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都市生活电子书 > 重生大玩家 >

第68部分

重生大玩家-第68部分

小说: 重生大玩家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一本书就卖十五块钱吧。”王不负拍板了。

“十五块……这得卖超过五万本,才能开始赚钱啊!”总编呆了。有的书定这个价,卖得虽然好,但其实赚得不多。卖十五块钱的话,一本书也就只能赚两三块。出版社还怎么运作?

“五万本?太少了!小说版《我的抗日》绝对卖得比这个多,肯定有得赚。”王不负自信十足地说。

总编做了那么多年的出版,知道卖五万本可不是个简单的目标。一本游戏小说,能卖出那么多么?

他哭丧着脸,心说你家大业大,不在乎这点小钱,可风华出版社要赚钱啊!你玩票过后,把我们一脚踢开,我们怎么办?

等新老板走了,总编垂头丧气地目前的状况一说,编辑们各个都傻了。

把作者们全都解约,专门用那么低的价格运作一本还没写出来的游戏小说?编辑们和总编的第一反应是相同的,自己的工作看来是看不长了。

第九十一章提前交稿

一个编辑心惊肉跳地哀求:“总编!你能不能找新老板说说好话?我现在不能失业啊,我老婆才查出胎动,已经辞职在家静养了。两个人都没工作的话,还不起房贷啊!”

这些编辑都是上有老下有小的,哪个能随便失业?都感同身受,要总编再向新老板求求情。

总编长长地叹了口气,无奈道:“这事已经定下来了。我们能做的,就是让那本游戏小说卖得尽量更好一些而已。你们现在跟所有违约作者解约,然后全力给这本游戏小说跑书店渠道。我们只能背水一战了!”

听到“背水一战”四个字,出版社里十六名员工都有些悲凉壮烈的心情。到现在还没写的游戏小说出来,尽快上市……这书质量能高得了?能卖得好算是见了鬼!

但现在这状况,也只有按着总编说得来。尽可能地找书店谈下一个好位子,让游戏小说让更多读者见到。读者基数一旦增加……说不定就多几个冤大头买回家垫书桌呢?

……

风花出版社一共有二十四位签约作者。这些小作者没有笔名号召力,议价能力不高,能和出版社签约就等于有了出版保证。现在他们被省内大出版社看中,大出版社能提供更好的合约,自然心动。

可是他们和风花这里的合约未到时限,也无法自然解约,就干脆联合拖稿,逼风花就范。

负责牵头拖稿的作者,在风花二十四位签约作者里面,卖的最好。因为人长得不错,出版的时候把他的照片放到书的背面,就有很多小女生愿意买回去看。每本书的销量都能达到甚至接近五万,所以这位作者是最想跳槽的。希望有大出版社做推手,能把书铺得更广,获得更多读者。

“什么?你们要主动解约?”这位作者接到总编电话,又惊又喜。

总编叹了口气,心情低落地说:“我签过二十多位作者,最看好的就是你。当初你被十几家出版社退稿,只有我愿意帮你修改结构和文笔,让你有了点名气。你为什么要牵头搞这种事呢?”

“风花太小了!你们只在南江有点影响力,而我想把我的书卖到全国去!”作者野心很大。

总编有些怒了:“你知不知道,要不是因为你带头闹事,我们出版社也不会换新东家,更不会即将倒闭。十六个编辑,都帮你修改过文章,都帮你推广过作品,你就为了自己,害大家失业?”

作者无动于衷,很冷血地说:“你们自己没实力,怪我不听话?你要是有百明出版社那样的渠道,还用担心我们跑么?”

“唉。”总编长长一叹,自责当初养了一条毒蛇,害整个出版社的编辑都跟着遭了殃。要不是当初他签下这人,这人也不会产生野心而闹事,自然也不会让白老板头疼,最后将出版社转卖给青瓷科技。

总编又悔又恨,却不说什么恶言,语气很是平淡:“你现在自由了。因为你违反条约时限交稿,所以我们免除你的签约资格。你去找别的出版社签约吧。”

“你不追究我的法律责任?”作者不敢置信这么容易。

出版社都要倒了,想追究也没辙。总编无奈地说:“我们先不追究你的责任。”

“哈哈。既然签约作废,我就可以签更好的合约了。”作者高兴起来,问:“风花要是倒了,我给你在百明出版社介绍一个职位,怎么样?”

总编沉默片刻,挂了电话。心中悲叹,如今世道,尽是小人得志!

他一手捧起的这位年轻作者,不仅不知恩图报,反而带给出版社一个灭顶之灾。

很快,解约的消息就传给了二十三位作者。还有最后一位没有通知,因为最后这位作者的交稿时间还没到,不算拖稿。

“总编,这最后一位作者要不要打电话解约?”编辑问。

“我给他打电话问问吧。”总编心力交瘁,拨通电话,说:“我是风花出版社的总编辑。”

电话里一个女声惊喜万分,说:“总编?你是来问书的进度么?没什么问题,我可以按时交稿的。”

总编听到声音愣了,他对这位女作者没什么印象,问:“你知道那些作者拖稿的事情么?”

女作者以为总编怀疑她,急急忙忙地说:“知道。他们来找过我,不过我没答应。毕竟我投稿投了好几家,才有你愿意帮我出书。我会按时交稿的!”

总编这就想起来了,这位女作者出过一本书,也是心灵鸡汤类的。和别的作者这里抄抄那里改改不同,女作者全都是自己想出来的东西。不过卖得不是特别好,只卖了两万多本。所以出版社并不是特别的重视她。

没想到,在这样的关头,只有她还认真地在写作,没有落井下石。

可总编不能不把现在的情况向她说明:“老实说,现在出版社遇到了一些问题。二十四位签约作者除了你,全都解约了……”

说着总编把目前的情况介绍了一遍。

女作者半天没说出话,估计也听傻了,好久才有些怅然地说:“我先把书写出来吧。是风花让我成为作者的,我不想解约。”

“谢谢你。”总编感动得难以言喻。患难见真情,有些人对轻易得到的东西弃如敝履。有些人很艰难地奋斗很久,收获的回报远不如别人坐享其成,却异常珍惜。

总编心中决定,给青瓷科技出了那本游戏小说后,要尽最大努力把风花撑下去,用最好的渠道帮这位女作者推广她的新书。

……

整个风花出版社挂到青瓷科技的名下后,也没有书可以运作,只能一门心思为小说版《我的抗日》做准备。

他们以前上门找书店,基本都和孙子一样,要说尽好话,才能把书摆到不起眼的角落去。他们以为这次也是这样呢。

没想到,各处书店的采购都很热情。

总编专门出马,找在南江规模仅次于新华书店的“博众书店”商谈。以前他都要等很久才能见到采购经理,而这次却奇了,采购经理主动推延了自己的安排,接待总编。

青瓷科技这么厉害?总编心想。

“你们风花出版社现在找到了个好东家啊!”采购经理哈哈笑道:“什么时候出青瓷科技的创业经历?这书肯定卖的好。”

“……”总编恍然大悟,难怪采购经理这么热情呢,原来打着这个心思。不过并不奇怪,就连总编自己之前也这么想过。他叹了口气,说:“不是致富经历。青瓷科技正在做一款游戏,你听说过吧?”

“不仅听说过,我还看我儿子玩过,虽然是个试玩版,但非常精彩。怎么,青瓷科技这次是不是把游戏交给我们书店来卖?”采购经理问。

青瓷科技之前出的《狂潮》,销量简直把人惊呆了,五一黄金周就破了千万,现在还得了?可惜书店没办法从这么庞大的销量中分一杯羹。

总编看着采购经理的摸样,有些底气,复述王不负的话说:“青瓷科技的新游戏,打算出个‘典藏版’,售价一百元。但是要放到书店卖的话,必须先卖他们出的游戏小说。”

“游戏小说?没问题。多少字?定价多少?”采购经理很干脆地说。

总编这几天老觉得自己耳朵不好使。以前采购经理可从不会这么好说话的!

但想起王不负给定的价格,总编就无语了,说:“一本书十五块钱……”

“十五块钱,嗯,青瓷科技确实不用靠卖书赚钱,不亏本就行,这个价格可以理解。”采购经理点点头:“行,我可以给你批一千本。先拿一千本来卖卖看。”

总编惊了个呆,两句话的功夫,就定了一千本?这么简单?

说不定……总编心想,说不定做这游戏小说,不仅不会亏本,反而真能赚钱?

“对了,我另外和总公司的采购部说一声。要是总公司打算买,那销量就有保证了。”采购经理说。

……

距离找孟老师谈好已经过去九天。

王不负正在办公室里忙,云润的安全部打电话来,说楼下有人找。根据云润保安的描述,那人浑身腱子肉,凶神恶煞,非常危险。自称是中学的体育老师,但是抱着一叠稿子,说是帮青瓷科技的新游戏写小说。

肯定就是孟老师了。王不负连忙让保安放人。

孟老师上来后,埋怨道:“我都说了,我的本职工作是体育老师。写作只是副业,他们偏偏不信。”

“你把小说提前一天写完了?”王不负惊奇万分。

“对,这几天我下笔如有神。不用构思,只要把剧本在我脑袋里的印象描写出来就行。你看看?”孟老师递上一叠文稿。

王不负拿过来看。

和在孟老师家看到的作品一样,描写简练到位,生动形象。因为有了轲编剧的辛苦构思,故事线和内涵都有了,导致整篇小说读起来赏心悦目,扣人心弦。

“很好!”王不负很是满意,“我这就拿给出版社,开始校对,申请出版手续。争取在这个月底前让作品面试,你再耐心等一段时间,拿到了版税我会第一时间交给你的。”

第九十二章游戏小说版大火

“钱不钱都无所谓。”孟老师觉得也就几万块钱,不太在意,反而更关心第二章给谁来写,商量道:“王老板,你看我写得也顺手,要不然为了保持文风统一,第二章也交给我做吧?”

“行。《我的抗日》是三部曲,都给你来写。”王不负也偏向孟老师这样描写功力深厚、却不往里面加私货的作家,当然十分满意,不打算没事找事,随便换人。

孟老师达到了目的,心满意足:“那就好。王老板你先忙。我走了。嚯,瞧瞧这大楼的派头……”

等他一走,夏瓷就小跑到王不负面前,惊叹道:“哥,你削弱了不可明说之恶附在那人身上的力量唉!好厉害!”

“哈哈。”王不负笑了。

……

小说版《我的抗日》很顺利地出版了。

“博众书店”的南江采购经理报上去后,其总公司老总为了能销售《我的抗日》游戏典藏版,一下子订购了三万本小说。加上风花出版社最近跑出来的其它渠道,七月二十日时,已经有五万本小说版《我的抗日》分散到全国各地书店,等待上架。

最拼的就是“博众书店”,老总直接下了死命令,要各地分店就要在七月二十日时候,将小说版放在最显眼的位置,当做知名作者写成的畅销书来发行。

于是,没有任何事前宣传和炒作,这本小说就这么安安静静地上架了。

不用宣传和炒作,只要是年轻人,都听过《我的抗日》这个名字。他们一开始或者到书店去吹冷气,或者专门去挑书看。结果看到《我的抗日》,都有些新奇。然后翻看。

这一看,可就停不下来了!

孟老师最擅长描写,这次,他不仅有轲编剧的剧本支撑剧情,还有游戏原画作为参考。读者只要翻开小说,光是阅读就能在脑中自动展现出图象。随着剧情的推进,那画面越发的波澜壮阔,如同史诗。

描写得这么精致,却不拖沓。剧情的推进速度极快,人物在大时代下命运的骤变、情绪得转化都恰到好处,自然圆滑。

这本小说叫《我的抗日》,副标题居然是“第一章”,和青瓷科技的那个分成三章发售的游戏有什么关系么?

读者们好奇起来,再仔细看封面,只见上面署名的有两个人,一个姓孟,一个姓轲。

在书的背面,则有“根据一路军幸存战士、长春老兵之家数十位抗日老兵的口述,整理而成”这段话。

有“老兵之家”四个字,那肯定是青瓷科技的手笔了。读者明白这本小说和青瓷科技的游戏一脉相承,就放下了心。不再细看,拿着就去交钱,就当给老兵之家捐款了。

孟老师笑眯眯地在书店里面乱晃,没事就走到收银台那里。要是有人拿《我的抗日》结账,他就开心得不行。

努力了几十年,终于让文字印刷成书,让他终于看到坚持了几十年的梦想开花结果。虽然这本书是孟老师和轲编剧合著的,但他有自知之明,现在这样已经很满足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