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汉帝国风云录 >

第803部分

大汉帝国风云录-第803部分

小说: 大汉帝国风云录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该不是太难。如此天下形成两强对峙之局,这对我们更加不利。

为了这次冀州大战,河北动用了所有力量。大司农李玮已经数次来书通报朝廷的财赋状况,他的意思很明显,他是催促大将军,尽可能在十月之前结束冀州大战。

这次我们调用了十四万五千大军,如果加上关中的庞德,那就是十五万大军。这次我们为了把河北的损失减少到最小,一次就迁移了一百多万百姓,让三个郡几十个县将近一千万亩的田地休耕。河北财赋支出之巨,由此可见一斑。这场大战打到现在已经三个多月了,河北财赋已经难以支撑,我们今年根本没有能力继续南下作战。

这场大战结束后,河北为了恢复元气,至少需要一到两年的时间休养生息,而且还要风调雨顺,不能再有任何的灾患。但现在幽州有辽东叛乱,我们南下平叛的时间肯定要推迟。辽东叛乱如果不能迅速平定,对河北影响太大。大漠上的胡族可能因此野心膨胀,他们会趁着我们南下中原的时候再生是非,边塞胡人的叛乱如果此起彼伏,平定天下的大业将遭受严重打击。

目前河北困难重重,我们即使打赢了这一仗,也无法改善河北的严峻形势,也无法即刻南下平叛。

既然短期内不能南下中原,那我们就要遏制袁阀实力的增长,因此,我们必须要把曹操、刘表、刘备完整无缺地放回去。曹操等人的实力因这一仗而受损,这对袁绍、袁术来说是个占据中原和荆州的好机会,但曹操等人岂会甘心束手就缚?所以明年的中原战火将会越烧越旺,我们只要坐山观虎斗,静待形势的发展,一旦时机成熟,即可南下平叛。

※※※

“你知道全歼叛军对我的诱惑有多大吗?你知道当我命令大军放走叛军的时候,我要承担多大的阻力吗?”李弘静静地听完贾诩的劝说后,苦笑着问道。贾诩的这番见解李弘一清二楚。他打了十几年的仗,让他白白放弃这种机会其实很残酷,但他现在肩负着重振社稷的重任,不能不考虑天下的形势。

贾诩沉默不语。李弘的心情他理解,但现在时局的发展太难预测了,这一仗无论如何不能全歼叛军。

谁能肯定袁氏兄弟不会联手?谁能保证袁氏兄弟在面临河北巨大威胁的情况下,还自相残杀?以袁绍的才华,袁术的精明,他们兄弟两人绝不会做出这种蠢事。一旦让袁氏兄弟控制了黄河南部的七个州郡,凭河北的三州之力想力挽狂澜简直是痴人说梦。

但把曹操等人放回去,也就等于是放虎归山。这些人回到中原后,大打出手是肯定的,但一旦河北大军南下,这些人势必要再次联手。将来的平叛大战,河北大军所遭受的损失肯定比现在要大上数倍。

把曹操等人放回去的后果,人人都能预测得到,但把曹操等人全歼后的后果,却不是人人都能预测得到,或者说,因为曹操等人已经被放回去了,这种预测已经没有任何事实可以验证了,而这,正是李弘极其担心的原因。

大将军明明能全歼叛军,明明能大获全胜,却坚决放弃,为什么?

有些人可能认为大将军根本没有重振大汉之意。大将军放走曹操等人的目的就是想割据河北成就自己的王霸之业,这会让某些人更加坚定地认为大将军有篡逆之心。

有些人可能认为大将军无能,白白放弃了一个迅速平定天下的机会。大将军的威信可能会受到质疑和挑战。

由此引出的后果就是大将军的信任危机。

大将军虽然有军事决策权,但他一直没有独享这个权力,他一直把所有的军事决策都上奏天子和朝廷,在得到天子和朝廷的批准后他才实施,这是他力图得到天子和朝廷信任的努力之一,他坚定地认为只有天子、朝廷和朝廷中的大臣们互相信任、齐心协力,才能完成中兴大业。

大将军不想因为这一仗破坏了这种信任,继而影响到中兴大业。

※※※

大帐中的烛火在轻轻地跳动,两个静止的人影随着烛火的摇曳忽明忽暗,就象他们现在的心情一样,沉重而晦暗。

“大将军当初力主渡河南下,在外线作战,是不是就想避免这种麻烦?”

李弘低着头,苦笑不语。

贾诩看看手上的奏疏,“大将军,你看这份奏疏要不要重新写?”

李弘摇了摇手,“不要写了。这种事,说不清的。”

“大将军,长公主……”

“殿下一个人信任我,有什么用?”李弘指指自己的胸口,“我们任何一个人都无法拯救社稷,所以我们需要天子和朝廷,需要官吏和军队,需要所有人的忠诚和信任。”

贾诩敬佩地看着李弘,无话可说。自从跟在李弘身边后,贾诩马上就知道了董卓失败的原因。李弘和董卓都是武人,但李弘信任自己身边的人,他固执地认为任何事情的成功都是众人努力的结果,他只是这众人中间的一个,他就象一个普通的士卒,兢兢业业地做着自己应该做的事。董卓和李弘恰恰相反,他认为自己就是主宰,结果他失败了。

“大将军,你认为曹操是怎样一个人?”

李弘刚想回答贾诩,脑海中忽然灵光一闪,蓦然想到了什么。他伸手拍拍贾诩,笑着说道:“曹操能在四战之地的中原立足,可见他比我厉害,比袁绍厉害,他一定能逃出我们的包围。”

贾诩会心一笑,“麴义将军骁勇善战,他一旦开始追击,目标定是馆陶。拿下馆陶,也就切断了曹操和袁绍之间的联系,曹操插翅难飞,所以,大将军是不是应该让田大人尽快赶到信都城?”

李弘没有点头,他仔细想了一下。

何时拿下清渊和馆陶,直接关系到大军能不能重创袁绍。如果云天(麴义)过早拿下两城,袁绍可能不顾一切掉头撤过黄河,曹操的最后一线生机也就没了。对于袁绍来说,他目前关中未稳,不希望袁术独自占据中原,所以他肯定要救下曹操,让曹操去对付袁术。等他稳定了关中,他就可以倾尽全力,趁着曹操和袁术互相攻伐的时候,出兵横扫中原了。

眼前的关键问题就是选择什么样的时机占据馆陶,如果时机合适,不但能放走曹操,还能牵制住袁绍。这的确需要一个明白自己心思的人立即赶到信都城,不留痕迹地控制麴义追击的速度。

“好吧,叫子泰立即赶到信都城。”李弘随即想到刚才议事的时候自己拒绝了田畴的提议,让田畴很尴尬,“刚才我否决了子泰的提议,好象让他很难堪。”

“呵呵……”贾诩笑道,“刚才田大人很尴尬,好象不是为了这件事。”

“还有什么别的事?”李弘奇怪地问道。

“田大人上次到信都城的时候,遇到了一位漂亮的才女。”贾诩乐呵呵地说道,“前几天,他还对我说过这事,对这位才女所作的词赋赞不绝口。”

“他想找个机会再回去看看?”李弘没有在意,随口问道。

“也许吧。这仗打完,田大人就要回朝,没有机会了。”

贾诩这么一说,李弘立刻上了心,田畴年纪很大了,但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至今未婚,这让李弘很歉疚。

“谁家的?子泰对你具体说过吗?”

“没有。”贾诩摇摇头,“不过,这也不难猜。子泰离开信都前,曾到甄俨甄大人府上做过客,这位才女应该是甄家的人。”

“甄家?”李弘皱着眉,在贾诩面前来回走了两步,“甄家合适吗?”

贾诩抱着文卷,站在李弘身边,一言不发。李弘转头看看贾诩,觉得这件事贾诩的确不好回答。目前朝廷中冀州崔阀的势力很大,如果能把甄家拉到北疆一系中,对制约崔阀的权势很有好处。于是他低声对贾诩说道:“贾大人,你给我帮个忙,把这事私下查查。如果那位女子没有婚约,甄家和子泰都中意,我就请夫人亲自到冀州来一趟。”

贾诩吓了一跳,他没想到田畴在大将军的心中这样重要,竟然不远千里让自己的夫人亲自来说媒。

李弘显然看出了贾诩的震惊,他笑着解释道:“子泰不小了,如果合适,大战结束后就成婚,所以两位夫人必须要来。至于大媒,我看就麻烦你和钟繇大人了。”

贾诩一时感激得不知说什么好。大将军这样信任自己和钟繇,说什么也要舍命相报。

“我告诉你,如果这位女子已有婚约,你可千万不要拿我这个大将军的名头去压人。”李弘笑着提醒道,“好事变成坏事,我可要找你麻烦。”

贾诩连连摇头,满面春风。

※※※

凌晨,新河战场。

猛烈的战鼓声突然撕裂了黑夜的宁静,冲天的火光照亮了新河两岸。

兖州军发动了攻击,密集的箭矢象狂风暴雨一般倾泻在新河南岸。北疆军早有准备,几百台弩炮、两千张强弓奋起反击,新河北岸大堤上很快便堆满了兖州军士卒的尸体,一个接一个的渡河士卒栽进了河里,鲜血霎时染红了河水。

颜良丝毫没有犹豫,立即命令张震、秦谊、高顺、张辽等人各率步卒大军从兖州军的背后发起攻击,命令赵云、吕布、姜舞等人各率铁骑从兖州军的左右两翼展开攻击。

新河战场顿时杀声震天,血肉横飞。

※※※

兖州军坚持了一个时辰后彻底崩溃,士卒们狼奔豕突,拼死逃命。

颜良还是那个命令,给我杀,杀光了为止。

黎明的时候,战斗结束,歼敌一万,自损八百,战绩骄人,但颜良非常不高兴,因为没有发现夏侯惇、李典的尸体,两位兖州军主将借助黑暗的掩护逃之夭夭了。连续两仗,连续让敌人主将逃逸,颜良的脸上有点挂不住了。

颜良怒气冲天地骂了两句,然后命令高览、高顺合兵一处,继续向西南方向追击敌军。命令赵云等人领三万铁骑沿大河故渎直接南下平原城。命令吕布先带一万铁骑北渡绛水河,再沿绛水河北岸向西插到修城,再由修城南渡绛水河杀到磐河,切断叛军的退路。自己率其余大军随后跟进。

当高顺率军渡河的时候,高览部的斥候连续来报,徐州军和荆州军扎营于大沽河南岸,没有任何撤退迹象。

颜良和众将很疑惑。今天凌晨新河方向的战斗非常激烈,叛军不可能不知道,他们怎么不撤?难道放弃撤退了?

颜良当机立断,率领五万步骑大军气势汹汹地杀向了大沽河。命令赵云和吕布暂时屯兵新河,如果叛军坚持不撤,则参加大沽河围歼之战。

※※※

上午,大沽河。

魏延细细看了一遍劝降书,然后把它放到了案几上,抬头望着坐在对面的夏侯惇和李典,“两位大人是留在这里,还是急速赶回信都城?”

夏侯惇苦笑。他和李典趁着大军苦战之际,悄悄渡河而逃,丢脸丢到家了。兖州军失去指挥,随即崩溃,他们在逃亡的路上,清晰地听到了兖州军将士在铁蹄的践踏下发出的惊天惨嗥。

“魏大人,你靠这几万民夫拖住北疆军,能行吗?”李典担心地说道,“北疆军杀疯了,他们不会和你坐下来慢慢谈的。现在北疆军急于杀到甘陵国切断我们大军主力的退路,他们不会给你时间。”

魏延笑笑,指指案几上的劝降书,“颜良的大军还没有赶到大沽河,劝降书就到了,可见他的确不会给我时间,但现在除了这个办法,我们还有什么计策可以成功逃脱北疆军的追杀?”

“分兵攻击南皮,本来就是个错误。”夏侯惇一拳砸到案几上,怒不可遏。虽然知道这一切都是自己大哥所为,但面对全军覆没的惨败,想到黑夜里那一声声凄厉的惨叫,他还是难以控制自己的愤怒。

魏延非常平静,脸上带着淡淡的笑容,“我这里没有战马了,只有辎重马,两位大人如果需要,我可以给你们。”

夏侯惇看了他一眼,突然站起来,深深鞠了一躬,然后掉头走出了大帐。

李典缓缓爬起来,伸手拍拍魏延的肩膀,“魏大人,祝你好运。”

魏延没有起身相送,他坐在案几后面,默默地看着两人沮丧而痛苦的背影消失在大帐之外。

※※※

上午,四女寺减河。

徐州军在七个时辰内,竟然奇迹地狂奔了一百二十里。

天亮后,徐州军疲惫不堪,但上至臧霸,下至普通士卒,人人咬紧牙关,依旧坚持不懈。

“大人,我们跑过了,这里距离新河战场不止六十里,而是一百二十里了。”吴敦看清地方后,急忙找到臧霸,上气不接下气地说道,“从这里渡河南下,六十里外就是马颊河。渡过马颊河后,我们就进入平原郡了。”

臧霸大喜,一颗心顿时落到了肚子里,“快,传令休息,准备渡河。”他回头看看远处,一把撕开了皮甲,露出了汗水淋漓的胸脯,“北疆军的铁骑再快,也追不上我了。”

徐州军将士欢声雷动,一个个躺倒在地,倒头就睡。他们太累了,几乎已经虚脱了。

※※※

臧霸和孙观、吴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