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快乐女孩成长笔记 >

第15部分

快乐女孩成长笔记-第15部分

小说: 快乐女孩成长笔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了个“小翻身仗”,继续努力,下次考试就会打“大翻身仗”。学奥数有个漫长的过程,别人都学了好些年,你基础薄弱,还须继续努力,工夫到了成绩自然就上去了。
南南是个不服输的孩子,她也不希望在学校落伍。其实,我们知道,她在心里也暗暗较着劲。听到我们的鼓励,她心里更增强了信心。




家长的作用不可替代(6)



常常是,爸爸给南南念完题,就到厨房忙去了,让南南自己做题。有时爸爸在厨房的活儿还没忙完,就听南南高兴地喊:“爸爸,我做出来了!”爸爸赶紧过去,说:“让我看看和答案是不是一样”。一看,果然对了。这样,父女俩都很高兴。南南又开始做下一道题。有时,爸爸一看南南做的题虽然对了,但方法和书上有所不同,父女俩就分析南南的思路和书上有什么不同,哪个好,哪个差;好在哪,差在哪。应该说,主要还是书上的思路好,父女俩就分析书上为什么好?南南的方法为什么不好?但有时南南也认为自己的方法更简捷。这样的分析对南南数学的快速进步起到很大作用。
有时,过了一阵,小屋都没动静,爸爸知道,南南是遇到难题了。这时,爸爸就过去问南南,要不要帮忙?然后父女俩就重新研究例题,分析为何南南做不出来?思路卡在哪了?再对照琢磨难题,费一番工夫,最终能做出来。这样,父女俩别提多高兴了!
一章学完,再回过头来做小结,分析本章重点,需要掌握的难点,方法,进行归纳、梳理。再在其它奥数习题集上找一些相关的习题来做,温故而知新,这样就把这章内容掌握、巩固了。
别小看每周的周末这两天,可以学不少东西呢。花了一年多工夫,南南和爸爸把初中奥数学完了。应当承认,这段时间,父女俩学得相当艰苦,每周末一天半时间,基本不出南南的小屋。除了花一点时间背英语外,多数时间学数学。爸爸陪着南南攻关。
这两年为了南南学好数学,爸爸花了很多心血,作出了很大的牺牲:周末和节假日全部用在南南身上,能不出的差都尽量不出,能不去的聚会都辞掉了,和老朋友的来往也中断了,而且几年中没回过四川老家探望父母。
随着一点一滴的进步,南南学奥数的兴趣越来越浓。后来数学就追上来了,从到少儿班第二年起,南南的数学一直在班里比较好。说到底,南南的奥数主要靠爸爸这么盯着一步步学起来的。她自己在校学的很少,主要是没有积极性,有畏难情绪。
连数学老师都惊异于她的进步,夸她聪明。不知道她知不知道南南和爸爸付出的辛劳?少儿班第三年,在“迎春杯”数学竞赛中,南南还得了全国三等奖。这更增添了南南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
这个事例说明,孩子学习一时差点并不一定要请家教,关键是家长要引导她上路,领她入门。家长不懂不要紧,陪着学习就行。家长陪孩子,并不需要动多少脑筋,只是让孩子觉得,有人在与她(他)一同战胜困难,给她(他)平添了一份力量。
南南后来成绩总体不错,与她的英语和数学领先有很大关系。因为这两门是主课,而且一般说来相对难一些。这两门学好了,整体压力就小了。而这两门主课,都是在爸爸的帮助下赶上来的。
写到这里,正好有个朋友介绍个朋友来,向我们讨教如何帮孩子学好数学。我们觉得这个例子很有普遍性,有必要在这里多说几句。这是一位女家长,说她自己在孩子身上花费了好多时间和心血,但就是不见成效。孩子是一个初三的女生,其他功课还凑合,数学总也学不好,但她一心想学好,也花了许多时间。她非常用功,每天几乎没有玩儿的时间,回家就写作业,做大量的题,十分勤勉,但就是不见成效。家长问我们,孩子有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可为什么还是学不好呢?她说,为了女儿,我也每天晚上陪着她一起写作业,基本没有休息时间。别人总说家长不帮助孩子,可我们该帮也帮了,可就是没有效果。为了让女儿学好,我们刚刚把女儿转到一所“贵族学校”,每年花3万多元。可学校认为女儿不行,这不,校长刚找我谈话去了。你们说说我们该怎么办?看着她焦急的样子,我们分析,主要是学习不得法。
我们告诉她,学习要注重方法,学习要用巧劲,不能蛮干。(其实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但许多人就是在这上面犯错误,在此不得不再费点笔墨)我们首先告诉她,这样的学习方法不可取,孩子搞疲劳战术,是很笨的办法。须知,学习成绩好并不完全和勤奋划等号。我们得知,她们做题是做那种所谓的辅导书上的题,这使我们想起了“题海战术”这个词儿,没错,她们搞的就是“题海战术”,她们成了“题海战术”的又一个牺牲品。她们以为,多做题,就能学好数学,这完全错了。




家长的作用不可替代(7)



如我们前面所述,我们女儿南南和爸爸一起学数学,学的是例题、概念,学会了例题,弄懂了概念,后面的练习题自然就会了。可许多孩子不是这样,他们往往做大量的题,结果不会的题照样不会,错过的题还会再错。这个家长说她女儿也是这种情况。这就对了。我们告诉她,你回去让你女儿从初一的数学开始自己复习一遍,如果有时间,最好从小学的数学开始自己复习,因为数学不好的学生,往往是一开始就不好,基础就没打牢。首先是分析一道道的例题,把概念搞明白了再做后面的练习题,这样保准有效果。我们女儿就是这样学的,虽然后来南南厚厚的几本奥数书上许多题都还没做完,但数学已学好了。
我们告诉她,你女儿现在才初三,还有四年时间才考大学,按照我们这个方法,应该不成问题。她觉得很有道理,很受启发,说回去马上找出以前的书开始学。有意思的是,那天是她向我们讨教而请我们吃饭,结果得了“真经”后急不可耐地说,要回去向孩子她爸转述学校找她谈话的情况和我们教给她的方法,饭也没好好吃就提前走了,留下她的朋友和我们一起吃饭。家长为孩子教育所花费心思,由此可见一斑。
像这样的学生和家长,为数不少。许多孩子都想学好,许多家长也为孩子操了很多心,一心想帮助孩子,但往往不得法,花了大量时间、精力甚至金钱,却不见多少成效。我们希望,家长们在帮助孩子学习的过程中,也要多动动脑子,如果办法不见效,就应换一种新办法,不能总“坚守阵地”,因为时间不等人,拖一天孩子的成绩就不是一天不好,而是一直不好。
(4)、家长的帮扶不是嘴上说说而已
孩子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时往往有畏难情绪,如果家长不帮助,他就会一直视之为禁区,成绩一直上不去;相反,如果家长帮他过了这道坎,前面就是一马平川了
家长的帮扶一定要到位,要抓落实。我们对此有深刻教训
南南的英语和数学成绩虽然提高很快,但物理和化学成绩一直不太理想。由于时间有限,精力有限,爸爸没能花时间帮助南南。一直到第一年高考结束,南南果然在这两门功课上受挫,败下阵来,没能考上北大。
复读时,我们认真分析了南南的优劣势,认为,要让南南的总体成绩有所提高,必须使理化成绩提高,也就是说,要考上北大清华,不能有一门功课偏废,否则,一门课差了,一下就比别人少了一二十分,可能就上不去了。这是不容回避的。我们吸取了教训,参照了英语和数学的学习办法,让南南和爸爸在家一起学习较弱的物理、化学和语文,再加上新增加的生物。同样是周末,同样是每门课选了一套比较好的书,同样的爷儿俩,关在小屋里,开始了攻关。不同的是,两年过去,数学变成了理化。
爸爸帮助南南从理化最基本的概念学起,弄懂了基本概念,再学做习题。为什么从头学起?我们认为,孩子某一门功课差,往往是基础差,前面的概念没弄懂,学后面的东西就较难。事实证明,南南确实在这两门功课的概念方面比较薄弱。爸爸在辅导中发现,南南前几年学理化时由于年龄较小,有些概念的确没彻底搞懂。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越学越难,但没有基础的东西作底,越难越学不好。
一边弥补概念的薄弱,一边做习题。用习题来帮助理解、记忆基本概念。这样,慢慢地,南南的理化有了很大进步。但是,由于时间只有一年,而且是两门课(其实还有语文和生物),南南的物理、化学虽然赶上来了,但爸爸认为,比起数学来,还是要差一些。毕竟,当时学数学花了一两年,而且学得早,后面实践的时间多;学理化只有不到一年时间,且马上面临高考,实践的时间短。
语文则是帮她多做习题,过去,做练习少是她的弱项,使她在高考时面对大量的习题不知如何应对。同时,语文也有个考试技巧的问题,特别是面对大量的选择题,如果不会考试,恐怕题都做不完。
也许爸爸真有力挽狂澜的作用,这一年,南南的理化和语文成绩提高很快,后半年就比较稳定了。从前一年的每门110—120分,能够稳定到130—140分了。




家长的作用不可替代(8)



其实,前两年,我们发现南南理化较差时,就多次提醒过她,要自己多花点时间学理化,但她总不能真正花功夫。我们分析,孩子自己学习往往有畏难情绪,越难越怕,越怕越学不好。这时,如果有人帮他一把,推他一推,上了这个坎,也许就是一马平川了。我们觉得,南南就是这样。
其实,许多孩子都是这样。这就需要家长的帮助。但是不是说明孩子有依赖心理呢?也可以说是,可以说每一个孩子都有一定的依赖心理。孩子毕竟太小,不能要求他事事都能自己解决,特别是遇到困难时,大人就应该想办法给予帮助。这也是我们的沉痛教训,我们希望所有家长们记取。当然,我们也希望南南能像学英语和数学那样自学物理和化学,但她都没能真正学下去。如果我们早一点意识到这一点,早点帮南南,也许南南的成绩就会早点上去。如果南南不住校,也许我们会有更多时间帮助她。
同时,我们当时也抱着侥幸心理。少儿班第三年,南南他们12、13岁时,开始学物理、化学,学的是高一的课程。一学期下来,全班整体成绩不太理想,有17个不及格,正好一半!比例太高了。但老师坦承,孩子年龄小,还不到学高一学生课程的思维水平,因此难度比较大。因此老师对此成绩较为乐观,让家长不要着急。老师说,高一物理是难点,普遍反映难学,过一段时间适应后就好了。老师认为,物理对孩子思维是个极好的训练,在解题过程中要考虑各种可能,考虑复杂的因素,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学生较早学物理课,对孩子整体思维的发展是有帮助的。可是,南南的物理就是一直不太好。我们也就相信老师说的,长大一些就会慢慢好起来的,因而就忽视了给南南补课。
从这件事例,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孩子的学习不完全是孩子一人的事,家长有责任帮助孩子克服困难,更上一层楼。在很多时候,家长可能要付出相当多的心血。这些年,南南爸爸就牺牲了几乎所有双休日和节假日,全部用在南南身上。这一点可能许多孩子的父母很难做到,因为,家长自己也有工作,而且大都较忙,辛苦了一天,晚上哪还有心思和精力辅导孩子?忙碌了一周,本来可以在周末好好休息,却因为孩子的学习被拴住了,操心还很多。因此,很多家长可能做不到。
南南第一年考北大失利,被北京B校录取,我不想让南南上,可爸爸却终于动摇了,同意南南去上,这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爸爸为南南的学习已操了太多的心,深深了解其中的苦处和艰辛。如果再复读一年,就意味着爸爸还要继续帮助南南,还要花费相当大的心血。爸爸已经太劳累了,想早点从中解脱出来。但是后来,为了南南的前途,爸爸终于决定个人再次作出重大牺牲,咬牙再坚持一年,与南南一起攻克难关。
尽管南南早期受到的启蒙教育较好,智商也较高,但如果没有爸爸的帮助,是很难达到今天这样的成绩的。因此,孩子光有聪明还不够,他在学习上照样可能遇到困难。如果这些困难没有得到解决,孩子学习成绩照样不好。这也是许多聪明孩子最终没能考上好学校、没能取得应有的社会地位的重要原因。
我们经常能听到周围人说,某某孩子看起来挺聪明的,但就是学习成绩不好。实际上,孩子也许智商的确不低,但可能在学习上遇到了障碍,也许是学习方法的问题,也许是思想问题。靠他自己可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