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快乐女孩成长笔记 >

第9部分

快乐女孩成长笔记-第9部分

小说: 快乐女孩成长笔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专家认为,“识字难”制约着儿童语言、心理、对外交流的发展和大量知识的汲取。识字难,识字晚,导致儿童阅读难、阅读晚。阅读晚是影响孩子智力发展、阅读习惯和兴趣、思维发展和良好学习品质形成的重要原因。从语言与思维的关系看,语言是思维的工具,也是思维的现实。低龄儿童识字有利于语言的发展,语言的及早快速发展就必然直接推动思维的同步发展。幼教专家提出,我国小学语文教育应该从识字为主转变为阅读为主,幼儿识字年龄的大大提前是必然的趋势。
孩子两三岁以后,已经积累了一些口头语言,并开始有了一点生活经验,他们迫切需要去了解更多的未知。这是一种本能的需求,也是个体生命美好的愿望,这时,作为家长,我们应该珍惜这一切,抓住最佳时机,教孩子识字、阅读。
由此,专家提倡,“尽早识字,大量识字;早期阅读,大量阅读”,摆正识字与阅读的位置关系,坚持“大量输入”,“阅读第一”,“在阅读中扩大孩子识字量,在阅读中扩大孩子知识面”。
◎在阅读中识字
让孩子尽早阅读,在阅读中识字;不为识字而识字
“随文识字”切实可行,简便易学
早阅读使孩子成为“天才”
据教育专家归纳,在众多的识字教学体系中,有随文识字、集中识字、注音识字三大影响较为广泛的教学体系。我们根据自己教南南识字的经验,觉得可以算是“随文识字”了。不过,这一点,我们过去没有总结归纳过,也没有想到居然这还算是一种教孩子识字的方法。既然专家将之归纳为三大教学体系中的第一种,我们想,这也许有它的科学性。我们理解,所谓“随文识字”,就是让孩子在阅读中识字,不是单独教孩子认字,更不是为了教他识字而机械识字。因此,阅读就显得十分重要了。
我看到一个统计:现代心理学研究证明,巨大的记忆潜能正是儿童大脑快速发育的特征,3—8岁是儿童形象记忆的最佳年龄,来自北京、上海的专家提出,这个年龄也是儿童学汉字的最佳时期。8岁以后,形象记忆的发展就变得非常缓慢,记忆同样的内容需要多花6—7年的时间,错过这一时期,给儿童造成的损失有时是终生无法弥补的。6—12岁是儿童最佳阅读期。因此,让孩子尽早阅读,对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非常有益。




抓住时机教孩子认字(3)



专家还指出,七岁前就学会阅读,就会练成一种很重要的技能——边阅读、边思维、边领会。教育专家经过对众多政治家、文学家、科学家以及学习成绩优异学生的统计分析后,发现了这样一个事实:他们多数都是早读者。他们并非因为是天才而阅读,而是因为阅读而使他们成为天才——早阅读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他们的智力发育、智商提高,也促使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从而造就了“神童”和巨匠。生活中,我们很少见到自小爱阅读而长大不爱学习的孩子。
阅读能够开阔孩子的识字范围和识字量。因此,家长要鼓励孩子尽早读书。“寓识字于阅读之中”是最有效和最直接的方法,让孩子识字与阅读同步发展,可以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培养他们的主动学习能力。阅读能力是儿童学习的基础,也是开发儿童智力的根基,更有益的是,阅读能提高他们的认知和思维水平。
最为关键的是,通过广泛阅读,可以提高孩子学习汉字的兴趣,加深对汉字的认识。
◎讲故事促进阅读,自然识字
通过讲故事,让孩子大量阅读各种书籍,从阅读中识字,从阅读中增长见识,开发智力
中国孩子应该增加泛读,只会背诵几首儿歌和唐诗是远远不够的
一开始,孩子可能对阅读没有什么兴趣,家长就应该与孩子一起朗读故事或散文,潜移默化地教他们识字并理解文章中的意思。大部份孩子都喜欢听故事,这使阅读变得很容易。而且,通过亲子阅读,更能够拉近父母与孩子之间的距离。不过,家长要留意挑选一些有意义的、适合孩子程度、有插图的以及印刷清晰的书本。
识字有很多不同的阶段,分不同的层次,包括:辨认、朗读、书写、应用、默写(记忆)。我们觉得,刚开始时,最好只重视前两个阶段。能认能读,就能促进孩子思维的发展,就能应用在说话中,长大以后也就自然而然地应用到写作中了。
孩子刚开始识字时,甚至一直到上小学前,家长都应该尽量避免要求孩子大量抄写汉字,因为枯燥的写字过程会摧毁他们学习的兴趣,并不能真正吸引他们读书的兴趣。同时由于孩子手的功能还没发育成熟,早早握笔未必能正确握住,从而书写,久而久之,孩子厌倦了,对识字和阅读都失去了兴趣。可以说,写字应该是上小学后的事。因此,在孩子初期识字时,家长不必要求孩子写字。我们教南南阅读和识字,但从未教过她写字。现在看来,这是很明智的。
识字是需要不断重复的,不能操之过急,不能为了学认字而认字。不认识也不要勉强,更不要埋怨孩子笨。根据我们的经验,不要给孩子规定每天要认多少个字。孩子完全是在不经意中,或者说是在一种自然状态下认识字的。当然,每个人的识字及学习能力不同,学习字词的数量及速度也不相同,家长不要经常将孩子与别家的孩子比较,这样只会增加孩子思想上的压力。
阅读还有精读和泛读的区别。一般说来,家长教孩子读书,最好让他泛读,特别是对于刚刚开始接触书本的幼儿。也就是说,凡是他能听懂的故事,就讲给他听,念给他听,使孩子知识广博,渐渐地对什么事物都感兴趣,上学后老师讲到这个问题,或是在别的书上看到这个东西,他就会有印象,就会有认同感,就会认真去听,甚至去钻研。
对于这一点,许多家长可能忽视了,认为只要读几篇名著就行了。这是一种误解。这往往限制了孩子思维的发展。有专家对中外儿童阅读上的区别作了专门研究。
2003年,前美国阅读委员会主席安德森来我国湖北武汉讲学,作了题为“美国儿童早期阅读教育的主流”的报告。在报告中,安德森着重比较了中国与西方儿童早期阅读的五大区别。
安德森是北美三大教育心理学家之一,是分享阅读的系统研究者,多年来一直关注和支持汉语言儿童阅读的教育研究,对中国儿童语言学习的现状进行了深入而系统的研究。
安德森指出的五大区别是:
(1)大一统与因材施教
安德森说,中国儿童通常是同一个年级使用同一种读本,难分个体差异;而美国等西方国家讲究因材施教,比如说按不同的阅读能力,要求的阅读量也不同。




抓住时机教孩子认字(4)



(2)中美儿童年阅读量相差5倍
中美儿童实际的阅读量相差很大。拿小学一年级学生来说,美国孩子的年阅读量为3万字,而中国儿童则为0。49万字,不到前者的1/6。
(3)阅读时间有差距
美国孩子总是有充足的时间去阅读,但他们的父母并不排斥他们看电视;许多中国孩子有时间看电视,但不能保证阅读时间。
(4)课堂纪律好与坏
安德森说,课堂纪律中国孩子更好,但阅读的效果可能会不一样。
(5)精读与泛读
中国儿童的精读量非常大,讲究熟读读本,字、词、篇、章反复训练,达到精熟;而美国儿童则是泛读量大,似乎更讲究读书的量。
从中国儿童与西方儿童阅读的区别,可以看出,中国儿童阅读范围不够广泛。从中我们对照了一下南南的成长过程,发现,她的阅读量可以说是比较大的,而且主要是泛读,就是后面将要讲到的“念书”,这也使她思维更开阔,不受条条框框的限制,也就使她后来能够比较聪明。有了泛读作基础,后来到了中学,在老师的带领下,她精读了课本上古今中外许多重要名著名篇,使她两样都有了。同时,少儿班老师在第一学年也要求他们泛读,也正是为了达到这个目的。这是后话。
不过,从安德森的比较,我们觉得,我们教南南阅读、识字,无意当中,切合了美国儿童通过广泛阅读而开发智力的发展规律。
◎说儿歌与认字
南南出生四个月后,我带着她回到四川,在姥姥家呆到一岁两个多月,然后回北京上幼儿园。这时正是学说话的年龄,但她却被迫换了一个语言环境:从听到的是四川话,突然之间变成了北京话。这使她一开始很不适应。在幼儿园,老师总说她口齿不清,不会说话。老师教儿歌,她念得叽哩咕噜的,回到家里念给我们听,我们也听不懂。
但她非常喜欢念儿歌。记得有一首儿歌是讲小白兔的:“小白兔,白又白,两只耳朵竖起来,爱吃萝卜爱吃菜,蹦蹦跳跳真可爱!”一边念,还一边做动作,又是把两只小手竖在自己两个耳朵边,又是蹦,又是跳。
还有一首讲小公鸡的:“小公鸡,不听话,在一起,爱打架,抢菜叶,抢小虫,我是好孩子,不学它!”由于她当时吐字不清,特别是“抢菜叶,抢小虫”两句,总也说不清楚,我们听了无数遍都听不懂,猜又猜不出。
后来我们就及时引导她:你要好好学,念清楚,要不别人听不懂,就没意思了。同时,我们告诉她,书上有好多好听的儿歌呢,你要是会识字了,自己就能看懂儿歌,记住好多儿歌,多好呀!
为此,我们给她买了一些儿歌的书。讲故事之余,有时也给她念念儿歌。她听儿歌也像听故事一样,不是只用耳朵听,而是要凑过来看。这时,我们就用手指着一个一个的字,一字一字地念给她听。
也许,她会觉得,书上这些字符怎么这么奇妙,一个一个连起来,就凑成了一段段、一首首抑扬顿挫、好听好记的儿歌?这种好奇使她越发对书上的文字产生了兴趣。




怎样教孩子认字?(1)



要领:先教孩子看图看画,给孩子念书、讲故事,不要急着教认字
这是许多家长关心的问题。正好我看到一篇文章,觉得文中所述基本上表达了我们的做法。在此摘编如下:
如果你的孩子发现读书是一种顺利而且有趣的体验,那你更应当在他心中植入读书的欲望。你应该每天或至少每周数次念书给孩子听,并形成定时读给他听的习惯。
选择有趣味性的书给孩子看,比如那些有漂亮插图的惹人喜爱的图书。幼小的孩子喜欢有人物、场景以及他们熟悉的事物的图画和照片。同样,他们也喜欢动物图片。童话故事对孩子们来说是很有魅力的,可以帮助孩子认清现实和虚幻之间的差异。童话故事还能促进孩子们的抽象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给孩子们看的书篇幅必须短,几页而已,因为孩子的注意力只能集中一小段时间。另外,这些书应有较大的插图,细节少。幼小的孩子大多喜欢那些有插图但文字少的图书。
要确保书里的文字容易理解。一本字印得很大的书看起来简单,但却有可能包含难字,所以事先要把它浏览一遍,看看里面的文字是否能被你的孩子理解接受。
读书给孩子听时,尽量把气氛搞得轻松愉悦,这样他们会从中体会到更多乐趣。
朗读时,让手指在你读过的字下移动, 让孩子看到这些字或者跟随你的手指读字。
鼓励孩子注意图画中的事物或让他们猜测下一步将要发生什么。当他们猜出来时,一定要给予表扬。
如果孩子要求的话,重复阅读某些书;一本他特别喜爱的书可以反复阅读。判断孩子是否对某个问题有兴趣的最好方法是:看他是否常常谈到它,或看他有多少回自发地重回头去看他最喜欢的书。
当孩子显示出他要读书时,给他一些他熟悉喜爱而又能“读”的书,即使他已经记住了书里的文字。以后当他在其他书里看到这些熟悉的词汇时,他就能读懂它们了。
给孩子准备一些新书,这些书里的故事最好有一定的反复性,而且再三出现相同的词汇。
即使孩子已经能够自己阅读也不要停止读书给他听。有你与他一起度过这段亲密时光,他仍然会从中得到很多快乐。
把书放在孩子房间里低矮的书架上以便于他们翻阅。另外注意书的多样性。
这里讲讲南南读书的兴趣是如何培养起来的。一两岁时,我们在家外的隔壁厨房做饭,她总要跟着我们去,我们便想到给她看书的办法来“稳住”她。没想到,她对小人儿书的兴趣超出了我们的想象。慢慢地,她特别喜欢听我们“讲”书,我们就迎合她的爱好,不断给她买新书,讲新书。前面已有详述。
(1)、先看书,再认字
教孩子认字应该先带着他一起看书,看图画多的书。看书时顺便把下面的少许文字指给孩子看,多念几遍
一开始,我们给南南买了一些图画和文字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