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快乐女孩成长笔记 >

第3部分

快乐女孩成长笔记-第3部分

小说: 快乐女孩成长笔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科学养育快乐成长(5)



◎不愿回家的“野丫头”
从幼儿园出来玩两三小时,有时还不能玩够,夏天的晚上,南南还要再出去玩一玩,一直到天黑。人民日报社的院子很大,当时也没什么汽车,她便在院子里疯跑。凡有高一些的地方,她总要爬上去再跳下来。当时,我们给她剃了个光头,以图凉快,加上她的这种野性,有些不太熟识的人就以为她是个男孩。这种先入为主的意识很厉害,至今还有一些不是特别熟悉的同事,偶尔碰上我,还会问:你儿子怎么样了?(插图1:剃成光头的南南和小男伙伴在一起,还真跟男孩差不多。左为南南。)
当时人民日报社院子里有一个巨大的圆形花坛,里面种着一棵塔松。松树还较小,花坛边沿全部露在外面。南南喜欢爬上花坛,绕着松树一圈一圈地转。当时她才一两岁,我们怕她摔着,就在下面牵着她的手走。她在上面走或小跑,我们在下面扶着,有时她走得快了,我们跟不上,实际只起到个监视的作用。半人高、窄窄的花坛沿,大人看着都眼晕,可她在上面自得其乐,一圈圈地走或小跑。我们跟着她也走了一圈又一圈,头都转晕了。有一次,南南小姑妈和姑父从杭州来看望我们全家,南南也要求去花坛上玩,我和她小姑牵着她转了一圈又一圈。如果是其他家长,可能就不让孩子在上面转圈,因为毕竟有半人高,还比较窄,有一定危险。但我们没有阻止她,而是护着她一圈一圈地转。我们觉得,这不是将就孩子,而是顺应她好动的天性,进行体能运动。十多年过去了,现在,这棵松树已长得十分粗大,长长的枝蔓已远远伸出了花坛。至今我在报社每次看到它,就会想起南南小时候在上面转圈的情景,想到它对南南成长起到的作用。同时也很庆幸:要是南南近几年出生,就不可能在这上面转圈了。
(图2:外出游玩不仅仅是爬山,玩玩具,还对一切事物好奇。瞧,南南不知被地上什么东西吸引住了,看得这么专注?)
(图3:爱走这种可蹦着过的断桥。这是柳荫公园的断桥,南南最喜欢去探试。)
根据我们的初衷,南南是个女孩,应该按女孩来培养,可南南从一出生就没有一点女孩样:既不斯文,也不娇气。倒是一个完完全全的男孩性格。
也许,我们没有刻意要管教南南,这倒成全了她,让她能够自由地、快乐地成长。可以说,南南有一个幸福快乐的童年。
◎周末爬山好快乐
家长要尽量挤出时间,每周陪孩子到户外玩耍
户外活动总变幻场景,让孩子老有新鲜感;
户外活动有一定接触面,可让孩子逐渐认识世界;
户外活动有一定“危险性”,可锻炼孩子的勇气和胆识;
户外空气新鲜,多晒太阳,促进孩子骨骼成长;
户外活动是任何家庭游戏所无法替代的
不光每天从幼儿园出来后要在户外玩,每个星期天也要出去玩。当时每周只休一天,要搞卫生,整理家务,我们两个大人就轮流带她出去玩,相比之下,她爸爸买菜做饭,我带出去的时间多些。每次出去都是大半天,去的地方主要是公园。去的最多的是景山公园,因为那里有山,又不太高,正好适合两三岁、三四岁的孩子爬。南南大概从两三岁就开始爬景山,差不多每一次去,我们都要把景山的前山后山爬个遍。几乎每一条可能上山的路,我们都爬过。她不喜欢走“正道”,不喜欢走规规矩矩的大路特别是人工修建的石板路,而喜欢走小路。她最喜欢爬景山的后山,因为那里的路比较陡,有一些乱石搭成的路,她不走下面的正路,而往往要走旁边的乱石头上。我们认为也许她觉得这样的路总有变化,才有乐趣。
(图4:南南外出玩耍,总喜欢爬这种乱石堆。)
(图5、6:南南爬山很快,总是走在前面。爬到一定高度,回头一看,发现大人被她远远甩在后面,十分得意。)
(图7:爬公园的小山)
(图8:没路的假山,南南也能想法爬上去。这是北京柳荫公园里的假山,每次去该公园,南南都要去爬这座假山。)
有一次,我带着三四岁的南南快爬到景山最高处时,突然遇到一个日本人。他手里拿着立拍得相机,嘴里叽里咕噜说了半天,我们听不懂。陪同他的翻译告诉我们,他觉得这孩子很可爱,很勇敢,这么小就能爬山,了不起,想给她照张相送给我们。当时国内立拍得相机还很少。人家是国际友人,我们不好反对,只好任由他拍。一会儿,照片就慢慢显出影像来。照片上的南南剪着短发,像个小男孩。这张照片原来一直放在镜框里,后来搬家时不知放哪里了。




科学养育快乐成长(6)



◎鼓励孩子玩出新花样
孩子都淘气,这实际是一种能量发泄,是成长的需要。要鼓励他们“淘”,不要限制他们、阻止他们
要鼓励他们异想天开,玩得“出格”,尽量让他们玩身边随处可见的实物“玩具“,少玩电动玩具
鼓励孩子玩那些看似不太安全的玩具,这是有挑战性的,对锻炼孩子的胆识和勇气、树立自信是大有好处的
南南好动的“野性”还表现在:上楼梯,别人是一级一级走着上,她是蹦着上,跨着上,从一次蹦(跨)一级,到两级,三级,最后到四五级。最经常的是过地下人行通道,往往都是石梯,她两脚叉开,达到最多级数,直到不能更远为止,然后一使劲,跨上去,这一跨,就是三四级楼梯,跨上了再接着跨下一个三四级,直到楼梯走完。或者蹦着上台阶,再蹦着下来,都是二三级,三四级。有时不尽兴,再反复来几遍。可以说,南南小时候走这样的通道,几乎从来没有按正常情况一级一级走过,全是以这种非正常方式“走”的。有时我们从人行过街通道的两个出口旁边通过,并不需要进去,可她抢先几步,快速跑下去,再从另一边跑上来,常常为绕了道还能赶在我们之前到达而自得。我们怎么也想不明白:大人走路是尽量走近道,可她非要绕道上下楼梯。后来我们才知道,她把这作为一种玩耍的乐趣了。我们本来很怕她磕着,但她因为平常活动得好,全身很灵巧,磕着碰着的时候并不太多。
每次在户外,只要有可能,她都走人行道边上的那块窄窄的只够一只脚下脚的边沿,甚至要走在旁边隔离草坪的铁栅栏上——只是一根钢条而已,有的为了美化,上面有花纹,中间有高有低,很不好下脚。当然,这时,她总要让我们扶着。
每周末出去玩,爬过山后,如果意犹未尽,还会在景山公园后面的游乐园玩一会儿。这里当时有两大类供孩子玩的玩具,一类是电动小火车、碰碰车、猴子抬轿子等电动的、要收费的项目,另一类是秋千、摇船、爬梯、软梯、脚踏转筒、翘翘板等等不收费的项目。南南不喜欢前一类,因为她觉得自己很被动,不能有所作为,她喜欢自己能够动手动脚的玩具。为了坐秋千,往往要排上十几分钟的队,她只好去玩爬梯。这里的爬梯是一个一个方格的,每个方格跨度较大,好在她长大了一些,有三四岁或四五岁了,她能爬到最高层,且一点不害怕。
(图9:倒滑滑梯。有几个孩子是这么滑滑梯的?即使是男孩恐也不多。但南南就爱这么玩!)
(图10:爬景山公园后面的爬高梯,一般都能爬到最高处。)
此外,红领巾公园去得也较多,那里有一些自己动手的玩具,如翘翘板、爬梯等,特别是还有两个秋千,一高一矮。南南爱玩秋千,但每次总要排很长的队,有的小孩不自觉,一玩好半天,害得一溜人排着队眼巴巴地等得眼睛冒火、着急。常常是我们替她排队,让她先去玩别的,等她玩完一圈,快轮上她时才叫她过来。
既然在公园玩秋千这么费劲,我们就开始想别的办法。南南爸爸找出以前在部队用的背包带,把它拴在报社武警锻炼用的双杠上,就成了一个简易秋千。这样玩过几次,但毕竟不如真秋千荡得高,南南就没了兴趣。(图11:妈妈帮南南推自制的秋千。)
对于公园里其他玩具,她大多不屑一顾。小火车、抬轿子、电动转椅等,有意让她玩,她都不玩。
大多数玩具不好玩,而好玩的玩具又轮不上,南南就自找玩耍乐趣。钻石狮子肚子,爬树,爬铁栏杆,爬双杠,或坐到高高的石墩上,甚至爬飞机等等。(图12、13、14、15:这些玩法应该都是男孩子玩的呀。)
搬家后,我们常去青年湖公园,因为那里有架真飞机,可以爬上爬下。我们看着光溜溜的机身,感觉挺危险的,怕她摔下来,可她一点不害怕,每次去青年湖公园,都直奔而去,一爬多半天。许多男孩都敬而远之。(图16、17:一个女孩爬飞机玩,不知到底有什么好玩?)如果是别的家长,几乎不会让孩子去玩,特别是一个女孩子。但我们没有阻止她。我们在一旁密切注视着她的安全。
对于这些爬呀、跳呀、钻呀等等看起来有点危险的玩具,我们并没有阻止南南去玩,有时甚至鼓励她去。我们觉得,这其实是锻炼孩子勇气和胆识,从而培养自信心的一个很好手段。从小,我们就鼓励她去尝试新玩具,比如前面说到的爬高梯、转环、软链梯等,我们都鼓励她去尝试。报社幼儿园门口的金鱼爬梯玩具,看起来就有点悬,光溜溜的铁条组成的一个空心的大金鱼,穿着硬塑料底儿的棉鞋去爬,看起来确实不怎么安全,但我们鼓励她去爬。我们在一旁护着,让孩子有种安全感,就敢于去攀爬了。在公园里遇到转筒,也鼓励孩子去踩几下。刚开始时,南南还很小,根本抓不住转筒上的扶杠,人几乎吊了起来。(图18:吊单杠。虽然很吃力,但很好玩哟。)但几次以后,南南并不感到有什么危险,胆子就大了起来,也从中获得了乐趣,就越来越敢玩了。还有那种飞旋的吊着转的飞架,铁链搭起的楼梯,独木摇桥等,我们都鼓励孩子去玩。在公园玩耍时,看到有矮小的桃树,树不高,树枝红红的,光溜溜的,我们就鼓励她说,你爬上去玩玩吧。南南爬树时,我们在旁边帮着她上去,一点危险也没有。




科学养育快乐成长(7)



这些“玩具”,要么较脏,要么不安全,如果是别的家长,可能多数都会限制孩子玩。但我们没有。我们觉得,脏就脏点,不就是多点土,多点灰吗,回家洗洗就行了;看似不安全,只要大人在旁看着或帮扶着,就可保证不会出事。
我们的教育理念是,尽量让孩子“放任自流”,不要太干涉她不许做这,不许做那。比如,至今有同事还记得,上我们家来时,看见孩子要么穿着鞋在床上蹦,要么爬到窗台上去了,从来没见过她好好地坐着过。当然,我们也管过她,比如不要穿鞋上床,但她总记不住,兴致一来,哪管什么穿鞋脱鞋,上床就蹦。不知为何,她就是没有这样的意识。爬窗台、不好好坐着的事是经常发生的,我们管不住,就任由她去了。
有的家长看到这些玩法不安全,就不让孩子去玩,甚至吓唬他,说要摔跤,很疼。我们觉得,这实际上是限制了孩子手和脚协调能力的发展。特别是有些老人带孩子,生怕出点什么事,难向儿女交待,更是以安全为第一,不让孩子玩。因此,由他们带大的孩子,多数胆小怕事,不敢尝试新事物。不要小看了孩子的玩耍过程,其实,它也是很好的训练、教育、培养过程,运用得好,孩子今后将受用无穷;相反,以安全第一的养育理念,只能贻误孩子成长的大好时机。
令我们没有想到的是,这些看似不太安全的玩法,使南南的平衡能力锻炼得特别好,后来她八九岁时我们准备给她买辆自行车,我带着她一块儿去报社旁边的车铺挑选,挑定后,她推着车进了报社大门就能顺溜地骑行了,我跟在后面直担心,一边追一边不停地嚷嚷:“小心!小心!”如果不是看到她确实骑得很平稳,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因为我们并没教过她呀。后来女儿说,她已骑过几次同学的自行车,早就会骑了。再后来学滑旱冰,穿上冰鞋,几乎没费多大劲就会滑了,一点不用担心会摔倒。因此,南南学滑旱冰以及水冰,都没怎么摔过跤。这使她少受了许多痛苦。
◎玩法新奇、刺激、快乐
有些家长总担心有的玩法会损伤孩子身体,比如以孩子身体作道具的玩法。其实不然,只要操作得当,一般都很安全,孩子也非常喜欢这类新奇刺激的玩法。
稍大一些,大概两三岁,我们给她买了辆三轮车,她骑的时候少,推的时候多,推着跑,在报社的大院里撒开了跑,甚至坐在车前面的车把上(图19、20:别说女孩,男孩子有几个是这样“骑”车的?),让人看着够玄的,可她一点不害怕。我们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