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汉帝国风云录 >

第818部分

大汉帝国风云录-第818部分

小说: 大汉帝国风云录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队,那他用于抗胡的军队从何而来?

公孙度在第二封奏报中说,他正在和胡族铁骑激战,然后就再也没有消息,而也就在这段时间内,从辽东逃出的人却说公孙度和胡人联手叛乱,大肆捕杀和他作对的辽东豪族。

从以上两种情况来分析,我们可以肯定公孙度没有足够对抗胡人的军队,但他却能在短短时间内占据三四个边郡,只有一种解释,那就是公孙度和胡人联手叛乱了。

假如公孙度真的叛乱了,蹋顿肯定有份参予,即使没有参予,他也肯定得到了公孙度的好处,否则公孙度不敢这么明目张胆地发动叛乱,而蹋顿也不敢这样明目张胆地欺瞒我们。至于公孙大人对乌丸人的杀戮,起因恰恰就是因为乌丸人挡住了公孙大人进兵辽东之路。如果乌丸人真的愿意帮助我们,愿意出兵和公孙大人一起杀进辽东,公孙大人在这种危急时刻绝不会不顾大局,肆意杀戮乌丸人,激怒乌丸人。

公孙度叛乱了,乌丸人明里暗里帮助他,那么公孙度和蹋顿的倚仗是什么?他们难道不怕大将军和我们的铁骑大军?我们估计这和鲜卑大王柯比熊有关。

冀州大战后,河北短期内无力再起兵戈,但面对辽东这种状况,又不能弃之不顾,尤其是在公孙大人战死后,这仗不打也得打了,不过,我们征伐辽东的军队数量不会太多,虽然出兵了,但因为我们的对手不仅仅有叛军,有鲜卑人、乌丸人,还有扶余人、高句骊人和挹娄人,所以我们未必能平叛。

当我们把能动用的有限的兵力和财赋投入到辽东战场后,柯比熊的鲜卑铁骑随即就能进入大漠。

大汉今日的危局天下皆知,河北面临的困境谁都知道,此时的的确确是鲜卑人重新夺回大漠的最佳时机。如果大漠上的鲜卑诸部纷纷响应柯比熊,我们马上就会失去大漠。

此刻河北元气大损,有限兵力又陷在辽东战场,我们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柯比熊夺走大漠。大漠一旦失去,柯比熊就可以从北面威胁河北,那么,我们只有撤出辽东,把辽东拱手让给公孙度和乌丸人,而这正是公孙度和蹋顿胆敢联手鲜卑人发动叛乱的倚仗。

辽东不过是个诱饵,是柯比熊妄图夺回大漠的诱饵。

这个诱饵包括公孙度的叛乱,包括乌丸人、扶余人、高句骊人和挹娄人在辽东的生存,但这个诱饵最初对我们的吸引力并不大,但公孙瓒大人战死后,这个诱饵对我们而言,就是一个不得不去吞噬的诱饵,一个明知会上钩还要去吞噬的诱饵。

※※※

大帐内寂静无声。

“司马大人,你说的这一切,到底是你的猜测,还是柯比熊……”麴义眉头紧锁,将信将疑地问道。在他看来,柯比熊那个小子不可能这份才智。

“我也希望这是猜测。”司马懿苦笑道,“但诸位大人可以想想,当年落日原大战,慕容风在临死之前,既没有把中部鲜卑交给弥加,也没有把中部鲜卑交给熊霸,而是交给了年轻的柯比熊,由此可见慕容风对柯比熊的信任和赏识。今年,弥加不但把东部鲜卑交给了柯比熊,还尊奉他为鲜卑大王,帮助他重建了鲜卑王庭,这已经足够说明柯比熊的本事了。我可以肯定,柯比熊志在大漠,而不是小小的辽东。”

“砰……”阎柔怒视李弘,一拳砸到案几上,“当年就应该把他杀了。”

李弘面色一僵,神情非常复杂。

赵云轻轻拉了阎柔一下,低声劝道:“子玉兄,当年的情况你又不是不知道,当时两败俱伤,怎么杀他?你这么说,不是让大将军难堪吗?”

柯比熊和大将军、和风雪夫人的关系北疆诸将都知道,阎柔这话说得实在不是时候,但公孙瓒的死,极大地刺激了阎柔,刚才司马懿那么一分析,好象柯比熊设下的这个诱饵之计的关键就是杀死公孙瓒,这更让阎柔怒不可遏,恨不得现在就跃马扬鞭杀回幽州。

“我要去幽州。”阎柔拱手对李弘说道,“请大将军即刻下令。”

李弘苦涩一笑,“你不要急。此刻就算你赶到幽州,在大雪来临之前,你也无法杀到辽东。此次军议主要是商定应对之策,商议完了,你如果坚持要去幽州,我可以替你奏报朝廷。”

阎柔知道李弘说得在理,无奈悲苦长叹,低头不语。

※※※

“司马大人,柯比熊志在大漠,蹋顿、尉仇台大概是为了生存,但公孙度能从中得到什么好处?”麴义想了一下,又问道,“公孙度叛乱的目的是什么?”

“我不了解他,所以我无从揣测。”司马懿抱歉地笑笑,“当年公孙度曾是徐荣大人的长史,和徐荣大人是同乡。公孙度能出任辽东太守,还是徐荣大人出的力。据说当时徐荣大人向董卓讨要了一份圣旨,公孙度拿着这份圣旨就上任了。”

司马懿此话一处,大帐内的诸将顿时神色紧张,就连悲愤不已的阎柔都吃惊地抬头看着大将军。这事怎么扯到了徐荣头上?如果将来有事实证明公孙度的确背叛了朝廷,那徐荣肯定要受到牵连。

“公孙度的事目前仅仅是猜测。”田畴急忙解释道,“也许现在公孙度大人正在和胡人激战,所以这件事到此为止,不要讨论了。当务之急不是辽东平叛,而是稳定大漠,要防止柯比熊联手大漠上的鲜卑诸部发动叛变。”

“你等等……”麴义猛地站了起来。司马懿这时突然说出公孙度曾是徐荣长史的话,肯定有某种暗示。麴义和徐荣多少年的交情,他岂能不问问清楚。“大将军,朝廷是不是认定公孙度已经叛乱,把矛头对准了子烈(徐荣)?”

李弘长叹不语。贾诩、田畴、傅干等人面显忧色。

吕布大惊,跟着站起来望着李弘说道:“大将军,此事是真是假?”

李弘痛苦地闭上眼睛,连连摇头,“我现在恨不得一分为四啊……晋阳、冀州、大漠、辽东……好了,好了,冀州的事解决完了,我马上回晋阳。”

“大将军……”麴义非常激动,还要说话,但李弘打断了他,“朝廷的事,牵扯太多,你不知道也罢。子烈不会有事的。”

“大将军……”吕布惶恐不安地喊了一声。

“只要我还是大将军,就没有人可以动子烈。”李弘用力一挥手,“这事不要再说了。”

※※※

麴义愤怒地一甩手,一屁股坐了下去。吕布眼里露出一丝杀气,悄悄冷哼了一声,缓缓坐到了麴义身边。

田畴继续自己的话题。他把北疆和大漠的形势仔细分析了一下,然后说道:“从目前形势来看,柯比熊走这一步棋,显然是经过了很长时间的周密策划。”

“诸位大人想想去年,步度更先是主动挑起战火,杀了骞曼,然后柯比熊出面,在胡族诸部来回斡旋,左右逢源,既展示了他的实力,又拉拢了鲜卑诸部,而步度更之所以一直坚持到秋天,背后更是有他的暗中支持。今年,因为骞曼已经死了,步度更也被赶到了大漠极北,弹汗山王庭的后代已经没有了,所以柯比熊在弥加和熊霸的支持下,顺利地得到了中部和东部鲜卑所有部落的支持,毫无争议地坐上了鲜卑大王的位子。以他现在的实力,如果得到拓跋、舞叶等鲜卑大部落的支持,重新占据大漠也是有可能的。”

田畴环视帐内诸将,“现在我们回过头去看看,不难发现,这都是柯比熊处心积虑,早就设计好的。如果今年没有冀州大战,估计过几年当我们南下平叛时,他还是要做同样的事情。称雄大漠肯定是他毕生的梦想。”

田畴转头看砍陷入沉思中的李弘,稍稍提高了声音,“我们都轻视了这位鲜卑人的年轻首领,他或许将成为大漠上第二个慕容风。”

颜良嗤之以鼻,“子泰,你多长时间没杀人了?你有点血性好不好?”

“子善……”李弘厉声吼了一嗓子,“站到我背后去。如果你嗜杀的脾气不改,给我做一辈子督贼曹,不要上战场了。”

颜良看到李弘一脸杀气,心里有点发慌,急忙跑到李弘后面站着,但还是一脸的不以为然。

田畴狠狠地瞪了颜良一眼,幸灾乐祸地撇撇嘴,继续说话。

※※※

“我们在冀州大战前,就曾考虑到招抚步度更,以步度更来箝制柯比熊,防止他在大漠称王,重新统一鲜卑各部,但由于柯比熊……”田畴不想夸奖这个给大汉带来麻烦的鲜卑人,所以他摇了摇头,接着说道,“由于北疆的危机已经形成,我们打算在平定辽东叛乱的同时,不但让步度更称王,还帮助拓跋部落称王,舞叶部落称王。”

“燕无畏大人已经和步度更取得了联系,但步度更担心上当受骗,拒绝了我们的好意。考虑到步度更是檀石槐的后代,在大漠上有一定的声望,所以我们还是决定把步度更请回来。这样一来,鲜卑人就有四个大王,步度更、柯比熊、拓跋韬、射墨赐。”

“大王人人都想当,当上了大王之后,就没有人愿意再把大王的位子拱手让出来了。”田畴微微笑道,“柯比熊想称雄大漠,首先就要统一鲜卑诸部,但现在他无法统一鲜卑诸部。他要是强行打,大漠上还有匈奴人,羌人和乌丸人,相信这三族人无论如何也不愿意再看到一个强大的鲜卑族,一个雄霸大漠的‘檀石槐’。”

“柯比熊的实力比其它三个鲜卑部强大很多,所以大将军有必要在今年年底或者明年年初到大漠去一趟。有大将军亲自坐镇大漠,柯比熊想必不敢轻捋虎须。这时我们只要平定了辽东叛乱,柯比熊的梦想也就暂时破灭了。击碎了柯比熊的美梦,短期内他再难有做为,这对我们两三年后南下逐鹿中原非常关键。”

※※※

田畴的稳定大漠之策得到了诸将一致认同。李弘请田畴立即把此议奏请朝廷。

“大将军何时北上大漠?”钟繇略显担忧地问道,“大军在冀州大战后,急需利用眼前有利局势迅速向外拓展。另外,辽东平叛也很重要。大将军回晋阳前,是不是先把这两件事解决了?”

李弘沉默不语。

“大将军,打青州吧。”颜良突然俯身凑到李弘耳边说道,“现在打青州太容易了。”

李弘抬头看看他,“我想打河内,但朝廷却和你的想法一样,要打青州。”

颜良脸色一变,抬起身躯闭上了嘴。

傅干在大将军的要求下,把打河内的理由做了一番解释,麴义、张燕等人都表示赞同。

“朝廷用什么理由否决了大将军的提议?”张燕问道。

“朝廷没有否决。”李弘说道,“因为冀州大战还没有结束,谁都不知道这一仗打完后天下是什么局面,所以朝廷也只是倾向于打青州。到底打哪一个还是由我决定。”

“那就打河内吧。”麴义急忙说道,“我去打,两万人足矣。”他看到李弘没有表示,马上又改口道,“一万人也可以。朝廷财赋紧张,我能理解。”

李弘苦笑,“现在的问题是,如果我把剩下的这点钱粮给你打河内,那明年打辽东的事就要拖到五月。”

“大将军,你不要听李玮哭穷,那小子肯定在骗你。”颜良的大头再次出现在李弘眼前,“你回去敲打他几下,钱粮马上就有了。”

第八章 箭在弦上 第二节

李弘、张燕、钟繇等人亲自把公孙续送出了行辕。

最近一段时间对公孙续来说,就象生活在噩梦中一般,身心倍受煎熬。先是田楷、关靖这些自小就熟悉的叔伯们死在了自己的铁骑下,然后父亲公孙瓒,还有公孙范、邹丹、单经这些父亲的生死兄弟们战死在了辽西白狼山。

公孙续只能用哭泣来发泄心中的痛苦和仇恨。

在李弘的安排下,公孙续急返幽州奔丧。左将军麴义、镇北将军阎柔奉旨前往幽州吊唁。大将军李弘请从事中郎陈群代表自己,随同麴义等人同赴幽州吊唁。

※※※

送走了公孙续,大将军召集北疆诸将继续军议。

为了防止场面失控,李弘特意让田畴单独和匈奴右贤王刘冥、乌丸黑翎王楼麓、乌丸小王鹿欢洋在偏帐商议稳定大漠的事。穆斯塔法和祭锋也让李弘临时派出了行辕。

公孙瓒的死激怒了北疆诸将,尤其是卫峻、李溯、郭华这些幽州将领,大叫大嚷着纷纷请战,颜良、文丑等人更是唯恐天下不乱,在军议上煽风点火,督请李弘让他们率军即刻北上幽州诛杀胡族叛逆。

长史贾诩奉命解说冀州大战的得失,但屡屡被北疆诸将打断,就连一向稳重少言的徐晃也忍不住站出来大声指责。冠亭阻击的半途而废,让他耿耿于怀,矛头隐隐约约指向了麴义。幸好麴义被李弘临时派往了幽州,否则这场军议的争论会越来越激烈。

贾诩脸色非常难看,后面的话都不知道怎么说了。

帐中几十位北疆大吏大部分都是追随李弘征战了十几年的悍将,还有一部分是原黄巾军的大首领,这些人一个比一个厉害,嗓门一个比一个大。贾诩怀疑自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