来的录音总监,在终于忙完了自己手头工作的时候,是忍不住就唱出了一口气,并摇着头叹息道。

自从有了音轨器之后,正常一首歌的录制,基本都是先制作电子音的音轨带,然后录制搭乐器也就是乐器伴奏部分,之后是放音轨做配唱也就是给歌手录音,接着录和声最后才是细致化的混音来着。

到了陈默这里,整个录制节奏却都乱掉了,几乎就是回到了几十年前的乐师演奏同时歌手唱,然后奏唱同录的旧时代。

“至少录的很愉快,不是么?”

邱坊主却在旁边抚须而笑。

“是啊,录得非常愉快!这种配唱一遍过,完全找不出一丝破音走音的歌手,录起来简直就是吾辈录音师的福利!这要是放到我们小时候那个年代,还不得各家录音棚抢的人脑子打出狗脑子来?”

录音总监点头,虽说他还是觉得陈默更应该走作曲家的路子,可也不得不承认陈默的歌也唱的极其之棒,棒到了甚至都轻易秒杀大部分实力派唱将的程度。

一遍过,就不需要重新录制,这样无论是录音室还是乐师乃至歌手本身,都最为轻松。

当然这也就是陈默了,其他歌手很难达到这种理想状态的,不要说那些十句歌能唱到八句半都在跑调,所以录音师必须反复唱反复一个字一个字抠的偶像派歌手,就是实力派的歌手也偶然会有音为唱准甚至跑调的时候来着,所以就算是换在现在这个电音时代,录音师的工作也不是那么太轻松的。

“这孩子,以后会经常在我们这儿录歌了对吧?”

因此录音总监很快又问道,说话时他揉了揉有点发僵的耳朵,长时间戴着沉重的耳机,对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